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抚慰人生的一杯茶
11212900000013

第13章 不要忽略身边最亲近的爱

离我们最近的爱无疑就是亲情,就是父母的爱,尤其是母爱更让我们刻骨铭心。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散文家余秋雨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切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而他们的终点则是衰老……暮年的老者呼喊妈妈是不能不让人动容的,一声呼喊道尽了回归,也道尽了漂泊。”

母爱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它伴随儿女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绵不绝。于是,在儿女的笑声泪影中便融入了母爱的缠绵。

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小诗最能体现出母爱的真挚:“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可总是有很多人总想追求一些遥不可及的爱而忽略了身边最切近的爱,辗转了一大圈才发现世界上只有母亲是最关心自己的人。

从前,有个年轻人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相当贫苦。

后来年轻人由于苦恼而迷上了求仙拜佛,母亲见儿子整天念念叨叨,不事农活的痴迷样子,苦劝过几次。但年轻人对母亲的话不理不睬,甚至把母亲当成成仙的障碍,有时还对母亲恶语相向。

有一天,这个年轻人听到别人说起远方的山上有一位得道的高僧,心里不免仰慕,便瞒着母亲偷偷从家里出走了。

他一路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终于在山上找到了那位高僧。高僧热情地接待了他,当高僧问完他的来意后沉默良久,然后说:“你想得道成佛,我可以给你指条道,吃过饭后,你立即下山,一路到家,但凡遇到有赤脚为你开门的人,这人就是你所谓的佛,你只要悉心侍奉,拜他为师,成佛就不难了。”

年轻人听后大喜,遂叩谢高僧,欣然下山。

有一天,他投宿一农家,男主人为他开门时,他仔细看了看,男主人没有赤脚。

第二天,他投宿在一座城市的富有人家,也没有人赤脚为他开门。

第三天,第四天……他一路走来,投宿无数,却一直没有遇到高僧所说的赤脚开门的人,他不免有些失落。眼看就要到自己的家了,他彻底失望了,日暮时,他没有再投宿,而是连夜赶回家,到家时已是午夜时分,疲惫至极的他费力扣动了门环,这时屋内传来母亲苍老惊悸的声音:“是谁呀?”

“母亲,是我,我回来了。”他沮丧地答道。

一阵仓促的脚步声后,门开了,一脸憔悴的母亲大声叫着他的名字把他拉进屋里,就着灯光,母亲流着泪端详他。

这时,他一低头,发现母亲竟赤着脚站在冰凉的地上!

刹那间,灵光一闪,他想起高僧的话,他突然什么都明白了。

年轻人泪流满面,“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面前。

据说这个故事感动过无数的人,它提醒我们不要忽视母亲的爱,更不要忽略对母亲的爱。母亲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永远都是伟大的。母亲永远是你可以停泊栖息的港湾,她的关爱和呵护一样会把你渡上一条风雨无阻的人生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