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懂人生:青少年版
11211400000130

第130章 团队的力量

1987年的圣诞节前夕,一个中国学生在美国进修资管硕士学位时,有一门课要求四个人一组到企业去实际参与编写系统方案。由于同组的另外三个美国人对系统开发都没什么概念,所以他这位组长只好重责一肩挑起,几乎是独立完成了所有的工作。方案上交后,厂商和老师对次系统都相当满意。第二天他满怀希望地跑去看成绩,结果竟然是一个B,更气人的是,另外那三个美国人竟然拿到A。他懊恼极了,跑去找老师。

“老师,为什么其他人都是A,只有我是B?”

“噢!那是因为你的组员认为你对这个小组没什么贡献!”

“老师,你该知道那个系统几乎是我一个人弄出来的,是吧!”

“哦!是啊!但他们都是这么说的,所以……”

“说起贡献,你知道Bryan每次我叫他来开会,他都推三阻四,不愿意参与吗?”

“对呀!但是他说那是因为你每次开会都不听他的,所以觉得没有必要再开什么会了!”

“那Jeff呢?他每次写的程序几乎都不能用,我还要帮他改写!”

“是啊!就是这样让他觉得不被尊重,就越来越不喜欢参与,他认为你应该为这件事负主要责任!”

“那撇开这两人不谈,Mimi呢?她除了晚上帮我们叫Pizza外,几乎什么都没做,为什么她也拿A?”

“Mimi啊!Bryan跟Jeff觉得她对于挽救小组陷于分崩离析有极大的贡献,所以得A!”

“亲爱的老师!你该不是有种族歧视吧?”

“噢!可怜的孩子,你会打篮球吗?”

“这关篮球什么事?”

“这么说吧,任何大学生,对于竞争大约都不会陌生。大考、小考,一路到高考,能够顺利进到大学的,大概都算得上竞争中的胜利者。但是不幸的是,高考的竞争比较像打棒球,而不是打篮球。如果你当一个外野手,球飞过来了,你只能靠自己去接住它,别的队员跑过来,不但帮不上忙,还可能因而妨碍了你的接球。高考也是这样的一场个人秀,你只能自己一个人进考场,自己为自己的未来奋斗。但是出了高考大门,你会发现这类个人秀的竞争是很少见的。不论你是工程师、经理人或是特殊教育的老师,你的成功都必须仰赖别人跟你的合作。就像是一个篮球球员那样,任何的得分都必须靠队员之间缜密的配合。”

10年后,他回顾这段学习的往事,他的老师那天给了他一份甚至比硕士学位更宝贵的圣诞节礼物。老师让他了解到狭隘的抱着“你赢就是我输”甚至“只取不予”的生活态度,虽然有时会占到一些小便宜,但是最后却只会造成自己悲惨的下场。今天的他,每一天的工作都需要上级的提携、同事伙伴的帮助,以及别人的大力配合,感谢上帝,从那天开始他就再也没有那么轻易地搞砸过自己的团队。

人生感悟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再大的力量也是由点滴个人力量聚集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