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懂人生:青少年版
11211400000225

第225章 最好的生活

美国的得克萨斯州有一个叫哈德的富翁,临终前久久不能闭眼。家人问他,是不是还有什么心愿未了?他用尽全身的力气说出最后一句话:“我好想开一次小提琴演奏会!”

哈德自幼酷爱拉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小提琴家,然而他家境窘迫,为了生活,他不得不狠心摔了小提琴,并发誓永不拉琴。

后来,他创业成功。随着财富的增多,哈德并不开心,相反,他受着煎熬,他觉得离开自己痴迷的小提琴,是一种深深的遗憾。最终,他不得不带着这遗憾离开人世。

2002年,美国梭罗博物馆在互联网上搞了一个测试,题目是:你认为亨利·梭罗的一生很糟糕吗?到5月6日梭罗纪念日这天,共有467432人参加了测试,其结果竟有92.3%的人点击了“否”,仅有5.6%的人点击了“是”,还有2.1%的人点击了“不清楚”。

这一结果出来后,让主办者出乎预料。大家知道,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他没有像他的大部分同学那样,去经商发财,或走向政界成为明星,他只选择了瓦尔登湖。他在那儿搭起小木屋,开荒种地,看书写作,过着原始而简朴的生活。他在世44年,没有女人爱他,没有出版商赏识他,他生前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他写作、静思,直到得肺病在康科德死去。

按照普通人的看法,梭罗的一生简直糟糕透了,但测试的结果却是:世界上竟有那么多的人认为他的生活并不糟糕。是什么原因使人们羡慕梭罗呢?

为了搞清其中的原因,梭罗博物馆在网上首先访问了一位商人。商人答:“我从小就喜欢后印象派大师高更的绘画,我原本的愿望是想成为一个画家,可是为了挣钱,我却成了一个画商。现在,我天天都有一种走错路的感觉。梭罗不一样,他喜爱大自然,就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大自然,他应该是幸福的。”接着,主办方又访问了一个作家。作家说:“我天生喜欢写作,现在我做了作家,我非常幸福,梭罗也是这样。”后来,他们又访问了银行的经理、饭店的厨师以及牧师、学生和政府官员等,其中的一位是这样给博物馆留言的:“别说梭罗的生活,就是凡·高的生活,也比我现在的生活值得羡慕,因为他们都生活在自己的领域内,都做着自己天性中该做的事情,他们是自己真正的主宰,而我却为了过上富裕的生活,在烦躁和不情愿中日复一日地忙碌着。”

一种生活,只要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生活。

人生感悟

一种生活,只要适合自己,做自己天性中该做的事情,做自己真正的主宰,就是最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