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内孩子,我们都称为婴儿期。对于婴儿期的孩子,我们往往认为他们需求得并不多,仅仅是喂养和护理上的事情而已。而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婴儿期的孩子有自己的心理发育过程,有需要父母爱的渴望,有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有他们独特的幽默方式,还会出现一些智慧的动作……而对于1岁之内的孩子,他们要经过艰难的断乳期,出现“可怕”的打人事件,并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
很多父母体会不到孩子的需求,有时甚至于为孩子打了自己而伤心,为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而发火!但是事实上,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不代表孩子的品德,仅仅是孩子的一种正常发育的表现而已!
但是,身为父母,我们不能因为是孩子的正常发育而掉以轻心,我们需要呵护孩子的成长,婴儿期是孩子一生的起点,我们一点都不能忽视!
婴儿期孩子心理发育特点
婴儿时期,父母往往关注孩子的身体发育,而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及需求不是特别关注。但是1岁内的婴儿心理是有所发展的,而且这个时期的婴儿,其心理比较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因此父母要懂得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懂得呵护婴儿期孩子的心理发展和需要。
1岁内的孩子体重和身高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其心理发育则是从一出生开始就在逐渐发展着,这包括感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言语、情绪、意志等等。小儿心理发展既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殊性。
婴儿期的孩子非常爱动,尤其是男孩。但是其好动的心理是有一定范围和幅度的,只是婴儿期的孩子好动的心理往往只表现为一种暗示。
心理学专家将婴儿期孩子的心理分成几个部分,其中新生儿期是指孩子出生后28天之内,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脱离了母体,开始了独立的生活,其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孩子的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很容易发生体重下降、各种疾病发生,如窒息、感染等现象。同时,其心理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营养学家指出,28天的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因此所需要的蛋白质比成人要高出很多,母乳喂养和合理的营养指导不仅能使孩子获得充足的营养,增强体质和免疫能力,而且能使孩子产生豁达快乐的感觉。
一、\2个月内的孩子
2个月的孩子因与外界接触比较少,因此他们一直以自我为中心地生活着。因此,他们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只关心自己的满足,对于其他的,都一概不问了。当孩子的这种心理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就会很平静。而当饥饿、消化不良或疲劳的刺激时,就会不停地啼哭。
2.注意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往往会对一些发亮或颜色鲜艳的物体发出愉快的声音。
二、3个月的孩子
1.已经有了短暂的记忆能力。当孩子注意的事物从视野中消失时,他能用眼睛去寻找。
2.孩子如果吃饱、睡好,情绪良好,他会不时微笑,大人逗他时,他会全身活跃起来或笑出声音来。
3.孩子如看到彩色的图像,能安静下来注视片刻,短暂的记忆保持时间很短。
三、4~9个月的孩子
1.4个月的孩子最初对熟人再认识,只能保持几天,高兴时会笑出声,全身乱动。
孩子5个月的时候,他就能稳定地注意某一事物,对色彩鲜亮的玩具特别感兴趣。每当学会一种玩法,孩子就会表现出高兴的样子。
2.6个月时,孩子开始有了注意事物的选择性,出现了注意的萌芽。这时,孩子也开始出现分离后焦虑的情绪。
3.7~9个月的孩子能有意识地较长时间注意感兴趣的事物,具有短时记忆,能再认识几十天之前的事物,大脑里能再现几周前的事物。
四、10~12个月的孩子
10~12个月的孩子,其心理发育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强化,记忆能力的相对提高以及个性、思维、好奇心等心理方面的逐渐成熟。
1.自我意识:进入1岁的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他们会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把主观和客观世界区分开来。如他们开始知道由于自己摇动了挂着的铃铛玩具,玩具就会发出声音,并从中认识到自己与事物的联系。有的父母还常常发现孩子把床上的各种玩具抓起来扔到床外,一边扔,还一边咿咿呀呀地高兴个不停,这是孩子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在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2.记忆力:10~12个月的孩子,已经有了明显的记忆能力,他们能认识自己的玩具和衣服,并能指出自己身体上的器官,如头、眼、鼻、口等。当大人问他某件物品在哪里时,他也能用手指出来。
12个月的孩子其记忆能力会得到进一步地发展,如这个时期的孩子非常喜爱玩捉迷藏游戏,就是利用了记忆力。这个时期孩子的记忆能力在时间上有所提高,一般有几天,其记忆力强弱和孩子是否感兴趣有很大的关系。
3.个性:孩子的个性是在10个月的时候开始出现的,有的孩子表现得活泼、有的沉静、有的灵活、有的呆板。
比如,生活中常见有的孩子很有脾气,不让别人抢走他手中的玩具或吃的东西;有的孩子见别人有什么玩具就想要;有的孩子则显得很大方,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与别人一起分享;有的孩子整天不声不响;有的则一碰就哭。这些都说明孩子在这个阶段有了显著的个性倾向,但是这种个性,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4.思维:10~12个月的孩子思维发育程度还较低,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又叫做前语言思维,表现为有目的地用动作来解决问题,如可找到藏在某地方的物体。
5.好奇心:10~12个月的孩子好奇心开始逐渐增强,喜欢到处触摸、到处看。他们常常把家里的抽屉打开,把每件东西都拿出来看看、玩玩,如果有箱子,他也会钻进去,还会把塑料袋套在自己头上,常常因拿不下来而发急。
孩子的好奇心实际上是孩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一种方式,只是这种方式有时也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的一面。此刻,父母应照管好自己的孩子,将房间里的布置进行调整,以利于孩子更好地活动。
6.情绪:10~12个月的孩子是有分离焦虑情绪的,父母应逐渐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以减少因母子分离带来的焦虑。尽量让孩子独自玩耍,不要像以前那样与父母形影不离,父母在一旁观察,使孩子在突然想起父母时能随时看到大人。
“专家提醒”
有些家长看到别人的孩子一点都不缠人,看着妈妈上班了也不哭,看着妈妈回家了,就笑笑,然后又自己玩了,就都羡慕这样的孩子,觉得这样的孩子很乖,很懂事。
然而专家认为,12个月之内的孩子都是比较缠人的,对于那种不缠人的孩子,从心理角度分析,往往是没有建立安全型依恋,这些现象并不好。
亲子依恋是婴儿在寻求躯体上和心理上与抚养人保持亲密联系的一种倾向,常表现为微笑、啼哭、咿咿呀呀、依偎、追随等。而这种依恋是逐渐发展的,一般在孩子出生后6~7个月时开始表现明显,3岁后能逐渐耐授予依恋对象的分离,并习惯与同伴或陌生人交往。
懂得表达你对孩子的爱
给孩子爱?难道给的爱还不够吗?很多父母会如此抱怨:“孩子的吃、穿、用和玩的应有尽有,还都很高级,他为什么还是爱哭闹、爱得病?”
其实,这是孩子在用行为和身体向您“求爱”,孩子希望父母能经常和他在一起,能为孩子哺乳、换尿布、洗澡;对他微笑、说话、唱歌,和他一起做游戏。在各种交流中,孩子会激动地看着你,手舞足蹈起来,这就告诉你他已经感受到了你的爱。
为什么孩子如此需要爱呢?心理学家分析,主要是以下心理需要造成的。
渴望得到安全
孩子都是渴望安全的,他们希望父母能经常和自己在一起,希望自己的家是充满温馨的。
对于孩子的这种需要,家长首先应给孩子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对孩子的期望、要求、态度及言行要一致,经常说“我爱你”;不对他说“你再如何怎样,我就不爱你了(或不要你了)”;当您要暂时离开孩子时,不要一边收拾行装,一边匆匆对孩子说您的决定(更不要“不辞而别”),而应郑重地、与他视线平等地告诉他;如要改变孩子生活环境时,不能太突然,比如,让孩子独自分床睡眠,可让他们抱着最熟悉的玩具做伴。
渴望有体验的机会
孩子渴望体验生活中的所有事物,正是因为这种心理,使他们学会了抬头、坐、爬、站、走,学会抓握物体,学会了爬高上梯。
为了满足孩子这种需要,父母要给孩子以充分的自由,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他随意爬,到处跑,让他多听、多看、多摸、多说、多尝试,尽情地游戏和说话。不要怕他给您的生活造成混乱,虽然弄脏了高级衣服、拆坏了高级玩具,但想想孩子将来的发展,这短短几年的混乱算得了什么。孩子只有通过体验才能认识世界,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掌握运动的技巧。
渴望被赞扬
孩子虽然小,但还是渴望被赞扬。因此,父母应根据孩子不同年龄的发展水平对他表示出相应的期望,就是对他的认可。比如,孩子1岁左右,离开他几步远,你应含笑张开双臂,等他蹒跚过来,一把举起他来,就是您对他的赞扬和认可。赞扬孩子应以鼓励为主,而且鼓励要具体、明确。如不仅仅说“你是个好孩子”,而说“今天去医院打针,很多小朋友哭了,而你没有哭,真棒。”然后高高地举起孩子,赞扬和鼓励内容应该是孩子的努力。
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但是父母并不懂得婴儿时期的孩子其实是能体会到父母的爱的,而且他们需要父母的爱。体会着父母之爱成长起来的孩子,在早期往往把自己的父母看成是巨人,觉得父母什么都会,什么都能。于是,当这些孩子长大后,他们难免向他人炫耀:“我爸爸如何如何——”或者“我妈妈怎样怎样——”。
身为父母,应懂得向孩子示爱,即使孩子还很小,那也没有什么,因为婴儿期的孩子同样需要爱,同样能体会到爱。在爱的沐浴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拥有美好的心态和自信的人生!
一、懂得互动,将爱进行到底
当父母面对面地对着孩子的时候,是一种最直接、最亲密、最自然的感情联系。只要你有足够的感情,就能起到很好的互动效果。专家指出,足够的情感互动,是孩子智力、道德观以及自我评价的源泉,也是孩子向更高层次智力思考迈进的本钱。
那么,该如何互动呢?对于互动的专业性知识,或许大多数的父母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亲子班、提升孩子智力的教学软件、教育性的玩具等等。的确,它们是有各自的优势,但比起父母与孩子自然愉悦地相处、与孩子快乐地感受爱,它们的优势就相形见绌了。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或许父母会发现,哪怕是与孩子的互动再简单,孩子都会对着你们微笑,并向你们传达有关自己的信息:孩子能理解你说话的节奏(认知力、智力);能协调自己的身体以寻找你(动作发展);可以通过观察认出你(视觉空间、辨识能力)。从孩子的微笑中,你或许也能发现孩子对你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有一定感觉的,因此,最适合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方法是一对一亲密、自然的亲子互动,而不是刻意地、生搬硬套地增强智力的活动。
这个时候,就要使用互动的方式将爱进行到底了!如果父母的爱不够及时、不合时宜、不分场合,即使给孩子再多他爱吃的、爱玩的东西,也全是做无用功。
那么,该如何和孩子互动呢?
这就需要父母的“火眼金睛”了!父母都知道,对着孩子笑笑、说说搞笑的话、做做鬼脸都可以逗乐他,如果孩子开始回应你的笑容,那就好好地享受吧,并试着让孩子笑得更多更持久。每位孩子都有他独特的个性,正如手上的指纹一样因人而异。所以,请父母注意观察你家孩子最喜欢哪种互动方式。是你兴致高昂、大声嚷嚷的时候,孩子最有反应?还是你轻声细语、缓慢柔和的时候,他比较快乐?当你抱起他时,他会不会流露出愉快的眼神,开心地动动嘴唇?他有没有用踢腿、摆手来表达对你的依恋?或许,他是用咿呀的声音把你引到他身边,然后作势要你抱抱?针对孩子的具体反应,父母可以刻意用孩子喜欢的表情、音调和姿势去投其所好。
刚开始和孩子互动的时候,往往是父母的主动性要强一些,比如父母去亲吻孩子、拥抱孩子、对着孩子说话、温柔地看着孩子、向孩子传达爱的时候,孩子也在接受并回馈他对你的爱:他开始喜欢看着你的眼睛,他开始模仿你的笑容……
和孩子互动最好的时机是在喂奶、换尿布以及一起嬉戏的时候,如果父母能把握时机,长期坚持,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就会日益牢固。不过,在父母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互动的时间千万不要过长,切忌把孩子累坏,他想停止,就该停止。
二、学会察言观色,顺着孩子的步调行动
我们说过和孩子互动要找准时机,那么如何找准时机呢?这就需要父母具有察言观色的能力。要知道,孩子的行为有他自己的定律,前一秒他还在冲你笑,对着你手舞足蹈,后一秒他就当你是空气了;或许他会把小手含在嘴里,保持发呆状态30秒后,就变得活蹦乱跳,要你陪他玩。如此,孩子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起伏性,很难持久。
从这个角度上看,和孩子互动是由孩子来带领父母进行的,因此,父母只有认真观察才能找到孩子的规律。一旦找到这个规律父母就该设法延长互动的时间了。仔细观察孩子喜欢哪种玩法,然后设计各种变化吸引他的注意。父母就会发现孩子满脸的惊喜与期待,如果孩子喜欢玩“妈妈在哪里”,那么妈妈可以变化着从不同的地方现身“在这里”,也可以控制(延长或缩短)让孩子等待的时间,孩子就会有所期待,有新鲜感。
有的时候,父母出差在外很长时间才回家,回家之后发现孩子不爱理睬你了。这个时候你要花多一点时间给孩子更多地爱,如此孩子才会更爱你。
“专家提醒”
表达对孩子爱的同时,还应懂得学会观察孩子的好恶偏好,尝试着学孩子的姿态和表情,看他会如何回应。比如,学会一个特别突出而好玩的声音,或在不同的发音之间变换腔调,孩子说不定会露出惊喜的表情。要是孩子会自己发出声音来,那么你们就可以进行不成调的“二重唱”啦。孩子此时对你温柔的声音已是很喜欢,也越来越有感情,这是吸引他注意的好方法。
向孩子表达爱,除了语言之外还可以使用一些动作,比如互相触碰的方式。当你在孩子的肚皮上吹气的时候,当你挠孩子痒痒的时候,你的孩子真的能安稳地接受你吗?还是上下前后地摇晃个不停?孩子对洗澡水的温度是拒绝的还是欢迎的呢?其实,不管怎样孩子都有自己的表情来表达这些,比如他们会格格地笑、微微地咧嘴笑;手舞足蹈;用欣喜的眼神盯着你的脸瞧……父母往往能通过这些来分辨出孩子的喜好。
关注孩子最初的语言
语言?1岁内的孩子有语言吗?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要到1岁才会说话,因此关于1岁内孩子的语言大多不会关心的。但是,孩子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看到的孩子1岁时才会说话只是一种现象,说明语言已经发育到了可以表达出来的阶段,而之前,孩子还有一个很长时间的准备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孩子在开口说话前,首先要学会发音和对别人语言的理解,这个准备工作实际上在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了。因此,父母要有这个概念,孩子学习说话是从零岁开始的!
从理论上讲,孩子的第一次发音应该是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每个孩子刚出生都是会哭的,这就是孩子的第一次发音,也就是孩子最初的语言。之后,当孩子感觉到饿了或不舒服的时候,也是会哭的。哭表示发音器官已为言语的发展做好准备,同时哭又使发音器官进一步受到锻炼。所以,孩子哭几声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只要不是因为身体不舒服而哭,某种意义上来说,哭也是一件好事,家长没必要一见孩子哭就抱起来哄着,生怕哭坏了孩子。哭,确实是孩子最初的语言,父母应从孩子的哭声中了解到孩子的需求,然后再对症下药。
一、不同年龄孩子的哭声
1.满月孩子
当孩子满月后,语言基本上还是以哭声来表示的,不过这个时候孩子的哭声就有一定的意思了。比如,他们会通过不一样的哭声来表达不同的要求。饥饿时,婴儿哭声很响亮,哭得很厉害;尿湿时,他也哭,哭的声音就不太强烈;如果是醒后想寻找母亲,他的哭就是哭哭停停、哼哼叽叽。母亲或者经常照管孩子的人就会在天长日久中领会到孩子不同哭声的含意,就能很好地对待孩子的哭。
2.2个月孩子
孩子2个月的时候,一高兴还能发出1~2个韵母声,如“а、u、i”。特别是在高兴时或者在大人的逗引下表现得更加明显,发出的韵母声,主要是基本韵母,大多是一张嘴,气流从口腔中出来就能发出的音,不需要舌、唇较多的运动,这与他的发音器官发育还不完善有关。
3.3个月孩子
孩子3个月的时候,发音明显增多,情绪好时常常会主动发音,如“呃”、“啊”,虽然这算不上是语言,但却是婴儿与成人相互交流的最初的一种形式。有时,在成人的逗引下,还会发出笑声。
00二、孩子哭声的不同含义
对于1~3个月的孩子来说,家长要记住的是,无论你在给孩子做什么事情时,一定要对孩子说话,尤其当孩子主动地向你发出“咿、啊”声音时,你要给以相应的应答。当你抱着孩子时,要同孩子亲切地说话,用不同的声调和手势和他交流,这对他的语言发展和听觉发展都有好处。
1.“我饿了”
孩子饿了的时候发出的哭声是一种带有祈求意味的声音,当父母抱起孩子的时候,哭声就会停止,就好像小家伙已经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2.“我累了”
疲劳时哭,是孩子感觉到周围的环境给他的刺激超过了他的承受能力的时候发出的一种信号,这是一种突然爆发的哀伤的哭声,因为孩子正在尝试处理自己的内心世界,通常还会伴随着吸吮大拇指或在婴儿床里扭动身体等动作,如果他正在你的怀里,他会用鼻子拱你或转移他的视线。
3.“我很疼”
痛苦的哭声是一种刺耳的尖叫,伴随着短促的呼吸暂时停止(也叫无呼吸),然后又会紧跟着另外一阵刺耳的尖利哭叫。即使你抱起了孩子,这种哭声有的时候也不会停止。
4.“我不舒服”
对不舒服的表达是痛苦的哭声中较为温和的一种,如果你抱起孩子,为他排气或为他解决了其他令他不舒服的问题,这种哭声就会停止。
5.“我想有人注意我”
这种哭声中有一种要求的意味,同时还会伴随着一些想要吸引你注意的举止,如微笑、发声音或其他一些能够让你跟他互动的动作和表情。
6.“该做的我都做了,我不知道该拿自己怎么办”
这种发泄旺盛精力的哭声是一种烦躁的表现,通常发生在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候,也可以叫做“急躁的哭声”或“哭闹”。这是一种呜咽的哭声,想要引起人的注意,然后会逐渐升级到痛苦的哭声。
这个时候,可以把它当作是一个负载过量的神经系统在忙碌的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候正常发泄一下自己。孩子在这个时候或许“需要”哭闹一下才能够让自己安静下来。有的时候,如果你过于紧张地处理或尝试要制止他,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你可以每隔10~15分钟抱起他一会儿,喂他一些糖水,然后为他排一排气,让他打个嗝。这样,过一段时间他就会安静下来,感觉好了,然后就会睡着了。
三、生病时孩子的哭声
1岁之内的孩子还不会说话,但是他们懂得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当孩子生病的时候,啼哭往往是早期病态的主要症状。在犯病的初期,以及疾病发展过程中,在没有明显病理体征时,孩子的啼哭有缓慢或突然发生的不同,持续的时间亦长短不一,如果不能用正常的原因来解释的话,那就要从是否犯病上考虑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鹅口疮
对于身体虚弱或营养不良、消化不好的孩子来讲,这种疾病是很容易发生的。此时,孩子的舌苔白得像奶块,但又不像奶块那样容易擦掉,如果孩子一接触乳头或食品就哭,并呈现痛苦表情,要考虑是否长了鹅口疮或舌部、口腔溃疡。
2.急性扁桃体炎
孩子一旦有这种疾病迹象或已患上这种疾病,便会因喉痛而哭闹不休,并伴有发热、拒奶现象,夜间哭闹更甚。
3.体表及关节损伤
如果一接触到孩子的身体某一部位,孩子就开始大哭,则要看看皮肤有无破溃、脓肿、糜烂,特别要关心有无骨折或脱臼。
4.腹痛
急性肠道炎症、消化不良、肠寄生虫等均可产生腹痛,而使婴儿哭闹不安。哭声为阵发性,随腹痛出现而起,缓解而止。
这种情况,孩子哭时面色苍白、出冷汗、呕吐、腹泻,拒按腹部,大人一摸即哭。父母应注意检查生殖器两侧及脐部有没有疝气、肠绞痛等。如哭声细弱低微、发音不畅或嘶哑并伴有面色萎黄、目光呆滞等表情,则是病重的表现。
5.佝偻病
佝偻病又称“软骨病”,因缺少钙质和维生素D所致。孩子除哭闹外,有多汗、易惊、烦躁不安、头发稀疏、囟门迟闭、鸡胸等表现。
6.耳部疾病
孩子容易溢奶,如果奶汁流入外耳道,就容易得中耳炎。此时,婴儿会哭闹不安、发热,手压耳廓时哭声更剧。如果耳朵里钻进了小虫,他会突然“哇哇”大哭,浑身乱动,手抓头面,但无眼泪。
7.脑性哭闹
孩子发病大多在冬、春两季。如果出现以下这些症状,就应注意是否是脑部疾病,如脑膜炎、颅内出血等。因颅压增高出现头痛、发热,哭声紧急、尖叫、音调高亢、持续时间短暂,前囟门饱满,两眼无神,颈部强直,不愿抬头转头,四肢僵硬不灵活、甚至抽搐。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以及性格的形成,其啼哭表达的方式及内容也会有所变化。作为孩子的父母,既要掌握孩子啼哭的特征与规律,又要学会将啼哭转化成与小孩子交流感情的特殊语言,这样,就会使您的孩子在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中茁壮成长。
“专家提醒”
有些婴儿常常表现为夜间啼哭,孩子夜啼可能由于某些疾病作祟。肠道寄生虫感染往往成为婴儿夜啼最常见的原因,当寄生虫在肠内骚扰,加上其分泌的毒素对神经系统的刺激,可造成孩子厌食、消瘦、夜间磨牙、烦躁不宁、啼哭等症状。当蛔虫、鞭虫感染严重时,可有阵发性腹胀、腹痛,甚至号叫痛哭,特别是当蛲虫感染时,由于蛲虫夜间出入肛门周围活动,引起孩子肛门剧烈瘙痒,夜啼则是孩子叙说不适的主要表现之一。如孩子因偏食造成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也易引起夜啼,这种哭声细弱、低沉、嘶哑,伴有睡眠不宁、尿量减少、性情烦躁等情况。
对孩子进行幽默感训练
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孩子就在用哭声表达自己对吃、睡眠和拥抱的需要,但是这并不是一种社会的交流,孩子真正和人进行交流,是从满月后的第一个微笑开始的。对于这个信息,父母一定要善于发现,并珍藏起来,以此作为孩子的第一社交工具来进行培训,那就是幽默!
当满月的孩子向父母微笑的时候,父母最好能报以同样的微笑,并辅以动作语言来向孩子表示友好,并适当和孩子开玩笑,孩子就会懂得并逐渐学会回应父母的幽默。要知道,幽默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润滑剂,从小教孩子学会幽默,不仅能促进孩子健康地成长,还能给孩子一个乐观的人生态度,使孩子更快乐!
当孩子逐渐长到四五个月的时候,孩子就能将这种无声的微笑变成发出声音的咯咯大笑,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他会逐渐理解幽默的含义。而一个认同并支持幽默的家庭环境对培养孩子的幽默感是很重要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向孩子传达一些让他们幽默的窍门,以便更好地沟通呢?
一、关注孩子最初的笑
每个父母在发现孩子会笑的时候都非常高兴,而孩子的第一个笑容往往就是对逗他的人(妈妈和爸爸)的回报。据迈阿密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多雷士·伯根说,父母的鬼脸、可笑的声音会让孩子觉得有趣并兴奋起来。当父母发出有趣的声音,他们的情感电波会传递给孩子,孩子就会因此感到安全和满足,就会手舞足蹈地笑。
当孩子的这种微笑保持一段时间后,他就能咯咯大笑了,这是他在表达身体上的快乐。父母这个时候可以边拍拍孩子的肚子,边发出咂舌头的声音;挠他的脚底板;把他举起来,轻轻地在空中抛……
孩子4个月大的时候,会因为他所看到和听到的事物而微笑,当你夸张地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并发出“突、突”的声音时,他会因为这种极其简单的傻动作而咯咯大笑。当孩子咯咯笑的时候,意味着他正在享受,但此时他对幽默还没有真正的意识,在接下来的6个月中他就会逐渐形成对幽默的辨认能力。
二、幽默感的出现
当孩子9个月大的时候,孩子就开始有一定的幽默感了。虽然他依然会因为父母拍自己的肚子而快乐,依然微笑着反映自己对高级事物的理解,但是他会有自己的幽默表现,比如我们经常见到孩子会这样做:
1.破坏规则
乱扔食物或是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会让孩子兴奋地大嚷大叫。发现这些行为的乐趣表明孩子已经懂得什么是规则,并知道怎样去破坏规则了。
2.消失的东西
类似的游戏包括捉迷藏和变魔术等,当将要发生的事情符合孩子的预计时,他就会快乐地大笑。这种幽默感表明孩子已经抓住了事物的本质——那些暂时从视线中消失的事物仍然存在。
3.悖论式的幽默
这种游戏首先要有令人吃惊的元素,即孩子认为某件事情将会发生,然而结果却与他预料的完全不同。比如说跟他玩分离游戏,告诉他妈妈要走了,要去上班了,当孩子因为妈妈的离去而大哭时,妈妈却又探头出现了。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逻辑思维,他知道什么将会发生,也有能力注意到应该发生的事没有发生。
在具体幽默的表达方式上,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因为不同的孩子对同一件事情的感兴趣程度是不一样的。这很大程度取决于孩子的气质和他对特定刺激的反应,比如一个非常敏感的孩子会憎恨“飞行”游戏,而喜欢被胳痒。
4.假装听不见
孩子一出生父母就为他们起了名字,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孩子喜欢父母叫自己的名字。可有时你会发现,一直对自己的名字很喜欢的孩子,突然之间不理你了,明明他们已经听到了父母在叫他,可是就是假装着没有听见!其实,这也是孩子幽默的一种表现。
三、培养孩子的幽默感,从现在开始做好计划
婴儿期的孩子会通过各种活动来吸引大人的注意。他可以轻易地发现他就是舞台的中心,能够得到他人的注意将使自己产生快乐。这个时候父母可以让孩子模仿一些他感兴趣的动作,比如把一张小毯子遮在头上做青蛙跳,然后把毯子从头上揭开,同时,用变化多端的表情和虎虎生威的运动展现自己。父母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可取得喜剧的效果。比如把一只鞋子戴在头上或是拿着他的果汁杯当话筒讲话等。这些行动即能使宝宝发笑,又可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体会幽默感。
因为孩子的幽默感往往是在9个月的时候才开始发展的,因此父母有必要从这个时候开始为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做好计划。比如当孩子1岁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蹒跚学步了,这个时候,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呢?
1.1岁时幽默感训练
1岁左右的孩子已对他人的脸部表情十分敏感。在他学步摔倒时,你不妨冲他做个鬼脸以表示安抚。此时,他往往会被你扮的鬼脸引得破涕为笑。如果孩子对你微笑了,你也可以鼓励孩子对你做鬼脸,做得愈可怕就愈能得到你的表扬:“孩子做的鬼脸比爸爸做的更难看!”此时或许他还不能领会你说话的确切意思,但他一定知道:大人在对他的行为做出肯定!
2.2岁时幽默感训练
事实上,大约2岁的时候,你的孩子已经会模仿游戏了。当你开始一个游戏时,他能熟练地跟着你的节拍,甚至在你押韵的儿歌中替换一个他所熟悉的词。2岁的时候,孩子已经能从身体或物品的不和谐中发现幽默。如你可以把袜子试着“戴”在自己的手上,脸上则露出难受的表情。要是他也学着把手套“穿”在脚上,你也完全没有必要对孩子横加指责,相反,你可以跟着孩子一起哈哈大笑。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故意“创造”的不和谐不能过多、过滥,只能偶尔为之,以免诱使部分缺乏幽默感的孩子弄假成真或本末倒置。
3.3岁时幽默感训练
当孩子3岁的时候,他的智力水平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当爸爸故意手拎妈妈小巧的女式皮包,或妈妈故意戴上爸爸粗大的男式手表时,孩子见了即会一边摇头一边大笑不止。你还可默许孩子装模作样地戴上爷爷的大礼帽,手持拐杖,步履蹒跚。他会边模仿边大笑。
4.4岁时幽默感训练
4岁左右的孩子特别喜欢“做家家”,或扮演卡通人物。当你发现你的儿子与邻家小女孩正在快活地扮演王子和公主角色,并表演得十分投入时,你不仅不要阻拦,而且自己可客串进来扮演坏蛋之类的小角色,添油加醋地让气氛更为生动、活泼、好玩。
5.5~6岁时幽默感训练
待孩子长到5~6岁时,他可能开始对语言中的幽默成分十分敏感。如同音异义词和双关语的巧用、绕口令的学习,都能使他感到趣味盎然。你可故意对画中的一匹“马”喊声“妈”。在孩子大笑之余,你可乘机向孩子解释“马”和“妈”两个词发音上的异同。你也应鼓励孩子学习猜谜,让孩子自己编一些简单的文字谜语。
6.7岁时幽默感训练
7岁的孩子大多已上学,往往喜欢讲笑话、听笑话。有些笑话显然不够高雅,大人粗暴地予以批评乃至责备实际上也大可不必。要知道,此时的孩子,尤其是那些淘气的男孩,往往会通过笑话或恶作剧来“平衡”或“调节”自己的心态。
尽管其中的幽默可能让大人们(其中包括教师)不快甚至难堪,但大人们理应予以包容。原因很简单:这可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呀!如果此时大人能做出引导,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粗俗,什么是幽默,那当然是明智之举。
7.8岁时幽默感训练
8岁以后的孩子已初具幽默感,家长应注意倾听孩子回家后讲述的有关学校生活的小笑话,并发出会心的欢笑。这也是家长对孩子的幽默感做出肯定的表示。如果孩子有足够的幽默感,大人还可引导他编幽默故事,或改编电影或电视剧,甚至加添一个令人捧腹的结局。
了解你的孩子,不要轻视那些让他开怀大笑的傻事,请用心地扮演好一个“大傻”,从孩子出生起就培养他的幽默感。
“专家提醒”
家长和宝宝进行幽默感训练的方法还有很多,生活中的各个细节都可以充分利用。比如当宝宝进行大小便训练的时候,他会把另一种幽默加入他的生活中,这被称之为浴室幽默。在这个阶段,孩子对身体有了朦胧的意识,并会通过“嘘嘘”、“臭臭”等儿童语言来解释身体是如何工作的。就像成人,也会用浴室幽默作为一种强调和转移的策略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付如厕挑战。
鼓励孩子的智慧动作
正所谓“心灵手巧”,孩子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手不仅是运动器官,而且是智能器官。孩子智力的发育也是以精细动作为标志的,即孩子运用手尤其是手指的操作能力,这种能力的本质,就是手、眼、脑的协调能力。而正是这种精细动作的发展,往往对孩子的未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于孩子出现的一些精细动作,父母应充分重视,并懂得鼓励他们!
那么,1岁内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精细动作呢?
0~3个月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有握拳反射的动作,4周以内的孩子小手常常握得很紧。比如触碰他的手掌,他会紧握拳头。一个月后,孩子眼球能跟着红球转动并超过中线,听到声音会有反应,伏卧位时头可抬离床面,抓东西能在手中留握片刻,会注意比较大的玩具。
虽然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有一些手部动作,但是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手的存在,也不知道这个部位的功能和作用。此时,父母可以经常和孩子一起,做一些触摸抓握的游戏,尽量让他接触各种不同质地、形状的东西,如硬的小块积木、小电池、塑料小球、小瓶盖和小摇铃,软的海绵条、绒毛动物、橡皮娃娃、吹气玩具、衣领被角、干净的树叶、小草、芹菜根等,以丰富他的触觉经验,锻炼手的抓握本领。利用一些颜色艳丽的木制玩具,既能让孩子辨别不同的颜色,在抓握的时候又能锻炼了孩子的手指精细能力。
3个月
3个月时,孩子可以紧紧地握住一样东西了,并且能把东西推掉。孩子的小手经常呈张开姿势,两手也可握在一起,拨浪鼓能在手中留握0.5秒,眼睛跟红球可转80度。
3个月的孩子可以选增强头颈力量地训练,比如先让孩子平躺下来,大人面对孩子坐好;接着由大人拿着铃铛或响板,在孩子的任一侧耳边轻轻摇动或拍击;当小孩寻声转头时,大人再一边拍摇铃铛或响板,一边将铃铛或响板移到孩子的另一只耳朵旁边,继续使铃铛或响板发出声音,吸引孩子转头找声音;大人操作小乐器时,不妨在孩子耳边轻唤他的名字。
4个月
4个月的时候,孩子的两只手能凑到一起玩,能玩衣服,并把衣服拉到脸上。孩子虽然常常去拿东西,但距离判断不准,手常常伸过了物体。孩子用手持物时,喜欢用整个手掌握物,手握拨浪鼓的时间较以前长些,而且会摇动并注视拨浪鼓。孩子偶然注意小的东西,听到声音能找到声源。
5个月
5个月的时候,孩子有主动握物的意识了,但动作不协调,不准确。玩玩具时,往往双手去拿,会把东西放到嘴里。抓住近处玩具,能拿住一块积木并注视另一块积木。
对3~5个月的孩子,主要以增强上半身力量的训练为主,先让孩子趴着,大人将灯光略微调暗一些,拿着手电筒坐在孩子身边,接着打开手电筒,照着孩子前方的地板或床面,并轻哼:“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当小孩注视光源后,大人可以轻轻晃动手电筒,或画圆圈,或画波浪,并把光线逐渐由低的平面,沿着墙壁移到高高的天花板上。小孩子受到吸引,会努力抬头,甚至试着撑起上半身以追踪亮光。
6个月
6个月时,孩子能自己握奶瓶,玩自己的脚,用手掌抓积木。两手同时拿住两块积木,给他另一块积木时,他会把手中的积木扔掉。有时会双手同时去拿东西。他可以看到物体,会去拿就近的东西。有的孩子可以把右手的东西换到左手上,就是我们说过的眼睛中线交换物品。会撕纸、会把一块积木放到桌上。
对0~6个月的孩子来说,正是他头颈控制的萌芽阶段,仰躺时,头部能左右慢慢转动;趴卧时,头部可以渐渐平稳抬起,并随着物品或图案移动的方向转移视线。因此,家长多跟孩子玩一些能增强粗动作发展的游戏,将有助于孩子成长。
除此之外,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于手臂的运用也略有心得,躺着的时候会兴奋地挥动双臂,努力碰触眼前的目标;趴着时,摆放在胸前的手臂会自然用力,试图抬头挺胸,这是撑起上半身的主要力量之一。等到孩子能坐起来,则又是奇妙的体验。在歪倒倾斜的过程中,孩子体内的垂直平衡功能适时发挥作用;借由双腿的支撑,让上、下半身的概念得以衔接,进而建构出完整的自我形象,欣喜地迈向崭新的旅程。
7个月
7个月时的孩子,可用拇指及另外一个手指握物,会用一只手去触物,能自己将饼干放入口中,玩积木时可以将积木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给另一块积木时,能保留手中原有的一块。能玩弄小东西、自己取一块积木,再取另一块积木换手,能伸手取玩具。
8个月
8个月时,把玩具拿给孩子玩,他不喜欢的,就会把它扔掉,丢到地上或丢到他不喜欢的地方。孩子能用拇指、无名指捏住小东西;能手中拿两个积木,并试图取第三块积木。
9个月
9个月时的孩子,拇指能与其他指相对,能用拇指、食指捏住小东西,能从杯子中取出积木,会用积木对敲。
10个月
10个月时的孩子,可用四个手指触物,能将手中物品放在桌上,向他索取玩具时,不松开手指,其食指动作熟练,能拿掉扣住积木的杯子,并玩积木,能找玩具盒内的东西。
11个月
11个月时,孩子能用拇指和食指捏拿较小的物体,会将东西放入一大盒子中,并从盒中拿出另一个,能把玩具给大人看,会打开包积木的纸,会把积木放入杯子中。
1岁
1岁时的孩子不再把东西经常放入口中,可试把小东西投入瓶里,会盖瓶盖。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训练他拿汤匙,这其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精细动作训练。
关于婴儿动作的发展,这里所介绍的是指一般情况或大多数情况。实际上,就每一个儿童来说,其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家长应视自己孩子的具体发育情况而定。
随着孩子的成长,在孩子1岁半到2岁的时候,他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都有了很快地发展,手眼配合能力、手的操作能力明显提高。如手眼活动从不协调到协调,五指从不分工到有较为灵活的分工,双手从“各自为政”到能够互相配合。这时,孩子的独立性、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活动能力都越来越强了,而且精力无穷。因此,游戏更加显得重要。
这个时期可以给孩子玩一些木制玩具,能有效训练孩子的操作能力,孩子将各种零件的组装、拆卸,即生动形象,又与实际相联系,从而培养了孩子的动手意识,锻炼其实际的操作能力。
“专家提醒”
孩子就是在这些手的抓、摸、拿的过程中得以提高能力的,孩子只有手指的功能和技巧都得到了极好地锻炼才能使智力得到发展。在颜色认识和进行各种模拟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加强了对精细动作的练习,而且训练了孩子手指肌肉的灵活性。然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黄金期”,绝对不容错失,因此父母们务必要把握良机,多跟孩子玩一些能增强粗动作发展的游戏,以促进孩子长得更好,更健康。
呵护孩子的断乳斯
孩子从一出生就习惯吃奶,而断奶就是要改变孩子的这一习惯。专家认为,在断奶的前一段时间让孩子逐步形成以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并在食物中加一些面包干等硬性食品,让孩子磨磨牙,适应吃一些硬性食品。同时,还应加强断奶期间的护理工作,比如注意观察孩子的大便是否正常,体重是否减轻,发现异常现象时,要及时处理,不能听之任之。
那么,到底该如何给孩子断奶呢?
什么时间断奶合适
孩子到10个月时断奶最合适,最迟不超过一周岁。因为,母乳虽然是婴儿最好的食品,但是,随着婴儿逐渐长大,需要的营养越来越多,而母乳却是一天比一天稀少,即使添加一些辅助食品也不能满足婴儿的全部需要。如果继续哺乳,孩子往往不爱吃其他食物,使孩子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故必须断奶才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孩子总是吃母乳对妈妈的健康也是不利的。母亲哺乳要消耗大量的营养和精力,母亲从饮食中摄入的营养有60%转化为乳汁,日夜哺乳也难以休息好,特别是哺乳期容易产生内分泌紊乱,造成月经失调。
一般来说,在秋季断奶较为适宜。秋季气候宜人,正是水果收获的旺季,各种辅助食品供应也较为丰富,有利于孩子断奶。
冬、夏季不宜断奶
断奶的工作最好在春季和秋季进行,不要在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因为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时候,夏季天气酷热,孩子消化功能下降,加之出汗多,体力消耗大,食物又容易腐败变质,孩子容易腹泻,引起消化不良,严重的会造成脱水;而且夏天是胃肠道疾病盛行的季节,这些时候断奶,改变了孩子的饮食习惯,孩子容易闹病,而闹病后又会影响孩子食欲,使进食量大大减少,损害身体健康。
梅雨季节不宜断奶
6月中旬到7月上旬被认为是江南的梅雨季节,这时候不适合断奶。这个时期,不仅苍蝇和蚊子容易繁殖,潮湿和高温还会使食物失去新鲜度。婴儿也和大人一样,此时会出现食欲下降,或经常产生消化不良。因此,断奶时最好不要从这个季节开始。
如果恰好赶上梅雨季节断奶,应注意精心选择新鲜的材料,使用清洁的刀具和切菜板等烹调器具,并进行认真的消毒;烹调时,要特别注意卫生。同时,妈妈还要特别注意孩子睡觉时,不要让其肚子着凉。断奶时孩子的消化能力开始较弱,但不要着急,慢慢就会变得好起来。
在具体给孩子断奶的过程中,年轻的父母会发现,有些孩子一断奶,就不好好吃饭,甚至拒绝吃饭,又哭又闹要吃母乳,使年轻的父母很苦恼。追究原因,主要是断奶与喂养不得法。
孩子患病不断奶
断奶应在孩子身体健康时进行,以避免拒食、消化不良而引起营养不良。因为孩子患病时抵抗力差,消化功能不好,身体很虚弱,如果这时断奶,势必影响身体的康复,甚至加重病情。
不恐吓孩子断奶
有些父母采取在奶头上涂辣味、苦味或带色的东西等手段强迫孩子断奶,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父母应该把辅助食品做得色、香、味俱全,使孩子喜欢吃,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再吃奶了。
要知道,断奶后是孩子生长发育最快速的时期,所以需要比较多的营养。父母此时必须选择富含动、植物蛋白质的食物、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把孩子的饭菜做得软一些、细一些,有色有味一些。每隔三四天新添一个品种,从少量开始,饮食要定时定量,把米粥、面食作为主食。在大人进餐时给孩子一次性吃饱,每次喂量基本上一样。平时不让孩子吃零食,可把牛奶作为早餐或下午4点钟加餐。
逐渐断奶是比较好的选择。这样能使孩子从吃母乳到吃饭,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俗称“换肚子”。一般从婴儿3个月开始就可以加一些米汤、米粉糊;婴儿消化能力好的还可加稀粥;4~5个月可逐渐加喂蛋黄和菜泥等;6~8个月可减少1次喂奶,以食物代替,如蛋黄羹、肉末、肝末、豆腐、鱼肉泥等;以后逐渐减少母乳,增加食物,10~12个月就可以断奶了。
断奶后的孩子消化器官很娇嫩,添加食品要由少到多,每次增加一种,适应后再加另一种。食物要软而烂,便于消化。还可以做一些有助于婴儿消化器官和消化功能的食物,如6~7个月的孩子,可以啃啃面包干、饼干、烤馒头片等,让他磨磨牙床,使出牙整齐,并锻炼其咀嚼能力。另外,婴幼儿味觉和嗅觉发展也很快。孩子7~8个月时,就能分辨樟脑和香水的气味,对酸、甜、苦、辣、咸味也很敏感,因此,应给孩子吃一些清淡或保持自然香味的食品,切忌喂一些刺激性大或有异味的食品,以免引起婴儿拒食。
父母应懂得培养孩子的良好饮食习惯。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兴奋多于抑制,吃饭时易受干扰。家长应给孩子创造一个整洁、安静、愉快的吃饭环境和气氛,使孩子集中精力,把饭吃完吃好。
此外,有些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缺锌、营养不良等会引起孩子厌食或拒食。此时,父母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诊治,饮食上应注意补充一些含铁、含锌较丰富的食品,以辅助治疗。
“专家提醒”
有些母亲喜欢选择节假日,例如5月1日或10月1日给孩子断奶,其实这种做法是极其不科学的。因为仓促断奶不仅使婴儿得不到母乳,又不能适应其他饮食,常常使孩子哭闹不休,尤其是那些在断奶前并没有习惯吃辅食的孩子,还会因此而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久而久之,孩子会出现营养不良,直接影响生长发育。因此,断奶采取“急刹车”常常会适得其反。
作为父母来说,合理地断奶首先应该保证婴儿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逐渐添加辅食的过程。例如米糊、蛋黄、鱼泥等,以补充母乳的不足,并在婴儿逐渐熟悉和习惯这些辅食的过程中,促进消化道的发育,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过渡到稀饭、蔬菜、肉泥等。同时应相应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最后才达到自然断奶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儿有足够的营养,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
关注孩子的1岁打人事件
当你1岁的孩子举起拳头开始打人的时候,你会如何想呢?
可可的妈妈带着可可去旅游,这个时候的可可已经1岁了,爸爸在前面开车,妈妈抱着可可在后边坐着。路程比较远,大约需要两个多小时。但是,才走了一半的路程,可可就开始闹个不停了,妈妈赶紧想办法安抚他。谁知,他突然一巴掌打在妈妈的胳膊上,力量不重,但是却使妈妈印象深刻。
妈妈奇怪地问可可:“你打妈妈呀?”
可可只是看了妈妈一眼,毫不犹豫地打了第二下。当时,可可的妈妈只是口头上淡淡地说:“不能打妈妈。”虽然心里很生气,但是看到可可又哭了起来,不得不安慰孩子。
事实上,很多家长在遭遇如此小的孩子打人的时候,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只是,发现孩子打完人后,胆子更大了……
那么,1岁的孩子,是如何想到要打人的呢?
一、试探和情绪性的反映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打人其实只是一种试探和情绪性的反应。对于1~2岁的孩子来说,类似可可这样的攻击行为非常普遍。有时候孩子打人,看不出有任何的理由,他们常常怀有一种玩的心理去试探自己的行为能力,或者试探大人们的反应。打完人,他们就等着看下面将发生什么事情。对他们来说,打人是正在进行的一项重大实验。
1岁孩子打人是带有很强烈的情绪因素的。想一想1岁孩子们的生活世界,你就会发现,孩子的每一天都在努力掌握各种新的技能,遇到他们不熟悉的各种情形。因此,打人成为孩子表达挫败感、或者遭受打击后的复杂情感的一种方式。
二、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表达
还有的时候,孩子打人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表达。比如,当孩子的玩具被抢走之后,孩子会表示要别人将玩具还给自己。而对于1岁的孩子,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因为他们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语言能力发育也不完全,于是,他们就会选择拳头。而且,一两岁的孩子也意识不到打人会伤害别人,即使大人告诉他别人会疼,这么大的孩子也没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由此可见,阻止孩子打人行为出现的最好方法应该是防患于未然。父母应该仔细观察是什么促使孩子产生了打人的欲望,然后抢先有所行动。先回想一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累了或者饿了以后就会爱打人?还是当他在人多的场合爱攻击人?或者是当他去一些陌生场所的时候?
如果带孩子去一些陌生的地方游玩,无论是在途中还是到了终点,父母都要确保自己的孩子按原来的习惯午睡,并为他准备一些小甜点心。如果你的孩子以前就因为想要好朋友喜爱的玩具而打了人,那么就告诉那个孩子的妈妈当他们一起玩的时候,把这根“导火线”藏起来。
即使这样,你所做的一切也并不能完全杜绝孩子的打人行为。一旦打人事件发生了,最重要的是父母不要有过分强烈的反应。大喊大叫,或者打孩子的这些反应,对打人行为可以说是一种变相鼓励。父母过于强烈的反应恰恰是向孩子表明了攻击是解决冲突和引起注意的一个非常恰当的方法。惩罚也是白费力气,1岁的孩子还不能把父母的做法和自己的行为联系到一起,还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那么,当打人事件发生后,父母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保持冷静。当你做出了一个好的榜样,那么你的孩子就会向你学习,在紧要关头保持耐心。然后,表达你的想法和感受。关心一下被你孩子打的小朋友,即便被打对象是自己也要表现得很关心。向孩子解释打人使其他人受伤了,使你的孩子明白他的打人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告诉孩子被打的胳膊很疼,也会使小朋友或者父母很伤心。
然后,认可孩子的感受,简短地给孩子一些指导。打人行为是不能容忍的,但孩子的感受是可接受的。父母应该向孩子表明理解他的感受,平静但要清楚地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想要那个玩具,但是我们不能打人……”要避免过长的训导和讲道理,因为这会使孩子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了。另外,强制性地让孩子表示道歉并不可取。换一种做法,比如你直接向被打的小朋友道歉,并且表示你的关心,效果就会很好。因为你的行为给孩子做出了一个典范。
同时,给孩子提供一个可选择替代攻击的方法。对于学会说话的孩子们来说,使用语言是一个替代武力的好建议。父母甚至可以直接告诉孩子,如果下一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不要打小朋友,可以说“让我玩玩你的玩具,可以吗?”。
最后,如果你的孩子有了积极地表现,应及时表扬孩子。同时,寻找机会鼓励孩子,可以夸奖他:“和小朋友分享真好”,“这次没有打人,非常棒!下次再试着这样做”。
“专家提醒”
针对1岁孩子的打人事件,父母应坚持循环往复的教育方式,不要担心孩子打人行为的重现,1岁的孩子需要花很长时间学会不打人,所以,父母在教导孩子的同时,还要培养自己的忍耐性,锻炼自己皮肤的抗攻击性,加强自己的幽默感。
如何对待占有欲强烈的孩子
很多年轻的父母发现孩子的很多怪异之举。比如,如果有小朋友来你们家做客,小朋友拿出你们孩子早就丢弃不玩的玩具,孩子也会立刻跳起来,不让其他的小朋友玩。而当孩子自己到其他小朋友家做客的时候,又总会顺手牵羊地拿走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或物品。
专家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孩子的脑海中有了明确的所有权观念,在孩子看来,自己的东西别人就不能碰。这种情况多出现在独生子女中,并且这种观念也是父母强加给他们的。比如父母在给孩子买东西的时候,总会强调是给“他”专门买的,长此以往,孩子“独占”的心理就会越来越强烈,自己的东西不允许别人动分毫。
以上所有的情况,都在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的占有欲比较强烈。事实上,1岁左右的孩子并不明白“你的”、“我的”,他们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会拿走、感兴趣的东西就据为己有。孩子分清你、我、他之后,这种习惯和行为就会慢慢改善;倘若父母对此没有很好的教育和指导,孩子就会养成一些不良习惯。
虽然孩子自己会发现这些道理,但是我们还是要尽快帮助孩子建立所有权观点。作为父母,在孩子处于“自我中心期”时,可以给孩子一些必要的指导,让孩子早日建立所有权的观念。比如,当孩子玩同伴的玩具时,你可以强调一下:“这布娃娃是小哥哥的,你只能玩不能带走,到时候要还给哥哥,你的布娃娃在家里呢!”这些话可以让他们尽快地建立所有权的观念。
对于我们常见的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或东西给其他小朋友的现象,父母也不要强求孩子“慷慨大方”。常常看到家长劝孩子把手里的玩具或零食分给同伴,即使孩子不乐意,眼泪汪汪,家长也百般劝慰,甚至威逼利诱。其实,对于1岁左右的孩子,家长不必强迫他们“慷慨大方”,一是孩子根本不懂得,二是完全没有必要。
给孩子灌输一种观念很重要,比如,对占有欲强烈的孩子,应该教导孩子学会分享,比如,吃饭时和孩子抢着吃、买东西时家人各一份,慢慢地,孩子就会发现分享的快乐,独占的心理就不会那么严重了。同时,强调孩子“借”、“还”的概念也很重要,让孩子知道,喜欢的东西可以暂时“借”来玩,但是不可以据为己有。养成“借”和“还”的习惯,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是件好事。
孩子对于“所有权”这一概念的掌握,大约要到五六岁后才逐渐成熟。而在此之前“顺手牵羊”的举动只能算是无法有效控制欲望的表现,并不是真正的道德问题。但家长应当积极采用教导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慢慢地建立起“所有权”的概念,懂得尊重别人的重要性。
同时,父母应学会处理孩子之间纠纷的一些小招数,比如:让孩子把玩具给小伙伴玩,不如教孩子和伙伴一起玩;年幼的孩子一起玩,可以让孩子学习自己解决问题;如果孩子非常厌烦伙伴,家长就要适当调解或把孩子抱开;可以把不能分享而且孩子珍爱的玩具设置为禁区,不可以与其他人共享,把可以一起玩的玩具作为公共玩具;去别人家做客,如果孩子之间因为玩具争吵,可以要求孩子拿最心爱的玩具和对方交换,否则不允许和同伴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