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成长的学习细节
11238700000054

第54章 劳逸结合学习法

现在很多父母反映,孩子有个共同的毛病就是爱磨蹭。事情并不多,孩子为什么磨蹭呢?一个人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说做完了还要加码,就会很慢地去做。有一个小孩儿说,他一篇作文写了一天。原因是做完了以后,妈妈又给他留别的作业了。他就把题目先写上,一会儿他再写两行字,到最后睡觉之前才能完成,这样的话妈妈就不给我留别的作业了。

其实学习不是疲劳战,适当的文娱体育活动能提高脑细胞反应速度,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而就目前来说,许多学生在这方面却做得比较差,除了第八节课有部分同学参与体育锻炼以外,大多数人对课余活动不够重视。就连做课间操,都有很多同学出工不出力,应付了事。其实这样并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反而让学习成了一种负担。我们应该学会劳逸结合,这样,既提高了学习成绩,又有利于身心健康地发展。

生活实景:

王名是一个初中学生的家长,他的孩子叫王涛。王涛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而且,孩子学得轻松,不像其他孩子一样打疲劳战,开夜车。作为家长,王名是怎么做的呢?他是怎样要求孩子的?

原来,他很重视让孩子在高效地学习,他告诉孩子,你在这个时间内完成这个作业之后,剩下的时间全是你的。于是做作业的时候,王涛就抓紧时间,总是很迅速地做完。因为做完作业,他会获得自由的时间,当然要很快地去做作业。

王名也听说了其他家长的一些做法,不让孩子休息,让他们抓紧再抓紧。这样看似孩子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多,但是,却形成了磨蹭的坏毛病。这样到了考试的时候,在短短时间内获得很好的分数是不可能的。那时候让孩子迅速起来,他已经没有那个状态了。

王名总是要求孩子,把作业当考试,把考试当作业。在自己写作业之前,先搁一个闹钟放在那儿,迅速完成,然后检查两遍放那儿,闹钟响了孩子也完成了。等他考试的时候也就不紧张了,跟平时作业一样的状态。

用王名的话说,孩子是需要玩儿的,他们是在玩儿中长大的。如果他们现在不玩儿的话,他就没有很多感受。如果你要让他写作文,没感受的话他就写不出来,没有内心的感悟,你让他写东西,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现在很多孩子,都写不出作文来。一个学校过“六一”儿童节,本应该让孩子们去玩儿,可学校让孩子们在学校里写作业,结果那年的考试题目叫《快乐的“六一”》,所有的孩子都觉得“六一”根本不快乐,很多人没写出来。所以玩儿也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我觉得爸爸妈妈留任何的作业一定要限量,这样孩子就能形成抓紧时间的好习惯。

劳逸结合,可以及时消除大脑和眼肌的疲劳,提高总体学习效率。当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长期努力,坚持不懈。王名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够提高效率;定时定量,严于律己;认真思考,善于提问;劳逸结合,坚持锻炼。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细节感言:

提高学习效率,轻轻松松就可以取得自己想要的好成绩,这是每位同学都梦寐以求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呢?劳逸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要做到劳逸结合:

首先要科学地安排用脑,注意张弛有度。人的大脑有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它们处在不同的区域,轮流使用不同的神经中枢,会使大脑的工作有节制,不会疲劳过度。其次,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合,学习之余适当参加文体活动。因为人的大脑就象一台机器,我们正处在紧张学习中,长时间的用脑会导致大脑充血、发晕,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头晕脑涨。这时适当的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可把大脑的多余血液回流心脏或肢体,使大脑的压力减轻,为接下来的学习创下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