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家文化常识
11230200000018

第18章

三十辐,共一毂①,当其无,有车之用②。

埏埴以为器③,当其无④,有器之用。

凿户牖⑤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⑥。

【注释】

①三十辐,共一毂:辐,车轮上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毂,车轮中心的圆孔,车轴从当中穿过。古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

②当其无,有车之用:无,指车毂中虚空的部分。正因为有了车毂中虚空的部分,(车轴才能在里面转动),才使车具有了运载作用。

③埏埴以为器:埏,和,揉;埴,粘土。揉捏粘土作成器皿。

④当其无:无,指器皿中心空的地方。正因为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使器皿具有了盛东西的用途)。

⑤户牖:门窗。

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指事物的实体(如车、房屋、器皿等);无,中空的地方。”有”给人以便利,”无”便发挥出它的作用。这是老子辩证思想的具体阐述。道是“有”和“无”的辩证统一,现象界的一切也是“有”和“无”的对立统一。正是因为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供轴转动,车才得以行驶;正因为器皿中间有很大一块虚空的地方,才得以盛物;而如果房屋没有四壁门窗之间的空间,就无法供人居住。所以这就是“无之以为用”。车、器皿、房屋这些实体都给人带来便利,这就是“有之以为利”。老子将“无”放在第一位,把“有”作为第二位的存在,虽然有本末倒置之嫌,但却显示了老子辩证思维的特点。第一章所说的“有”和“无”是用以描述“道”由形而上状态向下落实而产生天地万物的过程,是超现象界,就本体界而言的;本章所说的“有”和“无”则是指现象界的实物,它们是两个年涵不同的概念。

【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上,有了毂中间的洞孔,才有了车的作用。揉捏粘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间的虚空,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间的空地方,才有了房屋的作用。

所以“有”给人以便利,(全靠)”无”使它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