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每天学点世界史
11219400000006

第6章 历史人物

圣女贞德为什么被人们誉为“奥尔良姑娘”?

在英法百年战争中,英国占领了法国北部,法国国王被迫退保南部。1428年,英军大举进攻南方重镇奥尔良城,此城如果失守,法国有全部沦陷的危险。查理在法国的小朝廷面对英国的来犯一筹莫展,年仅17岁的贞德挺身而出,请求国王给她一支骑兵队,去解救奥尔良城。国王查理在半信半疑的情况下,同意她率军前往奥尔良,并赐她军旗、战马和佩剑。贞德一马当先,架云梯登城,不幸被敌箭射中肩部,跌落下来,法国王家军官见英军抵抗顽强,便想撤走,在这关键时刻,贞德忍着伤痛,冲向堡垒,在她的影响和激励下,士兵们终于拿下屠棱要塞。随后,被围209天的奥尔良城光复了,从此,贞德被人们誉为“奥尔良姑娘”。

奥尔良解围后,贞德继续挥师北上,连续收复了许多北方城市。1429年7月贞德亲自伴同国王查理来到兰斯大教堂,为查理举行加冕典礼。查理即位后,赐予贞德贵族称号和大量币帛,但她拒绝接受,却请国王立即进军巴黎。贞德的声誉日益增高,法国贵族和大臣既害怕又妒忌,乃蓄意谋害贞德。在康边战斗中,守城指挥官有意把她关在城外,贞德不幸被俘,并被以一万金币的代价卖给英军,查理坐视不救,贞德被宗教法庭诬为女巫判处火刑。临刑前她奋力高呼:“你们一定会受到惩罚的。”“法兰西万岁!”

在贞德爱国精神的鼓舞下,法国人民终于取得百年战争的最后胜利。

伊凡四世为什么被称为恐怖的伊凡四世?

伊凡四世即位时年仅3岁,成年加冕后自称为“沙皇”。他执政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削弱大贵族势力,加强王权。他颁布新法典,统一全国法律,各地设司法机关,削弱地方长官司法职权,提拔中小地主担任各级官职。后在中央设领地衙门和军事衙门,废除总督制,改由地方中小贵族充任法官。又颁布军役法,规定无论大贵族的世袭领地还是中心贵族的采邑,每150俄亩的土地必须出全副武装的骑兵一名。由于取消了大贵族骑兵的特权,使得骑兵人数大为增加。

为了更加彻底地摧毁大贵族的经济基础,伊凡还将全国划分为由“杜马管理”的普通区和由沙皇直接管理的特辖区两部分。凡土地富饶、商业发达、具有军事意义的地方皆为特辖区,分给支持沙皇、服军役的中小贵族。收回特辖区内大贵族的世袭领地,将遥远的普通土地作为交换。又从中小贵族中挑选亲信组成特辖军团,以镇压大贵族的反抗。通过以上措施,伊凡四世削弱了大贵族的割据势力,确立沙皇专制政体。伊凡四世也因残酷镇压意欲谋反的大贵族,获得了“恐怖的伊凡”之称。

沙皇伊凡四世在位的时代,采取积极对外扩张政策,企图把俄罗斯从一个内陆国发展为海洋帝国。伊凡四世先灭了喀山汗国,又兼并了阿斯特拉罕汗图,逐渐占据整个伏尔加河流域,从而打开了从俄罗斯到黑海的通路。但是强大的土耳其帝国扼守着从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咽喉——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面对这一难以逾越的障碍,伊凡四世把扩张矛头指向西方,企图从波罗的海打开一扇“窗户”。但是,经过25年的战争,俄罗斯夺取出海口的目的并未实现。

你知道关于丰臣秀吉的故事吗?

日本战国时代,战乱频繁,大批旧贵族在战乱中丧生,新兴武士崛起。丰臣秀吉就出生在那个时代。秀吉不甘心如此贫苦一生,20岁时他决心去当一名武士,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兼并战争中。他来到大名织田信长手下,做一小卒。秀吉以其聪明能干很快崭露头角,得到了织田信长的赏识。1569年,秀吉出任京都守护,此后,秀吉追随信长出生入死屡屡立下杰出战功。

1582年,秀吉出征被围,织田信长率部来救。途中家臣明智光秀突然叛变,织田信长被迫自焚。秀吉得知后,带领人马很快击败了明智的军队,将叛臣杀死。之后,秀吉便以信长继承人自居,引起信长部将的反抗。秀吉接连镇压了信长的部将和其他重臣的反抗,继续统一日本的战争,终于在1587年基本统一了日本。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治国有方,使多年战乱的日本变得国泰民安。可是他的野心并没有满足,而是想建立一个亚洲大帝国,充当亚洲霸主,到比日本更广大的空间施展一番。

1592年,丰臣秀吉亲率18万大军发动对明帝国附属国——朝鲜王国的战争,这使朝鲜措手不及。朝鲜的大半江山很快被日军占领,朝鲜国王被迫出逃,只好向宗主国明朝求援。

1597年,丰臣秀吉再派水陆军14万进入朝鲜,决心与明朝见个高低。明军在老将邓子龙的率领下,奋勇杀敌,大破日军,使丰臣秀吉征服朝鲜的梦想破灭了。

这次战争的失败使得丰臣秀吉一下子被千夫所指,国内骂声一片,那些本来就看不起他的贵族大臣们更是群情激愤,丰臣秀吉一病不起,第二年就死了。日军也被迫完全撤离朝鲜。

“读史心得”

丰臣秀吉出身寒微,通过努力奋斗建立了统一日本的丰功伟业。但他在事业的高峰时错误地发动了对中国明朝战争,这场战争最终成为对他的致命打击,使得他一生功业化为乌有,身死族衰,他也因此成为一个悲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