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献给父母的爱:子女必读
11236000000142

第142章 老年人还会有性生活吗?

长期以来,老年人的性生活问题似乎成为一个秘密,其实只要懂得了人的身体变化规律,对老年人的性生活也就不会那么神秘了。

《黄帝内经》上说:“七八肾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当人到老年后,肾中所藏精气日渐不足,人体生长发育逐渐停止,生殖能力也就日趋衰竭,所以会出现一系列衰老的表现。如体质渐衰,不能胜任重体力劳动,头发苍白或脱落,耳聋失聪,性功能逐渐衰退,精力不足等等。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性功能出现下降的趋势这是客观的规律。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这只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性功能上,老年人与年轻人相比,只是“精少”、“精气日渐不足”,但并不是说到了老年精气就一定会“绝竭”。因此,老年人到底有无性生活的问题,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这是一个不用讨论的话题。不但五、六十岁的老年人有性生活,甚至古稀老人也有自己的“性福”生活。

性爱是人类两性之间灵与肉的升华,性生活中的亲昵、抚摸、拥抱、按摩、私语等,带给双方生理和心理上的愉悦,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具有无比奇妙的力量。适度性生活有抗衰老的作用。人体器官不用则衰退,性器官也是如此。保持正常的性生活,可以防止性器官废用性萎缩。性兴奋还有助于老年抑郁症、退休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等疾病的治疗康复。

适度的性生活对内分泌和新陈代谢都具有促进作用。性生活是一种全面的兴奋过程,能够给老年夫妇双方带来生理和心理的享受,还能促进人体性激素的分泌,防止钙流失,防止骨质疏松,防止皮肤中蛋白质合成作用的退化,改善皮肤弹性等。性学家发现,有性生活的老年妇女,比没有性的老年妇女要显得年轻,而且容光焕发,精力和精神状态颇佳。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传统观念对性生活的偏见,尤其是对老年性生活的偏见,给老年人身心造成了很大伤害。传统观念认为,性生活就是为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从而否认性生活愉悦身心的功能。因此认为老年人过性生活是“老不正经”,影响身心健康,不主张老年人有性活动,实行节制性欲的办法,提倡“中年异被,老年异床”,甚至认为老年人有性生活是“丢人”,是羞于见人的事。这种观念抑制了人的正常生理需求,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漠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作为子女,一定要破除传统观念中不健康的因素,正确认识和了解老年性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克服社会舆论及传统观念的影响。要认识到父母有适当的性生活,是身心健康的标志之一,是生活愉快的表现,并不是影响身体健康的行为,更不是什么见不得人、或者不光彩的行为。

古今中外,老年人在家庭生活中相亲相爱,美满“性福”的例子很多。据说德国著名诗人、文学家歌德,年近八旬时还曾主动向心爱的女人求婚。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年近古稀时,还恋爱结婚,而且生子。这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在对待性生活上,逐渐走出了先前的阴影。那些年过花甲古稀的老人再婚,也越来越被人们和社会所接受。

不过,老年人在对待性的问题上,与年轻人之间还是应该有区别的。老年人同房的次数不可能像年轻人那样频繁,而且在强度上也应有节制。不去追求数量,而应注重提高性生活的质量。40多岁前,每周1~2次不算多,而到50岁后,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同房次数应减少到每2周或3周1次,甚至间隔时间还要更长一些。每次同房都应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不可勉强,以免过度疲劳,损害健康。

丘比特之箭不仅仅是属于年轻人。同样,“性福”生活也不单单是年轻人的专利。

老年人是又一度的孩子。

——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