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大人是这样炼成的
11232500000021

第21章 同学们怎样才能养成吃苦的精神

第一、给予自己更多的自主权利和空间学会自主地解决一些事情,给予自己更多的空间去试着解决问题。只有通过解决实际困难的锻炼,同学们的意志才能变得更加坚强,思想才能真正走向成熟。缺乏吃苦精神的人往往自制力较差,诸如违反休息纪律,逃避劳动,办事拖拉等小毛病层出不穷。在劳累中培养了吃苦精神和自信心,这对于同学的学习自然有着莫大的帮助。

第二、要善于运用目标激励法人的行动是在一定的动机的驱使下产生的。其行为的复杂性和持久性与人的动机强弱程度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给自己立一个目标,这往往能激励自己更努力,更能吃苦。

第三、要善于运用榜样示范法给自己树立榜样,既要树立名人名家,也要树立亲戚同伴。历史上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良好的示范和影响有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给自己创造经受各种困难和挫折磨砺的机遇和条件刀不磨不锋利,玉不琢不成器。不在具体的情境中去体验和锻炼,难以使同学们形成健全的人格特征。那么,同学们干脆离开家长的呵护,自己做自己和事情,自己经历一些磨难,而不是面对困难时等待家长的帮忙。只有经历风吹雨打,才会有美丽彩虹;只有经历寒冬霜雪,才会有幽香的梅花;只有经历艰苦的磨砺,才会有锋利的宝剑……只要我们学会吃苦,不怕吃苦,敢于吃苦,那我们的人生就一定可以绽放精彩,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够鼎盛辉煌。

名人小故事:

头悬梁、锥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战国时洛阳有一个叫苏秦的人,虽然出生于贫穷人家,却胸怀远大志向。他跟着当时著名的鬼谷子先生学习多年,眼看着自己的同学庞涓、孙膑等都相继下山求取功名。于是苏秦也告别了老师,下山后几年时间,游历了很多国家,想说服这些国家的国王重用自己。但由于他才疏学浅,没有一个国家留下他,最后只好穷困潦倒、狼狈不堪地回到家里。回到家后,苏秦的哥哥、嫂嫂、弟弟、妹妹、妻子都讥笑他不学无术、不务正业,只知道东游西荡。苏秦听了这些嘲笑他的话,苏秦知道自己这么多年来很对不起家人,既惭愧,又伤心,不觉泪如雨下。但苏秦扬名天下的雄心壮志仍然不改,他知道自己之所以失败,还是因为自己的学识不够,读书不够,于是闭门不出,昼夜伏案攻读起来。为了抓紧时间学习,苏秦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读书时到夜深的时候,如果自己实在太困了,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这样就能保持清醒。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这就是成语“头悬梁,锥刺股”的由来。

小贴士:

这个故事激励着很多青年学子发愤努力,刻苦攻读,最终成才,为父母争光,为家乡争光,为自己争气,从而也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屠格涅夫说:“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了苦。”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所以,想要学有所成。就必须有吃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