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育书:培养孩子不可不读的8种教育方法
11217300000008

第8章 周弘:赏识教育法(1)

一个素质教育的奇迹

这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许多人很难想到在这样一个故事中竟然有两个传奇:从小双耳全聋的周婷婷在父亲的教育16岁成为大学生,并被美国加德特大学录取为研究生——第一个中国聋人研究生;而仅初中的父亲不仅办起了“婷婷人中人聋儿幼儿园”,而且还提出了全新的“赏识教育”理论。

周弘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属于“什么都被耽搁了”的老三届,1967年的初中毕业生,当过兵,当过翻砂工,南京机床厂技术员,进过“7·21工人大学”。

1980年6月27日,他的世界被彻底改变了,因为他有了一个不普通的女儿——一个双耳全聋的女儿。全聋在全世界都是康复禁区,唯一的出路是上聋哑学校。

当48天的父亲,周弘深深体会到聋人父亲的痛苦,来看病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些听力,只有婷婷是双耳全聋,只能听到100分贝以上的声音。有的聋童父亲一听到医生的宣判甚至会出现山崩地裂的幻想,周弘则是抱着孩子,不敢看婷婷的眼睛,他全身颤抖一路抱着孩子回了家。

他说自己这辈子没混好,本指望孩子有出息,但是……他绝望了。

婷婷像别的聋童一样自卑,来客人时像小动物一样躲在桌子底下。从小直到哭昏过去,大人们都无法知道她要什么。

彻底改变周弘的是电视剧《血疑》。大岛茂为了有1%生存可能的女儿幸子,付出了无尽的父爱,而自己的女儿不过是耳聋。生命是脆弱的也是美丽的。他决心一定要为女儿打开有声世界的门。

一开始周弘走的是“治聋”的路子,边给孩子治疗,边读教育学方面的书籍。婷婷的耳朵挨了5万多针,结果没有一点起色。于是周弘开始治哑。一次背着3岁的婷婷,一路指着路灯不停地向婷婷耳朵大喊:“灯——”见一个喊一个,喊了500声,喊了40分钟的周弘都快要疯了,婷婷却始终不明白。为了发准“哥”这个音,婷婷学了3年。

语言是思想的基础,既然女儿听不见,聋人的视觉特别好,于是周弘开始教女儿文字学习。除了上班,周弘将所有的时间都放到了婷婷的教育上。

周弘发明了母语玩字法,他把对女儿说的每一句话写在墙上、地上、桌子上、身上、手上。看见星星就写星星,看见孩子哭就写哭,每次到大自然中玩,父女俩都玩得满身是字回来,他从不问孩子认了多少字,语言却进入孩子的潜意识。

正是因为聋儿反而更依赖文字,婷婷靠着这根绳索终于来到了光明的有声世界,也开发了心智。在普通的小学,婷婷连跳两级。

在婷婷的教育过程中,有一本重要的书对周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那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铃木镇一的《儿童早期教育》。

“让孩子幸福,你就必须处于幸福状态,让孩子自信,你必须自己自信。”无尽的父爱让周弘改变了:“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每个孩子的生命都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赏识来到人间的。你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

根据口型发音的婷婷说话有些古怪,她担心地问爸爸:“我的声音好听吗?”周弘笑了:“你的声音好像一串串珍珠,棒极了。”

周弘将美国天才儿童行为表贴在台板上,当婷婷读书忘记吃饭时,周弘就欣喜地将她拉到台板前:“孩子,你看,你符合天才儿童的第一条,读书废寝忘食,孩子,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

当8岁的婷婷背出圆周率1000位时,周弘说:“你就是天才,这就是证明。”

当婷婷有一次数学不及格时,周弘笑着说:“太好了,你不是要当海燕吗,现在暴风雨来了。”

每篇作文,周弘都用红笔将好句子划出来让婷婷高声朗读,让全家热烈鼓掌,周婷婷高兴得梦中都想好句子。

婷婷的智商是105,远低于所谓天才儿童的130,但周弘告诉婷婷:“智商只能测记忆力,无法测悟性、灵感,而你正是这方面的天才。”

周弘说他也许是中国第一个觉醒的父亲。“不是我教育了孩子,是孩子教育了我。对于每个父母来说这样的机会只有一次。以为我们无法教育自己,成年人被破坏了,我们受到的教育是苦难的教育,让我们对任何事物都从负面考虑,对苦难的想象力无限放大,这不准那不准,任何事物都往坏里想,我们对美好的事物的感受力没有了,而童心是任何事都往好处想……和女儿在一起我一点点成长,我将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拣了回来。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女儿是残疾;我又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不幸跌了一跤,有幸拣了一个宝。”

将女儿看成是天才,并真诚地去赏识她,赞美她,鼓励她,是周弘教育孩子最大的特点。“在教育婷婷中的最大体会是赏识自己的孩子。”周弘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中国的孩子受的是物质的溺爱,精神上的挫折教育。我们总是拿孩子和别人比较,忘记了孩子的优点。”

在这些思想理念的培养下,周婷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婷婷在小学6岁认识了2000多汉字,进普通小学,并跳了两级;8岁背诵了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打破了当时吉尼斯世界纪录;曾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16岁成了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20岁被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录取为研究生——第一个中国聋人研究生;在人民大会堂7000人的表彰会上作了精彩的发言,引起轰动。

人称婷婷“神童”、“超常”,周弘则清醒地知道女儿只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所有的孩子都能达到或超过婷婷的总体发展水平。他认为不是超常的孩子超出正常的发展,而是正常的孩子因为种种的压抑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这种观点与威特的天才教育法不谋而合。

婷婷成功了,但是这套方法是否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呢?是否能够培养出第二个、第三个婷婷呢?“婷婷是了不起的孩子,别的孩子也是了不起的;婷婷能做到的,别的孩子也能做到!”周弘把婷婷看做是一棵树,他从这棵树上看到了一片森林,于是创办了南京婷婷聋童学校,向全国招生。

学校实行的是“追蝴蝶”的教育法,学校的标语只有:“老师你快乐吗?孩子你快乐吗?祝你们时时快乐日日好心情。”没有上下课,流动的课程完全根据学生心情兴趣而定,玩数学、玩语文、玩鸭子,是混沌灵性教育。

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些聋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长成了一棵棵参天大树,出现了一批批周婷婷式的早慧儿童,被媒体称之为“周婷婷现象”。

一个周婷婷的出现是奇迹,一个又一个周婷婷的出现是希望。聋童尚有如此潜力,为什么多一双耳朵的孩子却爬得这么慢、这么累呢?

这一现象震撼了许多健全孩子父母的心灵,他们纷纷上门取经,结果不仅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早慧聋儿,而且许多在绝望中苦苦挣扎的所谓“差”生,很快燃起了希望之火,命运产生了奇迹般的变化。

了解周弘的人,无不为他那伟大的父爱所震撼,正是这份感人至深的爱,驱使着周弘父女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使周弘由一个普通的、曾经羡慕所有父亲的父亲,成为了改变千千万万家庭命运、孩子命运的教育专家,使周婷婷由一个自卑自怜、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成长为一名自信自立,处处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大学生。原本备受命运嘲弄的父女,反而更多地享受了生命成长的快乐。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从一个周婷婷的成功到一批周婷婷式的早慧聋儿,从听障孩子的成长到健康孩子的转化,从孩子心灵的舒展到家长心态的回归。周弘在不断发展自己,他的事迹也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周弘开始了对中国的教育方法和教育体制的思考。

学校本应是知识的海洋,学校生活应使孩子的眼神越来越有智慧之光,而现实的学校生活却往往导致:不少孩子上学后,亮晶晶的眼睛反而变得暗淡无光;不少上学前能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上学后竟连一个为什么也问不出来;上学前个个都有“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上学后却往往被“坏孩子”的自我感觉替代了。

求知本是人世间最大的快乐,多数上学后的孩子却感到学习是一种无尽的苦难。有没有一种让所有孩子像追蝴蝶一般,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的教育方法呢?

周弘陷入了沉思。他在教育实践的同时,通过演讲和报告会与热衷于教育事业的人士进行广泛的交流。

全国十大杰出教师、全国劳模、陶行知式的教育家杨瑞清听了周弘的一场报告,非常激动,与周弘作了彻夜长谈。

他们谈话的主题是: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恰当表达心中早已认定的教育理念,概括这一系列成功的教育实践。

当今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只有终身学习才能生存。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学会生存”的理念。

面对日趋严重的道德危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提出了“学会关心”的理念,引起了教育界极大的关注。

当今中国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无数家长、孩子充满了抱怨、焦虑,是否应该大声疾呼“学会赏识”?

一缕曙光驱走了心中的黑暗,照亮了一片清澈的前程。赏识教育诞生了!

在周弘眼里,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

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

赏识教育是每位家长本来就有,却未曾发现,都本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是让家长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让家长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家长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家长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家长日日赞叹的教育。

赏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看得起”,对孩子而言,就是“你真棒,你真行”。这是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奥秘。

因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在“行”的教育理念中,典型的教育语言是:太好了、你真棒、你能行。典型的教育动作是:竖大拇指、鼓掌、拍拍肩膀、握握手。赏识教育的形象标志便是拟人化的大拇指,面对大拇指的孩子心灵舒展,发出了会心的一笑。

关于赏识教育,周弘说过许多这样动人心弦的话:在爱的海洋里,在和女儿学习、游戏的天伦之乐中,我发现了我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方法,用这种神奇的教育方法,我把女儿由哑女培养成了所谓的“神童”。教育女儿的传奇经历,令我激动,生命像火一样燃烧,后来我把这段教育历程概括成两句话:不幸跌了一跤,有幸捡了一宝。即不幸生了一个残疾女儿,有幸发现了一个教育宝藏。大家肯定关心,是什么灵丹妙药让一个听障孩子成为正常孩子也可望不可即的“神童”?我讲了以后你们一定会恍然大悟。

哦,原来这是一种最神奇、也是最普通的方法,一种最新鲜、也是最古老的方法;是我们家长本来就有、却没有发现,本来使用过、却无意中又遗忘的方法。所以,我经常对家长讲“父母曾是教育家,捡回您遗忘的宝藏”。从你自己身上挖掘你曾拥有的宝藏,你的孩子一定会有欢乐、美好的明天。

因此,赏识教育——

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

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

是让孩子热爱生命、热爱时代、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是肯定的教育。

赏识的本质就是爱

学会赏识,击中了现行教育的根本弊端——抱怨。

抱怨教育的特点是,为了让孩子聪明,老说孩子笨;为了让孩子快,老说孩子慢;为了让孩子仔细,老说孩子粗心……总是揪住孩子的缺点不放,“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负面情绪恶性循环,让孩子在“我不行”、“我是坏孩子”的心态中归于失败。赏识教育恰恰相反,希望孩子朝哪方面发展,就在哪方面抓住孩子的优点不放,赏识是一种心态,一种教育者的精神状态。赏识教育是源于对孩子的爱,发现并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造就父母、教育自身的赏识心态,落实到孩子学生与父母教师健康互动、幸福成长的教育。

赏识不仅是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它更是一种教育者的思维方式、信念以及心态。观念方法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一旦你把赏识升级为思维方式、信念和心态,教育就会呈现出不可思议的成果。当我们有一个赏识的心态,我们就能更积极更正面地看待生活、看待人和事物;当我们有一个赏识的心态,我们就能使自己不被生活的那些挫折、痛苦和不如意捆住,而有一份超然的享受能力。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因此而帮助孩子、学生或他人,实现健康的互动关系,给家庭、学校、社会造就和谐的氛围;我们还可以因此与大自然的一切美好共存,享受天地人的大和谐。

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环境的制约,多数人是在抱怨教育中长大的。家长要对自己固有的教育思想进行彻底的否定是非常痛苦的。但这是必需的,更是有价值的,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你要对生命负责。

周弘在赏识教育法中提倡家长“回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心态上去”,教孩子学走路和学说话,往往是百分之百成功,百分百高效、百分之百快乐的。为什么呢?想想那个时候,做父母的抱有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就明白了,每个父母都坚信孩子一定会学会走路,一定会学会说话。概括这种心态,好就好在一个“行”字上,因为绝对相信孩子“行”,所以家长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甚至欣赏、享受这种差异,欣赏、享受这种失败。在这种心态中,孩子没有丝毫的恐惧感,个个都轻松快乐地学会了说话、走路。

一提到赏识,很多家长本能地把它理解为表扬加鼓励,实际上这完全误解了赏识教育。

赏识的本质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被看得起。古语说:“士为知己者死。”为什么愿意为知己者献出最宝贵的生命呢?很简单,三个字:看得起。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孩子最怕什么?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物质生活条件差,而是怕丢面子、失面子。

有些家长的赏识是功利性赏识,目标就是一个分数,分数是孩子的命根。如果孩子的成绩上不去,家长就感到赏识不管用了。

有的家长,孩子得了第一名,就不许孩子第二名;孩子当过三道杠的大队长,就不许孩子两道杠,总觉得丢了自己的面子。这就是所谓成功家长的心态。许多失败的家长也不宽容孩子,强烈的补偿心理反使他们把孩子当成生命的最后赌注。

中国家长最爱孩子,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但他们爱孩子,更爱面子。

赏识,本质就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只有爱,才会真正地赏识。中国家长最爱孩子,也往往最不会爱孩子。

许多父母将教育孩子当成一件苦差事。他们常说:“再熬两年,等孩子上幼稚园就好了。”“等孩子都上了学,我就苦出头了。”周弘却这样认为:如果我们用赏识的心态去教育孩子,把孩子当成天使去培养、关爱、欣赏,看着他们一天天成长起来,心中满是愉悦,就会觉得生活是如此快乐。

爱孩子并帮他们发展积极的自我,这种爱能帮助孩子形成一种积极的自我概念,这是一种关于自我价值的意识,一种源自内心的力量。

对孩子的爱是一种被动的主动,一种身不由己的心甘情愿。孩子那么可爱,由不得你不爱。

对孩子的爱是一种自私的无私,一种不为公的舍己。这种骨肉之情若陷于盲目,真可以使你为孩子牺牲一切,包括你自己。

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最有价值的礼物就是爱、慷慨和无条件地接受。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爱他。无论孩子犯了怎样严重的错误,父母都要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

赏识又何尝不是如此。

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您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自豪。

有个女孩叫玲玲。玲玲并不是一个在学习上十分聪明的孩子,但她对自己的学习很在意,把它作为自己生活的重要内容,她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好的成绩。她是那种在学习上努力、勤奋的孩子,她的自尊心很强。

有一天,玲玲兴高采烈地拿着一张数学试卷跑回家,一进门就喊:“爸爸,我今天数学得100分了。”

爸爸正在忙着,说:“你没看见我正忙着吗?再说,有什么好看的,你早该得满分了,别的小朋友不是经常得100分吗?你要注意保持成绩,别骄傲啊!下次测验时还应该得100分。”

玲玲本来是想让爸爸夸奖自己一番,想和爸爸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没想到,爸爸的一瓢凉水泼得她一点兴致都没有了。

爸爸害怕过多的表扬使孩子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虽然也是一种爱,但却没有将这种爱变成赏识,所以没有让孩子感受到。

态度的力量是神奇的。每个孩子,都是由一粒种子长成的小树,小树还要长成大树,但是,并不是每一棵小树都能健康茁壮,成为栋梁之材。是我们的态度,决定了他们是天才抑或蠢材、成功抑或失败、伟大抑或平庸。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的态度刚好错位得令人遗憾甚至悲哀。我们在该把孩子当孩子的时候,却不把孩子当孩子,在不该把孩子看成孩子时候,我们又把孩子当成孩子。对于孩子,我们不允许他们的“奇谈怪论”,不允许他们发泄不满,不允许他们指出大人的过失……可以说,我们很少把孩子当成一个有独立人格、有自己的尊严、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独立意志和独立追求的人,我们也不知怎样才能让他们拥有自己的世界,而总是以自己的陈旧思维框束他们,以自己浅薄的底蕴熏染他们,以自己过分的期望强求他们。蓦然回首,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孩子自私、怯懦得让人吃惊,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得让人无奈的时候,我们是否能警觉,有许多东西就是被我们扼杀了,是我们又牺牲了一代人。

赏识作为一种心态,一旦成为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信念,就会化着一股神奇的力量,照耀孩子的心灵。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从小曾经被认定是一个坏孩子。母牛走失了,树莫名其妙被砍倒了,每个人都认定是他做的。甚至父亲和哥哥都认为他很坏。人们都认为母亲死了,没有人管教是拿破仑·希尔变坏的主要原因。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他也就无所谓了。

有一天,父亲说再婚。大家都担心新妈妈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希尔也打定主意,根本不把新妈妈放在眼里。陌生的女人终于走进家门,她走到每个房间,愉快地向每个人打招呼。当走到希尔面前时,希尔像枪杆一样站得笔直,双手交叉在胸前,冷漠地瞪着她,一丝欢迎的意思也没有。

“这就是拿破仑”,父亲介绍说,“全家最坏的孩子。”

令希尔永生难忘的是继母当时所的说话。她把手放在希尔肩上,看着他,眼里闪烁着光芒。“最坏的孩子?”她说,“一点也不,他是全家最聪明的孩子,我们要把他的本性诱导出来。”

继母造就了拿破仑·希尔,她相信他是个好孩子。对一个人有这种信心,他就会成功。

这个故事印证了周弘在赏识教育法中提出的一个观点: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心理学家的千百次实验与观察发现:未成年的小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完全取决于周围人的评价,特别是父母的评价,哪怕是一句话,或者是一个眼神,都会对孩子产生终生的影响。小孩子在无意识中按照爸爸的评价调整自己的行为,达到父母赞扬或者抱怨中屡次提到的“期望”。

为了说明这一道理,周弘举了一个在奶奶和婆婆家判若两人的孩子的例子。

一个孩子在婆婆家和奶奶家判若两人。

每次在婆婆家,婆婆都对他赞不绝口:“这么好的小孩子真是难得,小小年纪就懂礼貌,还知道吃东西的时候要分一份给婆婆!”

可到奶奶家却是另一番景象了。

一进门奶奶就开始数落:“像你这么调皮的孩子真是天下难找,要多捣蛋有多捣蛋,还整天搞恶作剧。”

再看看孩子,帽子歪戴着,鼻涕也不擦,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

什么原因?

婆婆总夸他,于是,越夸越好,在婆婆家,他就是好孩子;奶奶老是训斥他,越骂越糟,在奶奶家,他就是坏孩子。

原因和奥秘在哪里呢?

周弘说:“小孩子学说话,不论说得多含糊,父母都报以热烈的赞扬,结果呢,绝大多数孩子都学会了世界上最难的口语。而现在,我们为什么不用赏识的目光凝视自己的孩子,却要抱怨呢?”抱怨教育不承认孩子间的差异,不允许失败,结果使孩子害怕失败,使差异扩大;赏识教育承认差异,肯定孩子的长处和点滴进步,结果使差异缩小、消失。

“您想让孩子聪明吗?那么找出孩子聪明的‘星星之火’,吹风鼓气,它就会成燎原之势。您嫌孩子写字慢吗?那么他哪天有进步,您就小题大做,无限夸大地表扬他,一定会有惊人的结果!”

与周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做父母的,根本不懂得自己的职责,“身在其位,不谋其政”。他们不是以孩子为镜子,从孩子的一言一行中寻找自己的素质与管教艺术的问题,而是一味抱怨这不好那也不行,对子女进行百害而无一益的摧残,把一个个活泼可爱、朝气蓬勃的孩子,变成了没有志气、没有理想、自暴自弃、平平庸庸地度过一生的人。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20世纪初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路易·诺勒被人称为“20世纪初国际间惟一权威公判人”。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的鼓励与期望。小诺勒早年丧父,母亲对小诺勒给予厚爱,同时也寄予厚望。她对孩子总是情深意切,循循善诱,利用一切机会,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语言启发他,教育他。

由于母亲的教育与熏陶,诺勒自小就对社会不公正现象深恶痛绝。他考入大学法律系后,就决心做一个不畏强暴,不怕权势,宁死也要维护法律尊严,为人民伸张正义的律师。

与此相反,有一位父亲,大学毕业,还从事教育工作。孩子都非常聪明、可爱、活泼。可叹的是这位爸爸有个致命的弱点,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潜在的能力,稍不遂他意,孩子就要经受打、骂、训。更要命的是没完没了的唠叨:“天生不是成才的料。”结果弄得孩子失去了信心,柔嫩的心灵抵不过世俗的“咒语,”最终成了一个庸才。

而后,他更像个得胜的预言家,每日摇头晃脑,口中仍是振振有词:“说对了吧!我早就说过,你不行!”似乎,只要心安理得认为“早有预见”,一切责任就都归于孩子了。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这类父亲之所以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那块料”,实际上是自己没有识才的眼光与水平。自卑的爸爸都望子成才,由于不懂,甚至不相信自己能育子成才,因此就用“不是那块料”的恶棒,把自己与子女都毁掉了。要知道,即使是荆山之玉,尽管很美,也需要识别、雕琢,否则也只是一块石头。

孩子是渴望赏识而生的

林肯曾说过:每个人都希望受到赞美。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说过: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

成年人都需要赏识,从最高官员到平民百姓皆如此。年轻的女孩,穿件新衣服或新做一个发型,走在大街上,对周围的眼光都很敏感。别说当面夸奖,就是一个赏识的目光,她的心里也觉得热乎乎的、甜丝丝的。

美国精神病专家惊异地发现,至少有50%的病人,精神崩溃的原因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赏识。

那些平时沉默寡言的人,一旦精神崩溃,就喜欢站在街头,当众演讲,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平时胆小如鼠的人,一旦精神失常,就胆大妄为,有的甚至站在马路中间指挥交通。

在疯狂的世界里,他们可谓是找到了重要人物的感觉,过足了赏识瘾。

精神病专家无奈地说:“我们完全可以把他们治愈,但怎么忍心让他们回到这个冷酷而没有人赏识的世界啊!”

成人甚至疯子皆如此,何况孩子。

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样,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望是得到别人的赏识。

周弘在谈到自己小时候是如何渴望赏识的,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家兄弟姐妹四个。姐姐独生女,哥哥长子,弟弟幺儿。我觉得他们的称谓含金量都很高,唯独我排行老二,为次子,好像是次要的儿子,不被父母重视。

有时父母开玩笑说我是马路上捡来的,我还将信将疑。马路上哪位年长的妇女多看我一眼,我马上浮想联翩,她会不会是我妈妈?

长期得不到关注,会形成“赏识饥饿”。为了得到赏识我想尽办法,但往往并不奏效,最后我使出了绝招。

数九寒冬的夜晚,我独自来到院子里,悄悄解开棉衣,让寒风吹几小时,第二天只要一发烧,温度计超过38度,关注立刻就会来到身边。父母工作再忙,生活条件再艰苦,也会下上一碗鸡蛋挂面,拿出几块苏打饼干,母亲坐在我的床边,摸着我的额头,问寒问暖。那个感觉,发再高的烧,我也认了。

父母给孩子身体上的照顾,但却很少注意到他自尊的发展,我们会准备营养丰富的食品,却忽视一句由衷的赞美能给他带来无穷的信心与快乐。吃饭、穿衣、身体健康只是孩子有形生命的需要,而内心世界的满足和愉悦是所有孩子无形生命的需求,是一种高级需求。

可是,我们有的家长却忽视了孩子的无形生命,不知道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是什么。他们认为,只要在物质生活上对孩子尽量满足,吃的、穿的、住的、玩的,都是最好的,对孩子来说,就足够了。这也正是他们苦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却并不领情的原因。

赏识是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爱是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之一是渴望得到赏识,用中国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渴望被关注、被重视、被看得起。人的生理生命需要蛋白质、需要脂肪,而最不可缺的营养却是常常被人们忽视的阳光、空气和水。人的精神生命需要数学、需要历史……而最不可缺少的营养却是赏识、被看得起。赏识是精神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

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中,周弘主张要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和诱导,他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却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如果家长总是用消极的办法来对待孩子,其结果,小孩子改过的少,而怨恨父母的多,即使不怨恨父母,至少也要有一点不喜欢父母了。”

这一观点为现代心理学所证实。

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年龄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励。

小学阶段的儿童,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儿童,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大多是依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得来的。也就是说,这时他们尚未形成对自己的稳定的评价。外界的批评或表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和行为。

许多父母却不愿把表扬、赞赏带给孩子。他们以为,只有“严厉”才会对孩子起作用。他们甚至可能把“严格”理解为态度生硬甚至对孩子进行责骂、训斥,把严格与鼓励、赞赏截然对立起来。这就犯了简单化、片面化的错误,没有认识到表扬、赞赏的独特魅力。

孩子是多么希望父母的鼓励和表扬啊!在我国现有的班级教学条件下,一个班的学生最多能达到80多人,最少也有30多人,在这样大的班级里,老师每天能表扬几个学生呢?甚至,孩子每天在课堂上有几分钟的自我表现机会呢?可以断言,在目前情况下,在学校里受到老师表扬和赞赏的,只有少数、固定的几个学生。难道其他的学生就没有优点,不需要表扬和鼓励吗?在这方面,学校教师固然有需要改进的方面,但客观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可是,作为父母,总不能等待老师转变观念以后再来对孩子进行表扬吧?

父母在孩子的眼里是巨大的、无所不能的,且有神乎其神的本领。孩子需要极大的勇气在“巨人”堆中成长起来,变成与大人一样的“无所不能”,这是一个多么神奇而又艰难的人生历程啊!

试想想,如果成人也处于同样的境地,与无所不能的巨人生活在一起,他们自己也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有足够的勇气去开辟自己的领域吗?孩子们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要求自己尽快成长,掌握技能,来战胜自己的微小和不足,他们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称职的家庭成员,他们需要父母的鼓励来树立自己的信心与勇气。但是他们这种想获得成人的承认,找到自己位置的努力,常常要遭到成人们的无情打击。

“就孩子的无形生命而言,他们仿佛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将赏识当成一种生命需要,是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是符合现代心理学关于人性需求层次的原则的。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到一所普通的学校调研,一位老师问他:“先生,您能不能挑出班上智力超常的学生?”

“当然可以。”专家爽快地答应了。然后自信地用手在学生中指点起来:“你、你、你……”

被点到的孩子眼睛一亮,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一下课就飞奔回家告诉父母:“爸爸、妈妈、好消息,心理学家说我是神童啊!”

母亲听完孩子的话后,欣喜若狂。怎么看孩子怎么顺眼,仿佛儿子一下子变成了天才。

从此,这些孩子受到了同学的羡慕,老师的关怀,家长的夸奖。孩子找到了天才的感觉,成绩不断提高,智力水平也飞速地向前发展。

一年后,专家再次访问该校,问:“那几个孩子的情况怎么样?”

老师回答:“好极了!”接着她又向专家请教道:“先生,我感到很惊讶,你来之前他们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学生,可经你一指点,一个个都变了。请问您有什么诀窍,能够判断得如此准确?”

专家微笑着说:“没有任何诀窍,随便指指而已。”

老师露出一脸惊讶的表情。

这个小故事给人的启示是深刻的,当人们坚信一个人是天才的时候,他就真的成为了天才了。

这些天才并不是被挑选出来,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潜能被自己抑制住了,专家的暗示释放了这种压抑,起到了一种自我暗示的作用。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反复强调给孩子激励和信心的缘故。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来到一个学校,对其中的一个班级说,这个班级的同学都很聪明,很有发展潜力,其实这个班级和其他的班级没什么两样。但是,几个月后,奇迹发生了,老师们惊奇地发现,这个班级的同学成绩跟其他班级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他们都很看重自己。究其原因,只不过是因为同学们听了罗森塔尔的话后,自信心大大提高了的缘故。

老师的这种信任无形中对孩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他们会暗下决心发奋图强、刻苦学习。因而能取得优异成绩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周弘所著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中,还讲述了一个被父亲挑选出来的“世上最幸运的人”的故事。

这是一个贫寒的家庭,一家人相依为命。爸爸辛辛苦苦地工作,养活一家子,儿子也知道生活的艰辛,一直都很懂事。

有一天,儿子眉头紧锁,郁郁不乐,显得心事重重。父亲把一切看在眼里,关切地询问儿子,儿子怎么也不肯说,他不想为难父母,后来才吞吞吐吐地说:“同学们都有自行车,只有我没有……”

父亲沉默了,因为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钱。

过了几天。儿子惊喜地跑回家,对父亲说:“爸爸,给我两块钱吧。我要玩转盘游戏,转盘上有自行车。”

父亲看着儿子渴望的眼睛,没说什么,把钱递给了儿子。儿子欢天喜地地去了,不久便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我是世上最不幸运的人。”儿子忧郁地嘟囔着。

父亲意识到自行车对儿子的重要性,若有所思地转身走了。

第二天,父亲让儿子再去试一次运气。儿子有点迟疑,但在父亲鼓励下,还是拿着钱去了。这回,大喜来临,儿子一蹦一跳地跑回家,对父亲说:“我中了,我中到自行车了,我是世上最幸运的人,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我了……”

若干年后,儿子事业有成,拥有了不薄的家产。只是那辆自行车他一直保存着。每当他受到挫折时,他都会想起自行车,想起他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而那位父亲呢,一直保守着一个秘密。

父亲临终前,把儿子叫到床边:“儿子,你知道那辆自行车是怎样中到的吗?”儿子困惑地看着爸爸。

“这辆自行车是爸爸买的。我从亲戚朋友那里借钱买了那辆自行车。因为,我不想破坏你的感觉,让你觉得是世上最不幸的人。为此,我辛苦了10年,才把钱还清……”

有这样一位懂得如何给孩子心灵激励的父亲,的确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受到激励的孩子,能具有积极的人格特征,得不到鼓励的孩子就有了消极的人格特征,成了一群失败者,怀着一种灰溜溜的心情走上社会,使他们成为社会惰性群体中的一员。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可是我们的大多数孩子却不能够得到这样的心理激励,在家里父母很少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而在学校里,也常常只有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或是班干部受到表扬。

增加孩子的自信、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一项很艰辛的工作。有时候老师或家长对此会显得不知所措,这时不妨试一下“罗森塔尔效应”。

坚信自己的孩子“行”

周弘曾经讲过这样一个三口之家的故事:孩子愁眉苦脸地坐在桌前,作文本上只有几行字。爸爸、妈妈斜倚在沙发上,眉头紧锁,脸上阴云密布。孩子一会挠挠耳朵,一会抓抓头发,手里的笔握住又放下。“写了几句?”爸爸终于打破沉默。

“七八句了,妈妈,下一句该写什么?”孩子惶惑不安地问。

“一个下午,就写了七八句,还有脸问下一句。”爸爸忍无可忍,提高了嗓门,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周弘连忙把做父母的拉到另一个房间,关切地问他们:“孩子的作文怎么样?”“头发都烦白了,哪是他写作文,简直是我们在写作文。”做父亲的正在气头上,直摇头。“你们平时怎么辅导?”

“买《优秀作文选》给他看。”周弘注意到桌上《优秀作文选》参考书堆得老高。“请问,看的效果怎么样?”“一本也没看完,每次看都怒火中烧,气不打一处。”“为什么?”

“每次给儿子读《优秀作文选》时,刚开始心情蛮好,读着读着,一股无名之火就往上冒。最后总是忍不住对儿予说:人家是人,你也是人;人家一个脑袋,你也一个脑袋;人家能写那么好,你为什么写这么糟!”

家长的心态似乎失衡了,眼睛都盯在孩子身上,为什么不能想想自己?周弘为孩子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愤愤不平。

“你自己能写这么好么?”周弘不禁问道。

“我也写不出来。”男主人的进攻停止了,说话音调降下来了。

周弘继续乘胜追击。

“你也写不出来,硬要让孩子跳3尺高,你不是硬要破坏孩子的感觉吗?”

男主人一怔,心想难道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他不愿把问题推到自己身上,但又觉得周弘讲的话有道理,不禁问道:“那你说怎么教孩子写作文?”

“和教孩子学说话的原理一样。孩子开口说话时,你们都是天才的赏识教育家,本能地把要求降到最低、最低。当孩子第一次能够说出喝水的意愿时,哪怕只讲一个字‘水’,甚至‘水’都讲不清楚,讲成‘堆’字时,你都会激动得忘乎所以。哎呀,不得了!儿子会说水了,赶紧打电话告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七大姑八大姨听。一个‘堆’,传遍了整个家族;一个‘堆’,儿子成了胜利凯旋的英雄,尝到了学说话的无限喜悦。所有的孩子不都是在这种状态下学会了人世间最难学的口语吗?!”父亲听得入神了,身子向前倾了倾,面部表情放松了些,拍着脑袋说:“对了,有道理,可是口语毕竟与书面语言不一样啊!”

男主人的疑惑还未完全消除,他想知道具体的方法。“其实本质是相同的,假如你的孩子学说话,第一次表示要喝水时,开口便说:‘爸爸,请给我喝一杯水,好吗?’你保证吓一跳,认为这孩子有毛病。为什么?因为那时孩子说一句完整的话是异常的,说一个字反而是正常的。”

男主人听得津津有味,眉开眼笑了。周弘继续剥茧抽丝。

“你的心态要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的状态,孩子的作文刚开始写不好是正常的,写得好反而不太正常,再不好的作文里面总有几个通顺的句子吧。作文里头的好句子,难道不就是学说话的‘堆’字吗?”

……

在周弘的分析解释下,男主人完全被折服了,脸上已是晴空万里。他找到了通往彼岸的船,而以往他连码头在哪里都不知道。

家长是天生的教育家,家长本能地拥有两个宝藏,即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的正确心态:孩子学说话时承认差异——导致差异缩小。

孩子学走路时允许失败——导致不怕失败。

在孩子学说话时,家长就能承认差异。不仅承认差异,而且欣赏差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家长心中始终坚信一个“行”字,坚信孩子会开口说话,坚信自己能够教会孩子说话。说话早的孩子行,说话迟的孩子也行。

由于坚信孩子“行”,在孩子学走路时,家长就能允许失败。孩子不小心跌跤后,会遭到家长的斥责吗?世上有没有这种家长?绝对没有。孩子学走路时,哪怕跌10次、100次、1000次,家长都会鼓励孩子站起来。

可是等到孩子长大了,家长的宽容对于孩子来说,慢慢变成了一种奢侈,尤其是面对分数的时候。家长开始怀疑孩子不行,孩子潜意识中也在怀疑自己不行,其结果是真的不行了。

家长的态度决定孩子的命运

经过18年的生命体验,周弘将自己的教育方法提升为赏识教育,并总结出一个基本理念: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

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是完全一致的,可做法却往往不同。

农民日夜思考的是庄稼需要什么?怎样满足庄稼的需要?家长为教育孩子彻夜难眠,有没有想到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是什么?怎样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呢?

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我们从未看到哪位农民双手叉腰,怒不可遏地站在田边抱怨:“我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仁至义尽了吧!你们为什么长不高?!”相反,却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可是,孩子学习不行时,许多家长却一味地指责,很少想过自己的责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周弘在女儿学习和生活上出现问题时,总是反省自己:我怎么了?我又怎么了?

地理环境变化时,农民知道要改变种植方法,社会环境变革时,父母是否想到要更新教育观念呢?

常有这样的情况,家长在辅导孩子功课时,孩子遇到难题,家长就说:这么简单的题,你一定会做。本意是为激励孩子不怕困难,然而效果适得其反。孩子做出来了,是因为这道题太简单了;没有做出来,孩子会想,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难免更加自卑。

如果家长换一种说法,这道题的确很难,但爸爸相信你也许能行。成功了,孩子会想,瞧,我多棒!失败了,的确很难,也有台阶下。

做孩子的朋友

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决定了他们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但这不表明父母就一定是孩子最贴心、最密切的人。

孩子只是因为你是他们的父母,所以才尊重你,但也会敬而远之。孩子有话不跟父母讲,有事瞒着父母,令许多父母黯然伤心,却不知如何是好。

父母要想了解孩子,就应该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就应该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也就应该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我们过去有一种传统观念,父母是老子,儿女是小子,子女就要听父母的话,父母说什么,都不能违背。

一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听话、顺从,不得有异议,不得有争辩,否则,就是没大没小,无法无天。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孩子几乎没有发言权、参与权和选择权。不少孩子自身的事情,也是要由父母说了算,父母认为斥责甚至打骂管教孩子是自家的事情。孩子没有隐私权,信件被拆开,书包口袋被搜查,抽屉被撬开,日记被偷看,行为被追踪等等。

这些做法严重地伤害了子女的人格和自尊,束缚了孩子的独立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

父母要成为孩子亲近的人,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就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尊重孩子,包括尊重他的感情、他的愿望、他的选择。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喜欢你、信任你,把你当做知心朋友对待。你的话孩子也能听进去,并且与你产生感情共鸣。只有这样家长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真正了解孩子心愿,真正了解孩子的感情,真实赏识自己的孩子。

周弘与女儿之间最频繁的口头禅是三个字:够朋友。按北方话说:哥儿们!在女儿小时候,周弘经常与她开玩笑说:“如果你是男孩的话,老爸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与你结拜兄弟。”在周弘看来:一句“够朋友”,任何矛盾都烟消云散。

一句“够朋友”,远胜空洞的说教。

一句“够朋友”,父母与孩子结成知己。

够朋友,是孩子的呼唤,是时代的呼唤,是时代的发展。

做孩子的朋友并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需要一系列具体的行动来证明。

做孩子的朋友,应该体会孩子的喜怒哀乐,帮助孩子排忧解难。

做孩子的朋友,应该支持孩子的活动。参加学校的表演,特别是当你的孩子参与表演时,但不一定要在舞台上。你可以到场参加合唱音乐会、话剧表演、学校展览等。

所有这些行动都会让孩子深知,你把孩子真正当做朋友,你很重视他,很关心他,为他骄傲。

一旦孩子与家长形成了朋友式的深层次交流,双方都会意识到,这是多么幸福的事。

发挥孩子的潜能

周弘的赏识教育法取得成功后,许多人称婷婷是“神童”、“超常”,而周弘则清醒地知道女儿只是普通的孩子,在他看来,只要教育得法,所有的孩子都能达到或超过婷婷的总体发展水平。他认为不是超常的孩子超出正常的发展,而是正常的孩子因为种种的压抑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

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但孩子诞生时都很弱小,生活在一个巨人的世界里,他们在生命成长过程中,都难免有自卑情绪。

心理学相信每个儿童都有一定的潜能,关键是能否发现、发挥这种潜能。大多数孩子并不是在小学五六年级才落后的,而是一入学就掉队了,以后一直就不能有成功的感觉。他们的潜能始终没有能够得到发挥,不仅没有发挥,由于处于落后的地位,还经常被家长和老师所否定,自尊心受到伤害,个性长期被压抑了。

德国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他在念书时,认为自己完全缺乏数学才能,毫无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考试经常不及格。后来偶尔发生的一件事,让他的潜能迸发出来了。他出乎意料地解出了一道连老师也不会做的数学难题,这次成功改变了他对数学的态度,找到了“数学天才”的感觉,结果他成了学校里的数学尖子。

孩子的潜能需要星星之火来点燃。

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所有的学习障碍在孩子巨大的潜能面前,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尚未发现任何方式,能够比关怀和赏识更能迅速刺激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智慧。如果孩子们无法体验胜任感,也就无法体验成功。所以,西方一位教育学家指出:“其实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天才,但我们却在他们生命最初的6年磨灭了他们的天资。”为了发现、发挥儿童的潜能,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的潜能,然后去培养他们。这个过程是复杂的,需要父母始终保持赏识的心态。

——天才信念

当你看到邻居家孩子表现杰出时,当自己的孩子成绩平平时,千万不要埋怨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要坚信每个孩子都有潜在的才能等待开发,只是暂时被压抑了,需要父母给予关怀和爱,每个父母都应该像对待天才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用赏识的眼光仔细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务必注意孩子的行为举止、好恶,在他与别人玩耍、交谈阅读时觉察他,你就会发现你的孩子虽不爱弹琴却喜欢绘画,虽没耐心却有创意,虽不善言词却很热心,总有他优秀的一面,你可以记下孩子的性格倾向,从而诱导他。

当父母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孩子时,会发现他们魅力四射。

——创造机会

赏识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赞美,而是一种行动,父母应多给孩子创造发挥他们才智的机会。比如家里人过生日时,鼓励孩子们表演节目;每周一个晚上轮流朗诵短文并发表心得;每月举办一次派对,邀请孩子的朋友参加,每人献出一个绝活……

此外,随时找机会让孩子帮你洗碗、拖地、收衣服……孩子越做越有信心,才不会退缩在自卑自闭的角落里。

——耐心等待

赏识就是一种宽容。既然给孩子机会,就需耐心等待孩子发挥潜力。有些父母嫌孩子做不好事,干脆自己来,孩子也乐得坐享其成,而让自己的天资睡着了。另一些父母,当孩子一时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则一味地指责、批评,孩子的潜能被压抑住了。

——给予鼓励

当孩子取得一定的成绩时,应该给他赞美和鼓励的掌声。因为,即使是天才,也需要成功的体验来积累信心。

每一个人都是普通的凡人,不是神仙,也不可能超凡入圣。其实所谓的圣人也不过都是凡人,只不过是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比较杰出的成就而已。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优点;赏识,可以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创造条件使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不是被扼杀,从而达到一般情况下不可能达到的成就。

只要我们顺其自然,每一个人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把自己的才能和力量充分发挥出来,融入到社会整体的努力之中去,就会汇成历史前进的浩浩荡荡洪流,人类的幸福就会与日俱增,这是确定无疑的。

父母应该相信孩子的潜能,在孩子的背后默默支持他,赋予孩子完全发挥潜能的力量。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歌德曾经说过:“人类最大的灾难就是瞧不起自己。”中国也有句俗话叫做“哀莫大于心死”,同样说明人如果没有了信心就一切都垮了。

赏识教育的最基本的理念就是“看得起”。家长和老师“看得起”学生,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

所谓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作用。自信心是孩子学习成功的精神支柱,是孩子生活成功的精神支柱。

自信是成功的起点,是前进的动力。自信心强的人,相信自己的力量,不指望依靠别人的帮助,确信自己经过努力就能够有所作为。

日本一个教育专家曾做过这么一个试验,将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班级的学生,当做学习优秀班级的学生来对待,而将一个优秀班级的学生,当做问题班级来教。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原来成绩距离相差很远的两班学生,在试验结束后的总结测验中平均成绩相差无几。原因是差班的学生受到不明真相的老师对他们所持信心的鼓励(老师以为他所教的是一个优秀班),学习积极性大增,而原来的优秀班学生受到老师对他们怀疑态度的影响,自信心被挫伤,致使转变学习态度,影响了学习成绩。

自信心就如同人的能力的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到最佳状态。而高水平的发挥在不断反复的基础上,巩固成为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将人的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一个人的成长路线如果是沿着这样的积极路线行进,可以想象其积累效果是十分可观的。

在许多伟人身上,都可以看到这种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才敢于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获得最终的成功。在人才辈出的国家里,那些伟人、名人身上都有自信心的催化作用。

因此,自信心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必要条件。一些研究指出,一个人要取得成就,除了发展较高的智力外,还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独立和自信心。大多数在科学领域中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都具有强烈的自信心。

有人问居里夫人:“你认为成才的窍门在哪里?”居里夫人肯定地说:“恒心和自信力,尤其是自信心。”

“天生我材必有用”,确实如此。孩子智力落后、特别笨的占比例很小。一般孩子学习不好,往往不是智力的问题,而是信心不足。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人类的记忆力,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一般人的记忆功能只利用了记忆潜力的千万分之一,而大多数人却认为我们的记忆水平已经发挥到头了,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这种消极的观念使得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很好地利用我们的记忆能力。相反,充分的信心则能帮助孩子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克服困难。

自信心是从何而来的呢?孩子的自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和学习中培养起来的。教育学家认为:孩子有没有自信心和父母的教育关系密切。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需要家长对孩子多激励,多鼓舞,使孩子树立起一个积极的心态和有潜力可控的概念。

父母对孩子的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逐渐转化为孩子自我暗示,遇到困难时说:“你行,你一定能行。”孩子就会潜移默化:“我行,我能行。”有一位同学在考试时,有一道题不会做,他想,既然是老师出给我们做的,总有人能做出来。既然别的同学能做出来,我也能做出来。他在心里默念:我行,我能行。因为有了解题的信心,最后终于把题解出来了。

可是我们的许多家长却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一些家长看到孩子的考试成绩不好,张口就说:“你太笨了,真给我丢脸。”虽是气话,可说出来对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摧残,也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认为自己无能,继而产生自卑。父母不仅没有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而且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一门学问,许多成功家长和教育学家总结出了很多方法,其中赏识教育就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值得家长学习。

让孩子自己找到天才的感觉

为唤起女儿生命中的无限潜能,周弘教育女儿的第一招是找感觉。他认为,仅仅相信她是天才还不够,关键的是让孩子自己找到天才的感觉。

许多人并不缺乏才能,而是没有找到感觉。感觉对了,才会跟着感觉走,生命在好感觉中提升,才会越走越顺。

“您有了天才的感觉,你会成为天才;你有了英雄的感觉,你会成为英雄;孩子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他就会成为好孩子。”周弘深深体验到给孩子塑造好孩子的感觉,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并将这种思想贯穿于教育女儿的过程中。

受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的启发,为树立孩子的自信,他想尽千方百计塑造女儿天才的感觉。

周弘除了平时不断地在女儿幼小的心灵播撒天才的种子外,有一个戏剧性的故事让女儿真正找到了天才的感觉,即“海伦·凯勒转世”。

海伦·凯勒是美国19世纪一位又盲又聋的伟大女性。6岁半一个字不会说,18岁却会5国语言,全世界轰动。有一天周弘看《海伦·凯勒传》,无意中发现海伦的生日是1880年6月27日,女儿婷婷的生日是1980年6月29日,脑子一闪,精神为之一振,天下竟有如此巧合的事!他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箭一般地冲回家,兴奋地抓住女儿。

“婷婷,太好了,天大的好消息被发现了。我一直在纳闷,你为什么这么聪明,这么有灵性,原因终于找到了。搞了半天原来你是海伦的转世啊!”

“怎么证明?”女儿不解地问。

“你看,你的生日跟海伦相差整整100年,1天不差。”

“真的吗?”婷婷瞪大了眼睛。

“白纸黑字,1天不差。”周弘把书递给婷婷。

婷婷连忙凑过来,一看,有点失望。

“她是6月27日,我是6月29日,相差两天。”

周弘不慌不忙地解释道:“据我了解,1天不差,海伦妈妈生她时是顺产,你妈妈生你时难产,刚好耽误了两天。”

顿时,婷婷两颊绯红,两眼放光,仿佛海伦的血液在血管里奔腾,海伦的灵魂在脑海里游荡,感觉找到了!许多年后,婷婷自己讲,海伦给了她无穷的力量,小时候做事遇到困难时,就想象自己是海伦·凯勒。

为了培养女儿天才的感觉,作为父亲的周弘可谓是煞费苦心。

为了保持婷婷的感觉,周弘抓住每个学习和生活的细节,让她时时体验到,她当时的行为就是天才的行为。

由于早期识字,女儿特别喜欢读书,如痴如醉,爱不释手。女儿是个听障孩子,比健全孩子更需要自信、更需要坚强。为了强化她是天才的感觉,周弘在女儿的玻璃板下,压了一张美国的《天才儿童行为表》,表上第一条就是“看起书来废寝忘食。”

周弘有意将女儿的行为与《行为表》联系起来。每当女儿因看书而耽误了吃饭睡觉时,他并未将书没收,而是欣喜地把女儿拉到写字台前,无限激动地对女儿说:“婷婷啊,婷婷,你看,《天才儿童行为表》第一条写的是什么?看书时津津有味,忘记了吃饭睡觉,你第一条就符合,你说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女儿眼睛一亮。

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女儿越来越坚信自己是个天才,她的感觉也越来越好。婷婷的故事也许对许多家长有所启发。为什么现在有的独生子女学习成绩不好,许多家长百思不解,彻夜难眠。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找不到感觉。

有了天才的感觉,是成为天才的第一步。

“天才的感觉”实际上就是一种暗示,这种暗示一旦埋入孩子的心中,就会渐渐发芽生长,成为信心的大树。

太好了,只少数了两个

在婷婷7岁刚刚接触应用题时,有一次,10道题只做对了1道,换了其他家长两记耳光就过去了。错1道题还情有可原,错9道题那就不可饶恕了。

而周弘看到了对的这道题,脑海里涌现出美国电影《师生情》的情形:一位优秀的白人教师,他在给一名长期受到种族歧视的黑人孩子上课时,耐心地说:孩子,老师相信你是天下最好的孩子,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你不要紧张,仔细数数老师这只手究竟有几个手指?

那孩子缓缓地抬起头,涨红了脸,盯着老师的5个手指,数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开口说:3个。

面对这样的结果,这位伟大的教师没有责备,也没有沮丧,而是依然满怀热情地说:“太好了,你简直太了不起了!一共就少数了两个。”

老师的鼓励像久旱的土地遇上了甘霖,孩子的眼睛一下子放光了。

这个电影片断曾深深感染了许多的老师和父母,令人永生难忘,也给面对一个聋儿教育问题的周弘以莫大的启示。面对孩子同样的问题,周弘也想到了鼓励,想到的是女儿小时候姗姗学步,欢欣鼓舞的情形;想到的是女儿第一次喊爸爸,自己泪流满面的情景。于是,他满怀深情地对女儿说:“简直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年龄做这么难的题,第一次居然就做对了1道。”

在父亲的鼓励下,婷婷顿时信心倍增,仿佛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自由地翱翔在数学知识的天空里,仅用3年时间就学完了小学6年的数学课程。

为了给孩子以精神上的鼓励,在修改女儿的作业时,周弘做错的题没有打叉,而做对的题却打了大大的勾,给孩子以充分的信心,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我们经常看到,许多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孩子做对的题目只打小小的勾,生怕学生骄傲。做错的题目却打一个大大的叉,有时把纸都给戳穿了。

家长也是一样,不看重积极的一面,专挑孩子的缺点看,孩子考数学时如果20题里错了5题,他们便会责备孩子。他们只看到错了的5题,却没有看到算对了15题,这种态度只能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知道成绩不理想吗?他早知道了,老师已经在考卷上写上了,父母不要再给他增加压力,而应该鼓励。只要孩子做出了努力,获得的任何进步都要给他们鼓励,应该重视他们努力的过程,而不要单看成果。

积极的心态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影响很大。一个自以为自己不如别人的孩子,总是倾向于向人们说自己不行,而爸爸把孩子的一次失败或一时的弱点作为能力缺陷讲给人家听时,孩子的自责就会得到强化,并逐渐地在心理上凝固成一种本非事实的事实,这是非常有害的。这样,会使孩子由一般的自责转变成自我失败主义心理,严重地压抑了孩子的进取心和创造性。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道理,周弘在其所著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中,讲述了“哭婆”的故事。

古时候,一个老婆婆总是不停地在一座庙宇前哭。晴天哭,雨天哭,人们都叫她哭婆。

一天,和尚问她为什么总是哭,她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雨伞,小儿卖布鞋。天晴的时候,大女儿的伞卖不出去;下雨的时候,又没有人去买小女儿的布鞋,她们挣不到钱,可怎么生活呀!”

“老婆婆,你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呢?晴天,你小女儿的鞋店门庭若市;雨天,上街的行人都往你大女儿的伞铺里跑。这样不是就不苦了吗?”老婆婆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便听从了他的劝告,从此,天天笑口常开,哭婆变成了笑婆了。

一切都不曾改变,只是老婆婆的观念变了,因而她的行为也变了。

另一则“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的故事说明的也是“看问题的着眼点不同,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的道理。

老师先拿出一张白纸,中间一个黑点。老师问同学看见了什么?全班同学盯住白纸,齐声喊道:一个黑点。

老师沮丧地说,这么大的白纸看不见,只盯住一个黑点,将来你们的一生是非常不幸的。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越来越大,最后整个世界就变黑了。

整个教室寂静无声。

在沉默中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一个白点。老师又问看见了什么?全班同学开窍了,一个白点。老师欣慰地笑了,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

在汉语词典中,乐观是“一种性格或倾向,使人能看到事情比较有利的一面,期待最有利的结果。”

多数孩子都能在家长和老师的悉心关照和教育下健康地成长,但也有少数儿童因出生时或以后成长中的种种原因出现了一些身体发育上的缺陷,如小儿麻痹后遗症、盲、聋、哑、兔唇等,轻度的则有口吃、智力稍有低下等。这些缺陷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自卑的心理,需要得到更多的帮助和照顾。也许你无法改变他已有的生理弱点,但你可以帮助孩子摆脱痛苦、失意的情绪,给以精神的支持,让他意识到父母在爱护他,老师在支持他,使孩子知道把手伸向别人是有勇气的表现。

帮孩子克服自卑的最好办法,是赏识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周弘做出成功的范例:“克服孩子的自卑感的方法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鼓励孩子说出‘我能行’。”

现在有些独生子女在家长的溺爱下,变得非常懦弱,让他做什么事,他想都不想,“我不行”三个字顺口就出来了。这种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总是向后退缩。自卑感是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做出偏低的评价或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怀疑所产生的心理感受。有相当多的孩子因谦卑心理而不能正确调节自己的认识和行为,无法保持个体与周围环境的统一,不仅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而且也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调动孩子的潜能

仅仅有兴趣和爱好是不够的。

自信心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以实力为基础。对于孩子来说,是发现或培养自己的实力,对家长而言,则是为孩子发现或培养自己的实力创造条件。

周弘为了强化女儿天才的感觉,在婷婷8岁那年,做了一个实验,对女儿,也对自己提出了新的挑战: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会背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的孩子。

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别说残疾孩子,就是健全孩子也没有人会背,而此时的婷婷已有了强烈的自信心。

按照传统的方法,可能24小时不吃饭不睡觉,经历千辛万苦,也未必能背得出来。而周弘用教孩子说话的方法,让女儿快乐,让女儿陶醉,让女儿狂欢,把她的潜意识充分调动起来。

他把1000位编成一个惊险荒谬离奇的故事,一天背100位,10天就背完了。刚开始时,背一次需要20分钟,到后来5分钟就够了。

背出小数点后1000位,创造了世界之最。使周弘和女儿对生命的潜能叹为观止,周弘激动地对女儿说:“太了不起了!婷婷,别人能做到的,你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你也能做到,爸爸真是太高兴了!”

这件事还轰动了中国残联。残联主席邓朴方专门接见了周弘和女儿,给予了高度评价,称此为“爱和教育创造的人类战胜自我的奇迹”。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都有巨大的潜能等待挖掘。

孩子成长是一个相当的过程,需要不断给予鼓舞和自我激励,发掘一项优势潜能能够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河南安阳市的少先队组织,曾在教育专家韩风珍的指导下,开展过“我之最”活动,即让每个孩子都亮出各自的“绝招”、“绝才”、“绝优”、“绝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许多被人瞧不起的孩子或那些被忽视的“灰色儿童”,也纷纷登台露一手儿,有的剪纸、有的爬树、有的驯狗、有的动耳朵、有的讲历史知识、有的滑旱冰等等,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下子冒出那么多有本领的人。孩子们由于显示了自己超人的本领,自信心大增,彼此之间也刮目相看了。

韩凤珍说:“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这是切断后进生生源的重要手段。那么,怎么培养孩子们的自尊心呢?我想,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就是给每个孩子创造表现能力的机会,让他们都感受到成功者的喜悦。”

为了丰富完善“我之最”活动,韩凤珍又拓宽了内容:第一,最美好的愿望;第二,最崇敬的人物;第三,最拿手的本领;第四,最热爱的学科;第五,最向往的活动;第六,最喜欢的天地;第七,最幸福的时刻……

当然,总会有一些孩子实力相对弱一些,甚至几乎找不出什么特长绝招。但是,有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许多学校开展了“让每个学生拥有一项特长”的活动,通过挖掘潜力和技能培训,使孩子们普遍增强了实力和信心。

日本的一位教育专家认为:“大脑犹如一条包巾,只要提起一端,便可带动全体。为何拥有一技之长的人,通常其他方面也会有优异的表现呢?头脑有如包巾般,只要有一端被开启,其他部位也会相对地活跃起来。因此,若对某一课题产生好奇心,集中精力去做,必能促进大脑的活性化。”

这位教育家自己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在他中学时有位同学,在学校成绩较差,同学们都瞧不起。但自从体育课教相扑后,他以绝对的实力令人刮目相看,并从此获得了信心。以后他在班里积极发言,成绩也突飞猛进。

若孩子能拥有一门擅长的学科,生活自然是充实愉快的,同时,亦可因自信心的增加而促使其他科目的进步。一个拥有自信,对生活充满期望的人,将会由于连锁反应的产生,在各方面都有优异的表现。

所以,父母应尽量让孩子在学习中培养一技之长。

由于每个人都各有所长,无法事事精通。因此,切勿因孩子在某方面有不理想的表现而苦恼,应随时随地对他的优点加以赞赏和鼓励,建立其信心,使他在面对各项事情时,均有积极挑战的精神。

一些孩子无论做什么都畏缩不前。不仅认生、不能很好地同他人交往,而且在学习和体育运动方面也往往不主动。父母都希望这样的孩子能积极主动一些,哪怕是一点点也好。

孩子做事消极多半缘于“我做什么都不行”这种全盘自我否定的自卑感。所以无论什么事情,总觉得自己做不好、会失败,因而就常常打退堂鼓。但是,如果有了一项比别人强的拿手戏,就能焕发出自信心,觉得自己只要去做,就一定会成功。这种自信心一定也会延伸到其他更多的领域,使得孩子能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各种各样的局面,应付各种各样的挑战。

不论是学习、体育,还是音乐或者业余爱好,有了一技之长就会有自信心,这样无论做任何事情就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去面对了。

夸奖使孩子更聪明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同样的两只小狗,一只让它在呵护、鼓励、赞扬中长大;另一只则整天冷落、责打,让它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后来有一天让它们同时遇到一只狼,那只受冷落的狗吓得瑟缩成一团,而那只被鼓励、赞扬的狗则奋力反抗,高亢地大叫,终于吓退了狼。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有灵性的孩子呢?!

周弘说:“不是聪明的孩子被夸奖,而是夸奖使孩子更聪明。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场合,可以无中生有,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以唤起孩子的自信心。”

美国有一种自然教学法,只要是孩子乐意做的事,家长老师的评价永远是两句话:太好了,除了不对的地方;太好了,只少数了两个;

太好了,只错了9道题;

太好了,只不过把“水”念成了“堆”。

许多人也许有一些疑惑,为什么“太好了”的评价对孩子有着如此神奇的魅力呢?原因就在于不管孩子表面上多么骄傲,内心都是脆弱的,弱小的生命常常担心自己不行。一个“太好了”,仿佛是春雷一声响,孩子吃下个定心丸,情感闸门一下全部打开。

事实也是这样,一个人只要被称赞,心里一高兴,干劲一来,就可以发挥出超乎平常的能力。反过来说,一个人的努力和成绩不能得到应有的赞赏,也就是说当“报酬”不存在时,就激不起努力的兴趣,也就不可能爆发出超凡的能力。这是人类心理的一面,也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

孩子的心理尚未成熟,他们在完成某项活动后的“成功的喜悦”只是一种自我认识,与其在活动中达到的实际水平并无直接关系,而与家长、老师、同学等“重要人物”对其的评价密切相关,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家长如若给予了表扬性的评价,孩子就会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

当孩子办好一件事就给予真挚的赞美,比其他任何方式都更能激励他热爱生活和获取成就。

周弘曾经笑谈:“我身上其他肌肉不发达,惟有大拇指的肌肉很发达。”

女儿从小到大,只要在身边,他的大拇指总要在她眼前晃来晃去。他曾经对女儿开玩笑说:“爸爸的大拇指总是这样翘着,早晚有一天要抽筋。”

不同的手指不同的含义。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用食指指责孩子的脑袋:你这个小傻瓜,咋这么笨啊?周弘对女儿使用最多的手势就是竖大拇指,在女儿心中,大拇指就是“你真棒”“你真行”,就是一道金色的阳光。

如今,在南京婷婷聋童学校里,每个老师都学会了对孩子竖大拇指,两三岁的孩子学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竖大拇指,向同伴表达自己的爱。每位老师,给学生批作业的时候,总要划个神采飞扬的大拇指,赐予孩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