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让世界看到你
11223600000060

第60章 十万零一元的爱心流转

2005年6月10日,在武汉大学念大三的宫玉峰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全身乏力,医生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学校为他募集了4万余元。然而巨额医药费很快让宫家一贫如洗,连抵押房子的几万元也很快花光了。好心人将宫玉峰的遭遇发到了网上,万余元善款很快送到他手中,可几次的化疗后,又没钱了。

宫玉峰彻底失望了:父母养育了这么多年,自己什么抱负都没来得及实现,却在快要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得了这种病,年迈的白发父母砸锅卖铁,连房子都抵押了,却还是填不满高额药费的“无底洞”,宫玉峰想放弃治疗。

2006年春节,宫玉峰的手机上出现了一条短信:不要放弃!也许我能帮你。

发这条短信的,是另一个白血病患者栾丽君。栾丽君是山东青岛大学的学生,2004年1月患白血病后,经过9次化疗,却依旧笑对生活,她甚至在病痛中为白血病友开通了一条“彩虹热线”,给他们打气添乐。宫玉峰和栾丽君一直保持着短信联系,享受着她彩虹般的“温暖”和鼓励。

从短信交往中,宫玉峰知道:2005年11月,两个人的生命同时出现了生机。自己成功地找到骨髓配型对象;栾丽君也找到了失散22年的同胞妹妹,并且配型成功。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栾丽君的妹妹在今年元月怀孕,而怀孕者在怀孕期间和哺乳期间都不适合进行干细胞捐献。这意味着,栾丽君至少要3年以后才能考虑移植手术。

3年之内无法进行骨髓移植手术,而寻找新配型的希望如大海捞针一样渺茫。以前,栾丽君总想着等病好后再好好回报社会,现在,她觉得可以马上开始!“我不想让这些钱白白等下去。”几天后,栾丽君决定把10万元的社会捐款转捐给只有一面之交的宫玉峰。家人不解,栾丽君说:“宫玉峰有配型,现在缺钱,做了手术不就有希望了吗?宫玉峰是独子,挽救了他,就挽救了他的家,而我即使离开了,还有妹妹可以照顾父母。”当天,栾丽君写好遗嘱告诉母亲:“女儿能走到现在,是社会上的好心人给了力量……如果女儿离去了,请把我交给医疗机构。”

然后,栾丽君给宫玉峰打电话,亲口告诉他自己决定将10万元转捐给他。而一旁的医生善意地提醒栾丽君:尽管妹妹的干细胞暂时无法提供,但医院方面仍在海外积极寻找配对骨髓,做移植手术并非没有可能,而且,即使不做移植,也应该坚持化疗。

但栾丽君不改初衷。2006年3月10日,她托人将书面“转捐申请”呈交烟台市慈善总会。3月18日,栾丽君的母亲陪着女儿来到烟台郑重地签下了转捐协议。3月22日,10万元钱如数汇到宫玉峰就医的济南军区总医院,成了宫玉峰的住院押金。之后,栾丽君怕宫玉峰不接受,特意让母亲把1元硬币交给宫玉峰,并带话给他:“我知道10万元钱对一个白血病人是多么大的支撑!如果说10万元钱是一片爱的海洋的话,这片海洋便是由10万滴1元钱的水滴汇成。一滴水里有海,而只有流动的水,才能不腐。”

原来,10万零1元,包含着栾丽君对爱的透彻体验和理解——“一滴水里有海”,就算你没有10万元,但只要你手中有1元钱,同样可以让爱的水滴熠熠生辉;“流动的水,才能不腐”,当“受爱”的你懂得“施爱”时,爱的河流才能源源不断,也才会更加清澈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