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命运开始于受精时的一瞬间,在不可避免的死神到来之前的人生长河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正确的连续变化的生命过程。对于这种生命现象,科学家们正进行着不断的研究。人的成长过程,在自然科学的研究客体中,是把生物学作为研究中心的。对于个体从他诞生时候起直到生命的终结过程中,对于个体行动发展变化的记述和说明,发展心理学起着主要的作用。本章借用现代社会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主要阐述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中心问题,以有助于读者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客体发展过程的了解。
第一节 人的发展概述及有关启示
1-1 人的发展的概念及心理健康启示
所谓发展——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指个体从幼儿发展到成人的过程,称为发展。在这一章里,发展一词的含义意味着量和质的变化。到了个体成熟之后的变化,主要以衰老(Aging)的情况为多。
总之,为了记述发展的变化,采用时间变数。作为发展变化可以用[C=f(T)]的式子表示出来。也就是说,个体行为的变化[C]是时间[T]的函数,或是时间所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在研究个体发展问题上,多是应用生命体的旧历年龄作为时间指标的。因此,关于个别差异问题,年龄不是一个绝对的发展指标。
1-1-1 对人的发展的研究方法
关于发展的研究方法问题,根据资料的收集分析,类型是较多的。日本心理学家池田史将发展的研究方法作以下几种类型的分类。
不论是哪一种研究方法,均是以1971年作为现在时。例如1,A项研究在1971年所进行的横断研究中,对5~17岁年龄区间的被试进行了研究。另外,B项研究在1971年进行的追踪研究中,也是对5~17岁年龄之间的被试进行了研究(追踪研究中纵向研究)。又如C项研究,是对17岁以后所进行的事后调查。而D项研究和E项研究中,不论在哪一个时候,都是对同一个年龄者进行调查研究。
发展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总之一句话,不论是哪一种发展问题的研究法,其研究的方法和对研究结果的解释都不可能完全取得一致。
从来的发展问题的研究,占压倒优势的都是采用横断的研究法(A类型研究法),因为采用这种类型的研究方法,容易获得大量资料,甚至在很短时间内能够获得研究结果。纵断研究方法(B类研究法),要获得大量的资料是极为困难的。这是因为在较长的追踪期间,所追踪的标本必须减少,这是一个缺点。然而,为了确切地获得人体发展变化的形体变化,纵断的研究方法还是可取的。在平时,经过长期的纵断研究,由于时代的变迁,即使获得某些研究成果,在实际上也已经是过时,不起作用了。
总之,为了达到研究的目的,这些不同方法的综合使用还是必要的。
1-1-2 人的发展研究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表明,儿童5岁时大脑的重量已经达到成人的90%,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6~7岁后,脑细胞分裂变缓慢,记忆力就会减退。因此,孩子的智力开发不能太晚,不能浪费孩子的智力。战国时期的甘罗12岁就官至上卿,南北朝时期的荀灌娘13岁领兵打仗,唐代诗人王勃6岁善文辞,李贺7岁填词做文章,骆宾王6岁写《咏鹅》,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郑板桥3岁识字读诗文,鲁迅5岁开始博览群书,周恩来6岁开始读《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国外智力超常的儿童更是不计其数,莫扎特4岁开始作曲,美国控制论创始人维纳9岁上大学、11岁就写出了论文。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天才儿童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主要不是由遗传因素决定,而是在教育的影响下儿童发挥遗传的素质去适应环境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在儿童的早期阶段。早期教育能造就英才。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就是从某个角度概括地总结了早期环境、早期教育对后期智力发展的影响。心理学家齐克斯博士曾研究世界上17个一流的天才人物,如富兰克林、伽利略、达·芬奇、伏尔泰等,发现他们幼年时都有很高的智商,这主要得益于早期教育。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儿童有潜在的学习能力,这种潜在能力是与时间呈递减规律发展的。例如,婴儿生下来是100分,如果一开始就教育,其他一切条件也很理想,他就可能获得100分的能力。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最多只能得80分的能力,如果从8岁开始教育,只能获得60分的能力。儿童受教育越晚,影响学习能力越大。
1-1-3 人的发展研究表明开发孩子的潜力要讲究方法
美国费城人类潜能开发研究所创始人葛兰·道门说:“大脑的生长、发育过程可以暂停、减慢,但是更重要的是可能加速。”在美国,曾经发现一个被关在壁柜里的9岁孩子,他只有两岁半孩子的身高体重,智商为0,是个白痴。已经发现的狼孩都表明其智力都极其低下。这是由于在大脑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严重缺乏人类的精神营养,大脑没有得到应有的使用和锻炼而造成的。
大脑和其他器官一样,遵循用进废退的法则。若能对大脑科学的开发和锻炼,正常儿童可以变得更聪明,脑损伤等原因造成智力低下的孩子可以重新发育成长,甚至成为超常儿童。当然,开发大脑不是简单地要孩子识字、做算术。而是要针对孩子大脑发育的特点进行合理而严格的训练。儿童大脑发育在6岁时完成,0~3岁是关键期,应充分利用。许多溺爱孩子的长辈往往“不知不觉”地代替孩子使用自己的大脑,妨碍了孩子大脑的发育,结果阻碍了孩子智力的正常发展。例如,很少有父母让孩子1岁时自己吃饭,爷爷奶奶恨不得一直喂到孩子上小学。其实,吃饭动作的训练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大脑的机会,它是视觉、反应、判断、指挥等各项大脑功能共同作用的过程。
大脑的发育靠使用,首先是靠视、听、触、嗅、味觉的信息刺激来促进其功能完善,才能使它对运动系统的控制(如肢体运动、语言和手工技巧等)能力大大增强。婴儿和大科学家一样,也是用这五种感官来学习和认识世界的,经过大脑潜能开发的3岁儿童的大脑神经发育可以达到6岁儿童的水平。
巴甫洛夫说:“从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婴幼儿阶段是人的智力开发的最佳期,早期教育有利于开发大脑的潜能。心理学界一致认为:人脑潜能的开发主要依赖早期,语言发展的最佳期是2岁,认字最佳期是3岁,算数的最佳期是4岁。美国教授布鲁姆对脑的发育过程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后认为,从0~4岁大脑发展的曲线决定了儿童智力发展的水平,如果这段时间智力迅速发展,以后就有可能得到高的智力水平。上文中提到的狼孩就是因为错过了智力发育的最佳期,所以才导致智力低下。
1-2 人的发展研究为家长面对孩子提供心理准备
人的发展研究表明,人的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性格一旦形成便有着相对的稳定性。性格的初步形成始于婴儿时期,这比人们一般认为的年龄要早得多。3岁的幼儿在性格上已经有了明显的个体差异,如果没有足够的外界影响,幼儿的性格会自然而然地沿着原有的方向发展下去。性格形成的关键期是0~2岁,因此,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甚至是一出生就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性格。
儿童性格的起源是婴儿期的生活习惯,而养成某种习惯则取决于抚养人的养育方式。每个家长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使婴儿在同一情景下做出符合要求的同一反应,这种并存关系经过反复出现就形成了习惯。而每一个习惯统一起来作为一种素质存在,便构成了个体的性格特点。婴儿正是在家庭环境中,由先入为主的生活习惯和固定的行为方式养成了最初的习性,并以此构成其性格组合中的最基本部分。所以,有人说:“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是有很深的哲理的。了解这些,对家长正确地面对孩子是有益的。
1-2-1 面对上幼儿园的孩子
新环境往往会令孩子产生不安,刚上幼儿园的孩子要适应的问题也实在太多了。
(1)没有群体生活纪律的概念:孩子一向在家中过的是家庭生活,生活圈子较窄,接触的不外乎兄弟姐妹、父母和亲友。所以一旦入园,要他们面对这么多小朋友,究竟要如何和小朋友交往呢?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事。
(2)生活方式的改变:孩子在家中要遵守的只是一些简单的家庭规则,而且由于家庭成员少,实施起来并不见得太繁复。但幼儿园内的规则却来得复杂,上洗手间要举手,吃茶点要待全班小朋友都准备好,才可以一起“开动”,一下子要习惯是颇困难的。
(3)幼儿园环境陌生:学校的设计、大小都与家中大不相同。一个课室有那么多的桌椅……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
(4)老师和孩子初相识,必须有一段时间才能建立关系,上课初期,彼此都在摸索阶段,需要互相适应。
1-2-2 面对上小学的孩子
对于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别以为他已经过幼儿园阶段,就没有适应上的困难。其实,由幼儿园转到小学就是另一个新环境,仍然需要去面对。
(1)幼儿园的规矩和小学并不一样,在上课的形式方面,幼儿园又比小学活动性强。上了小学,孩子开始要学会安安静静地坐在书桌旁边读书,要应付更深的功课。
(2)孩子离开了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会怀念他们,而对新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会产生不满或抗拒感。
这里要说的是,我们的家长常常犯一个错误,就是借用学校、老师之名威吓小孩:“你再撒野,把你送到老师处!”给孩子留下一个“老师是惩罚孩子的”观念,于是带着战战兢兢的心情上学,甚至拒绝上学。
要解决以上纯粹因适应新环境问题而产生的拒绝上学情况,父母最好在开学以前就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新生活的开始。开学前,多让孩子知道一些有关学校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灌输他一些资料:“学校内有很多老师,会教你很多知识”,“学校内会有很多小朋友和你一起玩的”,令孩子先有一个概念。平日经过学校时,让孩子驻足观看,观察小朋友们在校内快乐的玩耍情况。切勿以老师来恐吓孩子,相反,要告诉孩子学校是一个令人开心的地方,老师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当孩子上学后,多和老师联络,了解孩子在校的问题,做出配合。孩子厌恶读书,主要是觉得“读书是痛苦的”,为什么读书被孩子视为痛苦?其主要原因在于父母把读书和考试扣上必然的关系,每天不停地催促孩子读书做功课,目的就是为了在考试时取得高分。读书为了考试,考试为了满足父母,孩子根本找不到读书的真义和乐趣。加上父母的压力越大,孩子的反抗和厌恶越深。反过来说,如果父母每天强迫孩子游戏8小时而不予停止,不消几天,孩子一样视游戏为苦事。所以,要孩子不排斥书本,就要自小培养其阅读兴趣,把读书视为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1-2-3 面对上中学的孩子
许多家长在孩子上中学后认为智力发展最重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于是,孩子入学前,父母以他能否按要求算对一道题或者能背诵一首诗,来判断孩子是否聪明,是否有用。孩子入学后,考试成绩就成了父母和老师判定孩子是否聪明的标准。一些家长反对孩子当干部,怕影响学习;反对孩子为同学做好事,认为没有用。只要自己孩子学习好,能考得上大学就行了。实际上,这是对人才理解的偏颇。考试分数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水平,尤其是一个人的能力从分数中是很难看出来的。这种追求分数否认素质教育,必然造就一批“高分低能”或“低分低能”的人,这种人并非当今社会所需要。
1987年1月,75位诺贝尔奖得主聚集巴黎。有人问一位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白发苍苍的学者沉思片刻,答道:“幼儿园”。“在幼儿园您学到了什么?”“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朋友;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
这位科学家的回答耐人寻味。一个人能否成才,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位科学家谈自身的成才体会,避开了早期智力开发的作用,强调品德文明的养成,确实抓住了问题的精髓,这位科学家的意思无外乎说非智力因素更重要。
非智力因素相对于智力因素来说,就是指除了智力因素以外的,人的其他一切心理因素,如情绪、情感、意志、性格、兴趣和动机等。一个人能否成才,往往不完全和他的智力因素成正比,决定人的成就高低的最明显的原因是意志品质,成功与人的自信心、顽强、独立性、坚持性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超常儿童的共同特点是他们具有良好的坚持性、目的性和进取心。性格、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虽然本身不属于智力因素的范畴,但是他们却制约着人的智力活动的进程和结果,能够提高孩子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使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处于活跃状态,并能承受一切困难和挫折。
做人与成才,本是辩证的统一,一些家长却往往更看重后者。他们抱着唯智力论,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忽视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他们以为只要孩子好好读书,多学知识就可以了,不必过问孩子的品德。有关调查资料显示:一些城市家庭对子女的教育观点和方法实在令人担忧,他们中大多数偏重智力教育与投资,只有20%的家长认为德育比智力更重要。“望子成龙”之心远甚于“望子成人”。这无疑会造成孩子的畸形发展。西安市某幼儿园举行智力竞赛,有一个项目很简单,赛场放着10只小方凳,其中有一个翻倒在地。老师把参赛的儿童挨个叫上来后,示意他们坐下来,只有一个孩子把翻倒的凳子翻过来,并用手绢擦擦坐在上面。这件事给人们留下了深思。不能责怪孩子,责任在父母,许多家长在独生子女的教育中只看重智力教育,忽视品德发展。因此在投资上表现为只要和学习有关的不论花多少钱都可以,而思想品德方面的投资则十分不情愿。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好读书,电视、报纸及与“学习”无关的书都不让孩子看,认为影响孩子的学习。更有甚者,学校组织的每周一次的公益劳动,个别家长竟然告到教育局,说这样做不符合要求,影响孩子的学习,河南省第一中学的“神童”的沉浮很能给家长们一些启示。
1989年,河南新乡一中从小学生中招收了30名11岁以下的“神童”组建少儿实验班。用4年完成初中和高中6年的课程,进行快速培养人才试验。5年过去后,老师们得出了许多与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的想法相悖的结论。据悉,少儿班的第一届毕业生,有28人参加高考,主要学科的平均成绩都高于本校的高中班,9人被高校录取,但是仍有一些学生不如人意,像王安石笔下的“仲永”一样,令人扼腕。
1-3 人的发展研究表明孩子学业成绩不佳原因多多
孩子学业成绩不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孩子智力因素方面存在问题,如孩子智力发展滞后,感觉器官先天缺陷或后天损伤,大脑受到伤害等。另外儿童思维大都有具体、形象的特点,若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没能及时地发展起来,赶不上教学内容的要求,在学一些抽象性、逻辑性知识的时候就会跟不上,孩子学习差,多半是这个原因;二是孩子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问题,如孩子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对路,学习动机不强烈,学习习惯不合理等。若孩子年龄较小的话,性格、情绪方面对孩子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当孩子自制力较弱,理智感不强的时候,情绪高涨时成绩会直线上升,情绪低落时成绩则大大下降。性格外向的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学习能力,性格内向的则容易背上精神包袱;三是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方面存在问题。如教师水平有限,上课枯燥无味,让学生厌学;家长对孩子学习上的困难或者视而不见,随便训斥孩子;或者就包办代替,不能正确地启发、帮助孩子;四是环境方面存在问题。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若学校学风不好,设施、设备不完善,势必对孩子学习成绩造成影响;孩子在课余时间没有好的活动场所,没有丰富的活动内容,与社会上各种不良分子接触,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也会使成绩下降;在家庭中,家庭的结构、条件、气氛,家庭成员的素质等,都与孩子成绩有密切关系。由于孩子成绩差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因此家长要抓住主要原因,如帮助孩子树立好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教育孩子要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其中关键是对孩子既要理解宽容,又要严格要求。家长要积极主动地与学校老师联系,交换情况,共同磋商,找到好的方法。一般来说,孩子学业成绩差,只是其发展过程中暂时的波折,只要家长重视,并加以适当的教育,是能改变这种状况的。这时有必要进行一些心理调整。需要父母做的是放弃过高的期望,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适合孩子实际能力的目标。假如命令孩子“集中精力学习1个小时”而孩子不容易做到的话,不妨把目标压缩一下,变成10分钟或者15分钟。
1-3-1 人的发展研究告诉家长如何了解孩子
如果家长不能与孩子在心灵上沟通,那么,即使他掌握很多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也是没有用的。反之,家长如果能真正放下架子,走进孩子的生活中去,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那么,许多困扰家长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许多教子有方的家长都有一条经验,就是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和孩子呆在一起,与孩子沟通。孩子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一般来说,小学生有好问、好群、好游戏、好野外生活的共同特征。如果家长不识童心,总是以一个教育者的姿态居高临下地站在孩子面前,那就无法了解自己的孩子并与孩子沟通了。孩子好问,提的问题特别多,你却嫌烦,让他在一边自己玩;孩子好群,喜欢和小伙伴接触,你却把孩子整天关在屋子里,他会非常难过;孩子好游戏,甚至把玩看得比吃还重要,你却取消他游戏的权利,不许他玩,反而整天叫他写字、做题,甚至节假日也要加班加点,即使孩子不反抗,心中也是不高兴的;孩子好野外生活,喜欢家长常带他出去远足、郊游,你却一年四季总满足不了他的要求。长此以往,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就打上了与家长不亲的烙印,同家长的关系也会逐渐疏远,家长与孩子之间好像隔起了一堵无形的墙。隔阂一旦产生,再好的教育方法也难以奏效。
相反,如果家长有一颗童心,和孩子经常在一起进行感情上的沟通,情感上就会产生共鸣。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仅会向家长吐露真情,而且也乐意接受家长的教育。当然,我们说家长应有一颗童心,并不是说让家长完全回到孩子的天真中去,而是说家长求得了与孩子在心理上的相通,就可以对孩子的童心施加影响,进而使孩子在告别童年时,能够迈出稳定的步子。
1-3-2 人的发展研究告诉家长如何尊重孩子
家长对孩子有抚养、教育的责任。孩子也应该尊重家长、听从家长的正确教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必须惟命是从于家长,作为家长,应改变观念,用民主的态度对待孩子。
现在有的家长作风粗暴,不通情理,委屈孩子、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孩子入学后,同学校、社会的接触增多,对家庭的要求也随之多样化。孩子的这种要求,有一些是合理的,也有一些是不合理的,有的则是二者兼而有之。对于孩子合理的要求,家长应该尽量给予满足,即使一时不能满足,也要说明道理;对不合理的要求,则要一概拒绝,并说明理由;对于既有合理成分又有不合理成分的要求,则应取其合理成分满足之,对不合理的成分绝不迁就。那种对孩子的要求无论合理不合理,一概拒绝,甚至训斥、毒打孩子的做法,只能使孩子对家长反感,并进而渐渐疏远家长,甚至造成对家长的戒备心理。因此家长必须尊重孩子,理解并接受孩子的合理要求,只有这样,家长才能与孩子沟通,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才能更好地去指导、帮助孩子。
1-3-3 人的发展研究告诉家长如何宽容孩子
当孩子做错事后,家长如果不是对孩子进行斥责,而是以宽大的胸怀容忍孩子的过失,那么,孩子就会从内心感到自责,并在悔恨、内疚中对自己的过错深深地反思,继而改正自己的错误。
列宁在8岁那年同母亲一起到姑妈家做客。好动的列宁不留神把花瓶打碎了,当时谁也没看见。后来,姑妈问是谁打碎的,列宁和小朋友都做了否认的回答。然而,列宁的母亲根据平日对列宁的了解,已经猜到是列宁打碎的,但她没有揭穿,而是保持沉默,等待列宁从心中萌发对自己行为的羞愧感。3个月后,列宁痛苦地告诉了妈妈事情的真相。听着列宁羞愧难过的述说,母亲安慰列宁,并宽容了他。因为母亲知道孩子在内心深处进行的这场道德斗争中,美的、诚实的品质取得了胜利。由此可见,巧用宽容,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节 人的发展阶段
2-1 人的发展阶段概述
人的一生,在其适应社会成长过程中,应该重视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及其特点。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随着时间变化的个体发展和成长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称为发展阶段。其区分方面是依据研究者所重视的发展的不同侧面划分的。例如,身体的发育、认知的发展、情绪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等来认识各样的发展阶段。
一般说来,生理心理学将个体发展分为乳儿期、幼儿期、孩子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等6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近年来,对于个体出生前的胎儿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特别是医学生物学的研究,应该以心理学的观点主动地来研究母亲妊娠这一事实。
2-1-1 胎生期和乳儿期
胎生期。生命细胞是卵子和精子的结合体,从开始受精到出生约270天,这期间为胎生期(prenatalPeriod)。胎生期进一步又分为卵体期(受精卵着床于子宫,约1周过程)、胎芽期(从着床到第三个月)、胎儿期(4个月以后到出生)。胎生期个体的发生是极其重要的,直接观察胎儿的行动是困难的。但是,把胎儿自体作为心理学研究几乎还没有进行。胎儿在子宫内,浮游羊水之中,通过胎盘等在母体中养育着。由于子宫环境的恒定,胎儿顺利发育,最后在外界变化的刺激下出生(分娩),作为一个人出生于世,从而开始漫长的人生生活。
乳儿期。从出生后的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称为乳儿期(Period-ofinfant)。最近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比起过去的任何时期都更为高度重视这一时期。其理由是要研究完全无力而依存于母体生命的婴儿,所特有的自发的活动能力。
子宫外胎儿期:瑞士生物学家波尔特曼(A·Portmann,1960),以哺乳类动物出生后个体的状态为基础,将个体发展分为离巢性动物和留巢性动物之类。离巢性动物如牛、马、黑猩猩等,妊娠期长,产仔数量少,仅1~2匹小仔。小动物一出生后身上就长着毛、眼睛和耳朵发育得都很好。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表现出活泼的行为活动。留巢性动物如鼠、兔子和松鼠等。妊娠期短,生仔较多。小动物出生时身上没长毛,眼睛和耳朵都是闭着的。因此,留巢性动物所育生的小动物,在一段暂时性的时间里要安全地留在巢里。为了抵御兽敌,母兽必须守在新生小动物的身边。
人是近似于猿猴类的动物,按进化论的观点来讲,是属于离巢性动物范畴。但在实际上,人也是属于离巢性的动物。乳儿是一个完全依存于母体生存的小生命,不论从进食,还是到排泄过程,均需要大人来照顾。波尔特曼又把个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在诞生后的完全无能力自理的第一年称为子宫外胎儿期。实质上,这一时期是属于非病理性的早产现象。也就是说,人们将其看成仍是属于离巢性哺乳类动物,只不过其受胎期延长一年之久。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就是属于生理性的早产(PhysiologicalPrematuredelivery)。所以,人的行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在母体外丰富的环境刺激下所进行的一切活动,称之为生活,诞生一个月之内的乳儿称之为新生儿。新生儿的主要活动方式表现为睡眠和各种反射。李比特(Liebertetal,1978)又把新生儿对于新环境能产生的反射,称之为顺应性反射。这种反射并不考虑机能意义的反射。“呼吸”“瞬眼”、“咳”等。顺应反射是对刺激物的反应。“四方反射”、“吮吸”、“吞咽”等是摄食反应。所谓“四方反射”是沿着面颊所受到的刺激而引起头部和嘴唇运动。另外,还有不具备有机能意义的,如“把握反射”、“巴彬斯基反射”、“游泳反射”、“莫罗反射”等等。这些无意识的反射在人类进化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至今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仍然残留着进化的痕迹,所以又把这些反射称为原始反射。
微笑反应:乳儿出现微笑说明了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大的变化,作为母亲和其他长辈对婴儿这一动作都非常高兴。像这样的微笑反应(Smilingresponse),又可以细分为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新生儿每周隔10—15秒钟有节奏的表现出来的微笑反应,与孩子的意志无关的生理性反应,称之为自发的微笑。接着,给予声音和人声的刺激而引起的微笑反应,称为诱发的微笑。进一步形成社会的微笑阶段。由大人的作用而引起微笑反应,而形成对大人的微笑。也就是,从无差别的微笑反应到选择性的微笑反应的变化过程。如果是8个月的乳儿(婴儿),微笑也具有构成社会行动的性质。
出生后立即送进幼儿院与养育院中的孩子们,缺乏表情动作的变化。这是因为无论在什么样的养育措施下,由成年人起作用作为刺激条件所引起的微笑机会减少了很多,所以微笑反应也就不十分发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解释理由。
2-1-2 幼儿期和孩子期
幼儿期。由一岁或一岁半起至六岁左右称为幼儿期(Periobofpre-schoolChild,eacrlychildhood)。在幼儿期时,人的运动能力显著增强、言语发展、思维发展、社会性发展。在全面的依赖于养育者的状态中,产生了独立性萌芽状态为其特征,它是人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也是发展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另外,所谓的基本生活习惯——练习吃饭、排泄、睡眠、穿衣、卫生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所有这些,都是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处理日常社会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部分。根据山下一朗(1949)所确立的基本生活习惯的自立标准。必须指出,山下一朗所考察研究列举的标准现在均已出现了全面提前掌握的趋向。当然,作为概略标准来讲,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孩子期。从6岁到11~12岁左右时期叫孩子期(Childhood)。在日本,孩子期正是小学时代。这个时期不同于变化显著的幼儿期,也不同于以性成熟为主要变化的青年期。如果从整个情况看,孩子是比较安全的时期。到小学入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大变化。现在,孩子在小学受到广泛的组织教育,另外,交友的范围广了,也适应集体组织的环境。在这个时期,也学到了对人的关系方面的基本原则。由于在学校受到正规教育,在数的处理能力上,语言的表达能力上以及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理解,或者在运动能力上等都得到大大的提高,这是孩子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2-1-3 青年期和成年期、老年期
青年期(Adolescence),是二十世纪以来人们所非常重视的一个发展时期。在这之前,对青年期来讲,人们的独立性范围很少。整个社会就是由小孩和大人两个部分所组成的,也就是说,孩子时代一旦结束,就立即转入成年时期。
并且,随着社会组织的复杂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所以,一旦进入成年期以后,就需要有更多的知识和更深的实际技术技能水平,这样,就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学习时期。所以,青年期的年龄明确是12~13岁至22~23岁左右,但是,在目前,人们都把青年期推迟到30岁左右。在青年期里,有两种情况必须指出:一是孩子期时性成熟的提前;二是为了适应社会延长了学历时期。心理学上就把这两种情况称之为青年期的延长。在现代社会已经被看成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在青年期阶段,不可忽视的以下三个特点:对自我和对社会的高度关心,对异性兴趣的增加和对父母的反抗性。
成年期。在一般情况下,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对成年期(adult)的心理发展特点研究得就很少,这是由于在人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发展变化过程到孩子和青年期时就已经基本结束。成年期以后基本上维持在一个安定状态的心理趋向。然而,排在成年人面前的现实并不意味着安定。这种情况是(由于精神紧张心理因素)所引起的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生理疾病。这些疾病在成年期逐渐增多已为常见的事实。当然,这些消化系统的疾病不能将其病因完全归结于精神因素,但它的引起,确实是与精神因素有关。
哈宾斯尔德(R·J·Havighursd,1953)认为:在中年期大致完成了以下一些所谓的人生课题。这些课题是:“完成了作为成人社会市面的社会责任”、“生活的经济基础的确立和维持”、“帮助子女成为成人的努力”、“承认并顺应人到中年的生理变化”。
老年期。关心老年期(senescence)的心理学研究,与成人期情况一样也非常的少。正式开始研究可以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老年期在心理健康研究方面也是非常短缺的一环,这个现象在其他各国据说也是这样。
然而,在先进的国家,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产生出深刻的老人问题。这样,社会对老年期给予高度的关心。由于这种背景,最近关于老年期的研究,也逐渐增加起来。
但是,老年期不论在健康水平,认识能力,经济能力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个别差异。另外,在家庭中,老年人配偶的有无,都对老年人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研究上,不仅需要区分出老年期这一类型,而且还需要对老年期进行更加详细的研究与分析。
在人类社会,谁也不会一生下来就是一个老年期的人。因此,为了真正了解老年期,不论如何,应把以前的发展阶段作为考察。从人的诞生到死作为研究生涯发展的观点已经产生了。
2-2 孩子是人的发展的重要阶段心理健康更重要
不能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一般认为儿童少年的心理健康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智力发育正常。正常的智力是孩子参与正常活动和学习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心理健康的儿童必须具备健全的智力能力;二是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合。心理特点是指人在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的特征,每个年龄阶段都具有其典型的特征表现。心理健康的儿童所反应出来的心理特点必然与其年龄相称;三是行为协调、反应适度。这一点即指心理活动与个体的行为方式的和谐统一,对任何事情的反应积极、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不冷漠;四是人际关系适应。心理健康的儿童能够愉快地接纳他人,并与他人和睦相处,在父母、兄弟姐妹、老师和同学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五是情绪良好。情绪一般可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类。积极情绪包括爱、欢乐、幸福感、幽默感等,消极情绪包括恐惧、愤怒、内疚、焦虑等。积极的情绪可使人获得最大的快乐和工作效率,心理健康的孩子应以积极的情绪为主,情绪反应是愉快的。
2-2-1 父母应了解孩子有哪些心理问题
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是以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由于涉及心理卫生问题的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不一致,目前对孩子在心理卫生问题的分类不统一。但是,根据其行为表现的共同性,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学习有关的问题。如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动、自制力极差、考试作弊、投机取巧、成绩不稳定等,一般以小学生多见;二是与情绪有关的问题。如情绪不稳定、感觉不安、不舒服、恐惧、发抖、表情紧张、焦虑、孤僻、抑郁、猜疑病等;三是品德行为问题。如与小朋友相处不好,经常发生打架、骂人、说谎、逃学、破坏行为、偷窃、违反校规等;四是顽固性不良习惯。如吸吮手指、咬指甲、口吃、遗尿、偏食、肌肉抽搐等;五是青春期问题。这些问题常常发生在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中。如吸烟、酗酒、吸毒、少女怀孕、自杀、离家出走、家庭内暴力、犯罪等。
引起孩子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多,可能是与孩子自身存在的某些躯体疾病有关,也有可能是因为亲子关系或师生关系发生矛盾产生的精神不安和情绪紧张所导致的。还有可能是与孩子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成绩受挫等因素有关。
发现孩子有心理问题时,家长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首先要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有条件的可寻找心理医生解决,以便及时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咨询和行为指导。如果是由于亲子关系所致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寻找自身的原因,改变对孩子有害的教育方式,积极为孩子创造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安全、愉快的家庭环境。绝不能一味地对孩子求全责备,这样反而易给孩子造成更沉重的心理压力,使孩子产生某些失败感和自卑感,由已有的行为问题发展出更多的行为问题。
2-2-2 注意孩子的感情遗弃
家长爱自己的孩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而当有些家长看到或听到孩子被其父母虐待或遗弃的新闻后,往往感到非常吃惊,甚至不敢相信会有这种事情。现实生活中,父母虐待、遗弃孩子,肯定会受到全社会的谴责。然而,如果在情感上遗弃孩子,人们就不那么重视了。有很多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把最重要的慈爱献给孩子。家长在感情上虐待、遗弃孩子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有的家长经常斥责孩子说,“你真是个胆小鬼”、“要你这样的笨蛋有啥用”、“别拿你的事来烦我”。这样的斥责,就是对孩子感情上的虐待、遗弃。
感情遗弃有很多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家长极端的个人主义。有的家长只顾追求自己的享受,置孩子于不顾,甚至还把孩子当做累赘。更多的家长只知道挣钱过日子,以为多给孩子买东西就是爱孩子,他们起早贪黑地工作,连同孩子谈话的时间都有限,更谈不上感情交流了,造成对孩子的感情虐待、遗弃。
还有的家长,高兴时拿孩子当娱乐品,烦闷时把孩子打发一边以图“心净”;不顺心时向孩子诉苦,生气时把孩子当出气筒,造成孩子一见家长脸色不好就担惊受怕,溜之大吉。家长情绪好时,大事可以化小,小事可以化无;家长情绪不好时,就找借口打孩子、骂孩子,整个家庭的气氛都以家长的情绪起落为转移。有些人认为,虐待自己孩子的家长肯定是憎恨孩子,其实不然。一般来讲,虐待自己孩子的家长都是不能控制自己感情的人,只要他们一不顺心,就会对他们最亲近的人张口骂、抬手打。虐待孩子的家长通常是自己本人在小的时候也受过虐待,因而他从来不知道该如何抑制自己的愤怒。孩子是独立的,家长无权要求他必须顺从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家长不应该也无权要求孩子跟自己的情绪保持一致。有些家长很自私,认为自己没时间管教孩子,这是对孩子漠不关心的表现,也是对孩子的遗弃。如果家长在孩子降生后思想准备不充分,不能承担自己在生活中所应承担的责任,那么,何必让孩子出生呢?
心理学家认为,受感情虐待、遗弃的孩子所承受的身心压力至少是和那些在肉体上受虐待的孩子一样,他们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在脑和心理的发展方面比那些在肉体上受虐待的孩子更易衰退。感情上的虐待、遗弃就是对孩子自尊心的故意伤害,容易造成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心理,而这些正是家长们所忽视的。
《新民晚报》上曾刊登过一篇题为《小蝌蚪的悲哀》的文章,说的是一群小学生从市郊的水塘里捞了半脸盆蝌蚪,分别装在瓶罐之中,随后灾难便降临到了这些小蝌蚪身上。先是一个男孩用木棒在瓶中猛搅,直搅得蝌蚪昏死过去,那男孩大笑着走了。接着一个女孩将这些小蝌蚪戏弄一阵后,又拎起热水瓶凌空倒下。数十条小蝌蚪,身上全是白白的水泡,瞬间死去。此时,还有不足十分之一的蝌蚪,苟延残喘于瓶罐之中。可以想象,在这群孩子手中,那些幸存的小生命也不会长久。文章最后作者感慨地写道:我的心不由得一阵收缩,八九岁的孩子为什么竟会如此残忍地杀害小生命?
孩子摧残小动物的不良行为时有发生,造成这种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孩子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爱抚。攻击小动物如同攻击其同伴,是一种心理承受了压力之后而做出的一种发泄。一个在家里得不到温暖,享受不到父母之爱的孩子,会仇恨一切,会嫉妒所有幸福的人,在无力攻击他人的情况下,就会用折磨、残害小动物的方式来解除自己潜在的愤怒。作为家长,应该仔细品味其中的道理,避免感情遗弃。
2-2-3 不可忽视亲子沟通
有的家长尽管也有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但是,在运用到教育自己孩子的实践中时却又常常失败。造成家长教育孩子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主要的是许多家长在心灵上无法和孩子沟通,不能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因而造成了教育孩子的失败。
有一位家长在向别人讲起自己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时,非常苦恼地说:“真是越大越和我疏远,我的操劳和担心她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她自己的事和谁都能说,就是不跟家长说。当问到在学校里的情况时,就是不讲,有时反而回敬你‘反正你也不明白,说也没用’之类的话。”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家长在与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往往不能发现孩子正在形成和发展的性格、行为习惯等,而只满足于自己的一贯逻辑,并同时真的为孩子的不听话感到吃惊。这种结果就是由于家长忽视孩子复杂的心理活动,与孩子心灵脱节造成的。
家长与孩子在心灵上的沟通,对教育孩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家长与孩子经常沟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就肯定是和谐、亲密。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中,必定能创造出一种积极、健康的教育孩子的良好环境。其次,家长与孩子经常沟通,有助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并及时有效地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最后,家长经常与孩子沟通,能通过对事物的褒贬,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克服其不良的思想倾向,增强健康意识,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进而达到成功。
第三节 人的发展阶段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上的意义
3-1 客体和主体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人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客体也是人。在第一章里已经讲过,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多主体参与的互动的教育过程,在教育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客体和主体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与训练辅导,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活动。了解了人的发展过程,才能正确地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3-1-1 心理健康涵义
健康。何谓健康,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开宗明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所以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还应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只有当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在一个良好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
心理健康。什么叫心理健康?具体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有效的富有建设性发展完善个人生活。基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弄清健康、心理健康的涵义,对我们理解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客体和主体的关系非常重要。
3-1-2 心理卫生
“心理卫生”这一词是在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时经常遇到的概念。它和心理健康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相对于生理卫生而言。原意是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减少心理和行为问题与疾病。它的含义除了包括指一门学科和一项服务工作外,还专指人的心理健康及状态,简言之,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同义。维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是心理卫生的最终目的,心理卫生是达到心理健康的手段,心理卫生的任务就是探讨如何维护、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措施及各种活动。所以说,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实质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
心理卫生的思想起源和发展。心理卫生的思想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但是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却兴起于20世纪初。非常耐人寻味的是,它的发起人和倡导者是曾患精神病的美国人比尔斯(C·Beers),比尔斯根据自己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亲身遭遇,特别是精神病治疗机构对病人的冷漠和虐待,以及公众对于精神病人的偏见和歧视,于1908年,出版了著名的《一颗自我发现的心灵》。此书引起了心理学家和社会大众的大力支持和强烈反响,由此开始了一场由美国发韧,最后遍及全世界的心理卫生运动。1908年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成立,1930年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成立,194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下,成立了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WFMH)。中国的心理卫生运动在20世纪30年代也开始起步,1936年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但因抗日战争爆发,实际未开展工作而名存实亡。1985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终于成立,该学会的成立对我国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3-1-3 客体的心理健康和主体的心理健康
在现代社会,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客体和主体之间是互动的。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并且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也就是说,同一个人,在人生发展不同的时期或阶段,由于对该阶段发展任务的适应情况不同,其心理发展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会变得不健康。如,同样进入青春期,有的孩子适应得好,顺利度过,健康快乐地进入下一个人生发展的阶段;而有的孩子适应得不好,或加入了不良团伙,或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面临着心理危机。而一个面临心理危机的青春期孩子,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关注与帮助,在其后的发展中就有可能摆脱心理危机而踏上心理健康发展的道路。心理健康的这种阶段性不仅说明心理健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也说明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在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教育的客体和主体是互动的,是有所重点的。在一定的时期,孩子可能成为家庭心理健康的重点,成为受教育的客体;在另一个时期,孩子长大了,父母年迈了,这时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就可能发生转移,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客体和主体之间是互动的,也是根据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互相转换的。这就是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阶段性、重点性。
从差异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心理健康并非是截然的和绝对的,人无法被截然划分为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两类,同时也没有绝对心理健康的人。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会面临的问题,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同时存在心理健康的和不健康的侧面,只是哪种情况占主流和程度不同而已。心理健康的这种相对性说明心理健康具有全员性。
3-2 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特点及其教育对策
我国现在说的“未成年期”是指18岁以前的儿童与青少年,主要是指青少年期。根据发展心理学,11、12至14、15岁的初中阶段相当于少年期,14、15至17、18岁的高中阶段相当于青年初期。两者合在一起,即11、12至17、18岁阶段,就成为青少年期。那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何特点呢?国际心理学的文献往往是从青少年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讨论这个问题的。我国发展心理学对青少年特点的研究,也是围绕这三个方面的特点而展开的。
3-2-1 青少年期的生理发展变化
青少年期的生理变化,是由于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青春发育期这个阶段,既不同于儿童,又不同于成人。它的最大特点是生理上蓬勃的成长,急骤的变化。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其生理发育时快时慢,有两个阶段处于增长速度的高峰期,一个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另一个就是青春发育期。在科学上称“人生的两次高峰”。
青春发育期生理上的发展变化是多种多样而又十分显著的,但归结起来,不外是身体外形、内脏机能和性的成熟等三类变化,总称为“三大变化”。这“三大变化”都具有可塑性。如果以20世纪90年代和60年代研究指标相比,我国青少年的身高不仅提高了2.1cm,男、女青少年性成熟的平均年龄提高了近2岁,而且脑电波α波的发展也明显超过60年代的水平。就平均频率而言,90年代6岁的被试α波的平均频率就达到了60年代10岁被试的发展水平;9~10岁的被试则达到了12~13岁被试的发展水平。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各项生理指标都表现出超前趋势。一是身体外形剧变,使他们产生“成人感”,我们要从营养、运动和思想三方面加以关怀;二是生理机能,特别是脑和神经的变化,我们要加强思维训练;三是性器官与性功能的成熟,我们应从初中二年级后适当加强性教育。
3-2-2 青少年认知的发展
青少年认知发展到底有哪些特点?按心理学家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首先,整个青少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的地位。什么叫抽象逻辑思维?一般认为,它是一种通过假设的、形式的、反省的思维,这种思维具有五方面的特征:一是通过假设进行思维;二是思维具有预计性;三是思维形式化;四是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的明显化;五是思维能跳出旧框框。任何思维方式都可以导致新的假设、理解和结论,其中都可以包含新的因素。从青少年开始,由于上述五个变化,思维必然更有新意,即跳出旧框框。于是从这个阶段起,创造性思维获得迅速发展,并成为青少年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青少年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在少年期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可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而青年初期的抽象逻辑思维,则属于理论型,他们已经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在青年初期的思维过程中,它既包括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也包括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也就是从具体提升到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去获得知识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思维的过渡型,即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于是抽象与具体获得了高度的统一。青少年阶段处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构成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初中二年级是青少年认知或思维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它既可能成为孩子学习成绩分化的认知基础,又可能引起孩子思想道德变化的认知机制,重视初中二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关键的;高中一年级的认知或智力表现和学习成绩变化的可塑性还是较大的,道德认识和思想变化也是起伏不定的,而高二、高三的孩子则比较稳定,因为其基础高中二年级是认知发展的成熟期,所以,抓住成熟前的各种认知、思维能力的提高是相当重要的。
其次,青少年的辩证思维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期。研究发现:初一孩子在小学的基础上,已经开始掌握辩证思维的概念、判断、推理等各种形式,但水平较为低下,仅仅是个良好的开端;初三孩子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是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高二孩子辩证思维得分中的正确率已超过半数,这表明他们的辩证思维已趋于优势地位,但谈不上成熟(离成熟指标,统计上的第三四分点,即75%还有一定的距离)。青少年辩证思维发展,固然是由中学阶段知识学习所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它是认识或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发展的滞后性也是必然的。青少年辩证思维发展的不足,不仅影响其看问题的方法,即影响思想方法的全面性,易带盲目性,而且也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在他们的心目中,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友谊观、英雄观、自由观和价值观,都还是个谜。所以,加强对他们辩证思维技能的训练,对于他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思维品质的各成分及表现形式具有显著的年龄阶段性特征。思维品质的成分及其表现形式有很多,诸如独立性、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等等。在青少年期其思维品质的最突出特点是矛盾性的表现。由于社会对青少年有独立思考的要求,青少年思维品质的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其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还常常是只顾部分,忽视整体;只顾现象,忽视本质,即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这里,我们常常会发现和提出两个问题:一是青少年为什么有时要“顶撞”成人?二是青少年看问题为何容易带片面性和表面性?这是思维品质矛盾交错发展呈现出的问题。青少年看问题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这是其年龄阶段的一个特点,是正常的现象。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随时加以引导、启发;另一方面,还要对他们在独立思考中出现的缺点给予耐心的、积极的说服教育。对他们的缺点,采取嘲笑的或者斥责的态度是不对的,同样的,采取放任不管或者认为年龄大一点自然会好起来的想法也是不正确的。
3-2-3 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
青少年期的生理、认知、情感和品德的发展变化特点,决定着这一时期的社会性发展。青少年社会化的任务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追求独立自主;形成自我意识;适应性成熟。所谓适应性成熟,即适应那些由于性成熟带来的身心的,特别是社会化的一系列变化;认同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成熟;定型性格的形成。对于青少年来说,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和友谊关系是最重要的三大社会关系。较之家庭关系和师生关系,友谊关系更具平等性。友谊关系的建立是以选择和承诺为基础的。友谊关系不如家庭关系那样稳定。青少年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友谊关系的特征,以及保持友谊关系的决定因素。青少年争吵的时候,愤怒的成分减少了,他们能够更加公正地解决与朋友、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这也许是由于他们能够意识到,太多的冲突会使他们失去友谊。青少年们通常会选择与他们相似的同学为友,朋友间的相互影响又使其间更为相似。同一个朋友圈的青少年,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较为相似,在同辈群体中也处于相似的地位。在个体的毕生发展中,无论是就友谊的强度和重要性程度而言,还是就与朋友共聚的时光而论,均莫过于青少年时期。发展亲密关系的能力同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地说,友谊关系稳定、亲密和支持性的青少年,自我概念积极,学习成绩优秀,人际关系良好,往往不会与他人敌对,往往不会有焦虑感和压抑感。实际上,友谊与适应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良好的友谊促进适应能力的发展,良好的适应能力又反过来推动着良好的友谊关系。
在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的品德,即道德品质,迅速发展,他们处于伦理观形成的时期。在少年期品德形成的过程中,伦理道德观已开始形成,青少年个体的伦理道德行为是一种以自律为形式、以遵守道德准则并运用原则、信念来调节行为的道德品质,但在很大程度上却表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青少年品德处于动荡性向成熟型过渡的阶段。少年期品德发展的特点是动荡的。从总体上看,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备了伦理道德的特征,但仍旧是不成熟,不稳定的,具有较大的动荡性。少年期品德动荡性特点的具体表现是:道德动机逐渐理想化、信念化,但又有敏感性、易变性;他们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具体经验的特点;他们的道德情感表现得丰富、强烈,但又好冲动而不拘小节;他们的道德意志虽已形成,但又很脆弱;他们的道德行为有了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独立自主地行动,但是愿望与行动又有一定距离。所以,这个时期,即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两极分化的时期。品德不良、走歧路、违法犯罪行为多发生在这个时期。究其原因,是前文曾经论述的三个因素:第一,生理发生剧变,特别是外形、机能的变化和性发育成熟了,然而心理发育却跟不上生理发育,这种状况往往使少年期容易产生笨拙感和冲动性;第二,从思维品质发展方面分析,少年期的思维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因此,他们好怀疑、反抗、固执己见、走极端;第三,从情感发展上分析,少年期的情感时而振奋、奔放、激动,时而又动怒、怄气、争吵、打架,有时甚至会泄气、绝望。总之,他们的自制力还很薄弱,易产生动摇。我们应从各个方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点,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以便他们做出正确的抉择。青年初期是品德逐步趋向成熟阶段的。这个时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形式、遵守道德准则、运用信念来调节行为的品德成熟阶段。所以,青年初期是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成熟的指标有两个:一是能较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道德观点、原则、信念来调节行为;二是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形成道德行为的观念体系和规则,并促使其发展进取和开拓精神。
3-3 有特点的教育为孩子身心发展奠定基础
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它的年龄特点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按照孩子发展的年龄特点来进行,才能收到积极的效果。孩子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进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还应注意孩子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尽管同一年龄阶段孩子之间有很大的共性,但每个孩子又都有自己的个性。因此,除了对孩子进行共同的教育外,还必须因材施教,根据各人特点来进行教育。事实证明,任何教育工作,凡是顾及了孩子年龄特点的,就有效果,否则就没有效果。例如我国古代蒙学的教材,那些采用简短整齐的韵语,或使用对偶,便于孩子记忆的,就比较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这类教材就能长期流行。反之,那些不用整齐的韵语和对偶的教材,不论统治阶级如何提倡,还是不能推行。朱熹所编的《小学》终于不能流行于学塾蒙馆,就是一个例子。
所以,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人生的基础,千万不可忽视。
3-3-1 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孩子身心健康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应以健康第一;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可见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不难看出,现代生活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模式。所以仅有躯体上、生理上的健康,而没有精神上、心理上的健康,也谈不上真正的健康。进一步说,若没有心理的健康,就难以保证生理的健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心理学知识的贫乏,关于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念尚未深入人心,人们对青少年的发展及健康的评价,往往只注意生理上的身体健康,而极少注意精神的、心理的健康;只重视生理健康的教育与训练,而极少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与训练。其结果不仅损害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使生理健康得不到保证,这已为大量事实所证明。因此只有孩子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得以重视,才能全面提高孩子的身心健康水平,才能全面提高社会的心理健康程度。所以,在家庭必须要开展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教育改变孩子不健康的心理行为,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3-3-2 改变孩子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方法(一)
松弛训练法。也称放松训练法,它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激活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辅导方法。目的在于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付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愤怒,即通过肌肉的放松,达到精神的放松,以此应付生活中产生的压力。一般来说,其方法是紧缩肌肉,深呼吸,释放现在的思想,注意自己的心跳次数等,帮助当事人经历和感受紧张状态和松弛状态,并比较其间的差异。如渐进性放松法,就是在安静的环境中采取舒适放松的坐位或卧位,按指导语或规定的程序,对全身肌肉进行“收缩——放松”的交替练习,每次肌肉收缩5~10秒钟,放松30~40秒钟,经过反复,使人自觉到什么是紧张,从而提高消除紧张达到松弛的能力。放松训练在孩子平时紧张和焦虑时不妨选用,特别是在考试前,因焦虑和紧张带来的压力,可以通过放松训练来缓解。
系统脱敏法。脱敏,就是脱离、消除过敏的意思。其含义是当孩子对某种事物、人和环境产生过分敏感的反应时,父母或老师等人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或人等,不再产生敏感反应,如有的孩子害怕老鼠,看见老鼠就出现极度的恐怖感,如惊叫、心跳加速、面色苍白等。对这种过敏反应,可在孩子信赖的人(父母、老师等)陪同下,在一边从事愉快的事情的同时,从无关的话题到关于老鼠的话题,从图片到玩具宠物,从电视、录音机的形声到真实的老鼠,从远到近,逐渐接近放有老鼠的笼子,鼓励孩子去看、去接触,多次反复,直至孩子不再过度恐惧老鼠。脱敏法一般和松弛训练法结合在一起。大致程序如下:进行全身松弛训练,放松身体各部位;建立焦虑刺激强度等级层次,由当事人想象从最恶劣的情境到最轻微焦虑的情境;焦虑刺激想象与松弛训练活动相配合,让孩子作肌肉放松,然后想象从焦虑刺激的最轻微等级开始逐步提高,直到最高也不出现焦虑反应为止。若在某一级出现了焦虑紧张,就应退回到较轻的一级,重新进行或暂停。
3-3-3 改变孩子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方法(二)
冲击法。也叫暴露法、满灌法,就是给予当事人引起强烈焦虑或恐惧的刺激,从而使紧张焦虑或恐惧消失。冲击法一开始时就让当事人进入最使他感到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中,或采用想象,或观看电影、录相或直接进入真实的情境,使当事人接受各种不同形式的焦虑恐惧刺激,同时不允许求助的当事者采取闭眼睛、哭喊、堵耳朵等逃避行为。在反复的刺激下,当事人因焦虑恐惧而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困难、面色发白、四肢发冷等反应,但当事人最担心的可怕灾难却始终没有发生,这样最后焦虑和恐惧的反应也就相应减轻或消退了。国内外报道的“魔鬼营训练”就是采用此法,以提高训练者的心理素质。冲击法使用时,要注意:确立主要辅导目标,如找出引起当事人恐惧焦虑的人、物、事到底是什么;向辅导者说明此法的目的、意义、过程等,要求高度配合,树立坚强的信心和决心,不允许当事人有回避逃避行为,否则会加重恐怖与焦虑,导致辅导失败;辅导者可采用示范法,必要时和当事人共同训练;使用此法,必须对当事人的身心状况有充分了解,以免发生意外。
厌恶法。是指运用惩罚的、厌恶性的刺激,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想象,以消除或减少某种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它的一般原理是,把令人厌恶的刺激,如电击、呕吐、语言斥责、想象等,与当事人的某种不良行为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以对抗原有的不良行为,进而消除这种不良行为。例如农村妇女为使孩子断奶,在乳头上涂黄连、辣椒或难看的颜色,使孩子吮吸时产生厌恶感或望而生畏,以致达到断奶的目的。厌恶法可采用电击、药物、想象等方法。心理辅导常用的方法是运用想象产生厌恶以抑制不良心理与行为。想象厌恶法,是将辅导者口头描述的某些厌恶情境与当事人想象中的刺激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厌恶反应,以达到减少或中止某种不良行为的辅导目的。以性心理变态为例,当患者出现不良性冲动时,要他立即闭上双眼,想象眼前站着一个高大警察,或是想象被人当场抓住,在众人面前受到批评指责和羞辱的场面,想象在这种场合又如何身败名裂、无地自容、羞愧难忍,从而达到厌恶此种行为的目的。事实上此种方法,人们有时无意中常用。例如有的年轻人失恋后因对恋人念念不忘很痛苦,于是就想对方过去的坏处或身上的诸多缺陷,从而抑制对方对自己的吸引力,摆脱苦闷,这样做就是厌恶法的运用。运用厌恶法辅导时,为达到足够的刺激强度,可使用一些辅助器具或手段。如有强迫观念的当事人,可用橡皮筋套在手腕上进行厌恶训练,当出现某种强迫观念时,就接连拉弹橡皮筋弹打手腕,引起疼感。同时责备或提醒自己不要去想,拉弹次数和强度视强迫观念的出现和消退而定,直到问题消失为止。在使用厌恶法时要注意,因为它是一种惩罚的方法,带有一定的残忍性和非道德性,辅导者使用前应征得对方同意。一般应把它作为最后一种方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