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
温心健脾,散寒化饮。
“组成”
茯苓半斤,桂枝四两(去皮),干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掰)。
“服用方法”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升,置大盆内,以勺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方义分析”
方中重用茯苓利水宁心,以治水邪上逆;桂枝助心阳,而降冲逆;炙甘草温中扶虚;大枣健脾养液,共奏培土制水与利水而不伤津之义。茯苓为方中主要药物,须先煎而力始胜,对利水的功能更为有效。
甘澜水,《玉函经》作“甘烂水”,又名“劳水”。程林:“扬之无力,取其不助肾邪也。”钱天来又说:“动则其性属阳,扬则其势下走。”其意是将水扬数遍,令其烂熟,可去其水寒之性而不助水邪之义。甘澜水最早见于《内经》之半夏秫米汤。
“方歌”
八两茯苓四桂枝,灸甘四两悸堪治;
枣推十五扶中土,煮取甘澜两度施。
“历代论述”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本方用茯苓以伐肾邪,桂枝能泄奔豚,甘草、大枣之甘滋助脾土以平肾水气。煎用甘澜水者,扬之无力,取不助肾气也。”
李中梓《伤寒括要》:“用甘澜水者,取其动而不以也,理停滞之水也。”
王肯堂《医宗金鉴》:“此方即苓桂术甘汤去白术加大枣倍茯苓也。彼治心下逆满,气上冲胸,此治脐下悸,欲作奔豚。盖以水停中焦,故用白术,水停下焦,故倍茯苓。脐下悸,是邪上干心也,其病由汗后而起,自不外乎桂枝之法,仍以桂枝、甘草补阳气,生心液;倍加茯苓以君之,专伐肾邪;用大枣以佐之,益培中土;以甘澜水煎,取其不助水邪也。土强自可制水,阳建则能御阴,欲作奔豚之病,自潜消而默化矣。”
“现代研究”
1.治疗多种胃肠病、癔病:用于水饮停留中焦脾胃所致的胃痛、呕吐、泄泻等。
2.治疗慢性胃炎急性发作。
“病案分析”
黄某,男,43岁,木工,初诊于1981年11月30日。3个月以前因劳动汗出受风后,即感身痛心悸,经服感冒清热冲剂后,身痛缓解,但心悸日益加重,气短乏力,多汗,以致不能劳动。经某医院内科诊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按冠心病常规服药2周,效果不显。又经中医诊治,服用益气养血补心药20余剂,仍不效。转来试治。观面色白,精神不振。查询病情,每逢病症发作之前,自觉有一股冷气从少腹上冲至胸,随之心悸不休,坐卧不安,须手按心胸部始舒,喜暖恶寒,口不渴,脉象沉细小数而无力,舌淡红苔薄白而润滑。诊为心脾不足,水气上乘。拟温通心阳,化气行水法。处方:茯苓24g,桂枝12g,炙甘草6g,大枣15枚。嘱每剂3煎,每日3服。服药2剂症大减,继服2剂,病即痊愈。
按语:汗为心之液,患者初病因汗出过多而当风,心阳已经受损,加之误治,心脾阳气越虚,空虚无主,故以手按心胸欲求自安。心阳虚,故心悸,心火不能下益于肾,脾阳化水无力,水寒之气不能蒸化,则复有上逆之势,故有凉气从小腹上冲心胸之感,投苓桂甘枣汤,使心脾阳气通畅,水饮得化,则诸证随之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