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学生必须掌握的100个沟通技巧
11232300000024

第24章 沟通注意礼貌

法国作家蒙田说:“礼貌无须花费一文而赢得一切。”礼貌看起来只是一两句客套话,几个谦恭的动作,但这些言行在交往的过程中不经意地表现出来,就会产生神奇的作用。当礼貌成为一种习惯,良好的修养就会成为我们的口碑。

美国耶鲁大学的一批毕业生被导师带到华盛顿的国家实验室参观,坐在会议室中,学生们等待着实验室主任胡里奥的到来。

这时,一位秘书给大家倒水,同学们表情木然地看着她,其中一个学生甚至问道:“有黑咖啡吗?天气太热了。”秘书回答说:“真抱歉,刚刚用完。”

然而秘书给一个叫比尔的学生倒水时,比尔轻声地说:“谢谢,大热天的,您辛苦了。”

秘书抬头看了比尔一下,虽然这是客气话,却让她感到了温暖。这时门开了,胡里奥主任走进来,向同学们打招呼,不知为什么,会议室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回应。比尔左右看了看,犹豫了一下,鼓了几下掌,同学们这才稀稀落落地跟着拍起手来。

胡里奥主任挥了挥手,说:“欢迎同学们到这里参观。平时,都是由办公室主任负责接待,而我和你们的导师是老同学,这一次,由我亲自给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同学们好像都没有带笔记本,秘书,请你拿一些实验室印的纪念手册,送给同学们。”

接下来,更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大家随手接过胡里奥主任双手递过来的纪念手册。

胡里奥主任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这时,比尔站起来,身体微倾,双手接过纪念手册,恭恭敬敬地说:“谢谢您。”

胡里奥主任眼前一亮,拍拍比尔的肩膀问:“你叫什么名字?”比尔照实作答。

两个月后,在毕业生的去向表上,比尔的去向栏里赫然写着某军事实验室。几个同学找到导师,说:“比尔的学习成绩最多算是中等,凭什么选他,而没选我们?”

导师笑着说:“比尔是这个实验室点名要的。其实,你们的机会完全一样,你们的成绩还比比尔好,但是,除了学习,你们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礼貌便是重要的一课。”

其实,不管我们是否心情愉快,多说“辛苦了”、“谢谢您”之语,总不会惹人厌烦。当我们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不便时,一句“对不起,实在是我自己不小心”或“对不起!我并非故意的,请见谅”等语句,大多就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会发生意外状况。

对人有礼貌,往往代表着对对方的尊重,生活中,尊重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是人与人进一步沟通的启动器。

听说市博物馆正在举办一场陨石展览。周日,两个初中同学孙宁和苗可便准备一起骑车去博物馆参观。他俩是第一次去博物馆,面对纵横交错的道路,两人不知走哪条路才好。

正在犹豫时,他们看见马路旁的小花园里有两个老人正在下棋。孙宁说:“你先等一下,我去问问那两个老头。”说完孙宁猛踩自行车冲到两个老人面前,潇洒地来了个急刹车,单脚点地,问:“喂,去市博物馆怎么走?”两个正在思考的老人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不满地瞄了孙宁一眼,都没言语,然后继续低头下棋。

孙宁悻悻而返,对苗可说:“唉,那两老头耳朵不好使!”苗可在不远处早把孙宁问路的过程看得一清二楚,他笑着说:“我再去问问。”

苗可推车过去,走到两个老人面前满面笑容地问道:“老爷爷,能不能打扰一下,我有一点小事想请您帮忙。”两个老人再次抬起头来,微笑着说:“小伙子,什么事?”

“请问市博物馆怎么走?我是第一次来,您能不能帮我指一下路?”苗可说。

“博物馆在学林路上,你向前走500米,再向左拐就到了。”老人回答道。

苗可听后,再次礼貌地向两个老人道了谢。

“这孩子真懂礼貌,走到哪里也不会吃亏……”两个老人大声地表扬苗可,也像是故意说给不远处的孙宁听。孙宁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同样是向素不相识的老人问路,孙宁和苗可得到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孙宁问路不下车、问话不礼貌,没有做到对老人应有的尊重,自然不会得到老人的帮助,两个老人对其不予理睬也就不足为怪了。苗可截然相反,不仅下了车,而且用语礼貌周到,表情谦恭温和,不但得到了老人的热情回应,还受到了表扬。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曾说过:“礼貌和礼节是一封通向四方的推荐信。”良好的礼仪修养,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