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平鲁旅游志
11229100000017

第17章 千佛洞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平鲁胜景北固山,神龙皆得,是祷皆灵,有求必应,久为塞上名山。山因神名,名因龙重,自明代靖边设卫,清朝撤卫改县,500年来,香火旺盛,声名远播。北固山庙宇众多,鳞次栉比,历朝增修,代有华章。三教齐聚,追本溯源,各显圣明。登山朝庙,求神拜佛,财路随缘;焚香祭祀,仙人指点,恩泽万民。然世事兴衰,山容庙貌屡毁于战火兵燹,动乱更致旧俗破除,岂畏神灵主理造化,瓦砾废墟,夷为平地,香火不再,殿宇不存,黯然隳誉。

2008年平鲁区政府实施“历史资源挖掘,旅游景区开发”方略,在北固山“三教”圣地原址修复“千佛洞”,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60平方米,有大殿和三岩洞,供千尊佛像。通过弘扬佛法,化诚养德,悉宗自然和谐。在北固山顶峰原贞武庙址新建“显圣顶”五层楼阁,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80平方米,投资1100万元。内塑中华文化科技历史名人像百尊,集中反映中国文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众善之美及其圣贤之学的源远流长,以启迪后学,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在半山西侧新建“聚仙岩”道教殿宇,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投资780万元。殿内塑道教人物百尊,以彰显道法自然,崇尚道德理想的客观宇宙学说。同时建大型钟鼓楼,恢复后柁檐戍楼景观。整个山体进行了绿化,栽植松柏2500亩,投资310万元。引水上山、修路等其它工程投资280万元,总投资3475万元。

北固山开发工程由山西省太原市兴华岩石工程勘测有限公司进行地质勘测鉴定,湖北省黄石佳境设计院设计,湖北省殷祖古建园林有限公司承建。

金戈铁马,鼙鼓号角……

边塞上的重镇,高树一杆旗帜;

嗨,皇天后土上吟诵的诗词,

如今,又有令人壮怀激烈的篇章。

一只凤凰,在这里真正地栖落,

北固山啊,就是梧桐树的身子;

尽收眼底,庙宇、禅房、梦想、渴望,

再不是缥缈的,已是现实和谐的展示!

北固山历为佛教圣地,半山东侧崖壁有千佛洞。石洞敞口向南呈不规则矩形,长6米许,高2.8米左右,两侧和上部石甲嶙峋,参差棱嶒。进入里面则石壁光洁,天穹完全被巨大的石块覆盖,地面平展如砥,有不规则石罅线将地面自然分割。纵深5米处拐向东北,深约3.5米,形成天然洞室,旧时为住持长老参禅打坐修炼之处。洞径直正面供奉释迦牟尼金身及众多佛像,洞口立创修千佛洞碑碣。明清以来,因卫所大军云集,商贾辐辏,士学农耕人口密集,崇祀风靡,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一直旺盛。山因洞名,洞以佛灵,祷祭为神,荫庇八方。紧邻千佛洞西侧石洞,相传尝为神龙栖息之地,一朝破壁腾飞,在洞壁留下龙甲龙爪印痕,誉为“石壁龙迹”,为北固胜景之一。千佛洞因此愈加神奇而魅力无穷,久为名山宝刹圣地。

北固山是平鲁重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项目。“固山巍焕”盛景斐然,其上苍松翠柏掩映,紫烟薰风飘香,游山听泉,宠辱皆忘。沿山间雕栏通道,上180级台阶处,向东一拐,即进入富丽堂皇的千佛洞寺庙区。东侧屹立两柱牌坊,由水泥钢筋和预制件浇注而成,高8米,宽4.5米,彩漆描龙绘凤。两根大红枋柱擎天立地,中间横额西向镌“佛光普照”四个鎏金大字,东向镌“瑞气呈祥”四个朱漆大字,典雅吉祥。牌楼两侧石雕护法守门武士哼哈像,高2.2米,执鞭仗剑,威风凛凛。游人到此观赏,除委心于禅,潜心于道,勤学于儒外,既寓神于剑,又寄情于鞭,心之所至,神即随之。相邻牌坊数米的西南角,建六角重檐观景亭。亭高8.5米,宽4米,水泥预制结构,琉璃瓦脊宝顶,汉白玉雕花围栏,彩绘花鸟山水,图案纷呈,抬头天穹藻井两方连续云涛仿佛在蓝天下飘动,置身亭中凭栏远望,情、景、境融为一体,如临仙界。

从角亭沿山体石壁呈9度弧形角城垛古色古香,到东禅房,长60.3米,如一条起伏的彩带将山体上下悬割,嶙峋的崖壁中段借势铆嵌,形成一朵自然开放的荷花,将千佛洞托举在晴岚飘渺的莲蓬宝座之中。

千佛洞依山势修建,大殿东西净长52.8米,净宽11.062米,面积584.74平方米。大殿分三大厅,正对原千佛石窟的为正殿,二层重檐歇山顶结构,高14.89米,宽19.2米,斗拱密集,气派大方,一层斗拱结构为三重,二层斗拱卯榫为四重,仿古木雕夹扇门窗,珠光宝气的琉璃瓦顶,高脊灿烂,龙形正吻张望灵动,垂脊和挑角结构严谨,垂兽和戗脊仙人走兽相呼应。整个三大殿东西贯连相通,宽展壮观,前檐穿廊16根丹漆抱柱一字排列,气势恢宏,东西大殿各长为16.8米,高10.14米。正殿门宽4.8米,两翼为7.2米。东西侧殿门宽4米,两翼为6.4米。大殿塑佛金身千尊,冥思沉寐,笑口常开,形态各异,偃仰俯侧,风云际会,栩栩如生。正殿佛坛高1.5米,莲花宝座高0.9米,上塑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如来佛,左侧塑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侧塑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三尊主佛像为盘坐式,高6米,法度庄严,形象伟岸。在如来佛左右分别塑其弟子迦叶和阿难(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长于记忆,故称“多闻第一”)的站像,高4米,造型挺拔秀美,袈裟流畅自然,仪容虔敬恭和,极具惟善诚和,佛法化人的魅力。正殿一进门东西两侧各塑两尊高3米的四大天王神像,怒目哼哈,神情狰狞。东侧的一尊握剑,为东方持国天王,一尊怀抱琵琶,为西方广目天王;西侧的一尊操蛇,为南方增长天王,一尊执罗伞,为北方多闻天王。分别意为娱神、护佛、显法、驱邪之意。东殿塑大乘文殊菩萨和大乘普贤菩萨、地藏菩萨,高4.5米,西殿塑南天弥陀观世音菩萨站像,左右为文武护法神像,高4.5米。观音两侧塑龙子、龙女神像,高4米。

千佛洞四大佛教荟萃,神圣尊容,端庄慈祥,法圣严明;十八罗汉个个真人大小,有的参禅打坐念经,有的掐珠悟道,有的挥臂呐喊,有的怒目相向,有的嘻嘻哈哈……形态逼真,分列东西殿侧,动静相宜,呼之欲出。罗汉雕塑上方彩绘“飞天歌舞”壁画,祥云舒卷,萦绕天际,飞天飘逸,仿佛云神雾仙下凡,和殿宇浑然相托。一进入千佛洞区,梵音不绝于耳,目睹大殿尊神,沐佛法之甘露,自在尽心洗尘。精湛的现代建筑工艺,雕塑彩绘艺术,古老的碑碣石刻,传统而精辟的佛界楹联,神奇的传说,为修身心、弘佛法、结善缘、积厚德的善士信徒,也为所有朝山礼佛的人们提供了一块感悟佛法、感悟禅机、感悟自然和谐的圣土净地。为佛、道、儒集于一山注入宗教文化的厚重内容。

千佛洞是北固山寺庙群标志性建筑,湖北省黄石市佳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08年开工建设,2009年6月佛殿基本竣工,同年大殿彩绘和金身千佛雕塑完成。

佛陀应世生人间①,结草打坐菩提边②。

誓愿正觉显神通,普度十方脱苦难。

北固毓秀集千佛,世尊时教五百年。

因缘生法③皆信受,圣地典藏众心田。

注释:①佛法讲菩萨观世间生老病死,诸苦逼迫,众生造种种恶业,受种种恶果,因下生人间修度。

②佛典载,修行者结吉祥草为团,打坐菩提树下,愿誓修成正果,超度众生。

③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必然遵循的因果法则。适当的因和缘结合,才能出现种种不同的形态,进而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里发展、变化乃至消亡。现实中缘聚而生,缘散则灭。缘法揭示了任何一种事物和客观环境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