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穷养男孩的50个密码
11233100000072

第72章 密码21让女孩学会宽容待人

宽容待人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是一种博大而深邃的胸怀,是人类的最高美德,是一种思想修养,是人生的真谛,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一个宽容的人善于补人之过,容人之短,体现出一种个性的魅力。反之,心胸狭窄必然是妒人之能,忌人之过,无形中表现出排斥力,使他人避而远之,天长日久,自然就成了“孤家寡人”。

人与人之间多一份宽容,便多一分融洽,我们宽容了别人,也就善待了自己。宽容不仅仅表现为一种胸怀,一种大度,也表现出一种睿智。学会宽容,才会保持一种豁达的心境,临危不惧,处乱不惊。渴望别人宽容自己的人,首先要学会宽容别人。

在德国,有一个叫雪丽的7岁小女孩。有一次,在自己的生日晚会上因为一点小事而遭到好友梅尔的无端抢白,雪丽感到大丢面子,一股试图报复的心理涌上心头。晚上回到家后,她就把生日晚会上所发生的事情与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自己的妈妈。妈妈听了她的话之后,没有说女儿这样做是对还是错,只是对女儿说,报复根本就不能解决所发生的事情,建议雪丽不妨去了解一下好友出于什么原因出言不逊。在母亲的劝说之下,雪丽通过和梅尔谈心了解到:当时梅尔喂养的小兔子突然死去,心情十分沮丧,所以难免出言不逊。小雪丽和梅尔经过一番谈心之后,知道了原因,原谅了梅尔,两个小伙伴的友谊更深厚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有一次,他发现一个男同学拾起一块砖头想砸另一个同学,他及时制止了,并把他请到办公室。陶先生掏出第一颗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尊重我,听从了我的话。”然后掏出第二颗糖给这个学生:“第二颗糖奖给你,因为你很守时,准时到了我的办公室。”当这个同学深感意外之时,陶先生掏出第三颗糖,说:“据我了解,是一个男同学欺负一个女同学,你才想拿砖头砸人的,这应该奖励你的正义感。”这时,这个同学声泪俱下:“校长,我知道错了……”陶先生打断了学生的话,掏出第四颗糖:“你敢于承认错误,这是我奖励给你的第四颗糖,我的糖果完了,我们的谈话也就结束了。”

陶行知的四颗糖果,带给学生的是一份意外的甜蜜,一份发自内心的尊重,一份鼓励、一份赏识、一份浓浓的爱。这种爱,就是宽容的爱,平等的爱,激励的爱。这种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自古至今,宽容被圣贤乃至平民百姓所尊奉,也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并且被视为育人律己的一条准则。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去培养孩子的宽容心呢?

(1)要教导孩子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让他深深地懂得自己只是家庭当中的普通一员,父母不能对他娇惯,不能毫无限度地随便满足他的愿望,更不能授予他特殊权利,让他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2)要求孩子心中时刻装着别人,不要总以自我为中心,所做的一切只顾自己。

(3)在必要的时候应该让孩子吃些亏,有吃亏的体验,有利于培养孩子自身的克制能力。

(4)需要多给孩子一些与小伙伴交往的机会,让他从中得到锻炼。让孩子在发生矛盾后体会到,只有团结友爱、宽容谦让,才能真正享受到共同玩耍时的快乐。

(5)要教育孩子理解与尊重自己的长辈,能够体谅长辈平日里的辛苦,珍惜长辈的劳动成果以及对自己的爱护。

(6)家庭成员之间要做到友爱、宽容,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温馨、和谐、友爱、宽容的家庭环境当中,使孩子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宽容的、忍让的良好品质。

宽容是对付人生苦难的手段,是为享受生命乐趣服务的。拥有宽容豁达境界的人,将拥有更多的享受生命快乐的情趣。但愿我们这些宇宙中的匆匆过客,拥有像大海一样宽阔的心胸。以豁达的人生态度,宽容的人生视角,健康的心理状态,将平凡的日子过的美好些,让生命染上更多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