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四时》曰:“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出入,其德和平用均,中正无私,实辅四时春赢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大寒乃极,国家乃昌,四方乃服。”消化道是宿主和各类物质如食物、微生物、毒素等密切接触的部位之一,也是机体的第一道抗感染防线,其特殊的免疫结构和功能组成了局部免疫系统和黏膜免疫系统。
《内经》强调以胃气为本,“得谷者昌,失谷者亡”。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金匮要略》重视脾胃在发病中的作用,重点指出脾胃运化正常是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研究揭示了脾胃虚弱证存在着明显的免疫异常,并且脾胃虚弱证中各型的免疫机能变化各有特点。
脾气虚弱则使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脾脏指数、肠腺指数降低,CD3 、CD4 、T细胞数减少,CD4 /CD8 下降,CD8 亚群T细胞数相对增多,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
脾胃虚弱则体液免疫功能亢进,体内IgA增多,B因子增多,唾液中蛋白含量增多,血清中TNF-2、NO、5-HT、组胺明显升高,炎症反应强烈。
对脾本身的现代研究结果表明: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与胃肠的运动功能、吸收功能,胰腺的功能以及胃肠道某些内分泌激素的代谢功能密切相关。脾虚则以上功能有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脾虚则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与细胞因子活性低下,免疫调节机制紊乱,胃肠道局部免疫功能紊乱等现象。
近年来,研究发现脾和红细胞的免疫功能相关,脾虚证的红细胞C3受体花环率明显降低,即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且脾的功能是维持正常的铜、铁、锌、钙等微量元素代谢的重要因素。脾虚则其代谢异常,与微循环的调节功能和血液浓度的正常维持有关,脾虚则有相应的异常改变。
总之,中医认为脾是一个消化吸收的多功能(包括现代医学免疫、内分泌、血液等)的综合单位。
脾胃太极论可以说是这种功能的高度概括:有的医家认为五脏之中脾为太极。清代邵同珍曰:“盖天地一大太极,人身一小太极;即两仪、四象、八卦,人身亦具备焉。脾土色黄居中,主静藏意,为诸脏资生之本,太极也。”
脾胃中气亦为太极。清代黄元御曰:“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已土上行阳升则化阳,阳气升为左者为肝,升于上者为心。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左者为肾。”黄氏认为中气为太极,胃、脾为两仪,肝、心、肺、肾为四象。此说法源于《内经》:“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
受宋代邵雍先天、后天易学的影响,金代李东垣提出了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脏腑生理思想:“故善为医者,必责根本。而本有先天后天之辨。先天之本在肾,肾应北方之水,水为天一之源。后天之本在脾,脾为中宫之土,土为万物之本。”
先天后天说,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许多医家循此从肾或脾胃入手治疗复杂病证,化险为夷。
脾胃太极说的提出,是因为医家们看到脾胃是滋养人体其他脏腑、四肢百骸之源,类似太极为万物之源,故以太极论之。太极的整体观促使持脾胃太极论者研讨该命题时,不仅仅只着眼于脾胃,因太极要讲两仪、四象、八卦,所以必然研究脾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