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献给父母的爱:子女必读
11236000000003

第3章 为什么给父母拔牙要慎重?

俗话有“牙痛不算病”,“牙痛没人问”等说法,意思是牙痛是小毛病,牙病一般没什么危险性。

其实这种说法有一定的片面性。牙病本身风险不大,但牙齿是人身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处理不当,由牙病引起其他并发症来,那就会小病变大病。

我们成年人一般有32颗牙齿,包括8颗门牙,4颗犬牙,8颗前磨牙和12颗磨牙。

老年人的牙齿经过数十年的磨损,牙齿大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病变。其中龋齿就是最常见的一种牙病。由于口腔中的细菌依靠残存的食物残渣生存,时间久了,他们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乳酸,乳酸会腐蚀釉质,在牙齿的表面形成龋洞。有龋洞的牙齿就是龋齿。

牙齿出现龋洞后,牙医首先会把牙齿腐烂的部分除去。然后用一种特殊的填充料将洞补好。这种填充料最初是糊状的,它能完全填满龋洞。干了之后就变得很坚固,同牙釉质一样,并且与牙齿结合得很好,不会掉下来。

并不是所有的龋齿都可以修复的。如果老年人牙齿因龋腐严重,经治疗不能保存,也无法用牙冠修复的,或牙齿明显松动,不能再予固定的,或龋齿经过多次治疗无明显效果的,或已经发生根尖部病变而无法保留牙齿时,这时医生会建议老人将病牙拔除。

拔牙是口腔科常用的治疗手段,患者不会有太大痛苦,比较安全。但是,给老年人拔牙前却不能掉以轻心。这是因为,老年人大都患有各种疾病,其中有些疾病在拔牙时一定要慎重,有些疾病就不宜拔牙。譬如:

患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病的老人,不宜拔牙。

患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发作频繁、严重心律失常、近期内有过心肌梗塞的病人不宜拔牙。

肾脏病严重者,如尿毒症患者不宜拔牙。

口腔恶性肿瘤范围内牙齿,应同肿瘤一起切除,不能单独拔牙,以防肿瘤扩散。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拔牙要慎重。

糖尿病、肝炎、肝功能损害的病人拔牙应慎重。

患高血压病、冠心病的老人,应待病情稳定后才可以考虑拔牙。

口腔内严重感染、肿胀、有炎症的老人,应待肿胀消除、炎症控制后再拔牙。

另外,老人拔牙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老人在拔牙前,要休息好,吃饱饭,切忌空腹拔牙。

2.一般来讲,不能治愈的坏牙,都应拔除。但是对那些无炎症、无疼痛的残牙,经医生同意,可以保留下来。这样对保护牙龈牙床有好处。

3.老人拔牙时,子女和家人应陪同,以防出现意外。我的老父亲有次没告诉家人,自己去医院拔牙,由于断牙拔不出,牙医竟动用小铁锤敲打,一颗牙齿竟拔了1个多小时,老人所受之苦可想而知。

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

——法国思想家蒙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