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经方治疗脾胃病研究
11237200000083

第83章 桃花汤

“治法”

温养脾胃,固肠止脱。

“组成”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

“服用方法”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方义分析”

本方以赤石脂温涩固脱为主药,辅以干姜温中阳,佐以粳米益脾胃,三药合用,以奏涩肠固脱之功效。此处赤石脂的用法颇具特色:一半全用入煎汤剂,取其温涩之气;一半为末,以小量粉末冲服,取其直接留住肠中,加强收敛作用。赤石脂原为土质,其性微温,故善温养脾胃。为其具有土质,颇有黏涩之力,故又善治肠下脓血。又因其生于两石相并之夹缝,原为山脉行气之处,其质虽黏涩,实兼能流通气血之瘀滞,故方中重用之以为主药。至于一半煎汤一半末服者,因凡治下利之药,丸散优于汤剂,且其性和平,虽重用一斤犹恐不能胜病,故又用一半筛其细末,纳汤药中服之也。且服其末,又善护肠中之膜,不致为脓血凝滞所伤损也。用干姜者,因此证其气血因寒而瘀,是以化为脓血,干姜之热既善祛寒,干姜之辛又善开瘀也。用粳米者,以其能和脾胃,兼能利小便,亦可为治下利不止者之辅佐品也。

“方歌”

桃花石脂米干姜,少阴下利脓血方;

温固下焦和胃气,汤末搭配力方彰。

“历代论述”

唐宗海《伤寒论浅注补正》:“故以米以养中,姜以温中,赤石脂以填塞中宫。观赤石脂禹余粮之填塞失利,便知此方亦是填塞止利矣。利止则脓血随之以止,盖脓血原是热所化,今因脾虚寒,用从治法,引少阴之热使就归于中土,则火来生土,而不往干血脉,斯脓血亦因以止也。然从治诱敌之法,只可暂用,不可就用,恐久仍化热而又动脓血矣,故戒曰一服愈,余勿服,以免过剂,反增变也……盖此证是脾土有寒,心经有热,热化脓血,寒为利不止……此等虚中实证,急难下手,故仲景亦慎之又慎,用脂、米极多,而用姜极少,恐其多泽动血也。脂、米补而质柔,则不犯血脉,以免动血。此等难措手处,非阅历不知。”

吴仪洛《伤寒分经》:“赤石脂之涩,以固下焦滑脱;必稍加粳米、干姜,以理中气之虚。虚能受热,故虽热邪下利,不妨仍用干姜之辛,以佐石脂之涩。汤中用石脂半斛,不为少矣,服时又必加末方寸匕,取留滓以沾肠胃也。盖少阴主禁固二便,肾水为火所灼,不能纪火,火克大肠金,故下利便脓血。所以用干姜从治之法,犹白通汤之用人尿、猪胆,彼假其寒,此假其热耳。”

“现代研究”

1.实验研究

运用现代药理的研究方法,从整体、分子水平上对经方桃花汤的煎剂和粉剂进行药效学比较研究,桃花汤粉剂对大肠性腹泻和小肠性腹泻都有明显的止泻作用,能显著抑制新斯的明所致小鼠小肠运动亢进,有效保护小鼠肠道黏膜,维护消化道正常的生理功能。桃花汤粉剂作用有优于煎剂的趋势,粉剂低剂量组与煎剂高剂量组的作用接近,虽无统计学意义,但有明显提高疗效的趋势,且超微粉碎能减少生产环节,降低成本,充分体现中医特色,使之成为稳定的新型中药制剂,从而克服传统汤剂的用药量多及煎药、服用、携带等不便,汤剂这种传统的剂型发挥更大更好的疗效。

2.临床研究

(1)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多起病隐袭,病程迁延日久,故临床以脾肾阳虚的病人为主,因此采用桃花汤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有用桃花汤治疗20例,治愈16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100%。用复方桃花汤灌肠为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6例,结果临床治愈7例,显效8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对照组24例,临床治愈3例,显效2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3%。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痢疾:16例痢疾患者,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最大者82岁,最小者16岁;病程最长者17年,最短者一周。其中,急性菌痢6例,慢性菌痢4例,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6例(均为纤维结肠镜确诊)。疗效:痊愈12例,好转3例,无效1例。其中,急性菌痢全部治愈;慢性菌痢治愈3例,好转1例;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治愈2例,好转3例,无效1例。

(3)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用加味桃花汤对32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治疗结果:17例用药两天内大便潜血转阴;11例用药3天大便潜血转阴;2例因溃疡面较大,有反复出血史用药4天后潜血转阴。止血时间最短2天,最长5天。

“病案分析”

1.胡某,男,68岁。患下利脓血已一年有余。时好时坏,起初不甚介意。最近以来,每日利七八次,肛门似无约束,如厕稍迟,即便裤里,不得已,只好在痰盂里大便,其脉迟缓无力,舌质淡嫩,辨为脾肾虚寒,下焦滑脱。处方:赤石脂二两(一两研末,一两煎服),炮姜三钱,粳米一大撮,煨肉蔻三钱,服三剂而效,五剂而下利止。又嘱服四神丸,治有月余而病愈。

按语:桃花汤中加用煨肉蔻,更能加强温涩作用,提高疗效。

2.黄某,女,2岁。患儿于10天前大便脓血,每日30多次,而致脱肛。某医院治疗5天无效,转入我院传染科。大便镜检:红细胞3~5个/高倍视野,脓细胞15~20个/高倍视野。西医诊断:急性菌痢;脱肛;营养不良Ⅱ度。经补液、庆大霉素、痢特灵等治疗4天,疗效不显,请中医会诊。刻诊:患儿面色不华,精神萎靡,不思纳食。便时里急后重,肛门脱出,大便全为脓血,每日18~20多次。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证由泻痢伤脾,脾气虚寒,统摄无权,而致大肠滑脱。治以排脓生肌止痢,温中涩肠固脱法。用桃花汤化裁治之:赤石脂30g,干姜2g,薏苡仁、焦山楂各18g,冬瓜仁10g,木香4g,白芍6g。1剂,水煎,1日分5次服完后,大便一日减至6次。余证同前。上方续服4剂,精神食纳转佳,大便正常,脱肛基本消失。病愈出院。

按语:小儿稚阴稚阳,脾常不足,重痢伤脾,而致滑脱。重用赤石脂排脓生肌,涩肠固脱止泻;干姜温中散寒,振奋脾气;薏苡仁代粳米,平养脾胃,合冬瓜仁可排脓生肌;焦山楂消食止泻治利;木香、白芍调气和血。重剂频服,以接续药力,而克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