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灵悟语
11235400000125

第125章 经典、速食和一夜情

前几个月网上流行一个帖子,具体的细节记不太清了,但是仍然被感动了好久。里面说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他们生下来的时候就在一起长大,当他们长到18岁的时候,他把她带进了洞房。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只有一碗粥,他让她喝,但是她怎么也不愿意喝。她说:“我们要喝一起喝。”“文革”来了,他接受批斗,红卫兵凶神恶煞地要她批判他,她说:“他是什么样的人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每天我和他睡在一张床上,吃一个锅里的饭。”于是她便陪他一起游街。现在老了,她依然挽着他的臂膀,早起的时候去喝豆浆,黄昏的时候去看夕阳,闲暇了就去在街道上走走,像小巷里静静的、历尽沧桑的古钟。

经典仍然是经典,无论什么时候的人读来,总能感到这简简单单的文字背后蕴藏的无声的力量、生存的坚韧、对爱情简单朴素的恪守与敬仰。就像许多人每每听到《最浪漫的事》所涌起的无限感慨一样,经典是什么?是平凡,是琐碎,是固守,是坚持。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两年特别火的电视节目——爱情速配。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凤凰卫视的《非常男女》等等不一而足,占据了银屏的半壁江山。目前虽然势头稍减,然而网络开始借鉴这种方式并以更低的成本来催生爱情。互联网的网页像病毒一样无孔不入,网恋、线上交友、虚拟婚姻等如火如荼。人类爱情开始摆脱了传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和近现代自由恋爱的习俗,速配爱情像瘟疫一样在全社会蔓延。怪不得有人感叹,现在这个年头,爱情与婚姻就像吃快餐一样方便。

而与此同时,爱情和婚姻的贬值远远超过了二战时的德国马克。德国马克毕竟只是外在的金钱,而当我们灵魂里崇敬的精神食粮开始腐蚀和变质的时候,我们怎样去面对人类本身呢?

还有“一夜情”,这个只在网络和信息时代才会成为人们的舆论主题的名词,其繁殖和传播的速度远远甚于网络病毒的传播速度。其实,现在意义上的“一夜情”,恐怕改为“一夜性”才最为合适。因为一夜之间,恐怕是谈不上什么感情的,问题的重点只是双方需要的满足,除此之外,它几乎没有意义。

想想封建时代的青楼。曾作为封建的象征,被现代人所诟病、所不齿。然而一转眼,许多人就创造了“一夜情”作为它的替代品。在我看来。“一夜情”造成的危害远远甚于青楼。它所崇拜的苟合不再针对特定的群体,而是像病毒一样会侵蚀社会的每个人。它毁灭、破坏、侵蚀,它让人猜忌、怀疑。一夫一妻的家庭制,经年累月的感情,三代同堂的美满,这一切恐怕都要被它销蚀殆尽。

爱情、婚姻与性,三者本来就无法截然分开。但是对于人而言,他们永远都有主次、目的和手段之分。如果为了性抛弃所有一切,非但不明智,恐怕也有悖于人性。

爱情和婚姻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是性绝不可能替代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