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动物行为学
11229800000016

第16章 环境因素和动物行为

动物的行为与其自身的生物学因素密切相关,也受其生活的外部环境的直接影响。所谓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环境总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或中心而言的,离开了这个主体或中心也就无所谓环境,因此环境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在生物科学中,一般以生物为主体,环境是指围绕着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的一切事物的总和。而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称为生态因素。如光照、湿度、温度、02、CO2,以及其他相关的生物等。

依环境范围大小可将生物的环境区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通常指地区环境(如具有不同气候和植被特点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的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而小环境则是指对生物有着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如接近动植物个体表面的局部大气、土壤、环境及动物洞穴的小气候等)。大环境不仅直接影响着小环境,而且对生物体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在任何一种生物的生存环境中都存在着许多生态因素。依其性质可归纳为以下几类:①气候因素。如光、湿度、温度、风、雷电、雨、雪、气压等。②土壤因素。如土壤结构、土壤有机物和无机成分的理化性质及土壤生物等。③地形因素。如山脉的阳坡、阴坡、高地、平原、河流、湖泊等。④生物因素。如同类及不同种类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如寄生、互惠共生、竞争、捕食与反捕食等。⑤人为因素。本属生物因素,把人为因素另列出来是为了强调人的作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因为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界和其他生物的影响已越来越带有全球性,分布在地球各地的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这些生态因素对动物的行为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气候因素、生物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尤为明显。

一、气候因素与动物行为

1.光照与动物行为

光是指由太阳向地球发射的波长为150~4000纳米的电磁波,其中波长为380~760纳米范围的电磁波为可见光。可见光又可根据波长的不同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光对地球生物的影响主要是光照长度和光照强度。

(1)光照长度的变化与动物行为。光照长度是指太阳的可照时数或白昼的持续时数。在地球的赤道附近,终年昼夜平分,各12小时,纬度越高,夏半年昼长夜短,冬半年昼短夜长,地球两极则为半年是白天,半年是黑夜,赤道南北季节相反。在地球上生活的许多脊椎动物,其行为随光照长短的周期性变化而改变。

在脊椎动物中,鱼类的生殖和迁移活动与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表现出光周期现象,特别是那些生活在光照充足的表层水的鱼类。实验证实,光可以影响鱼类的生殖器官,人为延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鲑鱼的生殖能力,这一点已在养鲑实践中得到了应用。日照长度的变化通过影响内分泌系统而影响鱼类的迁移。例如,光周期决定着三刺鱼体内激素的变化,后者又影响着三刺鱼对水体含盐量的选择,三刺鱼春天从海洋迁入淡水,秋季从淡水迁回海洋,这种周期性迁移行为,归根到底还是由日照长度的变化引起的。

生活在宁夏川区的两栖类动物及荒漠、半荒漠的沙蜥,其求偶、交配活动都是在每年的五六月份日照长度增加时进行的,实验证明其生殖系统的发育、成熟与光照有密切关系,光照长度增加,是促使其性成熟的重要因素。

温带鸟类的生殖腺一般在冬季时最小,处于非生殖状态,随着春季的到来,开始发育,随着日照长度的增加,生殖的发育越来越快,直到产卵时达到最大,此时其性行为表现非常明显。生殖期过后,生殖腺开始萎缩,性行为停止,直到来年春季再次进入新的繁殖期。人为地控制光照周期,可以改变、控制鸟类的生殖周期,这在人类饲养蛋用鸡的实践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很多鸟类的迁移都是由日照长短的变化所引起,由于日照长短变化是地球上最严格和最稳定的周期变化,所以是生物节律最可靠的信号系统。鸟类在不同年份迁离某地和到达某地的时间都不会相差很多,如此严格的迁飞节律是任何其他因素(如温度、食物)都不能解释的,因为这些因素各年相差很大。

光照长度的变化对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也有很大的影响,许多野生动物或家畜,其生殖活动都是随着春天日照长度增加而开始的,如雪貂、刺猬、黄鼠、旱獭、马、驴等,这些种类可称为长日照兽类。还有一些动物的生殖活动随日照长度变短时开始,如鹿、黄牛、山羊、绵羊,其求偶、交配活动是在日照长度变短的秋天发生,这些种类可称为短日照兽类。

(2)光照强度的变化与动物行为。光照强度是指每平方厘米表面积所接受的太阳光能,一般以年光照强度来表示。如在低纬度的热带荒漠地区,年光照强度为200大卡/cm 2,中纬度的我国华南地区为120大卡/cm 2,而高纬度的北极地区仅为70大卡/cm 2.光照强度还受海拔高度和山坡的朝向影响。低海拔的海平面上,只能获得全部年光照日光能的50%,而海拔1000米处可获得70%,山的南坡获得的年光照日光能要比平地获得的多,而平地获得的又比北坡获得的多。光照强度也随季节和昼夜的变化而改变,一年中夏季光照强度最大,冬季最小;一天中,中午最大,早、晚最小。分布在不同地区的生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光照条件的环境中,久而久之会形成各自独特的生态学特性和发育特点,并对光照条件产生特定的要求,其生理和行为也与之相适应。就动物行为而言,光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因素。很多动物的活动都与光照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动物适应在白天的强光照下活动,称为昼行性动物,又称广光性动物。如昆虫中的蝶类、蝇类、虻类,爬行类中的蜥蝎,大多数鸟类,以及哺乳动物中的有蹄类、松鼠、黄鼠、旱獭等。另一些动物适于在夜晚或清晨、黄昏的弱光下活动,称为夜行性动物,或晨昏性运动,又称为狭光性动物。如昆虫中的蛾类,爬行类中的壁虎,鸟类中的夜莺、猫头鹰,哺乳类中的家鼠,蝙蝠、夜猴等。还有一些动物既能适应弱光,也能适应强光,它们白天、黑夜都能活动,常不分昼夜地表现出活动与休息的不断交替。如许多种类的田鼠。此类动物也属广光性动物。在土壤中或洞穴中生活的动物,几乎总是生活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并极力地避免光照,因此光照对它们意味着致命的高温和干燥,蚯蚓、鼹鼠一旦离开地洞,就会慌乱地寻找阴暗之处,钻进去藏起来。

根据学者对自然条件下一些动物活动情况的研究,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对光照强度都是敏感的。低等动物扁虫,在强光的刺激下,会迅速增加转动次数,直转到弱光处才减慢转动。变形虫背光而去,眼虫向光而趋。蝗虫的群体迁飞在日照充足的白天进行,如果有一些乌云遮住太阳,它们会马上停止飞行。幼鳗的溯河洄游也是在白天,一到夜间便停止洄游并躲藏起来。公鸡晨啼报晓,昏归而栖。蝙蝠昼伏夜出。人类活动自古以来都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这些都说明光照强度与动物的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还有资料表明,不管是昼行性还是夜行性动物,每天开始活动的时间都随季节变化,如上海地区的麻雀,春天(3月15日)在早上5时45分左右开始鸣叫,夏天(6月15日)为4时20分左右,秋天(9月15日)为5时18分左右,冬天(12月15日)为6时20分左右。根据作者观察记录,宁夏银川市区麻雀早晨开始鸣叫的时间为:立春为7时32分左右,春分为6时45分左右,立夏为5时45分左右,夏至为5时00分左右,立秋为5时45分左右,秋分为6时35分左右,立冬为7时00分左右,冬至为8时05分左右。而夜行性的美洲巨鼠开始活动的时间也随季节变化,4月份18时左右,7月份19时30分左右,10月份17时30分左右,1月份16时30分左右。说明只有光照强度上升到一定水平(昼行性动物)或下降到一定水平(夜行动物)时,它们才开始一天的活动。

(3)光的颜色与动物行为。在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和哺乳动物中,有些种类色觉很发达,另一些种类则完全没有色觉。在哺乳动物中,只有灵长类的动物才具有发达的色觉。因此光的颜色对没有色觉的动物是没有影响的,而对有色觉的动物来说是有影响的。如蚜虫对绿色是喜欢的,它在寻找食物时,绿色的叶片是它首选的目标;雄三刺鱼腹部的红色是向雌鱼求婚的主要信号,可以吸引雌鱼前来成婚交配,同时也是引起其他雄刺鱼产生攻击行为的信号,在一块模型鱼的腹部涂上红色,即可招来雄刺鱼的攻击。大多数啄吃昆虫的鸟类都回避黄黑斑纹、红黑斑点组成的鲜明颜色;而鲱鸥幼鸟的乞食行为主要由其亲鸟嘴上的红色斑点引起,即使用一木制鸟头,嘴上涂上一块红色斑点,也可引起幼鸟强烈的乞食行为,蓝色斑点则次之,白色斑点更次之。同样,鲱鸥幼鸟张开的红色大嘴也是刺激亲鸟产生喂食行为的主要因素。琴鸟、孔雀、松鸡、锦鸡、鸳鸯、极乐鸟的雄鸟,在繁殖季节尽情地炫耀其华丽的婚装,这些艳丽的颜色都是吸引雌鸟前来交配的特殊信号,失去这些五颜六色的羽毛,是得不到雌鸟的青睐的。

在人类,不同颜色可以引起不同的情绪变化从而影响人的生理活动或行为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光的性质(光谱成分),即光的颜色,对具有色觉的动物的行为是有影响的。

以上仅从光的不同物理参数来说明其与动物行为的密切关系。在自然界,动物的许多行为不仅仅是受光的某一物理参数的影响,常常还是综合利用光的各种参数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大西洋中的电筒鱼,用发光器发光来诱捕其他小鱼当作食物时,同时也会招致其他大鱼的攻击,当它遇到危险时,就立即关闭发光器,使攻击它的大鱼失去目标。糠虾与敌害作战失利时,会突然大放光芒,以此刺激对方眼睛,使敌人不知所措,陷于茫然境地,而它则趁机逃走。无数深海鱼类,如海萤、海虻、灯笼鱼等都有发光器,发出不同频率的闪光,忽明忽暗,它们可通过光的强度,闪烁频率等参数来识别对方是不是同类,是不是敌害,并寻找配偶。劳埃德博士发现北美有一种雄萤平均每隔5.8秒发出一次“亮—灭”闪光,雌萤凭此识别雄萤,并以很精确的时间间隔,发出“亮、灭、亮、灭”的闪光信号回答,吸引雄萤前来交配。劳埃德还发现南美有一种萤火虫身上有两盏灯,一盏长在头上,发红光,一盏长在尾端,发绿光。没有危险时,红灯亮,同伴们聚在一起;有危险时,绿灯亮,同伴们看到后就会四处逃离。这类似于人类用红、绿灯来管制交通、规范驾驶员的行为。

2.温度与动物行为

温度对生物的生态学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对动物而言,环境温度对动物的体温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其生理活动和行为,甚至影响其生命。在体温调节行为一章中,主要介绍了炎热与寒冷对动物行为变化的直接影响,此外温度的变化还能引起环境中其他生态因素的改变,如引起湿度、降雨、降雪、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及食物和其他生物活动的改变,从而间接影响动物的行为。如温度升高,引起表层土壤干燥,趋湿性动物会往土壤的深层活动(如蚯蚓);温度升高使水中氧气的溶解度变小,造成水生生物缺氧而浮到水层表面呼吸(鱼类)。冬天里,北极熊通常会到海边沿冰面寻找食物。但由于气候变暖,冰面后退,迫使北极熊不得不进行长距离游泳才能抵达冰面觅食,这使北极熊特别容易受到伤害,于是它们转为闯入村庄觅食,并攻击人类。温度下降引起降雪,厚雪掩埋了草原上的草,食草动物不得不用蹄子刨开积雪,才能采到饲草。2000年12月~2001年1月新疆阿勒泰地区持续降雪降温,积雪厚度平均达70厘米,草场被积雪覆盖,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的鹅喉羚羊因无法取食,有20多只冻饿而死;蒙古野驴、野生马鹿受雪灾影响迁移到前山及河谷一带;盘羊被困在高山顶上不能正常采食;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呼伦贝尔盟、赤峰市、通辽市31个旗县在这场暴风雪中草原积雪厚度达30多厘米,可怕的“白毛风”刮来,能见度接近于零,牲畜无处觅食,夜间温度达-45℃,成百上千只羊拥挤在一起取暖,摞在一起互相挤压,底层的羊会被压死。因为冻饿、挤压有20.4万头(只)牲畜死亡,2230万头(只)牲畜受灾。2001年2月蒙古共和国因积雪太厚牲畜无法找到饲草,有600多万牲畜因冻饿而死。温度下降,湖面结冰,水禽找不到食物,只得成群地往温暖的南方迁飞。因温度强烈变化引起的暴风,常常迫使正在迁飞的动物改变方向或停止飞行(如蝗虫迁飞是顺风迁飞,逆风则停飞),甚至碰到障碍物上造成死亡(每年冬、春季节刮大风时,宁夏地区都有石鸡撞到电线杆或树上造成死亡的;还有王蝶从墨西哥向加拿大迁飞时遭遇风暴造成几百万只王蝶死亡的报道)。

3.潮汐与动物行为

潮汐是因月球引力而引起的海水涨落现象,两次低潮的时间间隔为12.4小时。在海滨生活的许多动物,其觅食、求偶活动均与潮汐密切相关,并随潮汐的周期性出现而发生。牡蛎在海水涨潮时开壳取食,退潮时闭壳以防干燥;招潮蟹在低潮时从洞中出来觅食,求偶,高潮到来前回洞内等待被海水淹没;滨蟹则与招潮蟹相反,涨潮时出洞活动,退潮时躲进洞。关于潮汐对蟹类活动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对很多蟹种来说,潮水上涨所引起的温度下降是一种定时因素,也称定时器,它决定着一个新活动周期的开始时间。实验表明,将滨蟹放在无潮汐节律的实验室里从卵孵化饲养到成年,滨蟹并不表现潮汐节律行为。但只要给予一次冷刺激(置于0℃左右6小时),即可恢复其潮汐节律行为。生活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近岸海水中的银汉鱼,在每年2月末到9月初,总是在每隔半月一次的大潮到来前的3~4个晚上聚集在近岸海水中等待海水涨潮高峰的到来,当大潮将银汉鱼带上海滩时,雌、雄鱼立即在海滩上完成交配,将受精卵留在海滩上的沙中孵化,成鱼则乘退潮返回大海。摇蚊则与银汉鱼相反,总是在每隔14天的大低潮时,潮水一退就从蛹壳中破壳而出,在短短的2个小时内完成羽化,雌、雄交配并飞到产卵地点产卵。如果将摇蚊种群带入实验室置于昼夜平分的12小时光照之下,摇蚊就不会出现同步出壳羽化、交配、产卵的现象,但只要连续4夜模拟满月时大低潮的气象条件(昏暗光照),摇蚊的上述行为即会出现。

二、地形因素与动物行为

在地球上,很多动物在一生中,并不固定在一个地区生活,而是随季节的变化,食物分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迁移活动,但不管怎样迁移,最终总是落足于地形因素相类似的环境中,否则其生理、行为活动不能与环境条件相适应。对于那些终生固定于某一地区生活的动物来说,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常遵循进化的趋同律,使许多起源不同的动物,在相同生态因素的作用下,不同种类动物的某些器官,在形态结构、生理、行为上趋于一致。如生活在湖泊里的游禽,尽管种属不同,其脚均具有蹼的结构,均善于游泳;在浅水及沼泽地生活的涉禽,均有一双长腿,善于在泥泞地上行走觅食。这两种水禽的行为均不能适应没有水的陆地生活。不管是春来秋去,还是春去秋来,它们选择的栖息地都是有水的湖泊、沼泽地。在陆地上,生活在大草原的动物不管是鸵鸟、有蹄类还是肉食类动物都能快速奔跑;在崇山峻岭生活的动物则具有攀崖(如岩羊)、攀树(各种猿猴)、跃涧(如雪豹)的特技。如雪豹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峻雪山中,从不愿意在丛林或灌木中藏身,世代居住在雪山的岩洞中,早晚出没在猎物活动的雪地里,它或是蹲伏在雪地里、岩石旁等待猎物靠近时发动突然袭击,或是四处寻找追击猎物。雪豹在高山上攀登如履平地,3~4米的山崖纵身而上,10多米的山涧一跃而过,盘羊、岩羊、旱獭、鼠兔都难以在它的追捕下逃脱,但它一到平原就无法生活了。虎是山中兽王,其一身黄黑相间的皮毛,是与其惯于藏匿在猎物来往路上的岩石间、草丛间相适应的,在保护色的掩护下,其潜伏行为有利于在猎物靠近时发动突然袭击,一举获得成功。山大王一旦离开山林,则会失去其王者的威风。“虎入平地受犬欺”,因为在平地,虎很少有潜伏之处,一身黄黑相间的皮毛已从保护色变为警戒色,很快就会被其他动物发现,其潜伏突袭行为就无用武之地。生活在我国内蒙古大草原的大鸨鸟,体大脚长,善于奔跑而不善飞,且不会鸣叫。每到繁殖季节,雄鸨总是要不断地纵身向上跳跃,然后张开双翅徐徐落下,这是其向雌鸨求偶的一种行为。因为雌鸨的个头要比雄鸨小,草丛遮挡了视线,使其不能发现雄鸨,鸨又是哑巴,不能用声音来传递信息,雄鸨只好采用一跃冲天的杂技表演来显示自己的所在位置,以便让急于成亲的雌鸨前来约会。同是生活于大草原,在地上营巢的云雀和百灵鸟,为了克服草丛遮挡视线这一不利因素,则用婉转悦耳的歌声来召唤情侣。蹼类是在沙漠中生活的一种小型啮齿类动物,除了其具有特有的生理活动来适应沙漠里的干旱环境外,沙漠这一特殊的地形因素也造就了它适应沙漠地表白天炎热干燥、冬春食物缺乏的行为习性。白天它躲在地下的洞穴里,并用土堵住洞口,阻止洞外热空气进洞,也防止洞内的水分向洞外散发,夜幕降临时,外界气温降低,空气略变潮湿时,即外出活动觅食。冬春季节,沙漠里缺乏食物,而在夏秋季节,沙漠里的旱生植物生长迅速,种子也容易采集,它们变得非常勤奋,除了饱餐外,还将吃不完的种子装进颊囊里带回洞内储藏起来,以便在冬春季节缺粮时食用。有人挖掘过蹼类的洞穴,一个洞穴内竟储有36升植物种子。骆驼之所以有沙漠之舟的美称,也是因为茫茫沙海这一特殊的地形因素所造就出来的。在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左右的草地上,除了牧草以外,什么树也没有,这里的气候变化无常,一天之内竟有四季之变,眼看着是大晴天,一会儿风云突变,刮风下雨,六月下雪也不少见。在这样的地形、气候条件下,鸟儿没有树可以营巢,只好打地洞躲避恶劣的气候条件,甚至钻进其他动物的洞穴中,过共栖生活。鸟兽共穴现象在这里非常普遍,2000多年前的古书中就有记载。19世纪沙俄时期的探险家在青藏高原探险时描述了鼠兔打洞,雪雀与其同居一穴,雪雀立在鼠兔身上啄食寄生虫的现象。

三、生物因素与动物行为

生物因素中,除了动物个体本身的生物学因素外,其他同种或不同种的生物对动物的行为都或多或少造成影响。其中,与动物生存、繁殖有密切关系的生物因素最为显著。

1.食物资源与动物行为

地球上的所有动物其生存、繁殖均离不开食物,肉食性动物离不开其他动物,草食性动物离不开植物,腐食性动物也离不开动、植物的尸体和残屑。因此食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均可明显地影响动物的行为。食物资源的自然选择压力,迫使远离大陆的加拉帕斯群岛上以种子为食的地雀祖先,进化成地栖、树栖、仙人掌栖等不同栖息行为及以种子为食、以昆虫为食、以仙人掌花和果为食等不同食性的四属14种地雀。达尔文在1835年环球航行时最早研究过这些鸟类,并以此作为动物行为进化的适应辐射律的最重要依据。大量的研究资料证明,凡具有迁移行为的动物,引发其迁移行为的原因尽管多种多样,甚至是多种生态因素的综合结果,但其中食物因素是最重要的一个。候鸟家燕春来(我国)秋去(南洋),大雁春去(西伯利亚)秋来(我国),它们南来北往的迁飞,其主要原因是在北半球的冬季,这些鸟类的栖息地食物资源缺乏,只得在冬季来临之前的秋末,成群结队地向食物资源丰富的南方迁飞。直到来年春季,北方的栖息地食物资源丰富时,再成群结队往北迁飞,并在那里繁殖后代。已有不少资料表明,只要在候鸟往南迁飞的途中设立食物投放点,向南迁飞的候鸟可滞留在食物投放点不再往南迁飞,最近几年开发的日本北海道观鹳景点,秦皇岛观鹳景点,就是在丹顶鹤秋季南飞的必经之路投放食物,使丹顶鹤在冬季也滞留在此地供游人观赏。可见气温下降是候鸟南飞的起因,而其实质则是食物资源的缺乏。坦桑尼亚的塞若盖特草原、肯尼亚的维多利亚湖之间的角马大迁徙行为,可以看出旱—雨气候因素是引发这一行为的直接原因,但归根到底,仍然是草原上的食物资源因旱—雨季节变化而变化,角马群为了生存、繁殖,其行为只能随食物资源分布的季节性变化而改变。每年6月由南向北,8月由北向南,狮、豹、狼、鬣狗等肉食动物及秃鹫等食腐动物紧跟其后,这些动物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得食物。就连小小的昆虫,每年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之时,便从漫长的冬季蛰眠中醒来,寻找食物。蚜虫爬在叶面上吸汁、蜜蜂采花酿蜜、菜青虫大嚼叶片、蜘蛛织网待猎、屎壳郎忙着滚粪球、蚂蚁四处穿梭搬运动物尸体、苍蝇追腥逐臭……到深秋花败、叶落、万物凋零之时,又一个个寻找隐蔽的角落进入冬眠。就连人类也摆脱不了这一俗套,“人以食为天”,年复一年,世世代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作、采集、狩猎、饲养、放牧……世间众生,无一不在为获得食物而劳作。

2.生物之间的各种关系与动物行为

生物因子中除了构成动物的食物的动、植物及其尸体残屑外,病毒、细菌以及同类其他个体和不同种动物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动物的行为。

(1)致病微生物与动物行为。地球上存在许许多多的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其中有些种类是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利的,有些则是有害的,可使动物致病,后者通常被统称为致病微生物。当动物感染致病微生物时,常常可能改变动物正常的生理活动和行为。如狂犬病毒可使患病动物出现狂躁不安、怕光、恐水、乱跑乱撞、攻击其他动物等异常行为。乙型脑炎病毒可使患病动物视力减退、出现运动共济失调、姿势异常、以头顶墙、不吃食、磨牙、做转圈运动等异常行为。破伤风杆菌可使患病动物四肢强直、各关节屈曲困难、运步障碍、虽然神志清醒但表现十分痛苦和惊恐等异常行为。除了这些人畜共患的病毒性、细菌性致病微生物可致使患病动物的行为产生异常外,许多动物在消化道致病微生物的作用下,也常常导致摄食、排泄行为异常(摄食减少,腹泻、呕吐)。

(2)同种类动物之间的关系与动物行为。主要表现为群体行为,见第二编、第三编有关章节。

(3)不同种动物之间的关系与动物行为。地球上存在种类繁多的动物,它们之间直接或间接地都可能互相接触,组成一定的关系,从而产生相应的行为。通常有如下几种表现。

①种间竞争。是指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竞争作用。这种竞争类型几乎涉及每一类生物。种间竞争又可分为资源利用性竞争和相互干涉性竞争。

a。资源利用性竞争。即两种或多种生物在利用同种资源时,因资源总量减少而产生的对竞争对手的存活、生殖和生长的间接影响,而物种之间没有直接的影响。水是所有动物的共同资源,在干旱的非洲大草原水源奇缺,为了生存,强大的动物如狮子、大象常常将其他动物从水源处赶走而独占水源。Gause以三种草履虫作为竞争对手进行实验,以细菌或酵母作为食物,各种草履虫在单独培养时,都表现出典型的“S”型增长曲线。当把大草履虫和双核小草履虫一起混合培养时,最初两种草履虫都有增长,但由于小草履虫增长比大草履虫快,最后排挤了大草履虫的生存。当把小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一起培养时,两者的增长速度都比单独培养时慢,形成了两种共存的结局,经仔细观察发现,双核小草履虫多生活于培养试管的中、上部,主要以细菌为食,而袋状草履虫生活于试管底部,主要以酵母为食。这说明两种不同的草履虫在资源利用性竞争中能够共存,是因为这两个种之间在竞争中出现了食性和栖息环境的分化——生态位分化。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非常普遍。加提帕斯群岛上的以种子为食的地栖地雀祖先因资源利用性竞争,分化为四属14种栖息行为及食性不同的地雀。大草原上的食草动物中,有的吃叶,有的食种子,有的采花粉、花蜜。长颈鹿吃高大乔木上的嫩枝、叶片,斑马吃长草,羚羊吃短草,鸵鸟吃种子。狮子猎食大型的动物(如羚羊、斑马),鬣狗则主要猎食小型的动物(如羚羊、角马幼仔),秃鹫则以狮、豹吃剩的残屑、腐肉为食。这些都是种间资源利用性竞争导致的生态位分化实例。

b。相互干涉性竞争。指种与种之间不仅存在资源利用方面的竞争,同时相互残吃,直接干涉对方的生存、繁殖。这种竞争在许多肉食性动物之间存在。如杂拟谷盗和锯谷盗在面粉中一起饲养时,不仅竞争食物,而且有互相吃卵的直接干扰。草原上的狮、鬣狗都猎食羚羊等有蹄动物,在食物缺乏时,也偷食对方的幼仔。不管是山中之王老虎,还是草原兽王狮子的幼仔,都难免被其他肉食性动物猎食,其他小型肉食性动物的幼仔就更不用说了。

种间竞争有两个特点,一是不对称性,即竞争各方影响的大小和后果不同。在某一环境中,可能是竞争者中的甲方占优势,而在另一环境中,可能是乙方占优势。如生活在潮间带的藤壶和小藤壶的竞争,藤壶的生长和增殖常覆盖、压挤窒息小藤壶,而小藤壶对藤壶的影响很小。但在潮间带的上部,即易干燥缺水的地方,小藤壶却能很好地生长,不受藤壶的排挤。这是因为藤壶对缺水很敏感,小藤壶对缺水较能适应。种间竞争的第二个特点是,对一种资源的竞争,能影响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结果。如各种食肉性动物的领域竞争都直接影响它们之间的食物竞争。印度丛林中的虎与豹,均是食肉类猛兽,各自占有一定的领域,当豹子进入虎的领域时,虎会毫不客气地将豹子驱逐出境,尽管虎豹的猎食对象有一点差异,但豹子进入虎的领域后,对虎领地上的动物种类、数量毕竟是有影响的。如豹一般不猎食成年的野猪,但可能把野猪吓得离开此地,使虎的猎食对象减少。何况还有可能伤害幼年的虎仔,因而虎必须把豹从自己领地上驱逐出去,甚至把对方杀死。

②捕食与反捕食。一种生物攻击、损伤或杀死另一种生物,并以其为食维持自身的生存,称为捕食。前者称捕食者,后者称被食者(猎物)。典型的捕食是食肉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因此在捕食者与猎物之间必然存在着为维持自身生存的生死竞争。捕食者为了提高捕食效果,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繁衍,在进化过程中通常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锐利的爪、牙、毒腺或其他武器,在行为上,则分化为两大类,即追击类和伏击类。犬科动物(狼、狐)多为追击类,具有细长的四肢,善于奔跑,且有持续长跑的耐力。猫科动物(虎、豹)多为伏击类,具有保护色,机警,行动诡秘,善于潜伏,发动突然袭击,但不能持续快速奔跑。昆虫中的食肉者石蝇也是追击类猎食者,而半翅目昆虫及许多种蛛形纲动物则是伏击类猎食者。相反,被食者(猎物)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及种族繁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与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结构和行为,如具有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能分泌、释放不良气味或毒物,感觉器官灵敏,善于发现捕食者(天敌),并及时向同类报警,以便及早藏匿、逃跑或准备反击。捕食者和被食者之间在形态结构和行为上的“军备竞赛”总是互相促进,协同进化的。

③寄生。指一种生物(包括动物、植物)从另一种生物(包括动物与植物)体内获取营养物质维持自身的生存。前者称为寄生物或寄主,后者称为宿主。寄主可能一生寄生于一个宿主体内,也可能一生分别寄生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宿主体内(即有中间宿主和宿主)。动物之间的寄生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地球上大部分动物种类的个体上,都或多或少地有其他动物寄生,包括人类在内。如疟原虫寄生于人的红细胞内,蛔虫、钩虫、绦虫寄生于消化道内,血吸虫寄生于血管内,螨虫寄生于体表皮肤……在无脊椎动物中,人们最熟悉的是各种寄生蜂将卵产于某些昆虫的幼体内,寄生蜂的卵在宿主体内孵化、生长发育,导致宿主发育迟缓,最后被杀死,寄生物则从宿主体内出来过其成年后的生活。寄生物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复杂的。就寄生物在宿主身上的寄生时间来看,有的是暂时的,如跳蚤在宿主身上吃饱喝足后就离开宿主;有的是有阶段性的,如具有中间宿主的各种寄生物;有的是永久性的,如寄生于肌肉内的旋毛虫。就寄生物对宿主的危害性来说,则与宿主本身的因素有关。如宿主处于幼年期,往往会导致宿主生长、发育不良,产生疾病,甚至造成死亡;对于成年宿主,因为营养不良或环境应激造成体质下降,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死亡,但在营养状况及环境均良好时,寄生物对宿主的危害就不那么明显。而宿主对寄生物也常可产生相应的适应,产生免疫应答反应,减轻寄生物对宿主的危害作用。在寄生物对宿主的生理、代谢活动造成影响的同时,有时也会对宿主的行为造成影响。如螨虫、虱子、蜱、跳蚤等寄生虫寄生于动物体表皮肤,会造成瘙痒,尤其是螨虫寄生造成的瘙痒,可以用“奇痒难忍”来形容,动物为了排除瘙痒,可能在树干、岩石上摩擦瘙痒处,也可能用爪、指甲、牙去搔抓、啃咬瘙痒处。更有甚者在兽医临床中还常见兔子、犬、猫将寄生螨虫的尾巴、脚掌咬得血淋淋露出白骨的病例。人体肠道寄生蛲虫时,因肛门瘙痒,不管大人、小孩,不得不用手指去挠肛门;牛皮蝇蛆寄生于牛的皮下,使牛躁动不安;羊鼻蝇蛆寄生于羊的鼻腔内,使其寝食不安,不断打喷嚏,一见到羊鼻蝇飞来即将鼻子藏于土内或狂奔,以避免羊鼻蝇在其鼻端产卵。蠕虫的幼体寄生于脑部(脑包虫病)时,造成动物神昏志乱,走路时乱转圈。锥虫、滴虫寄生于阴道时,动物有奇痒的感觉,但又不能像患螨虫那样去搔痒,因而使患者坐卧不宁、寝食不安;如马患媾疫、锥虫病时,患病初期公畜性欲亢进,母畜频频排尿,但屡配不孕;到患病后期,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步样强拘,走路摇晃或做转大圈运动。但总体说来,寄生物与宿主之间往往能协同进化,互相适应,即寄生物对宿主的致病力、危害性减弱,因为寄生物的致病力、危害性过强会导致宿主死亡,寄生物也随之灭亡,只有致病力、危害性较小的寄生物,才能在自然选择中生存下来。同时宿主的抗病力也在逐步增强,因为抗病力太弱的个体,往往会被寄生物致病、致死,被自然淘汰。

④偏利共栖。指两种都能独立生存的动物,以一定关系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另一方获得利益,而其对另一方既无利也无害。中美洲的文鸟,为了避免食肉动物伤害其卵及幼鸟,常将巢筑在胡蜂窝的旁边,胡蜂窝内有成千上万只带刺的胡蜂,如果有食肉动物靠近其窝均会遭到胡蜂的攻击,许多动物都不敢接近胡蜂窝,因此文鸟也就变得安全了。而文鸟巢筑在胡蜂窝旁边,既不会给胡蜂带来危害,也不会带来什么利益。除了文鸟外,还有秃鹰和长冠鹰也常将巢筑在蜜蜂窝上面,借助蜜蜂来保护鸟卵和雏鸟。非洲的蜂虎则喜欢乘坐在鸨鸟的后背上,随鸨鸟四处活动,一路捕捉昆虫。还有许多小鸟都喜欢将巢筑在大鸟巢旁边或里面,借助大鸟的保护,如鱼鹰是体型庞大的吃鱼鸟,鹩哥、鹪鹩、麻雀等小鸟常将巢筑在鱼鹰巢旁,甚至黑头夜鹭的巢也建在其下方,借助鱼鹰来保护它们。海鹫和食蛇鹰是既吃蛇,也吃小鸟的猛禽,居然也有小鸟在其巢中筑巢,这些小鸟不但不会受到“大朋友”的伤害,反而受到保护(避免蛇害),也不会给“大朋友”什么好处。

⑤互利共栖。指两种都能独立生存的动物,以一定的关系共同生活在一起,各自从对方获得利益。在动物世界中,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其中人类与家畜、家禽的关系是最典型的例子。人类给家畜、家禽提供饲料、圈舍和疾病防治等服务,使家畜、家禽得到食物、住所、安全保护等利益,而人类则从家畜、家禽那里得到劳动力、肉、蛋、奶、皮毛等报酬,真所谓各尽其力,各得其所,互利互惠。在自然界中,两种动物之间互相从对方获得利益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行为上的互利互惠。海洋鱼类中,有些小鱼专门为大鱼清除牙缝中的残肉或口腔、体表上的寄生虫,这些小鱼统称为“清洁鱼”,后者称为“顾客鱼”。清洁鱼的行为给顾客鱼清除了寄生虫,使顾客鱼感到舒适,而顾客鱼也给清洁鱼提供了食物。现已知有16个科的45种小鱼,一种蟹,6种虾扮演“清洁鱼”的角色,如小姐鱼、向导鱼、裂唇鱼;而顾客鱼则大部分是雄性的食肉性大鱼,因为它们好斗,容易负伤,也比雌鱼爱清洁,因此经常寻找清洁鱼为它们服务,除去牙缝中的残屑、伤口处腐肉及体表寄生虫。就连凶猛的鲈鱼、鲨鱼也经常请清洁鱼服务,从不伤害这些细心的服务员。在有敌害来临时,鲈鱼首先去对付敌害,保护清洁鱼,在自己也保不住命时,还会先将在其口内工作的清洁鱼吐出来,让其逃命,以免和自己一起遭殃。鳑鮍鱼在河蚌壳内产卵,卵孵化出的幼鱼也在蚌壳内生长,非常安全,当幼鱼长到一定程度,离开蚌壳去自己谋生时,河蚌的幼体则附着在小鱼的鳃腔中,被带到四面八方。鱼蚌双方互相帮助,相依为命。非洲、美洲、澳洲及亚洲南部的许多大动物,如野牛、水牛、犀牛、河马、大象、野猪等身上常常栖息着一些小朋友,如鹳、鹟鸟、椋鸟、海鸥、白鹭、啄牛鸦等,大、小朋友简直形影不离。这些“大朋友”的皮肤皮褶里常常生长着许多寄生虫,这些害虫不但吸食其血液,还搅得宿主们极其难受;而小朋友们则经常细心地在“大朋友”的皮肤皮褶里寻找啄食寄生虫,一方面填饱自己的肚子,又为“大朋友”们除去了烦恼。“大朋友”们在四处觅食时,还可惊起草中的昆虫,这些小朋友就趁机捕食这些昆虫。大、小朋友尽管不是同类的,但共同生活在一起,通过各自的行为,既为自己谋利,也给对方带来好处。青藏高原草地上的鸟兽同穴现象,也是两种动物互利共栖的实例。

⑥共生。指两种动物只有共同生活在一起,才能生存下去,如果将两者分离开来,各自均无法正常生存,最后导致死亡,这种共同生活,互相依存的关系称为共生。如白蚁喜欢吃木材,但肠内缺乏分解纤维素的酶,超鞭毛虫生活在白蚁的肠道内,它可产生分解纤维素的酶,将纤维素分解为可被吸收利用的糖类。这样,白蚁吃木材为超鞭毛虫提供纤维素,超鞭毛虫分解纤维素为双方提供可被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如果将白蚁肠道内的超鞭毛虫分离出来,放在白蚁体外,超鞭毛虫则会死亡,而白蚁肠内没有超鞭毛虫,也会饿死。牛、羊、鹿、骆驼的瘤胃内也存在许多原生动物种群(每毫升胃液中有1万~10万个纤毛虫),两者的关系就像白蚁与超鞭毛虫一样,如果将两者分开,双方都将无法生存下去。

四、人为因素与动物行为

所有生物都在地球自然环境中生活,人类也是环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的生活、生产一切活动都和自然环境分不开,尤其与生物界密切相关。人类的祖先过着茹毛饮血、渔猎为生的生活,当时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与其他动物没有什么差别,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非常明显,人类的活动主要是进行乱采乱捕、滥用环境资源。随着人类学会驯化动物和种植植物,开始了畜牧业和农业,随之也产生了相应的环境问题,如滥伐森林,过度垦殖,引起水土流失,草原沙漠化,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出现了现代化大工业,“三废”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大工业相伴而来的都市化,水、陆、空交通迅猛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出现了许多公害事件,进一步恶化了生态环境,人类的这些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各种动物的正常活动。此外,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社会环境、人类的思想意识观念也对动物的生存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1.温室效应与动物行为

CO2是影响地球环境能量平衡的重要因素,它对太阳光辐射是无阻的,但要吸收红外线,并阻挡红外线辐射的通过,就像温室的玻璃顶罩一样,使太阳光进来容易,出去难。大气层中的CO2越多,地球接收太阳的光能越不能以红外线辐射的形式散出去。热外流受阻的结果,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开始,越来越多的CO2通过燃烧煤炭、石油制品以及砍伐森林,垦殖燃烧森林、秸秆等进入大气,使地球大气层中CO2浓度越来越高。据有关部门测算,19世纪中叶,大气中CO2浓度为265~290ppm,而从1957年到1984年,大气中CO2浓度由315ppm上升到了345ppm。南极洲冰心资料分析也表明,大气中CO2浓度于19世纪工业革命后开始明显增加,1920年以后急剧增加。由于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全球气温在逐年升高,继而导致两极冰盖、雪山积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带北移,潮湿区和干旱区改变,使许多植物、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改变,动物只得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如气候带北移5~6个纬度,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和黄河、淮河、海河平原气候变得干燥少雨。20世纪后期开始,黄河出现多年断流。大熊猫的栖息地由于干旱少雨,箭竹大面积开花枯萎,大熊猫在山上找不到食物,病饿死亡不在少数,活着的只好下山到农区觅食,一改以竹为食的生活习惯,到农家偷吃鸡蛋、肉类,甚至捕食其他动物。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两极冰盖后退,北极熊不能像以往那样从陆地直接上冰面捕食海豹、海象,只好跳进海水中游一大段距离才能爬上冰面去猎食海豹、海象。有的北极熊不愿下海,转而闯进居民区攻击人类。由于温室效应造成海平面升高,导致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改变,各种生物需要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或行为才能适应新的环境,就连人类也不例外。如荷兰在过去的20多年里已在海崖防护工程上(包括三角洲计划)耗资150亿美元,以防止海水涌入淹没其土地、城市。

2.大气污染与动物行为

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大气污染的事件,日益严重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地球上许多生物的生存,包括人类在内。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卤族元素(氟、氯、溴)及其化合物以及超音速飞机、汽车尾气、氮肥厂排放的氮氧化合物均会造成臭氧层的破坏,由工厂和汽车排放的废气产生的光化学烟雾,以及由工厂排放的SO2造成的酸雨,都是近来几十年内出现的大气污染事件,由于这些污染,造成许多动物赖于生存的环境恶化,动物行为发生异常、生病,甚至死亡。臭氧层的破坏,使动物因紫外线过度辐射造成的皮肤癌、白内障、免疫力下降等疾病增加,使许多动物包括人类在内的活动发生改变,甚至造成死亡。因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1911年有1150人死亡,1952年有4000人死亡;美国多诺拉1948年有20人死亡,纽约1996年有400人死亡。这些人死亡前行为异常,流泪、喉病、咳嗽、呕吐、呼吸困难。由于大气污染造成的酸雨,1977年联合国会议承认属于全球性的污染问题。酸雨直接危害各种植物,使各种植物生长受阻,产量下降甚至枯黄死亡。由此造成植食性动物的食物减少,有些植食性动物,只好采食平时不吃的植物,有的只好迁移到其他地方去觅食,有的因病饿死亡;食肉性动物,也因某些动物的迁移或死亡,只得改变捕食对象或迁移他乡谋生。最近发现,酸雨中含有的微量重金属元素(如锰、镉、汞等)可以进入植物或动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累积起来,最终进入人体内,危害人体健康。如经常下酸雨的地区的鱼类,其体内重金属元素含量比无酸雨地区的高,鱼体骨骼变形,运动行为异常,人们捕食这些鱼类,可能造成重金属元素积蓄中毒。

3.植被破坏与动物行为

水、土资源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物界赖于生存的不可缺少的基本环境条件。有良好植被的林区和草原,能保持水土,能正常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凡是植被良好的地方,均生活着种类繁多的动物,由各种生物构成的生态圈保持着平衡状态。但是由于人口的激增,加之不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特别是砍伐森林,垦植草原,引起土壤流失沙漠化,不仅土壤变得贫瘠,而且造成江河、湖泊泥沙淤积,并可造成旱涝灾害。远在3千年前,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分布有良好的森林和草原,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具有比较优越的生态条件,这里动物种类繁多,农牧业相当发达。据考证,在西周时,黄土高原森林覆盖平均53%,在河南、山东等黄河中下游地区也有森林分布,当时黄河水是清的。到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社会稳定、经济复苏,人口从春秋战国、先秦时代战乱时的2000万猛增到5560万,人口的激增导致大规模毁林开荒、扩大耕地,以致西北、华北、中原一带的森林损失殆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雨量减少、湿度降低、气候恶化,出现干旱、风蚀沙化的土地日益增加,黄河水中的含沙量增加,从那时开始,黄河变成了著名的泥沙河,直至今天。由于植被的破坏,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一块一块地消失,岩画上描绘的熊、豹、鹿、狍已不见踪迹。20世纪50年代初期贺兰山东麓黄羊滩还可见到成群的黄羊及紧随羊群的野狼。西干渠建成后,沿山开垦出的农场从南到北连成片,黄羊、野狼只得逃往内蒙古或更遥远的地方去谋生,昔日黄羊成群的黄羊滩上,再也见不到黄羊了。长江中、上游也由于乱砍乱伐,使森林覆盖面积日益减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两岸猿声啼不住”;“月落乌鸣霜满天”的美景,现代人只好在古人的诗句中欣赏了。在宁夏川区,眼前可见到的影像竟是喜鹊在高高的电线杆或铁塔上筑巢,夜宿高大乔木上的白鹳、灰鹭,因无家可归而不见踪影。昔日每年黄河解冻后市场上都能见到的鸽子鱼,现在成了稀罕之物。我国沙漠化最严重的贺兰山,乌梢岭以东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来,已丧失土地资源3.9万平方公里,目前约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和2000多公里的铁路受到沙漠化的威胁。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大面积干旱少雨,黄河开始出现断流,加上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整个华北地区严重缺水,政府只好调动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启动南水北调工程,通过人类的行为来缓解因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恶化进程。

4.人类的观念与动物行为

由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显著高于其他的动物的智力,成为唯一能使用工具来制造工具的智能生物,因此人类可以通过智力和使用工具改造自然环境,控制其他生物,成为地球上生物界的主宰。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人类就凭自己的好恶对待其他动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他动物的生活和各种行为。

在人类完全依靠渔、猎活动而生存的时代,人类开始观察研究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以便获得更多的猎物。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了畜牧业和农业。人类开始以自己的好恶,区别对待不同种类的动物。对比较温驯的动物进行驯化,不但给它们提供食物,还保护它们不受天敌的伤害,最终使这些动物改变了野生祖先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成为被人类利用的家畜、家禽。狼被驯化为看家护院或供人玩赏的工作犬、宠物犬,这些犬不再像其祖先那样残害其他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转而吃人类给它们提供的食物,包括米、面一类的植物性食物。圈养的家畜、家禽不再四处奔波寻找食物,只等主人提供食物就是了。奶牛、蛋鸡、蛋鸭,除了不再四处觅食外,就连养儿育女也可不再操心,生下小犊,产下蛋以后,自有人类喂养、孵化。王公贵族以虎、豹、熊、狼的皮张做装饰物,来显示其权威;人类还认为象牙、犀角、羚羊角、麝香、燕窝、熊掌……有药用、滋补价值,造成这些动物被大量捕杀。而人类对那些被认为是有害的动物,更是采取赶尽杀绝的态度。在笔者的原籍,广东东北部山区,据祖母说,她年轻时清晨到地里干活,还见过老虎(华南虎),冬季经常有豹或豺窜进村子里偷食猪和鸡。笔者上小学时,乡政府曾组织狩猎队,主要是猎野猪,因为当时农民对野猪毁坏农田非常反感;还亲眼见到猎人打死的金钱豹,在集市见过猎人叫卖虎、豹、豺的皮张。冬、春季节豺和狐狸还偷食过笔者家里的仔猪和鸡。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上高中时,再没有听到有谁见过豹子、野猪,豺和狐狸也只有在深山里才能见到,更不用说老虎了。这些食肉类猛兽都在人类的枪口下灭绝了,还是远遁他乡?1958年笔者还是小学生,政府号召消灭四害,学校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要交一定数量的麻雀(包括麻雀蛋)、老鼠尾,并给各家发放滴滴涕毒杀苍蝇、蚊子。结果是麻雀明显减少,活着的见人就逃。除了苍蝇、蚊子被滴滴(DDT)涕毒杀外,稻田、水沟、池沼里许多动物都被毒死,以这些虫子为食的鸟类也纷纷死去。原来每逢傍晚,村头、河边树林、竹林里,百鸟齐鸣的热闹场景不见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来到宁夏的国营农场,场部周围的白杨树上都有白鹭、苍鹭筑的大巢,每逢黄昏可以见到这些大鸟成群归巢,柳树林里成百上千的乌鸦噪鸣;每年春天可以看到湖里天鹅、野鸭成群,鸳鸯戏水,白鸥绕湖飞翔,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叫人心旷神怡。可是春播时,乌鸦要翻地啄食种子,为了保住落地的种子,播种时拌上1059、六六六粉等农药;为了扩大耕地,排干湖水翻地造田;为了做办公家具,砍伐大树。其结果是到70年代中期,湖面缩小,大树消失,天鹅、大雁、白鹭、苍鹭、乌鸦均不见踪迹。因为湖面缩小,人们很容易进入湖区苇丛中去捡鸟蛋,野鸭只好不再在湖中芦苇丛中筑巢,跑到麦田里做窝孵鸟蛋。由于人类对待野生动物的残忍行为,造成野生动物报复人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肯尼亚大草原上,野象将曾经枪杀过幼象的医生围困在树上,几天后才被营救人员发现救出。因农民乱砍乱伐森林,西双版纳野象进村践踏农田,猴群糟蹋庄稼;因驯兽员粗暴虐待老虎,老虎发威伤害驯兽员;因牧民掏了狼窝内的幼狼,母狼窜进羊群咬死几十只绵羊……笔者还在街头亲自目睹过耍猴的人,因用鞭子抽打不听口令的小猴,母猴出其不意地夺下主人手中的鞭子扔出圈外,并跳到主人肩上龇牙咧嘴乱叫的场景。

近十几年来,人类破坏自然环境,遭到环境的报复事件日益增多,并为人类所重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人类应与动物和谐共处”等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世界各国纷纷成立环境保护机构,民间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也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应用科学的手段建立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野生动物一个温馨的家园,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20多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尽管经济落后,但人民政府仍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给予高度重视,贺兰山、六盘山、罗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沙湖、鸣翠湖、阅海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开发,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已经濒危、隐匿于贺兰山深处的岩羊,在21世纪初年即恢复了种群,2005年已有成百只岩羊组群下山觅食的景象。据测算估计,贺兰山岩羊总数已超过1万只,到人工投饲点采食的岩羊已可以与人近距离接触,不再见人就逃。一度隐匿于山中的石鸡,重新出现在贺兰山东麓草地上觅食。六盘山、贺兰山重新出现久违了的豹子踪迹。一度萎缩的沙湖、鸣翠湖、阅海湖,经过十几年来的建设和开发,已重现昔日生机盎然的景象,每到春暖花开时节,游人又可到此春游观鸟了。我国建立的许多自然保护区内,野猴、野鹤不再见人就逃,而是主动靠近游人,向游人索食。以往圈养在铁笼中的猛虎、熊猫……失去了在野外觅食的能力,甚至因性行为减弱而难于繁殖后代。自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以后,这些人工保护起来的野兽逐渐恢复了原来的野性行为。因为人类对待野生动物的观念,由乱捕乱杀转变为保护、利用,庭园里的麻雀多了,见人不再飞逃;人们在湖边观鸟,野鸟不再惊飞。在自然保护区里,游人与野生动物合影的机会越来越多。秦皇岛开发的冬季观赏丹顶鹤的景区里,丹顶鹤不但能留在迁飞的途中,不再像其祖先那样继续南迁,而且还能主动靠近游人索食,翩翩起舞供游人观赏。人工养殖的各种寄生蜂在人类提供的适宜环境中,可以终年繁殖,然后由人类释放到温室、仓库、棉田、果园中去,任其自由自在地寻找可以产卵的毛虫,清除被人类认为有害的昆虫。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在世界范围内禁止使用高残留的剧毒农药,转而利用生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利用动物的行为控制对人类生活有害的生物;利用法律手段,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来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只要人们不再按照主观的好恶观念去对待其他动物,与各种动物和谐共处的日子即将实现。

5.人类社会环境与动物行为

人类社会的变革对动物行为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在人类处于原始社会时期,渔猎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手段,人类主要靠追捕其他动物并将他们杀死而获得食物才能生存;猎物为了生存,在人类追捕时拼命逃跑或反抗,甚至两败俱伤。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变革,人类开始驯养家畜、家禽,家养动物不再四处觅食,甚至连哺乳孵卵等都不用操心。昔日的猎物不再仅仅为人类提供食物、衣物,人类还训练它们,供人类观赏、娱乐、看家护院、替人工作等等,而这些行为是它们的野生祖先所不具备的。就是野生的动物,在人类还未发明枪炮等远射程武器前,还不至于见人就跑,但到人类使用枪炮射杀动物以后,野生动物见人还在远处就开始逃跑了。人类社会制度的变革,对人类自身的行为影响最为明显,就繁殖行为而言,在原始社会,混交制度是普遍存在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存在一夫多妻制,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才用法律条文来规范人类的婚配行为,实行一夫一妻制。在处理人类各民族或各利益集团之间的争端时,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方式,人类可以用不同的道德观和法律条文来规范约束人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