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穷养男孩的50个密码
11233100000035

第35章 细节34给男孩争辩的权利

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子女反驳、顶撞等方式的争辩。面对这种争辩,做父母的该怎么处理呢?明智的做法是给子女以争辩的权利,认真地听取孩子的争辩。然而,我们的很多家长往往信奉自己说了算,不给孩子争辩的余地,这是不对的。

一天晚上,王女士和刚上小学的儿子争执起来了。“妈妈,您这样做是不对的。”儿子大声说,“我有看电视的自由!”王女士恼了,大声斥责:“不许看就是不许看,明天要上学,看晚了无法起床……”王女士一边冲过去关电视,一边朝儿子瞪眼睛。“你要打我吗?”儿子竟然说,“打我是犯法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看谁来保护你,”王女士实在忍不住,朝儿子的小屁股打了几巴掌,儿子大哭起来,直到入睡前还在啜泣,显得十分委屈。

看着儿子这副样子,王女士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她想:为什么要打他呢?就因为是我生了他养了他,有这个权利?或者,就因不能容忍他的争辩?

第二天一早,在送儿子去上学的路上,王女士为昨晚的以“权”压人,向儿子道歉。儿子居然不好意思了,想了想后说:“妈妈,那我也应该向您道歉,我不应该用那种语气和您说话。”

王女士突然想到,儿子以前从来没有这样犟过,昨晚是怎么了?经询问,王女士才知道原来儿子昨天因写字写得好,被老师表扬,作业还被贴在墙上作为示范,儿子高兴了才决定奖励自己看一段卡通片……王女士问儿子:“你昨晚为什么不说呢?”儿子说:“昨晚你给我说话的机会了吗?”

其实,父母与孩子争辩是件有益的事。争辩是争论、辩论的意思,是各执己见,相互辩论说理。这样做有利于思想沟通,通过争辩形成共识、解决问题。德国儿童心理学家专家认为,能够同父母进行真正争辩的儿童,在以后会比较自信、有创造力、易合群。德国汉堡的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证实:“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孩子与父母的争辩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至少有以下几点益处:

1. 刺激孩子智力的发展

在某种程度上,孩子勇于与父母争辩的直接原因是他们语言能力的进步和参与意识的觉醒。在争论时,孩子必然会根据自己对环境的观察分析,选择运用学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试图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用以挑战父母。无疑,这有利于刺激孩子语言能力和智力的发展。

2. 帮助孩子形成意志

心理学家认为,争辩能帮助孩子变得自信和独立。在对抗中,孩子能够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知道怎样才能贯彻自己的意志。在与父母争辩后,如果一旦获得“胜利”,他还会意识到“父母并非总是正确的”,这无疑会获得一种快感和成就感,既有了估量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也锻炼了意志力。法斯说:“争执能帮助儿童变得自信和独立。在对抗中他们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知道怎样才能贯彻自己的意志。”争执也表明孩子正在走自己的路,他们注意到,父母并非总是正确的。

3. 有助于找到界限

“等我们吃完了再去干。”妈妈劝儿子卢卡斯。9岁的卢卡斯生气地把椅子往后一推,顶了一句:“为什么?我还有些事要做,比坐在这里要好。”法斯博士认为,卢卡斯的这种挑衅是在试验他的能力的极限在何处。同这个倔头倔脑的阶段相似,同父母拌嘴能使孩子有机会学会估量自己。争辩是摆脱孩子无方向状态的一个途径,可以使他们知道自己的能力和界限在何处。

4. 应付冲突的训练

安格拉想学骑马,但是她妈妈反对。妈妈说:“我要对你负责。”安格拉反驳说:“萨比内的父母也对她负责,但他们允许她骑马。”争论有学习的效果。孩子通过争论学到争论的艺术。考虑到日后在工作中以及和同伴的关系中会有争论,这种学习对儿童是重要的。

因此,家长应主动为孩子的争辩创造一种宽松、平等的氛围。在争辩的过程中,还应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不要一概认为孩子与父母争辩就是对长辈的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