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穷养男孩的50个密码
11233100000085

第85章 密码34为女孩保留交往空间

女孩子的语言能力本就优于男孩子,她们既“能听”又“善说”。一个拥有良好的语言能力的孩子通常交际能力也很强,而女孩子的确具有不一般的人际能力。作为父母,要依顺孩子的这一特性,培养出一个善交际的“万人迷”。

有些父母往往有意无意地为自己的孩子选择朋友,限制孩子的自由交往。当然,这些父母的用心是良苦的,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等等。然而,这样做等于父母们代替了孩子的思维,代替了他们分析,代替了他们去和伙伴“算帐”,这样做的结果无疑是把自己的孩子推到孤立的地位,使孩子产生依赖性,觉得有父母作坚强后盾,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回到父母身边,寻求庇护,这对孩子增长交友方面的知识是极为不利的。

父母是应该帮助孩子的,当孩子在交友期间,受到冷遇排斥时,父母应该及时发现,给予关心,并且从实际出发,解除孩子心理上的怀疑等,让孩子勇敢地再次接触小伙伴,孩子也只有在通过自己独立结交朋友的过程中,才能增长才智!

处在青春期的女孩,很多时候,她们都喜欢和异性同学在一起。而且,女孩十分敏感,往往比男生更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和爱恋。很多父母怕孩子早恋,常常限制女孩的交往自由。有位孩子的母亲说:“少不更事的中学生一旦坠入情网,往往难以克制自己情感的冲动,一旦彼此表达了爱慕之情,便立即亲密地交往起来,常因恋爱占去了不少的学习时间,分散精力,影响了学习不说,更担心发生其他意外。”其实,家长的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是青春期的女孩已经向成年人的阶段过渡,她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她们内心应该很清楚。父母不应该以限制孩子的交往空间来避免早恋的发生,关键的是要正确的去引导孩子与异性建立正常的同学友谊。以下几个方面供父母参考:

1. “早恋”的帽子不要乱扣

把孩子与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盲目定位为“早恋”,这可能增强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出现一些过激行为。家长最明智的做法是,用朋友的口气与孩子沟通,告诉孩子,爱情是高尚的、纯洁的、伟大的、值得珍惜的,但是“青苹果”的滋味却是苦涩的,因为还不到成熟的季节,要把美好的梦留到未来。

2. 态度端正,正常交往

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淡化性别意识,心正则思绪无邪,交往起来自然自然也就会落落大方。交往关系要疏而不远,若即若离,把握两人交往的心理距离和行为分寸,避免让彼此感到过于亲密和引起心绪波动的情绪。如果在交往中发现对方的苗头不对,要调整自己的态度,使交往恢复到波澜不惊、心静如水的状态,这样更有利于青春期的孩子健康成长。

在学校里,老师要有意识地开展能增强少男少女之间正常交往的活动,让他们建立正确的同学情谊,这样可以淡化他们对异性的好奇心,使其更稳妥地把握自己的情感,家长也要鼓励孩子参与这种活动。

3. 告诉孩子要把握好与异性交往的尺度

异性交往的过程中,语言、表情、行为举止、情感流露及所思所想都要做到自然顺畅。既不过于拘谨、畏缩,也不过于热情;既不过分夸张,也不闪烁其词;既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还要告诉孩子,与异性交往的程度和方式都要做到恰到好处,正确把握彼此交往的心理距离,尽量减少或避免单独一起的机会,女孩子应端庄、坦荡,不使对方产生误解和非分之想;男孩子要沉稳、庄重,尊重对方。

4. 广泛交往,尽量避免个别突出,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

广泛接触有利于认识、了解更多的异性,对异性有一个基本的总体把握,学会辨别异性——有的少男少女外表长得很“酷”,但是可能通过交往发现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有的人学习成绩顶呱呱,却恃有傲物、颐指气使。如果只进行有限的小范围个别交往,难免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对异性的了解不但有限,可能还会失之偏颇。

心理学研究证明,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不仅有利于相互了解,消除男女之间的神秘感,还可以起到智力上互渗、情感上互慰、个性上互补和学习上互激的作用。那些既有同性知己,又有异性朋友的孩子,往往比那些缺少朋友,或只有同性朋友的孩子个性发展得更为完美,情绪波动小,情感丰富,自制力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容易形成积极乐观、性格豁达的性格。也就是说,善于与异性交往的孩子往往都是开朗、活泼的,心里不受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