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阿拉善往事:阿拉善盟文史资料
11238300000051

第51章 追忆儿时庭院干面胡同旧二十七号

达昭

在什刹海后海南岸,恭王府东侧原三座桥府夹道1号,现毡子胡同7号有一处规模不大,但非常精致又很有特点的府邸。这就是连现行北京地图都没有收录进来,辛亥革命以后没有被其后裔变卖、拆毁的清代蒙古王府——北京阿拉善王府。不同的历史时期,这座王府曾经被称为罗王府、塔王府及达王府,是因蒙古阿拉善第二代王爷阿宝征战中建有殊功,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拨银赐建。

我于1937年出生在这座府院,是王府的六格格(大排行),并生活到1947年与全家一起回内蒙古阿拉善老家。

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府邸,依中轴线将王府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院以一座西式小楼为主,周围还有一些中式平房,在入口处有一个四方亭,方亭前面有一个混凝土砌成的坡,可以走人也可走汽车。通过方亭进入一个小院,小院内有海棠树,开的花是一簇一簇的。再往里就是过厅,这是一座前廊后厦的凉房。夏天时太太(我家称祖母为太太,系第八代阿拉善札萨克亲王塔旺布里甲拉的福晋)就住在这儿。穿过过厅就是小楼前面的小院,院子种了不同的树木花草,至今仍生长得很茂盛。十字甬道的中心竖立着一座铜像,我们叫它“铜人”。上面都是长着翅膀的小天使。楼前面还种着玫瑰花,每到玫瑰花盛开的时候,太太叫人摘下来收拾干净做成玫瑰馅,送到点心铺做玫瑰饼。进入小楼,一楼左侧我父母住。客厅铺着阿拉善老家带来的紫色地毯,我们都叫它“紫毯子屋”。楼上南侧是一座玻璃廊子,三个立面及顶部全由玻璃构成,冬天能接受充足的阳光,所以非常暖和。玻璃廊子外面是一个露台,我们叫它“屋顶”。我姑姑在这个屋顶上经常组织舞会,来的人都是辅仁大学的学生。

这座小楼的门窗都是菲律宾的珍贵木材制成,现在住在这儿的人把一部分窗子改成了塑钢窗,但还有老住户坚持保留了原来的木窗户。在小楼的后面是祠堂及库房。祠堂内供奉着我家列祖列宗的牌位,每逢年节都由太太亲率全家进行隆重的祭祀。

东院的东南角是厨房,院子中间还有一座烤全羊的吊炉。吊炉由砖砌成,能放入一只昂头的整羊。烤全羊系阿拉善蒙古族的肉食品中最讲究烹调技艺的大菜。

西院的房屋都是中式建筑,院子西侧原有一排鸽子楼。这个院子里种有很多的桑树、海棠树,又叫“海棠院”,海棠院的北墙有垂花门,穿过此门就进入一四合院。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批准保留蒙古旧制承袭亲王位,我伯父达理札雅被任命为阿拉善和硕特旗札萨克,即在这个院子里结的婚。伯母系原清代贝勒载涛之女金允诚。后来伯父回阿拉善就职,这院子租给别人了。到我们回老家之前(约1946年)太太把东院的小楼也租给了辅仁大学幼稚园。

这座王府面积不大,房子仅有100多间,虽然没有其他王府那么气派,也没有严格遵循清代的规制,但却也因此显得小巧玲珑,自然随意。

10岁前我与家人就居住在这里,童年的事情经常浮现于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