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穷养男孩的50个密码
11233100000010

第10章 细节9让男孩体会挣钱的艰辛

“富”养着的男孩从不用为钱担忧,开口多少,父母就给多少。他们从不知道,即使父母再有钱,那也是辛苦挣来的,父母应该让孩子去体会物质的繁华背后是辛勤的汗水。

1. 带孩子去上班

每年4月的第4个星期日是美国的“带子女上班日”。在这一天,父母会和孩子一起在公司度过忙碌的一天。

这个特殊的日子是1993年由纽约的“女士基金会”创立的,最初它只面向8-12岁的女孩,而且是由父亲带她们去上班,希望借此让女孩了解传统的男性工作领域是什么样子,从而为她们日后争取平等工作机会打下基础。这种“亲子”形式很快得到了欢迎,随后男孩也加入活动中,并且年龄界限也随之取消。对许多孩子来说,随父母上班可以开阔眼界,增加他们对父母的理解与尊敬。另外,“带子女上班日”还会对孩子日后选择工作产生影响,更能体会挣钱的艰辛。

男孩最初遇到的金钱问题,体现为购买东西的欲望。从刚刚会走开始,他就会要这要那,吃的、玩的等等。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金钱到底是什么,他认为金钱就好像是从父母口袋里冒出来的,可以用它换来很多好东西。

每到月末,父母也都会拿回为数不少的工资。孩子尚且稚嫩的思维还不能明白“工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他们对工资最直接的感受只能是,爸爸妈妈用工资为自己购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所以工资是个好东西。于是,大多数孩子都会将目光聚焦在金钱之上,而忽略了父母在工作中的辛劳付出。

所以,不管孩子的年龄有多大,父母最应做的一项理财教育就是——带儿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去看看。

有一天,儿子对父亲说:“我的同学都用名牌手机,穿名牌衣服,手机也买3000块钱的,我才用不到500块钱的手机,好没面子,要不你也给我买一个吧,3000块钱也不贵啊!”父亲听完非常惊讶,3000块钱,怎么在儿子口中说得是那么的轻松,妻子的每月工资才900元,而且每天工作10小时,特别累,父亲决定带孩子到妻子的厂子去看看,让儿子感受一下钱的来之不易。

到了工厂,父亲问儿子:“妈妈工作苦不苦?”儿子没说话,只是点点头,看得出儿子有所感受。父亲又引导儿子:“你想想,妈妈要干多少天这样劳累的活,才够买你要的那部手机?”儿子虽然不说话,但眼眶里含满了泪水。

只有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工作是多么辛苦,他才会明白金钱的来之不易,才会明确地知道金钱是从何而来的。正如某位哲人所说的:“要让你的孩子知道,你付出了代价,才拥有了现在的生活。”

值得特别提醒的是,即便是一些金钱无忧的家长,也应当在生活中施行这一教育方法。要知道,即使你可以让孩子永远远离缺少金钱的烦恼,但再多的金钱都不能给予孩子一颗感恩的心!孩子看到你的付出是汗水、是辛劳,而非单纯的金钱,才会更加地敬你、爱你!

2. 让不懂事的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辛苦

有句古话,很耐人寻味:贫穷出孝子。因为穷,所以孩子更容易体味到父母的艰辛,倍觉父母爱的可贵;因为穷,所以孩子从小就懂得帮助父母做事,容易形成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帮助父母的品质与习惯。如果父母只知道奉献,只知道对孩子无私地爱,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与付出呈现给孩子从而教育孩子,孩子也就无从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恩爱。曾有报道:有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离乡背井在北京某高校门口拉小提琴,为女儿筹措学费。老父在街头卖艺三年,他21岁的女儿竟毫不知情。老先生这种“暗地里的爱”让人感动,但实在不可取。爱要让孩子知道,才能激发起孩子的爱心,引起他们发自内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怀。

现在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从事着怎样的工作,更不知道父母的钱是何等的来之不易。由于不了解,所以不理解,也就谈不上孝敬了。在这种情况下,做家长的应有意识地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辛苦,体会父母挣钱养家的不容易,体会父母对孩子的亲情,体会父母也同样需要孩子的关心和爱。因此父母不妨经常给孩子讲讲自己一天的情况:起床、做饭、洗衣服、整理家务、上班等,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是如何关心自己的,如:孩子生病了,父母怎样心疼,怎样整夜地不睡觉护理孩子……细节最能感染人。知恩就要感恩,感恩就要报恩。如有可能,还可以让孩子适当地参与父母的劳动,以加深其体会。

3. 让男孩知道金钱来之不易

尽早告诉孩子金钱的来之不易。在孩子最初知道钱能买东西时,父母就应该有意识地告诉孩子金钱是通过父母的辛勤劳动换取的,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节省着花钱,这是教孩子理财的第一步。

孩子小,接受能力差,父母尽量要用生动的事例来多次说明。比如每次花钱买东西,父母都要告诉孩子这些钱需要自己花费多少时间、付出多少劳动才会获得,以帮助孩子加深对金钱来之不易的认识。

让孩子在家劳动并付一定报酬。为了让孩子进一步明白劳动与报酬之间的关系,父母还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分配一些劳动,并根据劳动量的大小与难度给孩子支付相应的报酬,这能使孩子认识到多劳多得的道理。不过父母这样做的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作为家里的一个成员,有义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样才能避免给孩子付劳动报酬所带来的弊端。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父母可以让孩子到外面去体验一下赚钱的艰辛。比如让孩子在假期去饭店当小工,或者推销一些小物品,这样孩子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赚钱的难度,以后就会知道珍惜每一分钱,同时还能培养孩子生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