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青少年成长必知的心理学定律
11222500000042

第42章 基斯登法则

——青少年应该学会冷静、从容、全面地思考问题,学会自我控制,成为一个勇敢而坚强的人。因为自制能力强否表现了一个人成熟与否。我们应该自知、自制。

相传古时某宰相请一个理发师理发。理发师给宰相理到一半时,也许是过分紧张,不小心把宰相的眉毛给刮掉了。哎呀!不得了了,他暗暗叫苦,顿时惊恐万分,深知宰相如果怪罪下来,那可吃不了兜着走呀!

理发师是个常在江湖上行走的人,深知人的一般心理:盛赞之下其怒自消。他情急智生,猛然醒悟!连忙停下剃刀,故意两眼直愣愣地看着宰相的肚皮,仿佛要把宰相的五脏六腑看个透似的。

宰相见他这模样,感到莫名其妙。迷惑不解地问道:“你不修面,却光看我的肚皮,这是为什么呢?”

理发师装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解释说:“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大人的肚皮并不大,怎么能撑船呢?”宰相一听理发师这么说,哈哈大笑:“那是宰相的气量最大,对一些小事情,都能容忍,从不计较的。”

理发师听到这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说:“小的该死,方才修面时不小心将相爷的眉毛刮掉了!相爷气量大,请千万恕罪。”

宰相一听啼笑皆非,眉毛给刮掉了,叫我今后怎么见人呢?不禁勃然大怒,正要发作,但又冷静一想,自己刚讲过宰相气量最大,怎能为这小事,给他治罪呢?

于是,宰相便温和地说:“无妨,且去把笔拿来,把眉毛画上就是了。”故事中的理发师虽然很有心计,但是如果不是宰相的豁达胸襟,他也难免受到处罚。

美国管理学家基斯登提出:“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这就是“基斯登法则”。他告诉我们,要“进退有度才不至于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一株美丽的红玫瑰认为自己是花园里最美的花而感到骄傲,但突然发现身旁蹲着一只又大又难看的青蛙,觉得有失体面,勃然大怒,命令青蛙立即从它身边消失。青蛙顺从地离开了。可没过多久,红玫瑰的叶子和花瓣都掉光了。原来玫瑰花离不开青蛙,青蛙能帮它清理身上的虫子,青蛙一走,虫子便活跃起来,如果当时玫瑰能够宽容地看待青蛙的存在,也就不会让自己过早地凋零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也很像这朵玫瑰,总是不能宽容别人的缺点,结果却不知道自己也有很多的缺点和错误。正如《伊索寓言》中所说:上帝造人时在人胸前与背后各装上一个袋子,胸前袋子中装着别人的缺点,背后装了自己的不足,所以人往往容易发现他人的不足而不易发现自己的不足。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不愉快的事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如被朋友拒绝友情,疼爱自己的亲人突然去世或患了重病,父母离异,考试“考砸”了……就因为这些突然的变故,很多学生无法承受打击,有的学生就逃学、离家出走或乱吃药、抽烟、喝酒,以为这样可以解除烦恼。却不知道这样恰恰是害了自己。

当这样的情况突然出现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学会开朗、豁达处事,凡事处变不惊,镇定自若,也就是想得开,不小心眼,不斤斤计较,生活潇洒自在。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不去想令人不愉快的事,做自己有兴趣的事。例如参加文体活动,读一本喜欢的书或听音乐。

尽管有挫折和压力,只要专心做事,就会使自己情绪稳定,泰然自若。要认识到事物发生的合理性,平静地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不以沮丧和烦恼来“惩罚”自己。再有就是把不痛快的事、想不通的事,向自己喜欢和信任的人——朋友、伙伴、父母、老师倾诉出来,得到同情和帮助。从而培养自己豁达的胸襟,也能够容忍一些令自己不愉快的小事情。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完善,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当然我们说的宽容、豁达并不等于是做“好好先生”,不得罪人,而是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尽量避免说不,以免伤害对方。如果我们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这样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那么我们的心理就是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