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青少年成长必知的心理学定律
11222500000039

第39章 鲇鱼效应

——没有竞争意识,就没有生存的能力,青少年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竞争意识,为以后的生存打好坚实的基础。

秘鲁的国家动物园里生活着一只美洲虎,它简直称得上是镇园之宝。园内的人对它照顾得无微不至,他们先是跑马圈地,圈出6万平方米的绿地,让它自由自在地占地为王。为了使这里更像一个真正的自然保护区,在这片绿地上还放养了一大批食草动物。令人称奇的是,这只美洲虎一直和食草动物和平共处,牛、羊、兔们毫无后顾之忧,因为这只虎根本懒得理它们,它整天躺在装有空调的虎房里,不是睡就是吃饲养员送来的按营养比例调配好的肉,吃饱喝足了仍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而野生的美洲虎本以身手矫健闻名,它们长于爬树和游泳,在河边它们甚至会用一只脚爪伸到水里去抓鱼,很少空脚而归。

看到园里的虎如此懒散,人们很替它着急,于是就以人类自己的心理去揣测它,想来想去觉得它精神状态不佳是因为孤独。于是秘鲁人民开展了一场募捐活动,大家爱虎心切,纷纷慷慨解囊,动物园募到大笔款项,之后又通过外交部与哥伦比亚和巴拉圭达成协议,定期从他们那里租借雌虎来给这只雄虎做伴。

然而,领地上来了一只异性,也没有引起它多大兴趣,生活轨道一如既往。一位来自山野乡间的农人偶然到动物园参观,见到此情此景,不由大发感慨,说这么大的区域让它独自为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它还能有什么活力可言。生活在没有竞争对手的环境里,别说动物了,就是人也会变得死气沉沉。

见他说得有理,动物园从善如流,经过论证,决定在这一片地区投放进3只豹子和两只狼。这真是一剂灵丹妙药,自打来了敌手,美洲虎的精神跟着来了。它总是东走西看,明察暗访,再不肯回用房去睡大觉了,连饲养员送来的肉块也不屑一顾了。管理人员说,它简直就像变成了另一个“人”。更令人惊喜的是,没过多久,它就让它的女友——那只巴拉圭来的雌虎有了身孕并产下了健康的虎崽。据说,挪威人捕沙丁鱼,抵港时如果鱼仍然活着,卖价就会高出许多,所以渔民们千方百计想让鱼活着返港,但种种努力都归于失败,只有一艘船总能带着活沙丁鱼回到港内。直到这艘船的船长死后,人们才知道了秘密:鱼槽里放进了鲇鱼,鲇鱼在沙丁鱼中穿来穿去,沙丁鱼受到影响也摇头摆尾,促进了空气的流通,增强了自身的活力。这样一来,一条条活蹦乱跳的沙丁鱼被运回了渔港。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鲇鱼效应”。

当今社会的竞争异常激烈,要想在未来的社会中生存,就必须有足够的竞争意识,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各项技能。作为学生,我们不要被暂时的安逸所迷惑,也许安逸的表面掩盖了许多我们不曾注意到的小问题。客观规律表明,危机的存在是必然的,且危机的来临是无声无息的。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高度的危机感与紧迫感,变压力为动力,不断变革,不断创新,不断提升“猎食”的技能,以便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一匹自命不凡的马,天天在等待自己心目中的“伯乐”。

一个商人来了,对它说:“马啊,你愿意跟我走吗?”

马问:“你是做什么的?”

商人回答:“我每年走南闯北做买卖。”

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么可能为你一个商人驮运货物呢?”

一个士兵来了,对它说:“马啊,你愿意跟我走吗?”

马问:“你是做什么的?”

士兵回答说:“我长年征战沙场,为国效命。”

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么可能为你一个普通士兵效力呢?”

一个猎人来了,对它说:“马啊,你愿意跟我走吗?”

马问:“你是做什么的?”

猎人回答说:“我每天都翻山越岭去打猎。”

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么可能去当猎人的脚力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匹马仍然没有找到自己理想的主人。

一天,一位钦差大臣奉命来民间挑寻千里马。这匹马找到钦差大臣,对他说:“我就是你要找的千里马啊!”钦差大臣问:“那你熟悉我们国家的道路吗?”马摇了摇头。钦差大臣又问:“那你上过战场,有作战经验吗?”马摇了摇头。钦差大臣说:“那我要你有什么用呢?”马说:“我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钦差大臣让它跑一段路看看。

马用力地向前跑去。但由于它长年没再锻炼,没跑上几步就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钦差大臣叹息一声,一言不发地走了。千里马之所以没有达成心中的目标,就是因为它对自己没有清楚的认识,也没有意识到竞争的重要性。对于处在成长和发展阶段的我们来说,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竞争意识,这种潜在的积极性一旦调动起来,不但会产生乐于完成学习任务的迫切需要与强烈的动机,而且会有更强的外部行为努力、更强的责任心、更大的创造力。因为竞争意识泛指对外界活动所做出的一切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心理反应,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就是提高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