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抚慰人生的一杯茶
11212900000084

第84章 终点就是起点

美国人施瓦伯是一个完全靠自己奋斗出来的农家孩子,曾经做过多位总统的顾问,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元首的好朋友。他就认为:无止境的活动乃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终结。

施瓦伯说:“有一次,有人来问我,一个大商人赚了很多钱,这种人是否就已经达到了他的目的时,我回答他说:如果一个人有达到他目的的时候,他便成不了一个大商人了。有成就的人总是永远前进的,一直到生命结束的时候为止。”

新闻界的“拿破仑”、《伦敦泰晤士报》的大老板思克利士爵士说:“我经商并不是为了钱,我已经赚够了钱,远远超过了我之所需。我是为经商而经商。我喜欢做生意,特别是大生意,这是我寻求刺激的一种方式。”

思克利士爵士,最初每月只能拿到80元的时候,他对自己的处境非常不满,之后当他挣到上万时,也不满足,直至成为亿万富翁,他仍不满足。同时他对于那些自我满足的人,是很反感的。

伟大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死的时候是91岁。在90岁高龄时,他拿起颜色和画笔开始画一幅新的画时,对世界上的事物好像还是第一次看到一样。年轻人总是在探索新鲜事物,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他们热心于试验,欢迎新鲜事物;他们不安于现状,朝气勃勃,从不满足。老年人总是怕变化,他们知道自己什么最拿手,宁愿把过去的成功之道如法炮制,也不敢冒失败的风险。毕加索90岁时,仍然像年轻时一样生活着。不安于现状,寻找新的思路和用新的表现手法来运用他的艺术材料。

大多数画家在创造了一种适合于自己的绘画风格后,就不再改变了,特别是当他们的作品受到人们的欣赏时,更是这样。随着艺术家的年岁增长,他们的绘画虽然也在变,可是变化不会很大。而毕加索却像一位终生没有找到他的特殊艺术风格的画家,千方百计寻找完美的手法来表达他那不平静的心灵。

毕加索作画,不仅仅用眼睛,而且用思想。毕加索的画,有些色彩丰富、柔和,非常美丽,有些用黑色勾画出鲜明的轮廓,显得难看、凶狠、古怪,但是这些画启发我们的想像力,使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更深刻。面对这些画,我们不禁要问,毕加索看到了什么,使他画出这样的画来?我们开始观察在这些画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毕加索一生创作了无数风格不同的画,有时他画事物的本来面貌,有时他似乎把所画的事物掰成一块块的,并把碎片向你脸上扔来。他要求着一种权力,不仅把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表现出来,而且把他的思想所感受到的也表现出来。他一生始终抱着对世界十分好奇的心情,就像年轻时一样。

世界上很多人刚取得一点成功就急于为自己寻找一个“舒适的”安乐窝,收回了自己向前看的目光,不给自己一点压力或责任,于是不再有创造力,渐渐沦为平庸。事业的梦想成真是不会属于那些躺在床上沉醉或在既往功劳簿上休憩的商海过客。伟大的人物是一直要等到他自己完全精疲力竭了,方才肯放手的,而不管在此之前他已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