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发现价值
11242300000013

第13章 利率走势与股市运行方向相反

利率在所有影响股票价格的宏观经济因素中是最为敏感的。一般来说,利率哪怕是极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股市的价格变动。从历史上看,利率与股市之间有着明显的“杠杆效应”。总体来说,利率上升,股市将下跌;利率下调,股市将上涨。

利率是货币政策的表现形式,货币政策是来调节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的。当利率上升时,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可供股票投资者分配的股息、红利当然也会减少。这样由于股票的投资吸引力下降,银行储蓄回报率提高,投资者会把资金从股市撤出,转存银行。股市由于资金减少,就有可能出现股票供过于求的局面,最终引起股票价格下跌。反之,降低利率,会刺激投资和需求的增加,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回股市,股价便会上升。

自2010年12月26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款基准率也相应作出调整。这是央行年内第二次加息,也是自中央宣布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来的首次加息。

受加息影响,12月27日沪深两市大幅低开,各板块全线飘绿,当日,上证指数报2781.40点,跌61.41点,跌幅1.90%,深成指报12303.19点,跌272.24点,跌幅2.02%。

国家的利率是根据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并遵循市场规律制定的。当国家经济处于萧条和衰退期时,为恢复和刺激经济发展,政府通常会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降税减息。而减幅往往视经济发展状况而定,逐步进行。而当国家经济出现过热情况时,一般表现为通货膨胀压力增大,投资需求过猛,政府为了保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往往会采取提高利率的办法抑制通货膨胀。而这时股市也往往表现为牛市行情冲顶过程,风险已十分巨大。一旦利率提高或有可能提高,股市暴跌就有可能随时发生。

这种以利率为杠杆调节经济发展的手段是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有时一年中会连续几次调整利率以达到调节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中国,利率也起着相应的调整作用。

由于利率的总体走势对股市的影响非常大,了解利率走势和股市波动的关系对投资者选择股票的买卖时机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具体说来,研判利率走势的“顶”和“底”,对寻找股市走势的底或顶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从宏观角度捕捉股市大机会的手法。

研判利率走势的顶或底较为复杂,通常可以根据国民经济的增长幅度、通胀走势、利率的历史高位低位等来判断。一旦利率见底,通常预示股市将见顶;反之,利率见顶又是股市大底将现的前兆。

不过,股市相对于利率的反向走势具有提前或滞后的特性,两者并不一定是同步运行或同时发生,当利率见底之前,股市有可能先行见顶,或利率见顶之前,股市已提前完成探底过程甚至出现缓慢回升。

所以,投资者在根据利率研判买卖点时就不可过于机械。有时候,股市的稳健、股民的信心,抵消了提高利率对于股市的负面影响,进而违反“利率与股市运行趋势反向”这一规律。这就要求投资者在研究利率的同时,也要综合通胀走势、政府实施的其他有关经济发展的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还要观望以后一段时间股市的发展状况与政策的进一步行动来作出判定。这样得出的结论更具有客观性。

具体到中国股市,利率的调高使得部分游资承受不了息口的负担,而撤离股市,造成股市的抛压加重,买盘减少,股市下跌。利率上调在某种意义上又意味着银根收紧,加上政府其他政策的实施,有些机构由于投入股市的资金经不起检查,即使处于被套状态,也得斩仓还贷。此外,利息负担加重,资金偏紧,又会影响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对股价产生一定的冲击。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中国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股市中流动的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毕竟有限,很大一部分是属于国营、集体与股份制企业的。

所以,每个投资者必须认真研究利率走势。当然,利率走势并不能对一些中级行情的买卖时机提供可靠的依据,如在利率处于上升阶段时,股市压力加重,每当出现上涨,应该想到这可能仅仅是反弹,对上升的空间不应期望过高,结合其他分析工具,随时留意出货机会。反之,如果利率呈下降趋势,股市本应向上,若股价回落下调,则可考虑这种回档为吸纳的良机,至于在什么点位建仓,应综合各种因素加以判断。

总之,利率的变化是引起股市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投资者应当学会从利率的变化中嗅出股市行情的变化,并决定自己的买卖行为。

基本面分析要点:

1.利率上升时,股市压力加重,股价如果上涨,可能仅仅是反弹,对上升的空间不应期望过高。

2.利率下降时,股市本应向上,若股价回落下调,这种回档往往会成为吸纳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