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平鲁旅游志
11229100000069

第69章 沃血铸丰碑

悼民族女英雄李林同志

中共中央妇委

据最近所得确息,本年(1940年)4月26日,日军以四千余众,分兵三路,实行对我晋绥边区之根据地作第九次之围攻,李林同志当率队冲出重围之际,不幸遭敌伏击,李林同志曾奋勇与敌肉搏,手刃敌数名,但以众寡悬殊,于是日上午八时许在朔县郭家窑子(注:为平鲁县和山阴县交界的荫凉山上)壮烈殉国,与李林同志同时遭难者,还有英勇女战士十余人,及男同志二十余人。噩耗传来,悲痛莫名。二十余岁之青年李林同志自1937年夏起即在前方英勇杀敌,不仅是我们女共产党员的光荣模范,而且是全国同胞所敬爱的女英雄,今竟英年战死,实我中华民族——特别是我国妇女界一严重损失。中共中央妇委除对死者表示沉痛哀悼及对死者家属敬致亲切慰唁外,特号召全体女共产党员同志和全国妇女同胞更加奋起抗战,为完成李林同志等的未竟事业而奋斗,为李林同志及一切抗敌殉国的烈士们复仇而奋斗。

《新中华报》1940年5月28日

悼李林同志

《新西北报》1940年5月26日社论

牺盟晋绥边区(第十一行政区)领导者李林同志,在此次敌人对边区第九次“围攻”中壮烈地牺牲了,噩耗传来,悲愤莫名,不胜哀悼!

大家所熟悉的、卓越的女革命战士李林同志,福建人,初随其家人侨居于马来半岛,后返国肄业于北平师范大学,绥东抗战爆发后,救亡浪潮风起云涌弥漫于全国,在各地进步青年“到太原去”热烈的高潮下,李林同志毅然弃学到太原受训。“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李林同志被派往雁北大同牺盟特派员(注:应是大同中心区宣传委员),大同沦陷,被迫转移怀仁、偏关等地,与其他同志组织牺盟游击支队(现改编为XX团X营)开展雁北游击战争。由于敌人到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激起了民众的高度愤怒和反抗烈火,于是坚持抗战的牺盟游击支队,很快就发展到数百人,当时,李林同志就担任了该队教导员,三年来,即在最艰苦的敌后,与敌寇肉搏苦斗,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今春讨逆军事胜利后,牺盟晋绥边区区委会秘书屈健(她的丈夫)调任第十一行政区专员,区委会秘书一职遂由伊担任,同时,专员公署秘书主任亦由伊兼任。这些繁重而艰巨的工作,使她更积极更坚定起来!

李林这个由英勇、果断、坚定、顽强、战斗组合成的名字,在晋绥边区及其附近地区,一提起来,就使每个男女老幼熟悉而感到无限亲热。李林同志在群众中间,成为这般伟大可亲的人物,绝不是出于偶然。在牺盟晋绥边区,群众认她为自己的领袖;行政人员,说她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而部队中军事人员却说她是一位天才军事家。这些群众口中吐出来的话语,证实了她不仅是一位群众工作的领导者,同时是一位政治家,又是一位军事家。这主要是由于她在军事上创造下光辉的战绩;在政治上维系了和坚定了对于最后胜利的信心;在群众工作上她也起了伟大作用,尤其是妇运工作,更作了开路先锋。因此造成了李林同志光荣的名字。

在这伟大的时代中,虽有不少民族女英雄,然而像李林同志深入敌后,指挥武装部队,领导工农群众与敌冲锋陷阵,血肉相拼,以至坚持三年之久,创造下辉煌永远不可磨灭战绩的恐怕只有李林同志了!尤其是此次在敌人四面包围而来,无法冲出,终不免于一死的坚强信念下,沉着、英勇、顽强地毙敌人六名,最后遂毅然以枪膛中最后一粒子弹打死了自己,而免于遭敌辱杀。这种伟大的壮举,真可动天地而泣鬼神,成为中国民族英雄的最光荣的典型。

李林同志的一生历史,是一部光辉灿烂的斗争史,她的死,无疑的是国家的一个大的不幸和损失,尤其是晋绥边区的人民更是失掉了他们最亲热的保姆,失掉了光明的灯塔。

李林同志是为民族而生,也是为民族而死,在民族危机依然严重的今天,在妥协投降依然成为时局中主要危机的时候,二战区及全国女界同胞应向李林同志学习,踏着李林同志的血迹,战斗下去,以争取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

(原载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新西北报》)

李林同志壮烈殉国

牺盟晋绥边区创始人之一,雁北妇运工作领导人,现任牺盟晋绥边区委员会秘书,雁北牺盟游击支队(新编××团××营)教导员,兼第十一行政区专员公署秘书主任李林同志。于上月26日敌寇九次“围攻”我雁北游击根据地时,在××县郭家窑村(平鲁山阴交界的荫凉山上)壮烈牺牲了。查敌此次围攻,我在平太村被敌包围。李林同志率队冲出,至郭家窑一带,又遇截击,李林同志当即沉着应战,并亲以手枪与敌人搏斗,犹毙敌兵六名,终因弹尽力竭,敌我众寡悬殊,眼看即为敌兵活捉,遂以最后一颗子弹,对着自己,穿喉而过,壮烈牺牲,英勇殉国。晋西北军政首长及各界人士,闻之无不悲愤,并准备追悼云。

(原载1940年5月26日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新西北报》)

巾帼英雄李林壮烈殉国女战士十余人亦光荣牺牲

(本报山西通讯)本年4月26日,敌兵千余,对我晋绥边境实行第九次围攻,我军XX游击支队治主任李林(女性)当率队冲出重围,在郭家沟窑子(朔县属)(注:是平鲁和山阴交界处的荫凉山)与展开激战,李氏率队奋勇与敌肉搏,不幸遭敌伏击,但犹镇静指挥,手刃数敌,惟以众寡悬殊,李氏身数弹,壮烈殉国。同时遇难者尚有女战士十余人。按:李林,福建闽侯陇溪人,年二十四岁,幼时生长南洋爪哇,返国后就学于上海爱国女中,当时积极参加爱国运动,25年入北平民国大学,26年春至原入军政干部训练班,5月派赴大同工作,大同失陷后,即参加游击战,并组织女青年涌跃入伍。嗣即率队转战于雁北绥东一带,迭建伟功,历在××游击支队任政治主任,××营教导员,牺牲救国公同盟晋绥中心区区委(委员)兼组织部长等职,李氏之杀敌殉国,悲壮伟烈,堪为巾帼英雄也。

(原载一九四〇年五月二十六日重庆版《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