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灵悟语
11235400000081

第81章 万水归宗

天下水支流千万,最终结果却不外是百川归海,万水归宗。这是水的命运,宿命型的那一种。水的结局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意味着半途的蒸发和消失。毕竟,一滴水只有落在大海里才能永不枯竭。

水的命运其实就是人的命运!

美国一架小飞机轰然撞向坦帕市中心美洲银行大厦。42层美洲银行大厦看来相当坚固,飞机撞上大楼后,机尾还悬在空中,大楼的损伤却基本不大。在消息传出的一刹那,所有人都以为这是本·拉登的第二次杰作。然而不是,这仅仅是一个15岁少年查尔斯·毕绍普的个人行为。在这个因果循环的世界,面对所有的结果我们都试图去寻找原因。我们想问的是:这孩子怎么了?

15岁少年查尔斯·毕绍普,高中一年级学生,是佛罗里达棕榈港人。警方说他是个“不合群的人”,而且“忧虑不安”。坦帕警察局局长霍尔德说:“他几乎没有朋友,非常不合群。我们可以断定,他是一个烦恼的年轻人。”

这是不合群的极端例子,就像水一样,脱离了集体后蒸发消失。更多的时候,不合群只是悄悄地折磨着我们的情绪,折损着我们的健康,这种隐性的打击往往更可怕,持续时间也更长。

人是社会的人,离不开社会,离不开群体。问题是当我们一旦发现自己工作时不合群该怎么办呢?

第一步:追根溯源。在商品经济普遍发展的条件下,要使个性及能力全面发展,就必须把自立与合群结合起来。这里,自立是基础,是根本。一个不能自立、没有理想、没有勇气和能力的人是无法与人协作的。一个品行不好、自私自利的人也难以同人合群,难以与人相处。

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我们为人处世,同各方面搞好关系,搞好协作,就必须先修炼自己。要立大志,苦心求索,在思想、品质、才能诸方面不断提高自己,受世人欢迎。鬼谷子说:“欲合者用内。”即要想合群,首要的是自己去努力争取。不合群的症结是自己与群体不适应,所以,适应群体,就必须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就应先了解自己不合群的症结,弄清楚不合群的原因:是自卑害羞而作茧自缚,还是自大高傲而目中无人;是孤僻恐惧而钻入套中,还是固执多疑而拒人千里……挖出病根,认识危害,对症下药。孤僻就要知道:“人间朋友远非无,世上自有真情在”;羞怯应该明白愈是注意就愈无法改善,千万不必太在意自己;自卑要懂得“天地本宽,卑者自隘”,自信是成功的秘诀;自大要清楚“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自大足可戒,谦恭诚可学;多疑须知“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应力求实事求是,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学会冷处理,避免以怀疑为基础的“合理推论”……

第二步:宽容。爱默生说:“找到朋友的唯一办法是使自己成为别人的朋友。”被人相容的人,首先是肯于相容人。“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心理上不再执著滞碍,拆除阻隔合群的篱笆,就容易通达事理,与人和顺了,就不会有开合了。

这里的“开合”,是指交际时言行情感的开放和闭合。不合群的人,大多是因为他们交际时该放开的时间和地方不放开,如不参与、不介入、不表达等,使人难于接近;该闭合的时间和地方不闭合,如不看对象、场合而言行随意、放肆,令人感到不近人情;或放开、闭合过度等所致。那么合群的开与合应依据什么呢?

在人际交往中,只有置身其中,才可能融入群体,为此,我们应遵循“一致”的规则。这里所讲的“置身其中”“一致”是存异求同而入乡随俗;是内方外圆,适应环境;是不背离原则的灵活机动;是保持自己的特色,而又处处与人际接轨。它需要我们把自己看作整体的一员,努力在穿着、言行等方面与群体合拍。它要求我们为人谦和、待人恭敬,不过于执拗,要善于通融,以祥和的态度、平等的心情去待人接物。它告诫我们行不要有意违背常规,以免被视为异端;言不可故意追求怪诞,防止被视为邪说;等等。

不合群的人由于不善与人相处,一下子置身于陌生人中,往往会更不适应,手足无措,不知怎样应变。而只有调整其交际的序列,让他们从亲到疏,从近到远,从熟人到生人,从家里到家外,从了解到不了解,循序渐进,逐步适应,掌握了同亲人、熟人和睦相处的方式方法,和外人、生人相处,合群也就容易了。

第三步:学习。不合群者应先多与宽厚者、开朗者、有包容心者交往,以便在交往时学会适应,学会方法,学得优秀品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濡目染,他们也会渐渐合起群来。

三步以后,相信你合群的本领已经大大提高,快乐便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