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11240500000046

第46章 恍惚中有道,模糊中有窍

本章讲《庄子》寓言“象罔得珠”

凡事有误差才能做成,因为事情本身在动。

象罔得珠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噢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庄子·天地》)

庄子说:

黄帝在赤水以北游玩,登昆仑山时遗失了玄珠,派才智超群的智去寻找,但没找到。

派善于明察的离朱去寻找也没找到。

派善于闻声辩言的喫诟去找,仍未找到。

于是派恍兮惚兮的象罔去寻找,象罔却把玄珠找回来了。

黄帝说:“奇怪啊,只有象罔才能够找回玄珠吗?”

恍惚中有道

庄子说“象罔得珠”,是具有排他性的。

有的事情要在恍惚状态下完成。

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恍惚的、移动的、幻灭的、不确定的、混沌的,我们如果也是恍惚的、移动的、幻灭的、不确的、混沌的,那么就与世界对应,事情就成了。你不对应,就不能到位,永不能成。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在此我也不妨说破。——凡事要有误差,才能做成。因为事情本身在动,你设计得再完美也会变。越完美离设想的距离越大。你预先留出误差,反而一做就成,并且吻合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