书城教材教辅进取心:穿越大海的海鸥
11242800000014

第14章 专心勤奋的学徒

古时候有一个名叫秋的棋手,由于他的棋下得很好,所以当地人就称他为弈秋。

弈秋收了两个徒弟,他每天尽心尽力、非常耐心地教导他们,想把自己高超的棋艺传承于后人。但是同一老师教出的学生,不一定都是一个样儿。弈秋的两个徒弟就是如此。

其中一个徒弟,生性稳扎稳打。他谦虚好学,非常专注,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下棋上。在弈秋教导他的时候,这个学生仔细观察弈秋的每个动作,认真思索弈秋所做的每一步安排,细细品味弈秋的每一句言谈。所以,他极为准确地领悟了弈秋下棋的精髓,并且棋艺进步得飞快,连弈秋都为之惊叹。

另一个徒弟却大相径庭。这个徒弟,同样天天跟在弈秋身边学习,在弈秋认真讲解下棋要领之时,他的眼睛好像是在盯着棋子,可心思却被空中大雁占据,看到天空飞过的一只大雁,恨不得马上搭弓射箭,一下把它射落。结果弈秋的讲解,他一句也没有听进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个学生的棋艺依旧拙劣不堪,一丝一毫的进步都没有,弈秋对他极为失望。

这两个学生共同学棋,又是同一个名师传授,最终的结果却有很大差别:一个成了棋艺高超的名手,另一个一无所获。这其中原因就在于:一个专心致志,另一个心不在焉。

“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这是荀子在《劝学》中以比喻的形式阐述的两种不同的学习态度。学习的不同态度,导致不同的结果。大多数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们具有一心一意聚精会神的美德,因为只有做事专心致志,才能把握好人生旅程的风向标,向人生价值的最高点迈进。

我们上学时也喜欢一边玩一边写作业,上课时,也喜欢看看外面的天空,看看旁边的同学,但那些成绩优异的同学,总是很专注地听老师用心地讲课。成功没有捷径,只有做得比别人更好,比别人更专心,才能学到真正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