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成长的学习细节
11238700000052

第52章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学生要学会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一天的时间里,人的精力不可能从始到终都保持同样的旺盛。根据自己的特点,分出轻重缓急,合理分配时间,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早上起来利用洗漱时间听听英语,晚上睡觉前看一看有意义的课外书。另外,要注意劳逸结合,这也是保证时间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像橡皮筋,老是拉扯它就会失去弹力,只有适当的放松,弹力才不会失效。实际大脑也一样,只有会休息的人才会学习!

生活实景:

扬帆今年读初三下半学期,初三的学习压力很大,许多同学很迷惘,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他们总是不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特别是学习的时间和方法。但是扬帆不同,他总是学得很轻松。他是怎么做的呢?

原来,每当各科老师纷纷布置一大堆作业时,扬帆就制定出一个相应的时间表,把用于做每科作业的时间做了比较详细、合理的划分。这样一来,扬帆就不像其他学生那样,面对成堆的作业,感叹无从下手了。也不像他们顾了这一科,不知不觉中就误了那一科。

“我的时间表制定出来之后,”他说,“每次学习起来,我都能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他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每天早上起来就对一天的学习作个大致的安排。上学后根据老师的安排再补充、修改并定下来。什么时候预习,什么时候复习和做作业,什么时候阅读课外书籍等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一件一件按时完成。

一般来说,早晨空气清新,环境安静,精神饱满,扬帆一般用这个时间朗读或者背诵课文;上午要集中精力听好老师讲课;下午较为疲劳,他都是以复习旧课或做些动手的练习为主;晚上外界干扰少,注意力容易集中,他一般在这个时间间做作业或写作文。这样坚持下去,他养成了科学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另外,他十分注意自习课的安排。他发现不少学生都是把完成作业作为自习的唯一任务,几乎把所有的自习时间都用到做作业上了。他发现这样安排是不妥当的。因为在还没有真正弄懂所学知识时就急于做作业,这样不但速度慢,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出差错。所以,扬帆在在动手做作业之前,都是安排一定时间来复习所学过的知识。俗语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对知识理解透彻了,思路开阔了,作业做起来就会又快又好。另外,他做完作业后,还要安排一定时间预习,了解将要学习的新课的内容,明确重点和难点。他在安排自习课时,十分注意文科、理科的交叉,动口与动手的搭配,而不要一口气学习同一类的科目或者长时间背书和长时间做练习。这样容易使人疲劳,会降低时间的利用率。

他有一个理念:“牢牢抓住今天”。班里有许多同学有爱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去办的习惯,他觉的这是很不好的。他经常劝他们:“要想赢得时间,就必须抓住每一分、每一秒,不让时间空白度过。明天还没到来,昨日已过去,只有今天才有主动权。如果放弃了今天,就等于失去了明天,也就会一事无成。”

细节感言:

许多同学成绩不好,觉得学习压力重,作业多,其实原因都是没有合理利用好时间。安排时间的时候,首先应该注意每一科的学科特点。有人说,早晨、晚上是学习英语的黄金时间,这话说得是有一定道理的。生理学研究表明:早晨醒来后与晚上睡觉前是记忆的最佳时间,而学好英语离不开良好的记忆。就英语学习而言,早晨利于诵读,晚上适宜复习。

另外,学习还要会抓紧时间,利用好零碎时间。当天学的内容,到晚上必须复习。每晚在睡觉前,你可以合上课本,在脑子里把白天所学的内容再“过”一遍,今天学了哪些知识,那些记住了,哪些没有记住等等。如果有的内容一时想不起来,就及时打开课本、笔记本查阅。这是一些学习佼佼者的经验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