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晋商案例精选
11232200000012

第12章 员工培训

晋商在招收学徒时,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人,才可以进入商号当学徒。学徒期一般为三年,学徒期间不准回家,全部住在商号,而且没有工资,吃住由商号承担,但是个人的其他生活开支由本人负责。培训阶段成绩好的学徒,可以在期满以后,由掌柜安排具体工作,也有一定的工资待遇;成绩差的,如果掌柜认为其没有发展潜力,或者犯有严重错误的,就会被打发回家。

学徒期内基本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文化技能、道德修养和行为礼仪等方面的教育。在文化技能方面为打算盘、习字、背诵平码、抄录信稿、练习写信及记账等。在道德修养方面要培养重信用、除虚伪、节情欲、敦品行、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薄嫉恨、喜辛苦、戒奢华的品质。日常行为礼仪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如晋商《贸易须知辑要》中规定:“学生意先要立品行,但行有行品,立有立品,坐有坐品,食有食品,睡有睡品。以上五品,务要端正,方成体统。行者,务必平身垂手,望前看,足而行,如遇尊长,必须逊让,你若獐头鼠目,东张西望,摇膊乱跪,卖呆望蜜,如犯此样,急宜改之;立者,必须挺身而立,沉重端严,不可依墙靠壁,托腮咬指,禁之戒之;坐者,务必平平正正,只坐半椅,鼻须对心,切勿仰坐、偏斜、摇腿、跣足,如犯此形,规矩何在?食者,必从容缓食,箸碗无声,菜须省俭,大可厌者,贫吞抢咽,箸不停留,满碗乱叉,嘴鼻,扒于桌子,这样丑态,速速屏去;睡者,贵乎曲膝侧卧,闭目吻口,先睡心后睡目,最忌者瞌睡岔脚,露膊弓膝,多言多语,打呼喷气,一有此坏样,起早除之。”

具体来说,三年内每个阶段根据学徒的个人表现情况不同,培训的具体内容也不一样。

第一年,学徒主要是做日常杂务,打扫卫生,侍候掌柜生活起居,早晚铺床叠被、提好“三壶”,即茶壶、水壶、便壶,做完白天的事情,晚上还要练习写字和打算盘。从做日常事务中掌柜可看出学徒勤劳不勤劳,能不能吃苦,对商号工作是否任劳任怨,如有不守规矩者,掌柜可以解雇辞退。

第二年,学徒开始学习基本的商号工作技能,如在票号、钱庄学徒,就要熟读牢记“平码银色折”,在当铺学徒的要学习各种货物的识别,当票的写法。由于商号行业的不同,学习的内容也有区别。除此之外,要精练打算盘,要求既快又准,在账房先生结账时帮助理账,还要勤奋习字,帮助抄写商号的日常信件。掌柜从基本业务的工作情况可以发现优秀的学徒。

第三年,对于优秀的少数学徒,掌柜认为其可以成为商号日后重用的人才,会对其传授做生意的专业技能。

三年的学徒生活是非常辛苦的,每天都是早起迟睡,最终能够留在商号工作的优秀学徒都要经过这种艰苦的磨炼,但是对于所处不同行业的商号来说,对学徒培训的内容在一致的基础上又互有区别,以下通过几个不同行业和地域的案例对这种差异加以介绍。

首先,从行业来划分:

第一,金融票号业。相对于其他的行业来说,金融票号是从事汇兑、存款、放款业务,所以票号的业务活动有着很大的特殊性,保证票号资产的安全性和盈利性就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培训目的。一是要求票号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有敬业精神,以杜绝营私舞弊现象的发生;二是员工要有熟练的票号业务工作能力,过硬的业务知识,尽可能避免经营风险的发生。从员工的思想和业务方面作为培训的重点,这符合票号行业的内在管理要求。

以祁县乔家堡乔家的大德通票号为例,对人才的培养主要有:开办号内学校,聘请高明的教师上课。课程设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品德教育,即教育青年伙友要有艰苦创业的精神,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开拓精神,善抓机遇的应变精神。同时,还教育青年伙友要树立不甘落后的竞争精神,崇尚信义的贾道精神,热情周到的服务精神,互帮互靠的群体精神,同舟共济的协调精神,注重公德的忠爱精神等等。二是票号业务教育,这方面主要教育青年学习打算盘、记账、写字,又如汇兑、存款、放款等业务知识。除此之外,还要学习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规章制度。除集中授课学习外,新伙友到了岗位后还要跟随老伙友学习。这样做的结果,为大德通票号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人才,从而也保证了大德通票号的长盛不衰。

第二,远途贸易运输业。从事远途贸易运输,由于行程非常远,这就决定了员工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于路途中的恶劣环境要能适应,加之贸易范围广,与民族地区和国外也有业务往来,为了进行正常贸易,就要懂得不同民族和国家的语言。这样,吃苦精神和学习语言是远途贸易行业不可缺少的培训内容。

以大盛魁商号为代表,大盛魁是清代北方最大的一家通事行,职工众多,业务活动远至亚洲、欧洲,自称“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路上有骆驼。”为此,大盛魁在人员培训上也有其特殊的办法。一是重视对职工进行传统教育。为教育职工发扬艰苦创业的传统,大盛魁将一条扁担、两只水箱等标志艰苦创业的纪念物品永久陈列在财神庙内,每年除夕在大摆宴席之后,总要有一道小米粥。大盛魁在二百多年中,无论业务扩展多大,也不忘创始人的艰苦创业。二是重视职工的语言和业务训练。新职工的补充,一般由山西祁县通过亲戚朋友介绍进来,但只有精明能干、相貌端正的十五六岁的男青年才能入选。新来的学徒,由祁县北抵达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后,大多数都要骑骆驼到蒙古科布多接受专门训练,由教师教授蒙古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和俄语,然后再分配到各地分支机构跟着职工学习业务。三是有严格的号规。因大盛魁远营对俄贸易,新入号的学徒,要先干10年以后才能第一次回家(一般商号是2年或3年),休假2~3年再去上班,以后是3年一次探亲。这些措施,都是大盛魁历经二百多年而不败的重要因素。

第三,医药行业。这些商号中如何争取到更多的顾客是和商号的经营业绩紧密相连的,这就要求员工要勤劳、热情、细心、团结,以顾客为商号生存的衣食父母,所以员工培训中要把服务周到、顾客满意作为培训宗旨。

如河曲百草堂医药店,让初当小伙计的人,须拜师学艺,业主要求徒工“学艺先学人”。即先学为人处世的规矩、礼仪,其次才是学做生意,要求做到:“言出有信,做事始终,勤劳忠厚,以和为贵。”凡遇尊者要笑容满面,敬叫一声,对方有言语问及必须诚实回答,如对方要有道理见教,更要低头领受。若有人喊之,须用和蔼之声应答;若我喊人,亦是如此。做营生要有条有理,有始有终,若事有不晓,须向师傅或老人低头求教指点;干活要吃苦耐劳,早起迟睡,担水扫地打杂活事事干在前,还须学会做饭,在师兄弟中间轮流进行。每日清晨即起,点灯、烧水、提茶壶、倒便壶,打扫店铺内外。正点到了柜上亦要见机行事,招待客人,做完营生须帮师兄弟,切勿分开你事我事,置之不理,亦不可怒及对人怨言。与东家子弟、伙计和睦相处,不说闲话,不争是非,如受责备,明是自己有理,也应当忍气顺受,一定不要去和别人争辩谁对谁错。柜上要求徒弟做到言谈举止适当,坐站各有规矩,切忌东游西串。凡事无论见过做过,都要留心谨记。店中往来顾客,须留心认识,谨记姓名,掌柜不在时,到门亦可应酬,以免到别铺,错过生意。无论在店上或在别家铺行,俱宜上下左右结好,四面和顺。

第四,杂货业。该业重视对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通过磨砺意志,理论知识和实际业务的综合教育,培养出了理论扎实、业务精通的高水平人才。

以天顺恒商号为例,在其经营的30多年间,不但生意兴隆,而且人才辈出。一般来说,在天顺恒当学徒是比较辛苦的,早起扫地、铺床、叠被、掂便壶,白天端饭、倒茶、送货、要账、招待客人,夜晚除侍候掌柜们就寝外,还要学习练字打算盘,没有一点空闲时间。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并不是天顺恒培养人的目的,而是想通过“劳其筋骨”来磨砺青年人的体魄和意志,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天顺恒对学徒的文化学习十分重视,定期考核学徒的珠算成绩。每逢初一、十五,向每个学徒要十五篇大字,如交不上或无进步,都要受到严厉批评。天顺恒对学徒的业务学习抓得更紧,随时随地教育学徒如何应对、进退、接物、待人,给学徒讲做生意的秘诀,谈搞买卖的窍门,每月要举行业务知识讲座,讲解商品的产地、规格、质量、品种,讲怎样识别真伪,如何鉴定优劣,讲通过实地观察比较,确定商品的等级。天顺恒不但对学徒注重培养,也十分重视本店伙友的业务能力再提高,每当采购人员到外地出差,掌柜都要亲自与其进行个别长谈,分析情况,估计形势,衡量对手,研究策略,再三交代如何审时度势,如何掌握信息,如何应付变化,同时常常通过密码信件遥控指挥,暗授机宜,这对伙友业务能力的提高起着很大作用。正因为如此,凡在天顺恒出师的学徒,人人都能写会算,大多数能匹马单枪,独当一面,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杂货业高手,这也使天顺恒生意兴隆。

其次,以地域来划分:

除了因为所从事的行业不同,晋商企业对学徒培训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外,由于“只要有麻雀飞过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面对不同地区的生活习俗和文化背景差异,为了做好生意,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就成为晋商企业中一项主要的学习内容。

例如,祥泰隆商号处于现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贺兰山西麓,腾格里沙漠东侧的阿拉善旗,地理位置决定了要求员工掌握蒙古语和了解蒙古族生活习俗是其必需的学习内容。祥泰隆商号培训学徒,蒙古语当先。每年招收学徒10~30名,清一色平遥人,年龄15~20岁,身体健壮。三年学徒期内,除学会做生意、记账、打算盘外,最重要的是熟练掌握蒙古语和蒙古风情习俗,否则,生意学得再精,也不予录用,或延期出徒,或另请高就,对任何人都不例外。这种规定,使学徒克服了语言障碍,容易入乡随俗,便于与当地人交流,能更好地取得蒙民的信任,客户来号也不再有陌生感。每隔三年,股东要对掌柜及诸同仁、学徒评核一次,以便决定批准新顶人力股者和对已顶人力股者的份额增减。学徒们都来自平遥老家,相互存在暗中竞争的决心,有为父母争光的心理,这样就使祥泰隆的经营管理人才不断脱颖而出,后继有人,生意越做越红火。

通过以上所举案例可以看出,商号在对学徒的教育上既有共同之处,又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有所不同,这种对学徒有针对性的严格培训教育,造就了一大批既懂业务又懂管理的优秀人才,为晋商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评析

在学徒入号后通过三年严格的磨炼和教育,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爱岗敬业、具有娴熟业务技能和管理才能的商业专门人才,这是晋商企业经营长期不败的重要因素,对于现代企业的员工培训教育也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现代企业对员工培训,应首先注重培养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这样可以减少企业的人才流失,保持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有利于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现代企业对新招聘的员工,总是希望能够立即为企业所使用,而忽视对员工的再培训工作,这种急于求成的人员使用办法,往往会造成员工原有知识和能力与企业现在具体岗位要求不适应,降低了工作效率;还有,很多企业为了防止员工跳槽,也不愿意在教育培训上投资,员工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得不到显著提高,也不能为企业不断地注入生机和活力,致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下降,经营业绩也自然受到影响。所以,应当借鉴晋商的成功经验,对于进入企业的新员工,要结合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从理论知识和实际业务操作上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使员工真正成为适合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

(案例撰稿人王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