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灵悟语
11235400000033

第33章 看得开,走得好

人们都说,戴面纱的阿拉伯少女很迷人。其实并非她们个个都天生丽质,面纱一方面掩盖了她们脸上的瑕疵,另一方面使她们的五官显得格外柔和,甚至蒙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产生出引人遐想的朦胧美。如果没有面纱,她们的面部被看得一清二楚,多数会令人失望。但她们脸上也不能蒙布,蒙上布是什么也看不见的,她们会毫无生气、没有个性,缺乏让人想象的基础和空间,更谈不上美感。看待人生,也应隔着一层面纱,时时产生美好的遐想,总有目标在吸引自己走下去,而又不纠缠于眼前的得失。

人在各个年龄阶段,对人生、社会的看法总会有些差异,这大约是随着岁月流逝,坎坷、曲折接踵而至,在碰撞、挫折中,时有新的心得、感悟,重新审视人生,先前的观点得以不断修正。不少人年轻时雄心勃勃,豪气干云,憧憬如彩云缤纷,到了中年,锐气已失,棱角磨平,遇事便实际而少幻想,平和而少偏激。一个社会无论个人怎样奋斗,结果是造就一个金字塔,越往上人越少,在底层的总是多数。身处底层,并不说明你就无能,更不说明你无德。

“看得开”说起来轻松,实行起来却不容易,因为现实的诱惑不经过一番灵魂的考验,是难以抵挡得住的。哪怕你有再高的道德文化修养,修炼得如何老到,但毕竟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无论什么社会,都充斥着不公平,不公平事落到你头上,你就会心理不平衡,就可能夜晚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不成寐。要使心理平衡,最终还得靠“看得开”这根杠杆来调节。

然而,看得开并非彻底看透人生。把人生看得太透,从生到死,一览无遗,人生就变得毫无“滋味”,甚至生和死都可以画等号了。那些自杀的人,大概就是把生等同于死,才结束自己的生命。行将就木的老人,生了病也要治疗,哪怕生命细若游丝,一阵微风就能吹灭,也尽力推迟死神的降临。乞丐饱受冻饿,丧尽尊严,但他们行乞,正是为了要活下去。可见,把人生看得太透的,毕竟是少数。

谁也不一定把握得住自己的命运,这取决于许多主客观条件,但生活的态度却是可以由各人选择的。看得开,才能走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