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养生食用主义
11232900000001

第1章 科学养生 始于饮食

步入老年话养生

不可忽视的老年养生

生老病死是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人的机体在生长发育完成之后,便逐渐进入衰退的过程。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对于人体的衰老过程有着精辟的论述。《素问篇·病机气宜保命集》说:“精耗血衰,血气凝泣”。“形体伤惫……百骸疏漏,风邪易乘”。《灵枢经·天年》中也早有“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的说法。

随着年纪的增长,人的机体会出现生理功能和形态学方面的退行性变化。主要表现为脏腑气血精神等生理机能的自然衰退,机体调控阴阳协调的稳定性降低。再加上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的改变,退休和体弱多病势必限制老年的社会活动。狭小的生活圈子、相对的孤陋寡闻,带来心理上的变化,常使人产生孤独垂暮、忧郁多疑、烦躁易怒等心态,其适应环境及自我调控能力低下,若处于不良环境或遇到某些刺激因素,易诱发多种疾病,并且很难恢复。如果在颐养天年的时候注意这些特点,对于祛病延年是大大有益的。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进步,当前人类的健康模式和疾病发生了重要改变:过去主要危害健康的传染病不少已被消灭或控制,而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以及精神疾患、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这些疾病的发生与个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密切关系,因此又称为“生活方式病”。预防这些疾病的根本办法是提倡自我保健,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中药,则以其独特的效力,为人们的养生保健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养生的“四大基石”

人体的衰老和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千百年来,人们都希望能够避免或者延缓衰老的到来,诸如秦皇汉武祖之类的一代帝王也脱不了俗,到处寻找能够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药。中医养生历史悠久,对这一问题有深刻认识,很早就提出了“顺乎自然”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对先秦诸子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第一次从医学角度进行了总结,并升华为中医学养生延年益寿的理论。《素问篇·上古天真论》中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可以说是对中医防病延年理论观点的高度精辟概括。

和中医学“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的观点相同,现代医学也对防老抗衰提出了相似的观点。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总结了当前预防医学的最新成果,发表了《维多利亚宣言》,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的概念,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它与中国传统养生的“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的养生方法不谋而合。

合理膳食 民以食为天,合理的膳食最重要。合理膳食即营养要全面均衡,每餐以八分饱为宜,主食要大米、杂粮搭配,减少动物脂肪和甜食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和牛奶;限制食盐用量,每天不超过6克。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是预防和消除疲劳、保证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运动不仅可以提高人的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地预防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骨质疏松、结肠癌、乳腺癌等疾病,而且还能起到调整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使血管富有弹性、肺活量增加、心率稳定,血压降低,骨骼密度增加,控制体重,激发和增强免疫力,改善不良情绪等。

戒烟限酒 吸烟不仅使人成瘾,还会促发高血压、冠心病,引起肺癌等多种癌症和气管炎、肺气肿等。因此,吸烟是健康的大敌。任何年龄戒烟都可获得健康上的真正收益。酒可少饮,经常或过量饮酒则伤肝,容易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一日饮酒量不宜超过15克酒精(相当于葡萄酒60~100毫升,白酒25~30毫升,啤酒50~100毫升)。

心理平衡 健康四大基石中,心理平衡非常重要。谁能掌握心理平衡,谁就掌握了身体健康的金钥匙。得了病没关系,什么病都有很好的预防方法,但如果心态不好,爱着急、爱生气、没事找事、没气找气、整天跟自己过不去,这样的人衰老得更快,犯了养生的大忌。

要想有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就要夯实自己健康的“四大基石”,使自己有一个健康的晚年。

饮食是养生之本

大家对三国的故事都耳熟能详,尤其对蜀国名相诸葛亮更是喜爱有加。可惜诸葛孔明“出师未捷身先死”,没能够完成自己中兴汉室的伟业,着实令人惋惜不已。更令人扼腕叹息的是,一代英才诸葛亮去世的时候,年仅54岁,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年纪,可谓是英年早逝。

其实,对诸葛亮的死,诸葛亮的死对头司马懿早就预料到了。他曾向蜀国使者打听诸葛亮的饮食和公务情况,蜀国使者告诉他:丞相早起晚睡,大事小事都要亲自处理,吃饭很少。司马懿不无感慨地说:“孔明食少事繁,其能久乎?”指出了诸葛亮活不久的原因是:吃得少,营养不足;事务繁多,操心劳神。

由此可见,诸葛亮早逝的罪魁祸首,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不注意日常的饮食养生,“食少事繁”,缩短了自己的寿命。所以,无论是在中医养生学中,还是在现代的医学保健理念中,饮食都占据着首要的位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饮食是养生之本。

人类的生存繁衍,总离不开食物,而老年人由于身体脏器功能的退行性变化,更需要适时补充营养与热能。按照传统中医的说法,人体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精、气、神,统称“三宝”。“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机体营养充盛,则精气充足、神自健旺。因此,以“食”养生就格外重要。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曾言:“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高度概括了食物对人体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性。他认为“不知食者,不足以存生”,并倡导老年人宜“淡食”,指出饮食五味过浓对人体健康不利,提出:“食五味,必不得暴嗔,须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即应少吃多餐,并讲究饮食卫生,不吃生菜、生米、生肉、秽臭食物,不饮浓酒和注意饮食宜忌。他还要人们按四季的变化,行增减五味之法,以调养五脏之气: “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秋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损咸增苦,以养心气”。即老年人要学会顺时养生之法,春暖宜平补,夏热宜清补,秋燥宜润补,冬寒可大补。

清代医学家、饮食养生家王士华,对饮食养生有着深入的研究,著有《随息居饮食谱》一书,影响颇大。他说:“食物处处皆有,人人可服,物异功优,久伍无异”。告诉人们不仅要根据食物来选择,而且还要按照各人不同的体质灵活掌握,辨证施食,方能收效。老年人若贪图美食,嗜食肥甘而不能自我约束,必定会有损健康长寿。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够注意饮食方法及饮食宜忌的规律,并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适当的食物进行补养,不仅可以保证人体健康,还可以提高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益寿延年。

饮食养生,健身防病

“民以食为天”,足见饮食对于养生保健的巨大作用,说明饮食是保证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

饮食是生命活动的表现,是健康长寿的保证,不仅维系着个体的生命,而且关系到种族的延续、国家的昌盛、社会的繁荣、人类的文明。概括起来,饮食有着以下作用:

补充营养 《黄帝内经》中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气于脉”。明确指出了食物在进入人体以后,滋养脏腑、气血、经脉、四肢、肌肉乃至骨骼、皮毛、九窍等的作用。当食物入胃后,通过胃的消化吸收,脾的运化,然后输布全身;可散布精华于肝,而后浸淫滋养于肌肉;精华之气归心,精气浸淫于脉,以充营心脏、血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必须依靠饮食源源不断地予以补充。

预防疾病 中医非常重视疾病的预防,主张“治未病”。《黄帝内经》中说:“夫圣人之治病也,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未病”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饮食的滋养作用,因为饮食对人体的滋养作用本身就是对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健预防。对这一点,《黄帝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认为人体正气充盛,邪气就不能侵袭使人致病。正气怎样才能充盛呢?这就要合理安排饮食,使机体所需营养得到保证,五脏功能才可旺盛。

抗老防衰 饮食调摄是长寿之道的重要环节,利用饮食营养达到抗衰防老、益寿延年的目的,是历代医家十分重视的问题。中医认为:“精生于先天,而养于后天,精藏于肾而养于五脏,精气足则胃气盛,肾气充则体健神旺,此乃益寿、抗衰的关键”。《养老奉亲书》中说:“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这说明老年人如果注意饮食的调配及保养,可以延缓衰老。饮食之所以能抗老防衰,其作用是通过补肾益气、滋肾强身而产生的。

治疗疾病 用食物来治疗疾病,从古时候就有。唐朝的名医孙思邈认为:“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若能用食平衡疗,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古人将能够用食疗治病者称为“良工”,意思是最高明的医生,由此可见古人对用食物治病的推崇。用食物治病更简单方便,而且副作用更小,所以,更受到患者的欢迎。

饮食养生的原则

合理调配

我国古有“适者长寿”的说法,这其中的“适”就是说要合理。膳食的搭配要合理,这样才能做到营养的均衡吸收。我们知道,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因此,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就必须把不同的食物搭配起来食用。

《黄帝内经》中也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这全面概述了粮谷、肉类、蔬菜、果品等几个方面,是饮食的主要内容,并且指出了它们在体内起补益精气的主要作用,人们必须根据需要,兼而取之。

合理调配营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食物多样化。饮食的种类多种多样,所含营养成分各不相同,只有做到各种食物合理搭配,才能使人体得到各种不同的营养,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全面的饮食、适量的营养,乃是保证生长发育和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

现代营养学把食物分成供给人体热能和更新修补人体组织、调解生理机能两类,前者叫做热力食品,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主食,在我国主要来源是粮食;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副食,又叫保护性食品,如豆制品、蔬菜、食油等。主食的种类很多,它们所含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所以,不能只用一种粮食做主食,应做到粗细粮合理搭配。副食中的肉类、蛋类、奶类、鱼类、海产类、豆类、蔬菜等,能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磷脂、维生素、钙、磷、镁、碘等重要营养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副食在营养上也各有长短,也应搭配食用和变换食用。

另外,根据我国传统中医药学理论,还应注意食物的性味配伍。

因人制宜

人们的养生保健也与体质有密切关系。同样的致病条件,有的人感而生病,有的人却安然无恙;既病之后,病的症候又很不相同。正如清代医学家吴德汉在《医理辑要·囊觉后篇》中说的:“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劳伤者,中气必损”。说明体质决定着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为人“因养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

中医一贯重视对体质的研究,早在2000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就对体质学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可以说是中医体质学说理论的渊薮。中医一般把人的体质分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阳盛、血淤、痰湿、气郁等类型,在养生的时候要注意根据不同的体质不同对待。

阴虚体质是指常有虚火的一类体质。由于精、血、津液等物质的亏耗,阴虚不能制阳,导致阳热相对偏亢,机体处于虚性亢奋的一种状态,使人适应能力减弱、机体容易衰老。体质特点为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心中时烦、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这类体质的人则要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常选择的食物如糯米、绿豆、豆腐、甘蔗、桃子、银耳、鸭肉、猪皮等。这些食物性味多甘寒性凉,有滋补机体****的功效。有条件的人可食用一些海参、龟肉、蟹肉、银耳、雄鸭、冬虫夏草等,对于葱、姜、蒜、椒等辛辣食物则应少吃。

阳虚体质是指机体阳气不足,机能减退或衰退,反应低下,代谢热量不足的一种体能状态,即俗称“火力不足”。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阳气虚为主,其表现为平素怕寒喜暖、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喜热饮食,饮食生冷则易腹痛腹泻,或胃脘冷痛、腰膝冷痛、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体胖嫩、舌苔白滑、脉象沉溺等症候。这类体质的人应多食些温阳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等。在夏日三伏之时,每伏可食附子粥或羊肉附子汤一次,配合天地阳旺之时,以壮人体之阳。

气虚体质是指人的气力不足,体力和精力都感到缺乏,稍微劳作便有疲劳之感。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都比较低下,常表现为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疲倦乏力、常自汗出、动则尤甚、舌淡苔白、脉虚弱等。这类体质的人常用的补气食物可选用小米、粳米、糯米、红薯、牛肉、兔肉、猪肚、鸡肉、蛋类及鱼类等。这些食物都有很好的健脾益气作用。

血虚体质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若血虚不能充养机体,则出现面色无华、视物不明、四肢麻木、皮肤干燥等病理变化。血虚体质之人,临床常易表现为面色苍白无华、口唇淡白、头晕眼花、舌质淡白、脉细无力,女性月经量少、延期、甚至闭经等症状。常用于补血的食物有黑米、芝麻、莲子、龙眼肉、乌骨鸡、羊肉、猪蹄、猪血、驴肉、鹌鹑蛋、甲鱼、海参等,这些食物均有补血养血的作用。

阳盛体质者形体壮实、面赤烦躁、声高气粗、喜凉怕热、多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熏臭。若病,则易从热化,而见高热,脉洪数有力、大渴、喜冷饮等症。这类体质的人平素应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姜、葱、蒜等,对于牛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温阳食物宜少食用。可多食水果、蔬菜、苦瓜。因酒是辛热上行的,故应戒酒。

血淤之体质者面色晦滞、口唇色暗、肌肤干燥、眼眶黑暗。此类体质宜常吃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食品,如桃仁、黑豆、油菜、慈姑等,经常煮食一些山楂粥和花生粥。也可选用一些活血养血的药品(如当归、川芎、丹参、地黄)和肉类煲汤饮用。酒需长饮,醋可多食,因两者均有活血作用。

痰湿之体质者,形体肥胖、肌肉松弛、嗜食肥甘、神倦身重。这类体质的人应该多吃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食物,如白萝卜、扁豆、包菜、蚕豆、洋葱、紫菜、 海蜇、荸荠、白果、枇杷、大枣、薏苡仁、红小豆等。少食肥甘厚味、饮料、酒类等,且每餐不宜过饱。

气郁体质常表现为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喜叹息、舌淡红、苔白、脉弦。可少量饮酒,以活动血脉,提高情绪,平素应多食一些能行气的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荞麦、茴香菜、火腿等。

此外,职业不同,在饮食的时候也要注意有所区别。体力劳动者,首先要保证足够的热量供给,因为热量是体力劳动者能进行正常工作的保证。脑力劳动者,大脑消耗的能量占全身总消耗量的20%,因此,大脑需要大量的营养。经研究证实,核桃、芝麻、金针菜、蜂蜜、花生、豆制品、松子、栗子等均有健脑补脑的良好功效,可多食。四时宜忌

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界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自然界一年四季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中医认为在四时气候变化中,春属木,其气温;夏属火,其气热;长夏属土,其气湿;秋属金,其气燥;冬属水,其气寒。根据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这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总结出了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的养生原则。

春天,万物复苏,阳气升发,人体肝气当令,中医主张:“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饮酒不可过多,米面团饼不可多食,致伤脾胃,难以消化”。所以,饮食宜减酸益甘,以免肝气生发太过,宜食助阳之物,多食清温平淡之物,多食时鲜蔬菜,少食高脂肪等肥腻之物。

夏季酷热多雨,暑湿之气易乘虚而入,人们往往会食欲降低,消化力也减弱,大多数人厌食肥肉和油腻等食物。因此,在膳食调配上,宜吃清淡、宜消化的食物,特别要注意多吃些营养丰富的蔬菜、水果等。

秋季气候干燥,是阳气消退的季节,要注意少用辛燥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等,宜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甘蔗、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秋季是肠胃道疾病的好发季节,此时尤应注意饮食卫生,以防“病从口入”。此外,立秋之后,不可贪吃冷饮冷食,以免损伤脾胃。

冬季,阴盛阳衰,是身体虚弱者进补的较好时机。冬季进补的关键是食补,补益之品甚多,可因人而宜。

当然,我国幅员辽阔,南方地区,夏季炎热,雨水充沛,气候潮湿,冬季气温偏高,尤其是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四季不甚分明,基本上无秋季冬季;而北方地区,一年内四季分明,温差很大,温度和湿度对人体有很大影响。所以,养生时也要根据各自的年龄、体质、病情和生理特点的不同,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灵活掌握春夏秋冬四季的饮食宜忌。

遵循季节的变换,对于养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后文还要详细地讲述这个问题。定时定量

饮食养生,不仅要注意吸收各种营养,有规律地进食更是不可忽视的。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记载:“使食以时,饥饱得中”,“每吃不重用”,讲的就是吃饭要定时定量,而且不要过量。这对维持胃肠功能,保持其工作的规律性是十分重要的。饮食适可而止,常处不饥不饱状态,是养生的基本准则。

中医对脾胃功能十分重视,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认为“脾胃虚,则百病生”,人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及营养成分主要靠脾胃的运化来完成,脾胃健壮,营养能被充分吸收,当然身体健壮,气血旺盛;脾胃虚弱,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机体无以濡养,自然体弱多病。脾胃疾病,除先天缺陷以外,许多是因为饮食不当,饥一顿,饱一顿;或一顿吃饱,三天不饿;狼吞虎咽;或过食生冷刺激物等造成的。

要使脾胃健壮,除辅助一些食疗药疗外,最根本的就是进食要定时定量,饮食有节。

饮食要定时,早在《尚书》中就有“食哉惟时”之论。有规律地定时进食,可以保证消化、吸收机能有节奏地进行活动,脾胃则可协调配合,有张有弛。人体的各器官系统都具有节律性,整个消化系统如消化腺、消化道以及消化的吸收功能都在有节奏地运行着。有按时吃饭习惯的人,到时便有了食欲,由于生物钟的“惯性”支配,食欲中枢自然兴奋,胃肠的蠕动也加强;消化腺的分泌也活跃,若此时按时就餐,就顺应了生物钟的“准点运转”,下面的消化吸收程序便可顺利有序地进行。因为有了“准备”,进食对“消化钟”的磨损最少,身体也及时而充分地吸收了营养,排泄也“守时”而不发生便秘,比吃什么泻药都有效。如果食无定时,或零食不离口,或忍饥不食,打乱胃肠消化的正常规律,都会使脾胃失调,消化能力减弱,食欲逐渐减退,有损健康。

饮食养生还要讲究“有节”,“节”即中庸适度,不可不及,也不可过余,适可而止。根据自己饭量的大小,进食不感饱胀,也不感饥饿,这样肠胃轻松,食物中的营养也就能被充分吸收、利用,从而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所以,在饮食方面,应特别强调“食能以时,身必无灾”,也就是说,吃饭的定时定量对长寿的关系重大。吃饭的定时定量,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养生与长寿的经验,必须认真对待。

做个会“吃”的寿星

养生要学会“吃”

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曾说过:“饮食者,人之命脉也”。“养生之道,莫先于食”。合理的饮食,可以使人身体强壮,益寿延年。而饮食不当,则是导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清代著名医家王孟英说:“颐气无玄妙,节其饮食而已”。就是说养生长寿奥妙在于调整饮食,充分强调了饮食养生的重要性。

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而要使人活得健康愉快、充满活力和智慧,则不仅仅满足于吃饱肚子,还必须考虑饮食的合理调配,保证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平衡充足,并且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利用。

总的来说,养生既要吃得全面,又要吃得合理,还要注意食物质量和饮食卫生习惯。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饮食宜淡 中医认为,过食肥甘厚味,容易助湿生痰,甚至化热为毒,所以,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以谷为养,果菜为充,肉类益之,既可满足各种营养素的供应,又可保持大便通畅。但清淡不等于吃素。

食饮有节 老年人胃肠道适应能力较差,应避免暴饮暴食。暴饮暴食会使运化功能失常,气血郁滞,食物腐败,从而引起腹胀、泄泻、嗳气等症状,甚至因发生急性胃扩张或诱发心肌梗塞而发生危险。老年人每餐应以八九分饱为宜,尤其是晚餐。

饭菜要香 老年人味觉、食欲较差,为老年人做饭,要注意色、香、味。

蔬菜要多 新鲜蔬菜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还有较多的纤维素,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防便秘有重要的作用。老年人每天的蔬菜摄入量应不少于250克。

食物要杂 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水是人体所必需的七大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为平衡营养,各种食物都要吃一点。

饭菜要烂 老年人牙齿常有松动和脱落,咀嚼肌无力,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减少,胃肠消化功能降低,因此,饭菜要做得软一些、烂一些,以利于消化。

饮食要温 老年人对寒冷的抵抗力差,饭菜要温热。

吃饭要慢 有些老年人习惯于吃快食,久而久之,对健康不利。吃得慢一些,容易产生饱腹感,可防止进食过多,以避免肥胖。

老年人的营养需求

人到老年,身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逐渐减弱,尤其是在消化和代谢系统方面,牙齿逐渐脱落,影响咀嚼功能,味觉减退,胃肠道肌纤维萎缩,弹力减退,蠕动减慢、无力,胃酸及消化酶等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减弱,易产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腹胀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人体的营养状况。所以,老年人必须从膳食中获得足够的各种营养。

根据中老年人这些生理特点,在日常膳食中应选择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在饮食上要少吃油炸、油腻难消化食物,在烹调上要切碎煮烂,注意色、香、味、形,促进食欲,并宜少量多餐等等。

中老年人的营养与饮食原则,概括起来,应做到低热量、低脂肪、低糖类、充足的优质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以及适当的食物纤维素、无机盐和水分。

低热量 热量是维持身体基础代谢和活动的能量,是从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中获得的。由于中老年人身体组织萎缩、基础代谢降低、活动量减少,所以,膳食中的热量要低些。如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造成肥胖等,对中老年人健康不利。

低脂肪 脂肪的热量高,脂肪过多会发胖。热量过多,血中的胆固醇、甘油酯、蛋白质都会升高,易沉积在动脉壁内,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发生心血管疾病,故膳食中应做到低脂肪。

低糖类 中老年人活动减少,基础代谢降低,需要热量减少,故要少吃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如大米、面粉等,否则过多糖类会转化成脂肪造成高脂血等症。但中老年人肝脏储备糖元少,易饥饿,宜少量多次,每日可吃五顿。

充足的蛋白质 蛋白质对中老年人的健康长寿非常重要,因为人在衰老过程中,蛋白质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合成代谢逐渐变缓慢,所以中老年人需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来补偿不足,优质蛋白质可以从肉类、蛋类、鱼类、乳类及豆制品中获取。

丰富的维生素 维生素可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食欲,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及维生素E,对中老年人尤为重要。例如维生素C可降低血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维生素E能减少细胞的死亡,能推迟衰老。老年人应该经常吃些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肉类等。

适当的食物纤维素、无机盐和水分 食物纤维素可使粪便体积增大,含水量增多,有利通便,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可多吃蔬菜、水果、豆类等食品。关于无机盐,由于中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影响了铁和钙的吸收,人体缺乏铁质,易形成轻度贫血。缺乏钙、钙代谢的紊乱,也可导致骨质疏松、腰腿疼痛等。食品中含铁质比较多的食品有猪肝、芝麻酱、南瓜子、桂圆、豆类、芹菜、荠菜等;含钙比较多的食品有豆类、虾皮、海带和奶制品等。关于水,由于中老年人胃肠道分泌减少,每天要有饮用一定量水的习惯,每天约喝4~5杯茶水。不要喝太多,喝得过多,特别是一次过多,会加重心脏、肾脏负担。

传统的饮食养生之道

中医很早就提出了“药食同源”、“医食同源”的科学理论,把合理膳食和人体健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黄帝内经》中的“五谷为用,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理论,明确提出了一个营养平衡、调配得当、取长补短的科学膳食原则。

在中医看来,我们平常食用的谷果肉菜和中药材一样,都有一定的性味,各有一定的作用,或辛散,或酸收,或甘缓,或苦坚,或咸软,在运用的时候,宜适当配合而食之,或随四时之宜散宜收,或随五脏之所苦所欲,各随其所利而适当地应用,以补益精气,无使偏盛。否则偏盛偏衰,都能诱起病变。

这种“养助益充”的膳食结构在宏观上满足了机体营养需要,并合理发挥了谷、果、肉、蔬各自对机体的营养作用和所占比例。

五谷为养 指出以五谷杂粮养五脏的正气,即五谷杂粮是养生的主食。以现在的观点来看,它强调了能量和蛋白质的来源主要为五谷杂粮,是生命的动力。同时,在以五谷为养的基础上又提出果为“助”、畜为“益”、菜为“充”,如此辨证施食,配合互补,充分说明中医在2000多年前就已有了对膳食合理结构的本质认识,确实难能可贵。

五果为助 它指明果品能帮助五谷养正气,即有助养生健身。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五畜为益 它阐明了五畜对五脏具有补益作用,过则为害。从现在来看,动物性食物属酸性食物且富含脂肪,少食有益,多食有害机体。

五菜为充 它是指机体在摄取了有养、有助、有益的食物后,五菜能充实脏腑,补充养、助、益之不足的机体,能摄取更加完善的食物。现在来看,蔬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食物纤维素等,而且是碱性食物为多,对机体的排毒、酸碱平衡均大有助益。

上千年的实践证明,我国传统的“养助益充”的膳食结构符合我国国情和人们对养生健身的要求。美国的《健康》杂志也说:“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人的传统饮食结构最有益于健康”。

增进食欲的调理法

老年人味觉的敏感性差,且运动量比较少,消化系统运行缓慢,许多食物吃起来常常觉得不如从前那么可口,胃口差。这大可不必着急,这些都属于正常的生理变化,要综合分析,全方位地解决这个问题,来增进老年人的食欲。

要增进食欲,关键是要讲究平时饮食健康。有些老年人只吃清淡素食,甚至不吃肉、鸡蛋、牛奶,这种偏食习惯不符合生理对营养的需要,会使营养素失去平衡,影响食欲。因此,老年人在饮食上要克服偏食习惯,最好是荤素搭配,食物多样化,既可增进食欲,又有益健康。

老年人没有食欲,还与老年人的咀嚼功能有很大关系。人到老年牙齿松动或脱落,影响对食物的咀嚼,使味觉逐渐减退,引起食欲不振。老年人平时进食应适当多加咀嚼,因为咀嚼能增加唾液,唾液可增进味觉,而味觉又可促进食欲。

为了增进老年人的食欲,在为老年人烹制饭菜时,除注意软烂外,还要尽量调剂得鲜美适口。为此,在烹调食物时,适当加入一些调味品或食用时用一些相宜的作料,均可刺激味觉以增加对食物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