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抚慰人生的一杯茶
11212900000141

第141章 拔掉心中杂草,拥有美丽心灵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社会,这是一个欲望膨胀的年代,人们的心里总是塞满了欲望和奢求。追名逐利的现代人,总是奢求穿要高档名牌,吃要山珍海味,住要乡间别墅,行要宝马香车,一切都被欲望支配着。

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人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法国杰出的启蒙哲学家卢梭也曾对物欲太盛的人作过极为恰当的评价,他说:“十岁时被点心、二十岁被恋人、三十岁被快乐、四十岁被野心、五十岁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的确,人心不能清净,是因为欲望太多,欲望的沟壑永远填不满,人心永不知足,没有家产想家产,有了家产想当官,当了小官想大官,当了大官想成仙……精神上永无宁静,永无快乐。

人的心灵世界里包藏有很多很多东西,美、丑、善、恶、贪婪、名利、金钱……这些心里的影像看不到摸不着,但却左右着你的行动。心灵是世界中美好的、坦诚的、善良的东西,我们称之为苗。只要心中有真、善、美,不论到哪里苗都能结出美丽的果实。那些心中的丑恶、贪婪的东西我们称之为草。有人说小草在哪里都能生长,可心中有草却有碍于苗的成长,是因为它们长势太旺,无论如何,都对苗是一种威胁和挤压。

自私、虚荣、狡诈、贪婪、仇恨、愤怒、骄傲、任性、顽固这些都是导致思想不纯洁的祸根。反之,慷慨、热情、友善、纯洁、无私、忍让、温和,这些都是净化心灵的智慧之水。

健康、幸福和财富等等一切美好的东西首先都是源自于一个人洁净的心灵。如果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得净化自己的心灵。心中的怨恨、嫉妒、失望、沮丧,会使身体的健康遭到损害,会使快乐消失。愁苦的面容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思想焦躁忧虑导致的。满脸的皱纹都是因怨恨、暴怒与自大而生出的。

人的思想控制着肉体,无论是精心的思考,还是无意识的流露,身体都会一一响应。纯洁美丽的心灵,会使人们的身体充满生命力;杂草丛生的心灵,则会使人们的身体衰顿。

有的心灵杂草,我们很容易就能区分,比如嫉妒、贪婪等,但有的杂草有着漂亮的外表包裹,它们看似道德的化身,实际确是一种慢性的毒药。比如,自责就是这样一种心灵的杂草。

有一个警察,在一次解救人质的行动中漏掉了一个应该搜查的房间,结果使一个孩子惨死在歹徒的枪下,这个警察从此一蹶不振,认为那是自己的错。于是,他辞去了工作,来到了一家修道院里,每天都要对这个失误进行忏悔。而这,也正是他生活的主要内容。所以,陷入过度自责中的他,总是郁郁寡欢,一点儿也不快乐。

一个偶然的机会,那个孩子的姐姐知道了这件事。她找到这个警察,把他带到一群玩得很高兴的人群中间,并告诉他这些人都是在当初那个事件中被救出来的,现在他们过得都很幸福。而且,这些人对他一直都怀着感恩之情。当时,他的心情一下子好多了,因为在那一刻他发现自己并非毫无用处。

从此,这个警察卸下了负罪的包袱,又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了。

自我批评式的自责及由此引发的内疚感和负罪感的出现都是自然的。但如果超出了反省的限度,躲在自责中不努力做事,不积极生活,那就是对自己精神的折磨。这种略带自虐的心理是不健全的,只有将这些心灵的杂草彻头彻尾地清除,才能给人们留下个纯洁如玉的美好的心灵空间。

只有健康的心灵,才能及时解除心理的疲劳,这要求我们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抽出必要的时间去对自我进行必要的反省,去战胜那些影响我们心理健康的因素,去清除那些污染我们心灵的杂草。

只要心里存在着那些杂草,人们血管里就会流淌污秽的、有毒的血液。健康的生活和强健的身体,都来自于纯净的心灵;龌龊的生活与身体,则源于不洁的心灵。心灵是人们言行、外表乃至整个人生的源头。如果源头纯净,那么它所产生的一切也会是纯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