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献给父母的爱:子女必读
11236000000068

第68章 为什么说“药补不如食补”?

现在,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人们尤其是老年人,都希望能活的健康,渴望长寿。于是就在药补上下起了功夫。只要听说对身体有好处的,就不惜花钱去购买。有的老年人多年吃补药的开支,甚至超过平时饮食方面的花销。实际生活中老年人在药补上存在着许多误区。

古人说:“药补不如食补”。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当然,我们并不是不要药补,在医生的指导,适当进行药补是可以的。但不要以此忽视食补。要真正想补养身体,最好的办法就是科学合理地安排好你的饮食,改变以往不好的生活习性。如:

1.吸烟。

2.酗酒。

3.暴饮暴食。

4.口味过重。酸、辣、苦、甜、咸五味及各种调味品吃的太多,尤其是吃盐过多。

5.肥荤油腻食物吃得太多,等等。

有位名人说过:“老年人的疾病大都能从他的性格和生活习惯中找出形成的影子”。因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注意合理食补,是老年人强身健体的有效方法。

食补并不一定要顿顿吃肉喝酒,山珍海味,啥贵吃啥,要花很多钱。而是要讲究科学合理,荤素搭配,干稀搭配,营养平衡,要早、中、晚有别,要春、夏、秋、冬四季有别,更要因人而异。

譬如,早、中两餐可丰盛一些,适当吃点肉,喝点酒都是可以的,但是晚饭就应该清淡一些,这样有利于老人夜间睡眠。俗话说:“夜饭少吃睡觉甜”就是这个道理。

早、中午饭可以吃干一些,晚饭要稀软一些,这样有利于消化。老年人夜间因睡眠活动减少,消化功能也降低,吃的食物含水分太少,胃肠就会不舒服。

由于各种食物所含营养的成分和多少是不一样的,因此,在烹饪时,就要弄清各类蔬菜、粮食、水果等所含营养成分,合理搭配,使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酸碱等达到适当平衡,这样有利于身体吸收所需营养,避免因某些营养成分过多造成浪费和某些营养成分缺乏影响身体健康。

食补对季节也是有要求的。中医观点一般提倡秋冬季节进补,即“冬补羊肉秋补鸡”。春夏宜清淡,尤其是夏天,天气炎热,不易过度进补。应多吃蔬菜水果等,而不宜吃脂肪多的高热量食物。

食补对食品加工也是有讲究的。要根据不同的食物特点,分别进行蒸、煮、炖、炒、熬、焖、爆、烤、氽、炸等方法制作。大多数蔬菜都要求先洗后切,现做现切,以防营养成分丢失。有的需要慢慢久炖,有的需要急火快炖,有的适宜煮熟吃,有的也能生吃。总的原则就是最大可能保存蔬菜中的营养成分,减少维生素等损失,保证新鲜,有利消化,滋补身体。

因此,我们说“粗茶淡饭是最好的补药”。药补不如食补,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饮食营养,而一味地去追寻药补,不要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在服用补药时,一定要征求大夫意见,不要自行使用,甚至大量服用。要知道,滥用补药非但无益,而且有害。即使是人参,长期过量使用,也可使人腹部胀满、食欲减退、失眠、烦躁、易激动等。有专家认为,绝大部分老年人是不需要吃补药的。精神愉快,营养适度,起居正常,锻炼不懈,比什么补药都能更好地增进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青春是莽撞,成年是奋斗,老年是追悔。

——英国小说家

迪斯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