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成长的学习细节
11238700000058

第58章 借助学习卡片提高学习效果

“不摆卡片不读书”,语言学家张寿康的这句话,把小小卡片提到了学习的重要地位。卡片虽小,作用却大。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小雷达”,实在是道出了卡片在学习研究中的重要性。一个人的记忆是有限的,为把自己学习过的知识长久保留下来,就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并制成资料卡片,以待用于日后的学习或研究中。这是每一个自学者都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

生活实景:

王瑶是某小学的学生,制作学习卡片让她受益匪浅。这天,她给同学谈到了制作学习卡片的一些心得。

陈好问她:“学习卡片应该怎样制作呢?”

“别看卡片小,制作时若不掌握一定的章法,也会给日后的学习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在一开始自学时,就应掌握小小卡片的正确制作方法。卡片的制作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动手制作。卡片不需过分讲究,用稍厚、硬质书写纸即可。将硬纸裁制成大小一致的卡片,并在旁边打出一圆眼,便于用索绳串连。有条件的也可直接用计算机专用打印纸,这种纸较硬又厚,现成的圆孔,一裁为四即可马上使用。另一种是从文具店购买来的专制卡片,上面已印好类别、编号、标题等栏目字样,也可考虑。”

“那应该怎样写呢?”小利问她。

“开头要写上题目,即所摘材料属于哪类内容,也可用代号标示。中间摘抄正文。这是卡片的主体部分。摘写正文需要注意这样三点:务必字迹清楚;要摘其精要,不可太长;完整。所抄内容务必全面、完整,不可漏记,也不可多抄,更不可改动原文本意,尤其是外文文献卡片,每一个字母都要写得清清楚楚。最后要注明出处。”

同学们都点头称是,这时候,王瑶又跟同学们强调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写卡片的体例要固定下来。比如资料的题目写在卡片的哪个部位自己要事先约定好;还有标目,要根据自己自学学科的分类进行标目,一个大目里还可以标出若干个小类,这些需要学习者从自学的实际出发,灵活操作。

其次,标目和小类要有导片。卡片记多了,集中起来放置时,要用导片分类。导片可以略高于卡片,上面写上目类。

再次,卡片摘写后,要及时将“类别”、“标题”、“编号”的内容写出来,便于查找。

最后,资料出处务必一一写明,不可偷懒。有的人在自学时,只记资料内容,省略或干脆不写出处。漏了这些,将来查找时核对不到原文,将前功尽弃。

王瑶在学习中制作了很多这样的学习卡片,她都整理在一起。例如,英语卡片里“语法”的放在一起,所有“词汇”的放在一起。

她还是个细心的人,她给卡片做上目录和索引,这样,就可以随时清点自己到底拥有一些什么读书卡片,数量有多少。

有些同学也做了学习卡片,但是不懂得整理,随用随放,最后非常凌乱。王瑶用完某张读书卡片后,总是记住放回原位。决不随手乱放,如果丢失了,再做就麻烦了。

王瑶做了大量学习卡片,有了这些卡片,她就能够随时随地的地去学习自己的薄弱环节,随时随地巩固自己没有学好的东西。所以她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细节感言:

用笔记本做笔记的优点是:资料都集中在一个本子上,便于携带;缺点是:笔记本里面所记录资料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不便于整理。即不便于进行资料的前后调整、增加以及删除,因为你在一页上改不了几遍就会乱得一塌糊涂。

卡片——作为活页纸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就在于“活”。完全听从你的管理,不受什么限制。既可以保持笔记本记笔记的优点,又可以弥补笔记本的“不灵活”,便于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和日后查阅、保存。尤其是你可以随时方便地做内容的修改或者增补,如果纸面改得不清楚了,你又可以随时换另一张新卡片,重新誊抄一遍。并且,这些卡片你可以任意做排序的调整,或者根据需要做各种门类的组合,即做某一个专题卡片。

经过读书卡片的日积月累,你的资料会不断丰富,随时随地进行复习,对你的学习一定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第四辑 备考细节

做为一个学生,那么就得经常面临大小考试。特别是中小学生,小到周考、统练或单元测试,大到期中、期末考试。小的考试班级排名,月考、期中考试全校排名,期末考试全区排名。但无论什么样的考试,都为了检测你的学习情况,以便从中发现自我学习的薄弱环节,加强重点去学习。

只有定期的考试,才能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习水平。因此,每个学生都应该战略上藐视考试战术上重视考试,因为考试是教师检测教学计划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考试他们才知道学生的薄弱环节在哪里,而对于学生而言,更是重要了,它可以让我们自己重点去学习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所以,我们每个学生都应该重视备考的细节,包括考试前后,你才能在大的考试(初招、中考、高考)中从容应对,才能确切了解自己在哪方面知识点上应该侧重学习,这样才能使你的成绩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