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11240500000013

第13章 失去的往往是不必要的

本章讲《老子·二十九章》“天下神器”

不窥神器。自然成王者。

《老子·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赢,或挫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老子说:

那些人想要取得天下,就去乱搞,我看他们是停不下来了,也并无用处。要知道天下是一个神器,只有神才能主宰。人最好不要乱搞。事情败就败在做事者手中,东西丢就丢在拿东西的人手上。你看,万事万物都被自然规律支配:有的自己生长,有的寄生;有的大笑,有的叹息;有的强大,有的虚弱;有的可以活下去,有的却很快就败了。因此啊,圣人做事不过分,做人不贪多,没有骄傲的心。

“天下”,不是虚指苍天之下,而是实指地上万国。

“神器”。从天到地,神创世界如圆球。道家说天下为鼎器、丹炉,非常形象。神器就是供神作试验的器皿。天下是个器皿,是个实验室,人是试验品,道是药剂。“神器”也可指王位。王者有权柄,《圣经》上讲王者的权柄乃是上帝所赐。而真正的王者是有道。

“欺”通“嘘”,大笑,含有嘲笑别人的意思。

“吹”,叹息。

“赢”,音léi,瘦弱。

“挫”通“接”,古人称人存活下来为“接”,如同竹子拔节,接通节,意思是接得上,有连续。

“隳”,音huī,毁坏。

“去甚”,甚指过分,去甚即不要过分。

“去奢”,奢指奢侈,去奢即不要贪多。

“去泰”,泰指安居享受,去泰即不贪图享受。

老子这段话主要讲做人不可以无边无际,要脚踏实地。不能把无当有,才能从有中做出无。

我们来读一首欧阳修的《再和明妃曲》: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稀,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竞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美人”的遭遇最能说明人类的命运。

我们把人类文明比喻成美人的美丽,是最恰当不过。它是丽质天成的,更是后天努力的结果。但这竟也敌不过宿命的毁灭。

欧阳修作《再和明妃曲》,明为咏美人,实是伤悼北宋王朝的衰落,也是对人类命运的忧思。

最好的,必遭最大的破坏。

最美的,必遭最大的毁灭。

最热闹的,必会化为最大的冷清。

这,就是《红楼梦》上说的“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了。

聪明的你,是选择先热闹后冷清呢?还是选择先冷清后热闹?

当然是先冷清后热闹!

耐得住寂寞,你就耐得住繁华。就不会失落。

我家门口本来是一大片荒地,现在建起了一个学校。天天我坐在窗前写字,每隔一段时间眼前就涌现繁华。早上一次,中午两次,晚上一次,除了周六、周日,每天我都要看见四次人潮汹涌的景象在我眼前去了又来。我的眼前繁华极了,但那关我什么事呢?我写我的字,我写我的书。

我曾在家乡小学当过代课老师,那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我曾迷恋着它。但现在对我来说,那已经不算什么了。我不让过去套住我的心。

失去的就让它永远失去吧!

既不必留恋。也不必幻想再出现。

如果以失去为代价,换来暂时的拥有,那么我还是赚了。因为:我本来一无所有。

无论如何,我的一生都是赚。

可以满足了。

老子曰:“复归于无物。”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