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发现价值
11242300000022

第22章 供需关系决定行业的兴衰

所谓的供需关系指的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它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在市场上的反映。供需关系影响价格的涨跌,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下跌;当供小于求时,价格上涨。表现在行业走向上,即为当供大于求时,行业衰退和萧条;供不应求时,则表现为行业的复苏和繁荣。

当某个行业经过一段较长的稳定发展之后,由于新产品和大量替代品的出现,原产业的市场需求开始减少,产品的销量也开始下降,某些厂商开始向其他更有利可图的产业转移资金。因而原产业出现了厂商数目减少,利润下降的萧条景象。至此,整个行业便进入了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在衰退阶段里,厂商数目逐渐减少,市场逐渐萎缩,利润停滞或不断下降。当正常利润无法维持或现有投资折旧完毕之后,这个产业便逐渐解体了。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为市场增长率下降,需求下降,产品品种及竞争数目减少。我们以彩电行业为例加以说明。

2007年5月,国家信息产业部发布2007年1至4月的电视产量,液晶电视产量是等离子的28倍,液晶以89%的速度增长,等离子则以31.1%的速度衰退。

在2005年年底,液晶与等离子尚未明显分出胜负。对于平板电视市场产品格局的演变,中国多数彩电厂商选择液晶作为战略方向,是造成目前平板电视市场向液晶一边倒的主要原因。

在2004年,选择发展液晶还是等离子对于国内的彩电巨头来说是一道难题。这是因为,无论品质还是技术,等离子和液晶并无本质差别,在分辨率、亮度、反应速度、能耗以及屏幕尺寸、机身厚度等重要指标上,两者不分伯仲。

由于国内市场一直以来对液晶产品的熟悉与好感,中国十大彩电企业中的八家“默契”地将液晶作为专攻方向。2005年,得益于及时确立以液晶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包括康佳、TCL、海信、创维和厦华在内的彩电生产企业,平板彩电产销增长率都超过了400%。

其中ST厦华(600870)的股价也从2005年初的最低价3.18元涨至2007年5月28日的最高价11.01元,涨幅高达246.23%。

此后,企业的战略选择又推动了液晶市场的爆炸性增长,等离子派也认为液晶占上风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国家信息产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中国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销量比约为9:1,也就是说,市场上卖出九台液晶电视,才卖一台等离子电视。

液晶电视“一出场”便以其轻薄便携、分辨率大、清晰度高、绿色环保、耗电量低等优势抢夺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使显像管彩色电视机和等离子电视机的需求逐渐降低,而生产厂商也逐渐将资金转向液晶电视的生产,生产厂商逐渐减少,市场萎缩,显像管彩色电视机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当某一个行业供大于求时会导致行业的衰退和萧条,而当一个行业的供小于求时,则会导致行业的复兴和繁荣。又比如说造纸行业。

造纸行业是一个周期性行业,其周期主要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铜版纸是高档印刷宣传用纸,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量日益增长。2000年至2006年,中国铜版纸消费量增长较快,年均增长达到了10.14%,虽然2005年的消费量增速有所放缓,但2006年消费量增速开始回升。2007年以后,铜版纸消费量保持10%—15%左右的增长,年新增需求约40—60万吨。2008年的奥运会之后,铜版纸的需求大幅增加,铜版纸行情进一步回暖。

2000—2004年,中国新闻纸消费量增长较快,但从2005年开始,由于印刷克重的降低以及电子媒体对报业形成的冲击,新闻纸的消费增速明显放缓,但供给却集中释放。在许多新闻纸生产企业纷纷关闭产能或转产、同时出口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2008—2010年,伴随着奥运会、世博会和亚运会的接连举办,新闻纸需求量上升,价格继续上涨,国内新闻纸供过于求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华泰股份(600308)是我国造纸行业的重点企业,其主导产品为中高档新闻纸、双胶纸和书写纸,其中新闻纸年产能为120万吨,市场占有率为30%,是国内最大的新闻纸生产企业。2008-2010年,华泰股份股价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上升而逐渐上涨。

供需关系是影响行业走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某一行业供大于求,产品市场份额减少,表现在投资市场便是股价下跌,因为该行业的股票已经不能为投资者赚取利润了,所以,人们争相卖出手中的持股,已寻找更有利可图的行业。而当供小于求时,产品市场份额逐渐增大,表现在投资市场便是股价上涨,因为由于该行业正处于发展的繁荣时期,购买该行业的股票的人越来越多,股价就越来越高。

供需关系对行业的走向产生一定的影响,投资者在实战中一定要考虑该行业中产品的市场份额,是比例大还是比例小,从而确定自己的投资策略。

基本面分析要点:

1.供需关系也是影响行业走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当供大于求时,行业逐渐衰退和萧条;而当供小于求时,行业逐渐复兴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