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红伶:侯艳的艺术人生
11235800000041

第41章 将爱情进行到底

宽宽窄窄的日子擦身而过,犹如春梦了无痕,唯有一棵勿忘我,开满心野,香了梦境,香了骚动的心。

相思的日子,他们熬了很久,从春寒料峭到下一个冬天降临。华年似水,朝朝暮暮,侯艳与王景旗站成彼此心中一棵守望的树。

艰难的路很长,他们执著真诚地携手,相约度过生命里那些未知的时光。

2003年,侯艳与王景旗跨时多年的恋爱,终于由“地下”转到“地上”。这时,宁夏秦腔剧团的人们,早已习惯了他们有意无意的眉目传情。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侯艳与王景旗一个未嫁,一个未娶,牵手走在一起再自然不过。

二舅和二舅妈最早知道了侯艳与王景旗相爱的事,心里估摸脾气大的母亲罗晓英接受不了,先是帮着隐瞒。

传闻四起,罗晓英觉得苗头不对。一次在二舅妈面前说起这件事,二舅急忙帮腔岔开话头。

二舅对侯艳说,“不管对方其他条件如何,都得先是个好人。只要王景旗是一个真心对你好的人,舅舅就祝福你!”

这时,家人反对声一片。二舅的支持,令侯艳与王景旗十分感激。为了改变局面,侯艳请求二舅帮助说服父亲,争取父亲的支持与肯定。

二舅找到侯艳父亲沟通,说出了侯艳与王景旗相爱多年的经过。父亲想了想说:“尽管在家人眼里,侯艳与王景旗的各种条件不般配,但只要他们真心相爱,看到女儿找到归宿,我就从心里高兴。”

侯艳与王景旗相爱的事辗转通过父亲传到母亲那里,罗晓英果然极力反对。

罗晓英与王景旗虽然不在一个剧团,但都在宁夏秦腔行业的圈子里,对他早有耳闻。

罗晓英爱才,打心里看重王景旗,但对这段恋情却颇有微词。毕竟,王景旗是一个结过婚的男人,还有一个女儿,而且年龄还比侯艳大十二岁。她总感觉未婚的大姑娘嫁给一个结过婚的男人有所不妥,何况年龄又差距这么大。

王景旗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对侯艳母亲的反对很是理解。像侯艳这样单纯漂亮的姑娘,追她的人多得是,自己毕竟很多方面与她有差距,她母亲不同意,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这段姻缘就这样放弃了吗?

牵手是两情相悦的事。公园、小路、街道,多少次侯艳与王景旗相爱的手紧紧地攥在一起,慌乱羞涩的眼神对接,相依相偎在昏黄的路灯下;多少次王景旗为了看侯艳一眼,在侯艳家的小区门口徘徊,掏出手机却又不敢拨通心上人的电话……

想起几年里彼此对爱的渴望与煎熬,侯艳与王景旗下决心要将爱情进行到底,他们的意志就像被海浪冲击的岩石一样坚定。

王景旗对侯艳说:“请放心,时间最终会证明我们的爱,我也会尽早说服你的家人,用行动来表明我是真心爱你的人。”

为了说服母亲,侯艳带着王景旗“收买”外婆。

这时,恰逢外婆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侯艳就带着王景旗每天送饭,陪外婆聊天。赶上天气好的时候,用轮椅推着外婆出来晒太阳。

虽然年迈,但外婆心明眼亮,一点也不糊涂。她见到侯艳与王景旗亲密的样子,便明白了十分。不用侯艳提醒,罗晓英前来探望,她私下为这对相爱的年轻人说了一堆好话。

外婆劝导罗晓英:“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我都不糊涂,婚姻早就自主了,我看艳艳眼光不错,小王那娃看着踏实,人实在……”

看到身边的亲人一一被“收买”,母亲渐渐在心里默许了这段姻缘。虽然没有说出口,侯艳与王景旗约会时,她也没再强加干涉。

2004年的元旦,侯艳与王景旗感觉正式向母亲提出婚嫁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两个人一商量,想通过请家人出来吃饭的机会说这件事。

这天,王景旗拨打罗晓英的电话。电话通了,想起她曾经的反对,紧张得王景旗说起话有些支支吾吾:“阿姨,元旦了……”。

电话那端罗晓英问:“元旦咋了?”

王景旗鼓足勇气说:“我想,请家里人吃饭!”

不想,罗晓英爽快答应了,王景旗和侯艳非常高兴,立刻给酒店打电话订餐。

在餐桌上,王景旗向罗晓英表明他与侯艳真心相爱的决心,并承诺要真心疼爱侯艳一辈子。看看女儿,再看看王景旗,罗晓英什么也没说,算是默许了。

侯艳与王景旗的婚姻,终于得到了母亲的点头赞许,获得了“通行证”。

不久,在亲人们热心的张罗下,侯艳与王景旗双双牵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结婚典礼上,相恋多年的有情人双双落泪。

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侯艳与王景旗内心深处的感受,苦苦的期盼,苦苦的等待,从春到夏,从秋到冬,这些难忘的往昔连成一串甜蜜的风铃,挂在心灵的窗口,成为回忆。

在天化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似乎,不需要这些古诗中的海誓山盟,时间已经证实了一切。当侯艳与王景旗彼此为对方戴上结婚戒指,他们已默默诠释了爱的全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