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第一次做妈妈:全职母亲体验手记
11211200000004

第4章 操劳篇:育儿(1)

出院回家:真是难忘的时刻

带新生儿出院回家的那一天,对大部分家庭来说都是欢乐的日子。而对我们来说,因为不知道孩子到底有没有听力,脸上的笑容又隐藏着一丝焦虑。这时我记起了以前一位在38岁才生孩子的朋友说过的话:“护士一拿到我面前我就赶紧数手指头、脚趾头。还好,没有多一个或者少一个……”她虽然是玩笑,却是真的有过担心。

我们出院的前一晚,先生在陪床时就很认真地对我说,他在网上查了一下听力测试全部未通过的比例以及将来可能的挽救办法等等。他还说,最不幸的一种情况就是,“你这些年就要像《漂亮妈妈》中的巩俐那样,别去工作了,一直照顾他,教他学说话”。总之,孩子是我们的,是个可爱的好孩子,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没有听力,我们都要尽全力好好把他养大。

出院那一天,还没有适应自己父亲身份的先生,跟我在出院的时间安排上发生了矛盾。

我的伤口在上午已经拆线,但是还不太舒服,就希望下午护士给我换过药以后,他再从单位到医院接我们回家。而先生表示他下午有个会议,希望中午就接我们走。我了解过他的会议时间后,觉得他等我换了药、送我们回家后再去开会还来得及,坚持按照我的时间安排。

先生虽然按照我的时间安排行动,操作中却急急忙忙。到了病房里,他也不管我们有没有收拾好东西,抱着孩子就走。妈妈赶紧帮我们提着几乎所有东西,我抢过来提一件人家送的礼品。先生抱着孩子还没有走到住院部的前台,就被护士拦住了。呵呵,没有办好手续就想把孩子从医院抱出去,哪那么容易!结好账、填好出院的表格,把医院套在孩子手脚上的塑料名字圈还回去,然后才能带着孩子走。

我没有经验,妈妈也是三十多年没有带过孩子,完全忘记了外面二月的寒风依然凛冽,我们只是给孩子换上妈妈带来的一件和尚领内衣和一件薄薄的棉袄,包着一个小包被,既没有给婴儿带帽子,脖颈那些地方也没有围点丝巾什么的,办好出院手续,就让宝宝光光地敞着脖子出了住院大楼。站在医院门口等了好一阵出租车,寒风一吹,妈妈赶紧让先生用包被把孩子的头罩上一点,一向怕冷的我则心里埋怨他没有先叫好出租车停在楼下,让我们在寒风中等这许久。一路上我和他都没有说话。到今天我都清楚地记得宝宝光光的脖子露在寒风中的片断,和那一刻对宝宝的歉意。

“坐月子”生涯:喂奶和排泄成为主题

我一回到家,因为家里还没来得及开空调,觉得简直就像掉到一个冰窟窿里。赶快打开空调和电暖气,把宝宝在小床上安顿好,只是觉得很疲乏,赶紧躺上床。结果就觉得背后凉飕飕的冷得不行,只好又爬起来把一床电热毯垫在床单下,随着电热毯慢慢热起来,才觉得不再冷得直发抖了。回家第一件没有想到的事,就是怕冷到这种程度。

回到家里,坐月子的生涯才真正开始。因为在医院是由护士给新生儿洗澡穿衣、定时换纸尿布等,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喂奶,有时发现他大便了就换块纸尿布而已。都不太敢把他抱起来走动,他大部分时间都只是在乖乖地睡觉。

回家后首先面临的最辛苦的事情就是宝宝的排泄问题。

我们回到家休息了一阵,然后就开始清点家里的纸尿布和布尿布。亲友送的纸尿布有好几包,我自己原来也买了一包在家备着。不过,考虑到孩子娇嫩的皮肤,还是决定白天尽量用布尿布,晚上用纸尿布。

不知怎么搞的,在医院我好像从来没有操心过宝宝的排泄问题,回到家里突然觉得这个问题都要由自己解决,一下子重视起来,完全忘了在医院护士是多长时间给他换一次尿布了,经常过一会儿就去偷窥宝宝的屁屁,尤其是晚上,也会突然醒来去看尿布。最夸张的一次,我有个晚上给他换了5块纸尿布。每次换尿布经常会不小心搞醒宝宝,搞得他哭的次数越来越多,我们呢就抱着哄,渐渐的,原来有着良好习惯的乖宝宝,就越来越知道如何让我们把他抱在怀里哄,到最后,他终于成功地从自己的小床睡到我的大床上。

过了一段时间我才想明白,纸尿布只有大便了才必须马上换,而在只是尿了的时候开始不需要换,如果觉得吸水达到一定的量了,再换也不迟。呵呵,自己真是一个迟钝的妈妈啊!

不过,月子里宝宝大便的次数也是非常多的,按照产后辅导时护士介绍的经验,一般宝宝在排了一周左右黑黑的胎粪之后,就应该开始拉“金黄色”的软便,如果拉得像“蛋花汤”一样,那就说明是在拉肚子。我牢记这一教导,仔细观察,发现每天我家宝宝不到一周就拉完了黑色胎粪,金黄色的大便每天差不多有四五次,大约到第十天左右,大小便就分开拉了,不再是稀里糊涂的一起拉出来。

全家的工作中心都围绕着新出生的宝宝,他的饮食当然就是另外一件最重要的事。

当妈妈的奶水充足,可是他小人家却有些不太配合。每次只能吃完一边的奶水,有时候还没吃完就睡着了,不管怎么捏他的耳垂或者弹他的脚心,都照睡不误。因此没吃完的和另外一边就常常需要挤掉。刚开始自己用手挤,因为不敢太用力,总是留一些在里面,有时候涨得连同一边的胳膊都有些发烫了,我也只是拼命揉揉再挤掉,后来买了一个吸奶器(之所以没有在怀孕的时候准备,是怕自己根本就没有奶),挤一挤吸一吸,从来没有像有些妈妈那样因为过于小心而导致恶性循环——那就是仅仅因为涨奶或者有点发热就到医院去检查,然后被诊断为乳腺炎,然后就暂时不给孩子喂奶,然后就没有奶水了。所以像我这样的糊涂妈妈,有时候也有糊涂的好处,起码一直保证孩子吃母乳吃到11个月,这也是我自己觉得相当骄傲的一件事。

用文字描述怎么解决宝宝的排泄和喂奶问题是件简单的事,不过真的做起来却是难以想象的辛苦。

我们回家后,决定由新外婆和我这个新妈妈睡一个大床,旁边放着宝宝的小床,这样我俩就要负责宝宝在晚上的睡和吃的问题。先生反正每天要上班,就让他一个人睡到书房去。妈妈专门帮我从老家请来一个阿姨帮忙,那位阿姨60岁了,以前曾经给我的一位同学带过孩子,我同学对她评价颇高。因此我也很放心地专门把她从老家请过来。看她年纪大了,就没有安排她晚上起夜,让她在用来当客厅的大房间睡沙发床。我们住的是三房一厅,外面有个小客厅当餐厅,因此那间客厅实际是一个独立的大房间,关上门后外面什么声音也听不见。

外婆已经六十多岁了,晚上睡觉质量比我好,因此宝宝一有动静基本上都是我先醒来,先检查他的屁屁,换了尿布然后喂奶。呵呵,这里又是一项程序错误,其实应该先喂奶再换尿布,这样往往可以减少他哭闹的时间,又因为小婴儿往往在吃完以后就马上有排泄,通常可以减少一次换尿布的工作。不过这都是后来有了经验以后才总结出来的。

在晚上起过几次以后,我有时会累得听到宝宝的哭声也不想动了,那时就要妈妈出动,把宝宝抱给我喂奶,然后再送回小床上。白天我通常会让妈妈到客厅里面去休息一会儿,换阿姨过来帮忙。可惜,曾经能干、利索的阿姨老了,她听到宝宝的哭声就会发愣,宝宝尿了被脱光以后,两条腿在乱踢,这时要给他换尿布就会双手发抖不知道怎么动作。我经过晚上的数次折腾,白天当然是希望能够尽量休息,除了给宝宝喂奶,就希望阿姨能够在白天承担起换尿布等照顾宝宝的工作,可是也许是年纪大了,也许是有好几年没带过婴儿,阿姨根本上不能在带宝宝的问题上帮助我,基本都是要由我自己或者妈妈没睡着来帮忙。

这样我完全是白天黑夜连轴转,真是按照老师所教的“和婴儿一起作息。他睡你就赶快睡,他醒你就必须醒。”可惜我不是这个单纯的婴儿,有时间睡的时候往往睡不着,应该醒着的时候困的不得了。新生儿胃口小,容易饿,往往才一个多小时就要吃一次。我常常晚上在给宝宝喂奶的时候打盹,也无法再听从老师的教导,因为实在没有力气每次都保持良好的坐姿给他喂奶。因为他吃奶频繁,天天夜里起来好几次把他从小床搬到大床上吃奶,吃完又送回去,简直成了一件巨大的负担。

另外只有我在医院受过给婴儿洗澡的“专门训练”,妈妈和保姆阿姨多年不接触小婴儿,她们都不敢给宝宝洗澡,那么每天给宝宝洗澡的工作也由我来完成,洗完澡再按医生传授的给宝宝抹上润肤油进行抚触按摩,这时我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腰都直不起来了。

过完月子我进行了一次粗略的统计,30天时间里我们用掉了一百二十多片纸尿布以及将近三百片隔尿巾,也就是说,总共换了差不多四百次尿布,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是我自己操作的,另外每天还要喂十次以上的奶,对一个体质比较弱的产妇来说,实在算得上高强度的疲劳马拉松了。

面对大小两个婴儿,狙击产后忧郁症

坐月子的辛苦是难以言表的,那是一种持续的、望不到头的操劳,你会觉得生活除了如此辛劳,再也没有解脱出来的时候,忍不住质疑“难道以后就永远这样生活了吗?”在那个时候产生绝望的情绪是完全有可能的。

可能有的人会认为我如此劳累是因为没有请到一个合适的保姆,如果有个能干的月嫂情况会好很多。当然,如果那样也许是会好一些,不过一个新妈妈对孩子的操心,还有你起码要给孩子哺乳,这都是不能转移的责任。如果妈妈没有奶,孩子是吃奶粉,那么一个能干的月嫂可能确实能让新妈妈轻松很多。我也见过为了自己能够轻松一些,有奶也仍然要给孩子吃奶粉的妈妈,不过她还是对月嫂诸多不满意,毕竟,一旦成为母亲,那种责任心是完全不同了。

研究发现,除了情绪上的原因,产后抑郁症还有其生理上的因素,包括内分泌因素——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另外,也有遗传方面的因素——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说明家族遗传可能影响到某一妇女对抑郁症的易感性和她的个性。

不管是什么原因,我太理解那些患上产后忧郁症的人了,因为我觉得自己就是在忧郁症的边缘徘徊,有时候会莫名地就悲从中来,累极了还要在给孩子换尿布时甚至忍不住跟他一起大哭。不过我总是在小小地发泄了一番之后告诉自己要坚强,告诉自己如果垮下去孩子就会没有人管,那个时候,带来这一切辛苦的宝宝却成了我的坚强动力。

事过境迁之后,我为自己的精神力量之强大而骄傲,因为在那段最艰苦的时期,本来应该成为我坚强后盾的先生,也许是不适应家庭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除了埋头工作以外,没有做过什么努力来分担我的辛苦或者给予应有的安慰和鼓励。我经常嘲笑说产妇没有得产后忧郁症,他倒是有些忧郁症的迹象。

一个成熟的男人应该能够很好地接受新的生活状态。那么多男人都会在月子里主动照顾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并且以看到孩子每天的成长为乐趣。

新生儿回到家里,我们的全部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宝宝身上,每天都围着他转,对先生几乎是完全忽略的,这似乎引发了这个大孩子的醋意。那段时间,先生表现得古板而又缺乏理解能力,有时还找我的茬子。

看到我在睡房里吃饭(因为小餐厅没有装空调,我觉得特别冷),他就觉得不舒服;虽然辛苦,我也需要放松,那时候我每天唯一允许自己的娱乐时间就是晚餐时中央八台播放的一部韩剧《看了又看》,因为贴近平凡的生活,我和妈妈都看得津津有味。先生要么不在家里吃晚餐,如果在家,看到我追捧韩剧,更是要从语言上冷嘲热讽。他自己后来转变了观念,看《大长今》的碟看到通宵,这是后话。

先生是从事媒体行业的,工作时间弹性大,往往我们休息的时候他要工作,白天有时又睡大觉。因为我曾抱怨他不关心孩子,他为了表示自己的关心,有时候工作到午夜回家时会冲到我们的房间里来看孩子。

如果是个细心的爸爸就好办了,也许新爸爸都是这样,平时细心、严谨的先生此时却是“粗线条”的。我经常说休息不好,他却会在半夜十二点多或者一点多打开我们房间的大灯(我一有灯亮就会马上醒),大动作地推开门,然后粗鲁地走到宝宝睡觉的小床前面,再打开床边的小灯看儿子,有时扔给我一份他们新出的报纸,要我“调剂调剂”!

唉!我好不容易睡着了,宝宝也暂时没有醒来,旁边还睡着我辛劳了一天的母亲,他以这种不顾及他人感受的侵略者姿势闯进来,简直令我怒火万丈。我压住火气,压低声音,告诉他我们都在睡觉,别吵醒孩子。他却很不满意地大声嚷嚷“我不来看看你又说我不关心他,我来看你又不让,你想干什么?”

他这样做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几乎每周都有两三次,后来我声称要把卧室的门从里面锁上,同时强调他这种行为的可恨,他总算是减少了这样闯进来的次数,动作也小心多了。

就这样不但要操劳孩子,还要不断跟那个顽劣的家伙做斗争,我已经没有力气去患产后忧郁症了。不过如果哪位准爸爸认为他也可以通过采取类似的策略来避免妻子患上产后忧郁症,我劝他还是尽量不要尝试,因为每个人的心理承受力是不同的。

议题:全家上阵做婴儿抚触吧

坐月子坐了一个星期,我觉得自己真的没有力气再按照医院里护士传授的技术给小宝宝进行全套抚触按摩了。于是采取了偷工减料的办法,每次给他洗完澡,我就在自己的手掌上抹点婴儿油,然后捏捏他的胳膊和腿,揉揉小脚板心和手心,有力气的话再翻过来轻轻抚摸他的背。小家伙长得很快,社区卫生院有医生上门来访问检查,给他称了体重,量了头围、胸围等,对他的发育情况表示满意,要我们满月的时候再去卫生院检查一次。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家人的充分支持,还是完全能够坚持给孩子做全套按摩的。我认识不止一个家庭,包括我的一位同学家,他的孩子比我家宝宝小40天,都是由父亲来负责宝宝的按摩工作,这样不但减轻了妈妈的负担,也能够大大增进父亲和孩子的亲密感情。还有一个妈妈说,她宝宝出生后,全家人一起保障每天至少给宝宝做4次抚触,孩子发育情况非常好,到一岁半时进行智力测验,分数高达一百五十多分,就是属于“天才”那个级别。当然,也不能说抚触就是产生天才的原因,但是肯定对于促进孩子的成长有良性作用。

初生婴儿

因为各方面发育还未完善,婴儿抚触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刺激婴儿的淋巴系统,增强抵抗力;增加婴儿睡眠,并改善睡眠质量;帮助平复婴儿情绪,减少哭闹;可以促进母婴情感交流,促进乳汁分泌;另外还可以通过抚触促进婴儿饮食吸收和激素分泌,达到体重增加、缓解婴儿气胀、结实肌肉的目的。

上海6家医疗机构开展的一项课题研究也显示:经过抚触,新生儿体重一般增加10%左右,患先天性贫血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早期神经发育得到明显促进。而且,一些患先天疾病的孩子如颅内出血、脑瘫等,如果出生后即开始对孩子进行抚触,可以让损伤的脑细胞得到刺激,能缓解病情,有利于孩子向健康进步。越早抚触,效果越好。研究显示,即使新生儿离开医院不再被抚触了,早期抚触的效果也可以维持到他们八九个月大。

抚触虽然并不是一项很复杂的技术,但在抚触时确有一些诸如抚触时间、室内温度、抚触手法、如何交流等需要注意。当然,如果妈妈是自己给宝宝做抚触,首先要保证自己心情愉快,才能在触摸中给宝宝带来快乐。给婴儿抚触的步骤基本上是这样的:

一、抚触前的准备

1.环境:首先要确保房间内温暖、宁静,播放一些柔和的音乐,有助母子彼此放松,室内温度要达到26℃。

2.物品:预备好毛巾、尿片、替换的衣物和婴儿润肤油、润肤乳液。

3.时间:选择宝宝醒着、情绪比较好如洗澡后或者吃饱后40分钟进行抚触,整个抚触时间不超过15分钟,要确保舒适及15分钟内不受干扰。

4.姿势:因为妈妈都在月子中,所以不应该长时间地弯腰,最好搭一个牢固的台子或者选择和妈妈腰部平行的地方开始抚触工作。

5.原则:抚触之前先在掌心倒一些婴儿润肤油,轻轻摩擦以温暖双手,请不要将油直接倒在宝宝皮肤上。先从婴儿脸部朝上开始,轻轻抚一脸额两侧将婴儿的注意力专注在身体特定的一部分,然后让他放松。

6.动作:将紧绷、僵直的手臂轻轻甩动,然后放松,对着孩子微笑,同样的也在身体其他部位重复这个动作。

二、抚触的步骤

1.脸部(舒缓脸部肌肉):取适量婴儿油或婴儿润肤乳液,从前额中心处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划出一个微笑状。眉头、眼窝、人中、下巴,同样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划出一个微笑状。

2.胸部(顺畅呼吸循环):双手放在两侧肋缘,右手向上滑向婴儿右肩,复原,左手以同样方法进行。

3.手部(增加灵活反应):将婴儿双手下垂,用一只手捏住其胳膊,从上臂到手腕轻轻挤捏,然后用手指按摩手腕。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另一只手。然后双手夹住小手臂,上下搓滚,并轻拈婴儿的手腕和小手。在确保手部不受伤的前提下,用拇指从手掌心按摩至手指。

4.腹部(有助于肠胃活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但是在脐痂未脱落前不要按摩该区域。用手指尖在婴儿腹部从操作者的左方向右按摩,操作者可能会感觉气泡在指下移动。可做“Il0VEYoU”亲情体验,用右手在婴儿的左腹由上往下画一个英文字母“I”,再依操作者的方向由左至右画一个倒写的“L”,最后由左至右画一个倒写的“U”。在做动作时,用关爱的语调向婴儿说“我爱你”,宝宝会很喜欢的!

5.腿部(增加运动协调功能):按摩婴儿的大腿、膝部、小腿,从大腿至踝部轻轻挤捏,然后按摩脚踝及足部。接下来双手夹住婴儿的小腿,上下搓滚,并轻拈婴儿的脚踝和脚掌。在确保脚踝不受伤害的前提下,用拇指从脚后跟按摩至脚趾。

6.背部(舒缓背部肌肉):双手平放婴儿背部,从颈部向下按摩,并用指尖轻轻按摩脊柱两边的肌肉,然后再次从颈部向脊柱下端来回地放松运动。

三、抚触的注意事项

1.对新生儿每次抚触15分钟即可,一般每天进行3次抚触。要根据婴儿的需要,一旦感觉婴儿满足了即应停止。

2.婴儿出牙时,面部抚触和亲吻可使其脸部肌肉放松。

3.开始时要轻轻抚触,逐渐增加压力,好让宝宝慢慢适应起来。

4.宝宝显得疲倦、烦躁时,不要再刺激他,应让他休息,等睡醒后再进行按摩。

5.留心宝宝的反应,如果他哭了,先设法让他安静,然后才继续。一旦宝宝哭得很厉害时,应停止按摩,因为宝宝可能想要拥抱、吃奶或是睡觉。

6.不要强迫宝宝保持固定姿势。

7.不要让宝宝的眼睛接触婴儿润肤油(实际上,根据我和很多妈妈们的经验,用商品婴儿油进行按摩效果不太好,尤其是宝宝如果容易过敏的话,身上会长小红点。商品婴儿油主要成分一般都是矿物油,很容易把宝宝一身抹的油腻腻的不透气,也不能真的滋润皮肤,不如用橄榄油等天然植物油比较好)。

8.脐痂未脱落,不要按摩。

月子里的小小惊喜

本来对于宝宝听力测试未通过一事,我们已经商量好先不要告诉双方父母,免得老人们担心。但是我实在经受不住心头的巨大压力,首先告诉了我妈妈。

妈妈听了后虽然在安慰我,其实也非常担忧,万一宝宝没有听力,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从此一家人都不可能过正常的生活了,这一点才是让大家最痛苦的。而一想到那么可爱的孩子会生活在没有声音的世界里,做妈妈的人简直要疯狂了。

而做爸爸的那一个,虽然不太懂得照顾新生孩子和孩子他妈,也是同样的忧心忡忡。他也私下里违背了我们的约定,把这个情况打电话告诉了已经去了外地工作的他的父母。公公婆婆也很爱孩子,做奶奶的当即表示要再多干两年,给孙子挣出“耳朵”来,因为宝宝的爸爸已经查过资料,告诉他们说有可能通过人造耳蜗来解决问题。

不过,大约在我们回家一周后,有天卧室里的电话突然大声响起来,我就看到宝宝好像被铃声吓得两只胳膊举起来哆嗦了一下。咦!难道宝宝有听力了?

我小心地保守着这个小“秘密”,等先生回家时告诉了他。那个鲁莽的家伙当即决定“测试”一下。他关上房门,然后大力击掌,发出很大的声音。果然宝宝又被吓得一惊!他得意起来,又换了一个位置,再次大声击掌。我这下又怕他拍巴掌的声音太大,把宝宝的耳膜震坏了。

他不听劝阻,说不能肯定宝宝是被声音惊醒的,“万一是感觉到空气振动醒的哪?”又要躲起来用别的花样试。后来宝宝干脆全醒了,他也就满意地走掉了。后来几天又测试来测试去,试到后来宝宝都不怎么反映了。

还是我妈妈知道了,说“我就说不会有问题,肯定就是羊水堵住耳朵了。你们别急!”然后妈妈又说“毛头这么小,嫩嫩的心脏就像一碗豆腐花一样,你们天天这么拍手,别把他又吓出心脏的毛病来。”这下当爸爸的才停止了“听力测试”项目。

议题:新妈妈坐月子要注意哪些事

就在每天不到两个小时一次的喂奶和处理排泄的生活中,毛头很快就要满月了。到满月的那一天,我们按照我老家的习俗,要进行一次“出窝”活动,就是要带着小宝宝离开自己蜗居了一个月的家,出去串串门、走走亲戚。

我们选定的第一个出窝地点是宝宝的姑姑家。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在外地,姑姑家是离得最近的亲属了,而且姑姑很疼爱这个唯一的侄儿。

那天虽然有点阳光,风还是很大,气温也很低,我久不出门,不太知道在外面的感觉。估计穿得差不多够,给宝宝穿了一件内衣、一件联体薄袄,包着小包被,这回总算记得戴了帽子。我身体还是很虚弱,加上一个月时间没有太多走动,站在外面地上的感觉简直就不太真实。虽然我也知道在月子里就要开始锻炼,但是实际身体条件根本不允许做什么运动。能够在家里走来走去已经不错了。到了外面,寒风一吹,还是觉得冷得刺骨。在宝宝的姑姑家玩了一会儿,先生去单位办点事,我们约好带宝宝在太奶奶家碰头。那天宝宝的姑姑先下楼去叫出租车,我抱着宝宝站在楼下等。寒风猛烈,我自己穿得不少,再抱着包得圆圆的宝宝,觉得很费劲。有楼上热心的老阿姨经过,看见就问“毛毛头多大了?”我告诉她说刚满月。那位阿姨热心地说“刚满月不好抱小孩啊!对腰不好!要双满月以后才好这么抱!”这才是我第一次听到双满月的说法,看来上海这边对于坐月子的事项也是相当讲究呢。

传统的讲究就不去多说了,因为各地有不同的风俗。但是我听的孕前保健课,最后一节课有一半时间老师是在讲授产妇月子里的注意事项,我觉得都是很好的经验,基本上我都积极地实践了这些经验。

一、关于卫生

首先,产妇在月子里还是要保持早晚刷牙的习惯,刷牙的水可以用温水,牙刷最好用软毛的儿童牙刷。

另外就是注意皮肤的清洁。产后身体会大量排汗,哺乳时也很容易出汗,加上下身产生的恶露及溢出的乳汁,都会使皮肤变得很脏;多种液体混合在一起会散出很难闻的气味,使新妈妈浑身不舒服,精神状态不好;皮肤黏膜上积累的大量病菌会乘虚而入,引起毛囊炎、子宫内膜炎、乳腺炎等,甚至引发败血症。

所以,产后及时清洗身体,可使皮肤清洁干净,帮助解除疲劳,保持舒畅的心情;还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加快伤口愈合,避免皮肤和会阴伤口发生感染。

具体的做法是每天用温水擦洗全身,尽量穿宽松透气的衣服,因为哺乳时消耗热量很大,非常容易出汗。清洁方面特别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恶露排尽之前,每天都要用加微量高锰酸钾的温开水(用专用的盆子,把开水放进去晾凉,而不是兑生水,然后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到水的颜色变成浅粉红色就可以了)清洗下身,以利于侧切伤口尽快恢复,同时避免感染。

传统的说法是月子里不能洗头洗澡,其实,就像前面说的,产妇在月子里非常需要洗澡。但为什么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着月子里不能洗澡的习俗呢?据我们的保健课老师分析,是因为在以前,人们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差,不能为产妇提供良好的浴室及暖气设施。而分娩时为使胎儿顺利娩出,在激素的作用下骨盆关节都打开了,身体的各个关节也会变得较为松弛,所以,产妇在月子里身体很虚弱,不慎着凉确实非常容易感冒,并由于体虚而不易痊愈。由此,民间流传下来不让产妇在月子里洗澡的习俗。

但现在的生活条件已经完全不同了,只要洗了澡以后保证不受凉感冒,就应该洗。而且,洗澡能加深产妇睡眠、增加食欲,使气色好转。因此,月子里及时洗澡对产妇健康十分有益。不过还是需要注意几点:

1.如果产妇会阴部无伤口及切口,夏天在2~3天,冬天在5~7天后即可洗淋浴。

2.产后洗澡讲究“冬防寒、夏防暑、春秋防风”。在夏天,浴室温度保持常温就可以了,天冷时浴室里要暖和、避风。洗澡水温宜保持在35~37℃左右,夏天也不可用较凉的水冲澡,以免恶露排出不畅,引起腹痛及日后月经不调、身痛等。

3.采用淋浴,不要洗盆浴,以免脏水进入阴道引起感染。如果产妇身体较虚弱,不能站立洗淋浴,可以用擦浴代替。

4.每次洗澡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5~10分钟就可以了。

5.冬天浴室温度也不宜过高,这样往往容易让浴室里弥漫大量水蒸气,导致缺氧。

6.洗后尽快将身体上的水擦去,马上穿上御寒的衣服后再走出浴室,避免身体着凉或被风吹着。

7.如果会阴伤口大或撕裂伤严重、腹部有刀口,须等待伤口愈合后再洗淋浴,可先做擦浴。

同样,月子里洗头也要注意尽快弄干头发(关于用电吹风的问题在准备待产包部分有交代)。

二、关于产妇的活动

产妇产后体虚,需要休息,但并不意味着要长期卧床。医学研究表明,如果产后较长时间不活动,易使血液本来就处于高凝状态下的产妇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及肠粘连,特别是剖宫产的产妇。同时,产后盆腔底部的肌肉组织也会由于缺乏锻炼而托不住子宫、直肠或膀胱,导致膨出。如果在产后适时适度地进行一些活动,便可增加虚弱的腹肌收缩力,促进子宫尽快复原,促进直肠和膀胱功能尽快恢复。同时,还有助于恶露排出,防止发生便秘和尿潴留,并易使产妇保持舒畅心情,避免产后抑郁症发生。

因此,只要身体情况允许,产妇就应及早开始一些活动,不过需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产妇出现发烧、出血、心脏病、高血压、严重贫血、剖宫产等情况,需要限制活动或推迟下床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听候医生安排。

2.如果产妇会阴部无伤口,身体疲劳已经消失,产后12小时可以坐起来进餐进水,24小时后可以起床活动,如在床上坐一会儿或下床去卫生间;产后48小时可以下床做一些为宝贝换尿布等轻微活动,或在房间里走动一下,每天走动2~3次。

3.剖宫产的产妇只要体力允许,在产后24小时应该试着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发生肠粘连,或防止活动过少而导致下肢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4.产后1星期可以做产后保健操,2~3个星期后可做一些较轻的家务活。

5.如果一切情况都好,产后10天可开始做一些轻微家务,但忌久蹲或用力过猛,以免腹压增高损伤生殖器官。可在医生指导下开始做保健操。

6.第一次下床活动时必须有人陪伴,以防体虚摔倒,并注意不要站立过久。

三、关于饮食

上海传统的坐月子食谱里面有一项就是桂圆水蛋,其实就是用桂圆肉蒸蛋羹。这项传统补品是老师强调不能在月子里吃的,因为桂圆是大补气血,有可能造成恶露时间延长,一般要在恶露干净以后才能吃。

其他传统上月子里吃的东西,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的包括红糖、麦片、竹笋等。其中红糖尤其具有活血的性质,能够活血化淤,促进产后恶露排出。但是在产后十天左右恶露开始逐渐减少,子宫收缩基本恢复正常。如果喝红糖水时间过长,就会使恶露的血量增多,造成继续失血,引起贫血。因此,产后喝红糖水的时间以7~10天为宜。而麦片、竹笋则会严重影响产妇产奶,麦片甚至在整个哺乳期都最好不要吃,因为它可以作为断奶后母亲抑制奶水分泌的食物。

另外,产后体虚补养,不要只依赖补药,一般宜采用食补或食补结合药补的方法帮助身体复原。有些地方喜欢给产妇吃人参,但人参有可能促使血管扩张,造成产后出血增加。产后体虚的产妇,特别是有一些病症时,如产后出血较多、高血压、糖尿病等,不宜随意使用人参,如果服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而传统上认为不适宜在月子吃的食品,主要是水果和蔬菜,却都是医生推荐的必须食用的。蔬菜就不必多说了,能够补充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纤维素等,如果产妇要产出“优质奶”,这些营养素更是必不可少的。而水果传统上是严格限制月子里的产妇吃,有些地方连月经期间都不提倡吃生的水果。但是实际上除了产后3~4天里不要吃特别寒性的水果如梨、西瓜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应吃2~3个水果。

不过,因为我坐月子的时候天气实在太冷,生的硬水果冷得牙齿实在受不了,实在馋水果的时候,就让妈妈把多种水果切小了稍微煮开一下,这样营养损失不大,也满足了水果狂人的食欲。

另外,有一项人们最注重的汤,我也算有一定经验了。因为在广州生活了数年,本身又是美食实践爱好者,所以对于煲汤还是很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煲汤喝。在上海的各种饭店里吃饭,也会经常习惯性地要点汤。可惜上海菜中的汤往往是菜和水一同烧开的滚汤,加点鸡精什么的,味道实在欠佳。受过多次教训以后,基本上不在上海菜馆里点汤了,宁可喝西餐厅里糊糊稠稠看不出原料来的汤。

不过,虽然平时经常实践,到我坐月子的时候,却无法借机充分享受靓汤了。因为有许多原材料买不到。

本来南方地区认为月子产妇最滋补的食品就是麻油鸡。可惜那段时间赶上全国很多地区发生了禽流感,大家都不敢吃鸡和鸭,菜场也不允许出售活鸡鸭。妈妈每天想着法子给我炖汤喝,喝来喝去不是鱼汤就是猪爪汤,她就有些着急。后来我想起来超市里卖一种真空袋装的羊杂汤,以前我很喜欢吃的,应该坐月子也可以吃啊。派先生去超市采购了一些,这样算是有了一点调剂。

总的来说,哺乳期的妈妈饮食应该营养全面,鸡、鸭、鱼、肉、水果、蔬菜都可以吃,特别是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要丰富。因此,哺乳的妈妈要多吃肉类、蛋类、奶类、五谷、汤类等食物。

哺乳期的妈妈每天饮食一般应包括:粮食500~700克,蛋类200克(4个),肉类200~250克,豆制品50~100克,牛奶250克,汤水1000~1500毫升,蔬菜500克(其中绿叶菜不少于250克)。这么多东西看起来要吃掉好像不容易,不过,如果你自己哺乳的话,就知道做一头合格的“奶牛”,胃口是会很好的。当然了,要把这么多东西吃下去,必然要以少量多餐为原则,在原来一日三餐的基础上加上早点、午点和晚点:

1.多吃粗粮:糙米、小米、玉米、黑米、米糠等,粗粮富含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促进消化和排泄。比如小米粥里所含的胡萝卜素、铁、锌、核黄素等营养素比一般米面都多。

2.多食用汤水:肉汤、骨头汤、鸡汤、鱼汤和粥类,促进乳汁分泌。烹调方式也要多用煮和炖,少用油炸。食物以偏淡为宜,遵循“产前宜清,产后宜温”的传统,少食寒凉食物。

3.营养汤:鸡汤、鱼汤、排骨汤、猪蹄汤、牛肉汤等等(下面还会介绍一些比较有效的下奶汤),既味道鲜美,又可以促进食欲和奶水分泌。需要注意的是,喝汤前要把汤上面的一层浮油捞掉,以免吃进太多的脂肪,高脂肪食物会增加产妇乳汁的脂肪含量,容易引起新生儿腹泻,同时也会使产妇身体过于发胖。正确的做法应是多喝些含蛋白质、维生素、钙、磷、铁、锌等微量元素较多的汤。另外,不要觉得营养已经都到了汤里,就不吃炖汤的原料,其实大部分养分还是在固体物里。

4.新鲜水果蔬菜:产妇身体康复及乳汁分泌都需要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C具有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蔬菜和水果中就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产妇在月子里容易发生便秘或排便困难,而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蠕动,利于产后通便,应该在月子里每天都吃一些。另外,应该选用性质较温和的蔬菜水果,像红凤菜、红杏菜、菠菜、高丽菜、红萝卜、哈密瓜、木瓜、葡萄、苹果、桃子。而须禁忌的凉性(寒性)食物有番茄、梨子、西瓜、香蕉、白萝卜、冬瓜、空心菜、白菜、茄子等。

5.蛋白质的来源主要是牛肉、鱼、虾、鸡蛋、动物内脏、豆制品等。应以动物性蛋白质为主,如牛奶及其制品、鸡蛋、大豆及其制品都是蛋白质和钙较好的食物来源。尤其是不要以为做了妈妈,产后就不需要补钙了。牛奶、蛋类、贝壳类、豆制品、炖骨汤里面都含有丰富的钙,肝、心、蛋黄、牛肉、鲤鱼、虾、绿色蔬菜、香菇、黑木耳等含铁丰富,哺乳的妈妈尤其要多吃,因为宝宝体内这些重要养分的补充现在全靠你。维生素A和维生素D在我国习惯饮食中含量非常小,难以达到需求。新妈咪应多去户外晒太阳以补充维生素D,并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D制剂。

6.不能吃辛辣的食品、未完全煮透的半生食品,也不要吃含有防腐剂的食品或饮料。尽量少吃或不吃食性燥热之物,如大蒜、韭菜、茴香等,这些食品易上火,造成母体内热,进而影响宝宝。饮食即要营养丰富,又不能过于油腻,母乳中脂肪过多也不利于宝宝的消化吸收。

7.避免食用一些味道较强或刺激性的食物,如:

(1)腌制的味道强的食物:如火腿、腌萝卜、各种泡菜等,腌制食品含有大量亚硝酸盐,产妇吃过了会进入乳汁,对宝宝产生不好影响。

(2)酸味强的食物:如酸梅、醋、柠檬、葡萄、柚等,这些食品是收敛性质,也容易影响乳汁分泌。

(3)动物性脂肪:牛油、猪油、鸡油等。

(4)冰过的食物:如啤酒、牛奶、果汁等。

(5)日本茶、乌龙茶、啤酒、果汁等。

(6)巧克力中所含的可可碱会进入母乳,并通过哺乳进入宝宝的体内,损害宝宝的神经系统和心脏,导致消化不良、睡眠不稳、哭闹不停等。另外,常吃巧克力会影响产妇的食欲,造成身体所需的营养供给不足。这样,不仅影响产妇的身体康复,还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8.尽量只吃天然食品:高度加工的食品往往已失去食物本身所含的养分,且加工食品中含有其他有碍健康的添加物,如脂肪、氯化钠和人工色素等,对健康无益。所吃的食物愈接近原味对妈妈和宝宝愈好。

9.有些地方习惯给产妇喝甜酒(发酵的糯米,上海这边叫酒酿)下奶。不过,剖腹生产者不宜吃,因为酒精会使伤口愈合缓慢。

10.若宝宝得了湿疹,喂奶的妈妈也应注意自己的饮食。少喝牛奶、鲫鱼汤、鲜虾、螃蟹等诱发性食物,多吃豆制品,如豆浆等清热食物。不吃刺激性食物,如蒜、葱、辣椒等,以免刺激性物质进入乳汁,加剧宝宝的湿疹。

11.有些产妇以为在产后最初几天里吃盐会伤胃,不利于身体恢复,她们总是吃很淡的饭菜,甚至一点盐也不放,其实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因为产妇在月子里出汗较多,乳腺分泌也很旺盛,体内容易发生缺水,如果不吃盐只会加重身体脱水,不利于体力尽快恢复。因此,应该在菜里适量加盐。

12.具体到每一个阶段,第一个星期不用吃太热,可多吃鱼汤、鸡汤、鸡蛋。第二个星期起,菜可以用麻油炒。煮鸡汤可加龙眼肉,鱼汤可以加少量胡椒粉,可以适量在菜里加木耳,以帮助尽快排净恶露。坐月子进入第三周后,重点便放在补气补血,以及预防老化。此时恶露将尽,才是进补的最佳时机,千万别在这时候就松懈下来,仍要继续坚持下去,食物中少加调味料,以免破坏体质更新的机会。第三、第四周是大补,以麻油鸡为主,目的是帮助体力调养,恢复元气。

下面再介绍一些下奶比较有效的汤和适合产后的食谱。

1.麻油鸡(也可以用虾照这个方法做麻油虾)

材料:公鸡半只,老姜(每100克鸡肉用10克),黑麻油(每100克鸡肉用10毫升),米酒(传统的做法是100克鸡肉用100毫升酒,但是建议尽量少用,以免酒精进入乳汁,另外月子后期酒会抑制子宫收缩,造成恶露时间延长)。

做法:

(1)鸡洗净抹干水后切块,老姜洗净后连皮切片。

(2)锅加热后,将麻油烧热,加入姜片,煎到呈浅褐色,把姜移至锅边备用。

(3)鸡块入锅炒至七分熟,将酒由四周往中间淋,全部倒入后加盖煮。

(4)煮开后,转小火煮30~40分钟即可。

注:吃的时候最好将汤上的浮油捞起。收了油后的汤,可用来拌面;鸡肉则可配饭吃。

功效:麻油鸡被誉为产后体力调养最佳滋补“圣品”,可以协助产妇新陈代谢,恢复体力。乌骨鸡和肉鸡相较,脂肪含量、热量较低,但蛋白质含量较高,也含有较多铁、锌等矿物质,可治贫血,具有保固肾脏的优点。

麻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进入体内可以转化为前列腺素。前列腺素能够促使子宫收缩和恶露排出,帮助子宫尽快复原,同时还有软便作用,避免产妇发生便秘之苦。同时,麻油中还含有很多的必需氨基酸,对于气血流失的产妇恢复身体确实有很好的滋补功效。但需注意不可过量滋补。由于月子里产妇普遍运动少,体内各个器官的活力偏低。如果在产后一味滋养进补麻油鸡,就会摄入大量油脂。这样,对体质原本虚弱的产妇并无多大益处,反而容易造成营养过剩,影响日后瘦身。另外,在仲夏时节,不一定非要让产妇吃麻油鸡。因为现在除了麻油鸡外,还有很多好的方法可以滋补身体。

2.当归黄芪鸡

材料:当归15克,黄芪15克,鸡半只,米酒(每100克鸡肉取100毫升)。

做法:

(1)鸡块洗净抹干水切块备用。

(2)鸡块和药材、米酒加入炖锅内,大火煮滚后改用小火,煮到酒精挥发即可。

功效:当归富含维生素B12、烟碱酸,有补血、活血、润肠、通便等功效。黄芪可益气补虚、定神安心、增进新陈代谢,二者合用可补气养血、提高免疫力、防止子宫下垂,并促进伤口愈合,调节子宫机能,改善产后血虚弱造成的多汗现象。

3.木瓜花生大枣汤

材料:木瓜750克,花生150克,大枣5粒,片糖1.5块。

做法:

(1)木瓜去皮、去核、切块。

(2)将木瓜、花生、大枣和8碗水放入煲内,放入片糖,待水滚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即可饮用。

说明:如果没有大枣,可用红枣代替——在产后饮用可减少烦躁,红枣汤对产后贫血、气血虚弱及产后调养有明显效果。

4.清炖乌骨鸡

乌骨鸡肉1000克,洗净切碎,与葱、姜、盐、酒等拌匀,上铺党参15克、黄芪25克,枸杞子15克,隔水蒸20分钟即可。主治产后虚弱,乳汁不足。

5.芪肝汤

猪肝500克,切片洗净,加黄芪60克,放水适量同煮。烧沸后加黄酒、盐等调料,用小火煮30分钟。适宜气血不足之少乳者。

6.花生炖猪爪

猪爪2个,洗净,用刀划口。花生200克,盐、葱、姜、黄酒适量,加清水用武火烧沸后,再用文火熬至烂熟。对阴虚少乳者有效。

7.熘炒黄花猪腰

猪腰子500克,剖开,去筋膜臊腺,洗净,切块。起油锅,待油至九成热时放姜、葱、蒜及腰花爆炒片刻。猪腰熟透变色时,加黄花菜50克及盐、糖适量,煸炒片刻,加水、生粉勾芡,加味精即成。有补肾通乳作用。

8.木瓜鱼尾汤(这是广东一带妇女吃得多的下奶汤)

用料:木瓜750克,鲩鱼(上海称为花鲢)尾600克,盐1茶匙,生姜3片,油1汤匙。

做法:

(1)木瓜去核、去皮、切块。

(2)起油锅,放入姜片,把鱼尾煎香。

(3)木瓜放入煲内,放8碗水,煲滚,从中舀起2碗滚水倒入锅中,与已煎香的鱼尾同煮片刻,再将鱼尾连汤倒回煲内,用文火煲1小时,下盐调味,即可用。

备注:先将鲩鱼尾煎香,再用两碗滚水落锅煮片刻,才倒回煲内用文火煲,这样可使汤水呈奶白色,更美味可口。

功效:妇女产后体虚力弱,如果调理失当,就会食欲不振、乳汁不足。要滋补益气,最好饮木瓜鱼尾汤,因为鲩鱼尾能补脾益气,配以木瓜煲汤,则有通乳健胃之功效,最适合产后妇女饮用。

9.甜醋猪脚姜汤(这是广东一带产妇必吃的一样汤)

材料:猪脚1只(切块),冰糖1小块,生姜250克,甜醋适量。

做法:

(1)猪脚去毛后切块,用滚水煮5分钟。

(2)将生姜刮皮、拍裂连同猪脚放入瓦堡中,加醋。

(3)煮滚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下冰糖调味即成。

备注:产后口苦外感发热、阴虚者不宜饮甜醋猪脚姜汤。

功效:产后血虚、食欲减退、手脚发凉,用生姜、甜醋煲猪脚汤饮用,可增进食欲,兼能健胃散寒、温经补血,是产妇最佳滋补汤水。

10.猪骨(猪蹄)

通草汤或鲫鱼通草汤通草可以到中药店购买,如果买不到,据称可以用十倍量的黄豆芽代替(即如果一次用6克通草,或者60克黄豆芽)猪骨(腔骨、排骨、腿骨均可)500克,通草6克,加水适量,熬2小时得猪骨汤约1小碗,加入少许油,1次喝完,每日1次,连服3~5天。如果用鲫鱼要先把鱼煎一下。

11.黄花炖瘦肉

干黄花菜(又名金针菜)25克,瘦猪肉250克,煮或炖至熟烂后做菜佐餐。也可用同量的黄花菜与猪蹄同煮食用(必须用干黄花菜与猪肉或猪蹄同炖、煮才有通乳之效)。

12.当归炖羊肉

用羊肉150~200克,当归、生姜各15克,同煮,吃肉喝汤,每日1次,连用5~7天,可有效地医治产后贫血和腹痛。

13.羊肉炖猪蹄

用羊肉250克,猪蹄1只,共炖熟烂后吃肉喝汤,每日食用1~2次,连续食用7天。可有效地医治产后缺奶。

最后补充一点,我本人是在冬天坐月子,所以主要就是注意保暖防寒,而如果是在夏天坐月子,就会比较麻烦一点。一来天气热,二来又要防止受风。当然,如果室内温度过高,还是可以适当使用空调,但是别把温度调得太低,一般以25~28℃为宜,特别需要注意空调的风不可以直接吹到产妇。产妇应穿长袖衣和长裤,最好还穿上一双薄袜子。就是夏天,产妇坐月子期间也不要碰冷水,以防受凉或产生酸痛的现象。

宝宝满月小结

月子里面,我们住的小区地段卫生院有医生上家里来为宝宝进行过一次简单的体检,并且预约了满月后的某一天去卫生院进行检查。

排队等待检查的人很多,我们等了很长时间才轮到。以后才知道,这个片区因为新开发的楼盘特别多,定点来这里的宝宝实在太多了,医院又往往有意安排在一起检查,所以必须很早就去。

我们先带宝宝打了预防针,这是乙肝疫苗的第二针,宝宝几乎一点没哭,只在针头插进去的时候象征性地“噢……”了一声。然后就由护士测量了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由医生检查了身体器官,开了鱼肝油和钙粉。我当时觉得宝宝吃母乳,没有必要补充这些东西,没有拿药就带着宝宝回家了。

回到家才有工夫仔细看宝宝的检查报告,宝宝在32天时间里体重增加了1.6公斤,身高增长我怀疑可能测错了,因为看记录只有2厘米,可是到下一个月却增加了7.8厘米……这一次检查,还包括量头围、胸围,估计囟门的大小,摸有没有淋巴结等,同时还要观察生殖器的发育情况、臀纹线是否对称。

一般来说,满月婴儿的身体发育是这样一个程度:

视力——能注视较大的物体,双眼很容易追随手电筒光单方向运动。

肢体——其小胳膊、小腿总是喜欢呈屈曲状态,两只小手握着拳。

生殖器——男婴的睾丸应降入阴囊。

满月的宝宝在俯卧时,臀部可抬高,膝大部分屈曲在腹部下,偶尔能伸髋及膝;下颌时而可抬离床面,头经常转向一侧,扶其站立时,头偶尔能竖立片刻;出现较多手与脚的运动,并能将握着的手伸到嘴边。当妈妈对宝宝说话时,他能注视妈妈的面孔;逗引他可以让啼哭中的宝宝不再停止啼哭;宝宝有时会上下点头,初次学会笑。能注视离自己5米以内的东西。能听到较响的声音,听到时能作安静状。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满月后可以抱出去晒太阳,让皮肤内的维生素D源转变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但是要给宝宝带上有檐的帽子,防止太阳直接照射,尤其是引起宝宝眼睛的不适应。如果是用推车推出去,要把推车的车篷打开,防止光线太强,刺伤宝宝的眼睛。喜欢给宝宝拍照片的爸爸妈妈,从宝宝生下来后到半岁期间,尽量不要用闪光灯对宝宝拍照,而应依靠自然光线。

45天:生长情况良好并排除听力障碍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宝宝就出生45天了。本来产后回生产的医院检查是应该在42天,但那天正好是周末,我们就选了到45天时去检查。选择晚一点去,还有一个小小的念头,好像总觉得晚一点去检查,宝宝耳朵里的羊水就吸收得多一点,可能会更加顺利地通过听力测试。

那一天出发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多么复杂啊!抱着已经变得沉甸甸的小宝宝上了出租车,发现宝宝是个“Moving Baby”,只要车子开着他就很乖,车子遇到红灯一停,就要开始哼哼,小家伙已经有自己的喜好了呵!

到了医院后,我们顾不上常规的体检,直接抱着宝宝去到10楼的儿科先检查听力。轮到我们检查时,护士让我们把宝宝送进去在外面等着。等到护士送我家宝宝出来的时候,只是轻轻说了一句“通过了,没事了”,然后转头就走,我们一下子都没反应过来。宝宝爸爸追上去问还有什么注意事项,护士说“就是没事了,正常,没什么要注意的。”咳!那一下子,我好像卸下了一副重担般松了口气。不过,因为月子里进行的土法“听力测试”,这个结果也在我们的意料之中,只是终于得到了确认。

当时和我们一起带着宝宝等的还有另外一家人,那家看来更加重视,除了爸爸妈妈,好像爷爷奶奶和亲戚也一起出动,围了一圈人。他们的孩子也差不多是同时送进去的,但是我们宝宝出来以后,他们的还没有出来,然后还有一个护士出来叫了那位宝宝的父亲进去。看着围在那里的一大家人,我是何其理解他们当时的心情啊。

放下心头大石,我们带宝宝到一楼进行常规的检查。呵呵,这个时候就是各位回访宝宝的父母亲人进行“攀比”的时候了。说实话,那个时候的我是相当骄傲的。

国际和平妇婴医院的名气不用多说,回访的宝宝很多,大家都抱着宝宝坐在检查室门外的一长溜椅子上等候,有些家长连坐的地方都找不到。可是大家的心情看得出来都很兴奋,纷纷交流着宝宝的年龄、身高、体重等指标,“哎哟!这个宝宝长得真大!”“哎呀我家宝宝……”如何如何,新手父母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唧唧喳喳,十分热闹。

几乎每个宝宝都打扮得十分讲究,各种各样时尚高档的婴儿服、婴儿车就在那里进行着现场秀。和那些时髦白净的上海宝宝一比,我家宝宝就像一个地道的乡下土娃。不但皮肤偏黑,衣服从里到外全是由我和妈妈从亲戚那里搜罗来的旧衣服,有些还是妈妈用大人的旧内衣改的,只有一样新东西就是出生前奶奶给买的小包被。

我的观念是,一来宝宝穿旧衣服比较安全舒适,没有那些甲醛之类问题的困扰,二来小宝宝长得快,买新衣服会很快就不能穿了,所以趁着他小的时候不知道讲究,好好给他穿几年旧衣服,宁可把钱省下来去买玩具和其他东西。

到现在我也还没有改变这个观念,虽然实践起来越来越难。一是忍不住就想把宝宝打扮得帅气些,二是在周围居然已经找不到足够的旧衣服了。尤其那天出门前,我心里只惦记着听力测试的问题,没想到会有那么多宝宝碰到一起,这下可就有个面子问题了。尤其是因为等待检查的人很多,我们在宝宝检查好之后只能把宝宝抱到体检室外面,再坐在椅子上给他穿脱下来的衣服。这时,宝宝身上一件由旧针织衫改的连脚裤因为手工马虎兼料子很旧,居然不合时宜的破了一个洞,露出了宝宝的一个大脚趾!

哈哈,当时做爸爸的肯定是觉得特没面子,有些恼火地说“我还要去单位呢。别穿了,赶快走吧!”还沉浸在医生的夸奖带来的骄傲之中的妈妈反应迟钝,根本没理会他的感受:“那怎么行!出去会冷的,哪里就急这一下!”

回到家里,想起那些穿得跟模特似的小宝宝们,妈妈也恍然大悟,忍不住哈哈大笑三声,真的是太没面子了,怎么穿了那么一条裤子!好在宝宝实在长得不错,妈妈一点也不觉得没face。在45天里,宝宝身高增长了7.5厘米,体重增加约2.5公斤,其他方面的指标也相当理想。

当然,最重要的是负责总结的医生的肯定:“长得不错!继续这样喂!”俺这高产“奶牛”总算没有白当啊!

新手妈妈忧心多:

宝宝的睡姿与打嗝

宝宝长得很快,于是新手妈妈也发现事情并不仅仅是“继续这样喂”那么简单,因为很快就发现宝宝添了不少新花样。

月子里的宝宝除了吃的时间,基本上都在睡觉。所以宝宝睡觉的样子,很快就引起了我的注意。

根据专家们的说法,在宝宝出生到四个月左右,要特别注意他们睡觉的姿势,因为这段时间是他们头骨最柔软的时候。不过,我感觉最重要的还是月子里面,后来再纠正也只是小小地弥补了。

我家毛头睡觉时,永远是平躺着,双手呈“举手投降”的姿势。我看资料介绍,要经常帮宝宝翻点身,侧着睡,可是我家宝宝大概比较懒,觉得就是仰面朝天睡得舒服,不管怎么帮他摆出侧睡的姿势,旁边塞上枕头什么的,他也一定有办法回到原来的睡姿。又听说俯睡对头型比较好,但是一般国内的书上都认为从安全起见不能让宝宝俯睡,因此倒也没敢特地帮他摆个趴着的姿势。这样,后脑勺睡得有些平。虽然很多地方的老人们都认为平的后脑勺“好看”,不过我还是希望他有一个充分原始的头型,但是头睡平了之后是不可能恢复的。

而如果有的宝宝把头睡偏了,则要尽快纠正,因为到一岁之后头的形状也就基本定型了,没有什么补救的办法。因此想要你的宝宝头型好,还是要注意几点:

1.经常改变宝宝睡觉的姿势,仰俯趴交替。

2.宝宝睡觉的方向和位置要经常变化,要经常改变灯光投射到宝宝小床上的方向,最好不要让宝宝的床老是一面靠墙,妈妈和孩子接触时,也不要固定在一个方向,这样都容易使宝宝习惯于把头转向一个方向。

3.不满一岁,尤其是半岁前的宝宝最好不要用枕头,因为枕头和太软的垫被,会使宝宝身体弯曲,气管受到压迫,同时也影响脊椎的正常发育。

除了大家关注的头型问题,仰睡的好处是大人能够很容易观察宝宝的情况、宝宝本身四肢活动也比较方便。但是仰睡容易使呼吸道变得狭窄,宝宝呼吸比较费力。另外,胃里的食物容易返流,经常溢奶,也是我家宝宝睡觉时容易发生的现象,而且睡得不踏实,易惊。

国内出版的书籍杂志总喜欢强调不让宝宝俯睡,其实俯睡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大的危险,反倒有许多好处。因为俯睡可使宝贝的外生殖器及胸腹部被包藏在里面,心理获得安全感,容易睡得踏实,很少哭闹。而且这种睡姿有利于肠蠕动,能避免呕吐,还能使宝贝气道较为通畅,不容易发生呼吸困难。总的来说,就是俯睡能让宝宝睡得更沉。

当然,俯睡姿势容易挡住宝贝的多一半脸,有异常情况时不易及时发现。另外新生宝宝的头部较重,一旦口鼻被堵住无力转动头,所以如果你的宝宝天生就有俯睡的习惯,还是要注意经常观察、保证安全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特别去纠正。

宝宝长到会翻身以后,就会主动经常改变睡姿了,每个阶段他会有自己喜欢的姿态。我家宝宝在一岁之前基本上只是侧睡跟仰睡交替,到一岁以后,经常会自己变到趴着睡的姿势,可能是他自己感觉这样睡呼吸比较顺畅吧。

睡觉的姿势不至于让人太烦恼,可是宝宝要是有些表现跟大人认为正常的情况不同,新手妈妈就不能不担心了。

我家宝宝特别容易打嗝,尤其是在吃了奶以后。虽然每次喂好奶,都会遵照出院前医生的嘱咐,把他抱在肩上拍一阵背,但是还是会突发长时间的打嗝。

要说打嗝的这个习惯他在妈妈肚子里就有,到了孕8个月以后,我经常能感觉到肚子里的宝宝除了爱拳打脚踢,还经常会一阵阵地打嗝,有时候能持续十几分钟呢。那会儿只觉得好玩,可是等到你看到自己的小人儿不停地打嗝,就忍不住要着急了。有时候给宝宝喝点奶或者温开水,或者抱起轻轻拍背部能够得到缓解,不过还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虽然大家都说小婴儿打嗝不难受,可是做妈妈地看着他不停地打嗝,自己忍不住还是会难受的。

后来才知道打嗝是由于横膈膜痉挛引起的,横膈膜是一块像杯子样的肌肉,它包围着胃和肺。当胃部扩大时,会引发横膈膜痉挛,因此导致宝宝打嗝。而且新生儿打嗝多为良性自限性打嗝,没有成人那种难受感。

不过,就是他不难受,对新生儿打嗝也应该以预防为主。孩子在哭得厉害的时候先不忙着给吃的,吃奶时要有正确的姿势体位。吃母乳的新生儿,如母乳很充足,妈妈要用手势控制一下,以免乳汁流得过快;人工喂养的也要避免急、快、冰、烫,吸吮时要少吞慢咽。新生儿在打嗝时也可以用玩具引逗,转移注意力,减少打嗝的时间。

当然也有少数宝宝爱打嗝是因为胃食管倒流的原因,就是由于连接胃和食道之间的管不能正常工作。但是如果不严重,就不要因为这个问题就带宝宝去看医生,因为有些医生可能会告诉你没关系,等长大了就长好了。可是有的医生会让你的宝宝住院,那么小的宝宝因为这种不是需要马上纠正的身体问题住院治疗的话,反而要吃更多的苦。因为现阶段我们国家的医院实在是病人太多、什么病都有,宝宝这样的小问题,医护人员也经常因为忙碌而忽视。我有朋友就因为宝宝的食道问题带孩子去儿童医院检查、住院,结果还没满月的小宝宝在医院里居然不小心被开水烫了脚,妈妈只好心疼地赶快让他出了院。现在那个宝宝完全没有因为食道问题影响他的健康成长,他虽然比我家宝宝小40天,却比我家宝宝更能吃、长得更胖。

新手妈妈忧心多:屁多与大便问题

我家宝宝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放屁,不但每天放屁的次数多,而且经常会一连串地放屁。这个现象从大约50天开始,一直持续到将近3个月,然后才慢慢减少了放屁的频率。开始我只是觉得好笑,开玩笑说“毛头是个臭屁宝!”可是每天都这样,又担心宝宝有消化方面的问题。不过基本上没有什么措施能够缓解或者改变,因为这个阶段宝宝是全部母乳喂养,要是母乳也不太好消化,还会有什么更好的替代食品呢?

后来经过多方咨询,觉得我家宝宝这种情况应该属于“放空屁”,就是断断续续放屁,但无臭味。这是因为他长得太快,每次吃得又不是太多,胃肠排空快,这样就因为饥饿引起的肠蠕动增强造成屁多,这种情况表示宝宝饿了,要马上喂食。唉,原来还是吃得不够,不是不消化啊!

另外,新手妈妈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总是吵闹不安或表现出阵阵腹痛(腹痛的表现往往是两腿往腹部收缩),却始终不放屁,也无大便,要怀疑是不是出现肠梗阻,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经常在一些育儿网站上看到妈妈们焦急地询问“我的宝宝便秘怎么办”或者“26天的宝宝每天大便很多次,这正常吗?”等等,看来宝宝的大便还真是一个让新手父母们头痛的普遍性问题。

宝宝出生后,头几天会先把黑色的胎粪拉光,然后开始拉像“溏鸡屎”那样不怎么成形的软便,如果是母乳喂养的话大便是金黄色的;如果是人工喂养,里面经常会有白色的奶瓣,那是因为宝宝对奶粉还不能完全消化的缘故。

月子里宝宝的大便次数很多,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天会有6~7次,呈金黄色,较稀,但无奶瓣;喂牛奶的婴儿,大便次数较母乳喂养者少,每天4~6次,大便呈浅黄色。因此要判断宝宝是不是拉肚子,就要看大便的次数和形状。如果每天大便次数超过6~7次,而且有奶瓣及黏液,或水分增多,就可能是病态,要设法寻找原因,给予治疗。如果是像蛋花汤那样,说明宝宝确实是在拉肚子了,这时就是全母乳宝宝的大便里也可能会出现白色奶瓣。要是觉得没有必要上医院,可以给宝宝吃1/3小包妈咪爱或者培菲康。

一般宝宝要到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以后,有的甚至要满百天以后,才能“聚肚”,就是不会再一天拉那么多次大便,而是像大人一样每天拉一次或者两次,有的宝宝还会出现便秘的现象。母乳喂养的宝宝往往在两三个月开始会有三四天不拉大便的现象,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的妈妈肯定会有些慌。不过别着急,这是很正常的。不但有很多办法可以解决,而且可以在解决的同时开始为宝宝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我家宝宝才40天就第一次出现一整天不拉大便的情况。我当时的观察日记中写道“:3月15日无正式大便。3月16日白天吃奶次数极多、吐奶频繁,想大便又拉不出来,烦躁。晚上7点多巨型大便一摊,稀!大便后平静舒适,正常吃奶,吃得较多。”

从那时起,宝宝不再是每天给我制造数次大便的小家伙了,我开始要为他的“便秘”操心。他几乎是两天才大一次,到快50天的时候,出现了一次真正的便秘。那次他突然有三天多没有拉巴巴,我非常着急,按照一本日本育儿书上的说法,用卫生纸卷成小棍,沾上芝麻油去捅他的屁屁,想帮他把巴巴拉出来,结果宝宝不但没有拉巴巴,还哭声震天,吓得我又赶忙打电话找一位亲戚咨询,她是位退休医生,育儿经验十分丰富,告诉我说可以用小肥皂条或者小儿开赛露捅。派先生出门买了开赛露回家一看,那么粗的瓶颈,而且比卫生纸卷的小棍还硬,我只好勇敢地土法上马,从洗衣皂上切下小肥皂条,蘸了水捻软之后去捅。果然巴巴很顺利地拉出来,宝宝也没有很激烈的反应,从此肥皂条就成了常用武器。

宝宝的便秘在妈妈的奶水分泌恢复正常以后,情况有所好转。至少我们掌握了他的规律,如果两天不大便,就要用肥皂条捅出来,再也没有让他出现过三四天不大便的情况了。另外,宝宝开始添加辅食以后,就可以给他喝一些菜水,胡萝卜泥等也是保持大便畅顺的好东西。掌握好宝宝的饮食,完全可以让宝宝很好地形成每天大便一次的良好习惯。

其实新手妈妈的忧心,还有其他一些情况。月子里的宝宝睡觉时,并非像没有经验的人想象的那样安静。他经常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一会是“嗯!吭!”,一会是像马叫一样的“咴咴”声,一会又是“哎”的一声长啸,每次都吓得新妈妈心惊肉跳,赶紧奔过去察看。小家伙有时候发出声音后就没动静了,可有的时候,却是双手上举、面红耳赤地全身用力,甚至搞得额头青筋暴起、眉间紫红,好像在拼命地憋气用劲一样。

我看得实在担心,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书上也没有对应的说法,资料讲的最像的就是“惊跳——新生儿在睡眠时常常出现惊跳,属正常现象。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受到刺激引起的兴奋容易‘泛化’,凡是大声、强光、震动以及改变体位都会使小儿惊跳起来”。可问题是他睡在那里好好的,并没有什么“刺激因素”。

我妈妈30年没带过孩子,也没有把握了,说可能是“挣长”,大概的意思是说宝宝通过这样的“挣”,舒展筋骨长个。后来,我又打电话给一位育儿经验丰富的老医生,也说是“涨大”,反正意思就是在拼命长,是正常的。我才稍稍放下心来。果然,后来出了月子,这种情况就慢慢消失了。

遭遇脐疝

我家毛头在月子里一直是个很乖的小宝宝,虽然他不再像刚出生时在医院的那几天一样,一整天几乎不吭声,但是哭的时候很少,不管是因为饿了还是尿布湿了、大便了等等,因为是吃母乳,问题很快就可以得到解决,很少发生让他一个人哭上几分钟的情况。

就在毛头差几天就要满月的时候,因为毛头外公在老家生了病,外婆只好赶回去照顾,这里就剩下外婆带来的那个老阿姨帮忙照顾。有天中午,我因为实在太困就准备睡一会儿,请老阿姨看好毛头,如果他尿了就给换尿布。

大约两点钟毛头哭醒了,我想他吃奶才没多久,应该是尿了。果然见到老阿姨在给宝宝换尿布,决心偷一次懒,让阿姨一个人解决。谁知躺了大约十几分钟,毛头一直在哭,而且有越哭越厉害的趋势,我只好硬撑着爬起来看。谁知老阿姨竟然还没有给毛头换好尿布,而毛头则一边哭、一边光着两条腿在空气中乱踢,老阿姨手拿尿布站在一边两手哆嗦着不知该怎么办。我这才明白老阿姨年纪大了,而原来换尿布这些跟毛头直接接触的活基本都是由外婆和我完成的,因此遇到要她一个人处理的时候就有些应付不过来了。我又心疼又生气,赶快去给毛头换好了尿布,老阿姨还抱怨我没有早点过来“捉住他的腿”。唉,这位老阿姨是我的同学认为她带孩子非常不错向我推荐的,我哪里想得到她竟然已经不能一个人给孩子换张尿布了!

考虑到老阿姨不能适应工作需要,我只好请她回家了。好在毛头非常乖,才给了我下这个决心的勇气。可是,先生平时工作忙不说,而且工作时间没有规律,基本上连周末休息都没有,他本来就不会干家务,这下连家务活也要落到我头上了。

我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抱着毛头时间长一点都会很累,于是决定请一个不住在家里的阿姨。这回也不上老家去找人了,就在小区附近的中介那里请了人。中介先后推荐了几个人来试用,有的不会看孩子只会干家务,有的只管自己喜欢吃什么就做什么,还告诉我“晚上没有你能吃的菜”。最后来了个胖胖的三十多岁的阿姨,她一进门,就手脚利索地给毛头洗好衣服(小宝宝的衣服和尿布我们开始是用手洗,后来买了一个专门的小洗衣机),后来毛头尿了,又迅速给他换好了尿布。就这一手我就决定请她了,果然她帮了我非常大的忙。

就在刚定下新的阿姨后,有天帮宝宝洗完澡给他按摩的时候,我忽然发现宝宝的小肚脐居然有点往外鼓。我很奇怪,问阿姨是怎么回事。阿姨说没见过,她自己有两个孩子,都没遇到过肚脐鼓出来的情况。我只好赶快给外婆打电话,外婆一听就急了,说“我走前再三关照你,不要让毛头哭狠了。这下不是糟了!”我一回想,只有那次老阿姨走之前换尿布毛头哭得最厉害,平时每次哭都不会超过三分钟。唉,真是说不出的心疼和后悔啊!

那时候还没到42天回访,本来心里担忧的耳朵问题还没有确定排除,这下又新添了一个肚脐问题,我简直是急得说不出话来。

“病急乱投医!”我在一本亲戚送的育儿杂志上看到一篇医生写的文章,说这种肚脐鼓出来的情况就叫“脐疝”。医生还写道:可以用一枚大的硬币包上纱布贴在肚脐上,用物理方法强行把它压下去。

我虽然还不能完全断定宝宝就是患了脐疝,但是认为这个贴硬币的办法也不会有什么损害,决定试一试。不过真的操作起来才知道不容易,因为宝宝的小肚子特别鼓,而肚脐那里又特别软特别嫩,只敢轻轻地粘上一条细胶带,这样硬币根本就不可能真的起作用,只有用手压着硬币的时候才能把鼓出来的肚脐压下去,手一松开,硬币就被挤到一边。就是这样贴了半天,等把细胶带撕开的时候,宝宝肚脐旁边的皮肤都已经红了,更加不敢用宽宽的胶带把肚脐周围全贴上了。

虽然宝宝好像并没有因为肚脐鼓出来而难受,他的哭基本还是因为“老三样”——要吃、要拉、要睡。但是做妈妈的却不能看着宝宝鼓出来的大肚脐而无动于衷。为了这个恼人的贴硬币问题,阿姨和我都开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后来我们决定给宝宝的肚脐做几个纱布“口罩”,用松紧带系在宝宝肚子上,那口罩的面积比肚脐大很多,里面塞上硬纸板,这样总算是把鼓出来的肚脐给压下去了。

可是过了几天,阿姨发现这个办法也行不通,宝宝的肚脐那儿皮都快被磨破了!我看了更是心疼,因为那个鼓出来的肚脐好像比原来更大。原来鼓出来的部分直径大约只有一厘米,现在已经超过两厘米了。宝宝的爸爸看了也很着急,不过他是最笃信专业人士的了,就让我们只要宝宝不因为这个问题哭,再也不要采取任何行动,等到医院回访时问医生吧。等到45天我们回医院体检时,赶快向医生求教。医生检查了宝宝的腹股沟等地方,很肯定地说“没事!”。他说因为宝宝肚脐以下的位置没有哪里特别薄,所以这种脐疝应该会在7个月之前自己恢复正常。如果是下面还有疝的部位或者十个月以后还没有恢复正常,那就需要等宝宝长大到一岁以后动手术了。而且这位医生还断然否定了贴硬币的做法,说“不要用,没有用”,不需要采取什么措施,“自己会好的”。

听了医生的话我感到有些安慰。可是一向笃信专业人士的先生这回却怀疑起医生来。他认为一定是可以采取什么措施的,这个年轻的男医生“他到底懂不懂啊?”为此我俩又争辩了一回,我认为既然是这家医院的正式医生,那是经过千挑万选和长时间的实习才能坐到这个位置上的。先生一听这话,说你原来不是对这家医院意见很多?我说那是态度问题,但是他们的医术应该还是过硬的。

宝宝的肚脐鼓的最大的时候差不多直径超过三厘米,高度将近两厘米,看着很是让人心惊。就那么鼓着个大肚脐,宝宝也快快乐乐地吃喝长大,需要发言时才哭。到将近五个月的时候,那个看上去十分惊人的大肚脐居然就悄没声息地消失了!医生讲的没错,这下宝宝的爸爸没话说了。我们还借机去饭店吃了一顿,名曰“庆祝毛头脐疝消失”。

我在网上的育儿论坛里发布了脐疝消失后的照片,有妈妈赶紧跟贴咨询。看来有脐疝问题的小宝宝还不在少数,而且至今还有些专家指导说可以用贴硬币的办法解决。在这里我可以很肯定地说,不管你的宝宝是那种脐疝,都不应该贴硬币,那样不但不起作用,还会让宝宝难受。如果是能够自愈的脐疝就等他自愈,如果不能,就等他大了做手术解决。关键是不要让宝宝哭得太厉害,没有必要通过哭来进行锻炼。

长奶癣了:跟婴儿湿疹做斗争

我家毛头在月子快结束的时候,脸上开始出现红色的小疹子。开始是在两颊、眉间和额头这些突出的地方,后来严重的时候两腮、人中、下巴这些地方都连成了片,眉间甚至有些黄痂。我着急地看书查资料,觉得很明显是人们常说的奶癣,也就是婴儿湿疹。

资料上都介绍说,患婴儿湿疹的宝宝往往会烦躁不安、夜间啼哭、大便不通畅等等,而我看到这些说法,就会更加心疼毛头,觉得他真的是一个特别有忍耐力的宝宝,好像从来没有因为湿疹而夜间啼哭过,这一点肯定不是我记忆错误,因为我们住的房子隔音质量比较差,但每天我带宝宝下去散步,坐在楼梯口晒太阳的老头老太太们总会跟我说“你家弟弟好乖啊,从来没听见他晚上哭过!”可是宝宝再能忍,他也就是不哭,可忍不住不挠。于是我们跟湿疹的斗争就从这里开始了。

有人说给宝宝戴手套他就不会挠了,宝宝的姑姑还送了好几副小手套来。可是因为不敢把松紧扎得太紧,宝宝很容易就把手套甩掉了。另外我也看到很多资料,说给宝宝戴手套会影响他手的灵活发展,于是我跟阿姨商量,给他做了一幅长长的“袖套”,有松紧的那一头套在宝宝手腕上,另一头开着口,宝宝有时挥舞着他的小胳膊,就好像唱戏的人挥着水袖。

开始两天还真止住了挠,但很快他的力气已经大到能轻易地甩掉这个水袖,我也不再在止在上想办法,毕竟,战胜湿疹是要靠其他办法。

首先,我自己是过敏性鼻炎患者,而且记得小时候几乎每年都会在腰上长一圈很痒的红疱。虽然每次都用土法治好(也许就是自然好了),但是第二年还是会长,一直到大概十岁之后才没有再犯过。虽然从来没有去确诊过是什么问题,但我觉得可能跟后来的过敏性鼻炎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我感到宝宝的湿疹可能会比较顽固。再说,宝宝是母乳喂养,为了保障产奶量,“大奶牛”每天吃得很多,但是花样并不复杂,也没有吃辛辣的食物。总不能为了奶癣而停掉母乳改吃米汤,因为几乎可以肯定牛奶等其他代乳品只会让毛头的奶癣更严重。这样,就只能从其他方面入手。

等毛头的奶癣实在严重到脸部全面发红的时候,我没有办法只好抱着毛头去了附近的医院。医院医生也没有什么办法,告诉我说用药物一般都有激素,宝宝这么小,还是不要用。只能尽量控制环境,比如室内温度不要过高,宝宝平时不要穿得太多太厚,睡觉别盖得太多,注意清洁、干燥、通风,尽量别给宝宝穿毛衣、用毛毯及化纤物品等,只穿透气的棉布衣物,勤换洗尿布等等。我觉得这个医生说得很恳切,不是个只想卖药的,于是只好两手空空从医院出来了。

到三个月毛头再次回生产的医院体检时,奶癣已经严重到必须用药的程度。医生开了一支艾洛松和一支金箍棒奶癣膏,告诉我特别厉害的时候就用艾洛松和奶癣膏按一比一的比例调匀了涂在发作的地方,不是特别厉害的时候就只要涂奶癣膏。

艾洛松这个药物确实厉害,才涂了一次,脸上的情况明显好转。不过越是这样,越不敢多用。等用了三五天,我就只给宝宝用奶癣膏了。这样治疗一次,可以维持比较好的状态大约一二十天,过断时间就又会发作。到后来,我也不怎么用艾洛松了,不过毛头的脸上、胸前还是留下了不太明显的色素沉着。

在跟奶癣斗争期间,在毛头五个月以后,我也试验过三四种不同的中药药方,煮了水给毛头洗浴,每种方子试验个三五天。这些药方有的用了好像情况更糟糕,有的则会明显地让皮肤变得比较干,总之效果都不理想。后来我也就放弃了通过洗澡治婴儿湿疹的打算。

毛头在出生后还有比较严重的头皮垢,这可以说是奶癣的另一种表现。当时45天在医院回访时,医生告诉我可以用某牌子的婴儿油按摩头皮,然后清除掉皮垢。但是我用了婴儿油以后发现情况更糟,好不容易掉了头皮垢以后,却长出密密麻麻的小红点。后来经过多方查资料,明白到不能用商品婴儿油,因为其主要成分是矿物油,而应该用植物油。于是我用芝麻油给毛头揉过两三次头皮,也就清除得比较干净了,毛头的脑袋那阵子总是散发着香喷喷的芝麻油味道,再也没有长过头皮垢。

等到毛头添加辅食之后,有些过敏源就明显地显现出来了。具体的情况请看后面“‘大胃王’兼过敏人士的饮食难题”一节。

总的来说,毛头的奶癣确实在断奶后有所好转。不过,因为是过敏体质,身体开始出现异位皮炎,总之是小小烦恼不断啊!

议题:宝宝患了湿疹怎么办

不知道是由于环境污染还是人们饮食习惯变化的原因,现在患湿疹的宝宝越来越多,不管是在住的小区里还是在医院体检,或者是看妈妈们在网上咨询,见到没有长湿疹的宝宝倒好像成了一件难得的事。我们看看专家们怎么说婴儿湿疹吧!

一、婴儿湿疹的症状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是一种常见的顽固的变态反应性(或称为过敏性)皮肤病。肥胖或过敏体质的婴儿易患本病。至于确切的病因有时很难找到。多见于2~3个月的小婴儿,多发生在乳儿期,通常在出生后一两个月起病,也有在出生后三四个星期即发生,一般在两岁左右自动缓解。冬春季节多见。皮疹大多发生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躯干四肢也有,重症者可扩大波及其他部位,容易反复发作。最初表现为两颊发痒,皮肤发红,婴儿转动头部去摩擦或用手搔抓,继而出现较密集的小米粒样皮疹即红色丘疹或疱疹,很痒,后融合成片,水疱破后流黄色渗出液,水干后结黄痂。皮损常常对称性分布。由于奇痒剧烈,患儿常烦躁不安夜间啼哭,影响食欲、睡眠和身体发育。

有部分孩子有吐奶和消化不良症状,大部分患儿常在一岁左右断乳后逐渐自愈。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急性期孩子面额部突然出现鲜红色丘疹或红斑,哭闹时明显,安静、凉爽时减轻或消退;重者丘疹成片,遍布颜面甚至颈、耳等处,瘙痒难忍,常被抓破,流出黄色透明的黏液。如未继发感染,约1~2周可自愈。若继发感染,病程较长,症状较重。如反复发作,皮肤变厚,粗糙,不会很快好的,有少数可变成慢性湿疹。

婴儿湿疹通常可分为渗出型湿疹与干燥型湿疹:

1.渗出型湿疹:本型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

2.干燥型湿疹:本类型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的疹出。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婴儿湿疹病因比较复杂,有先天的体质因素,有些孩子属过敏体质,对所接触的毛织品、灰尘或食物(如牛奶、鱼、蛋)等过敏。也有后天营养失调、营养过多、消化不良、衣着不当以及室内空气污浊,湿热,外部刺激等都是本病的诱发因素。患者常是先天性过敏体质,约有3/4的患者的父母双方或单方有过敏性疾病病史。如不注意,湿疹可长期反复发作或不愈。

二、患湿疹的宝宝应该注意的事项

1.用食物排除法寻找确定过敏的食物,对牛奶过敏的婴儿可以改用羊奶或专门的过敏奶粉喂养。母乳喂养的婴儿要缩短喂奶时间,两次母奶之间可喂淡菜汁或淡果汁。哺乳的母亲饮食也要清淡一些,因为有些饮食中过敏物质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故应少食蛋奶制品及辛辣、海味、腥味食品,如葱、蒜、辣椒、韭菜、鱼、虾等。要注意保持婴儿大便通畅。便秘者常服些蜂蜜水或调换饮食,大便次数多者用神曲或谷麦芽适量煎水服用,以助消化。如有消化不良,应及时治疗。患儿应注意饮食要定时定量,最好吃母乳,母乳喂养可以防止由牛奶喂养而引起异性蛋白敏所致的湿疹。如果已经添加辅食了,发病期间不要给孩子吃鱼泥、虾泥、鸡蛋、牛奶、牛肉泥等。尽量避免喝牛奶、鸡蛋等蛋白食物,稍大孩子忌食荤腥发物,如蛋、奶、海味食品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给予多种维生素食物,不可吃得过饱。还应注意饮食的性质、调配和喂哺间隔时间。

2.宝宝的生活要有规律,有充足睡眠,不要因为搔抓皮肤而让患处破溃,以免造成皮肤损伤,增加感染和过敏的机会。由于奇痒,宝宝有时自己会用小脸和枕头或盖被摩擦,或者用手使劲挠头、耳朵后面等地方,所以妈妈在宝宝睡觉前要轻轻地为宝宝抚摩头面,减少宝宝自己抓破的可能性。要每天更换枕巾,不要让湿疹感染,接触面部的被子部分可缝上细棉布做被头,并且勤换勤洗。

3.婴儿湿疹患处如果已经破损,不要用水洗,避免刺激性的物质接触皮肤,不要用碱性肥皂洗患处,也不要用过烫的水洗患处,不要涂化妆品或任何油脂,且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应该用纱布蘸点植物油轻抹去痂。渗液多时,可用3%硼酸水湿敷。严禁用香皂、肥皂、药皂清洗婴儿皮肤,湿疹重时可以减少洗澡。宝宝的用具单放单洗,洗枕巾和被头的盆要与洗尿布和衣服的盆分开。皮肤保持清洁,避免刺激。对头顶的脂溢型湿疹千万不能用肥皂水洗,可以涂一些植物油,轻轻按摩后使痂皮逐渐软化,然后用梳子轻轻地梳理掉。下一次清理要过三五天再进行,千万不要天天去除头顶的痂皮。如果湿疹不是很厉害,可以试试用郁美净儿童霜,是粉红色小袋包装的那种。

4.如果宝宝难受得哭闹,可以想办法分散他的注意力,陪他玩一玩,等他产生了适度疲劳后夜间会睡得好些。另外要注意:激素类软膏若用于面部或大面积长期使用会产生副作用。婴儿皮肤薄嫩,用药不当往往加重病情,因此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现在市面上有一种天津产的尤卓尔治疗效果不错,在北京儿科研究所也有专门研制的湿疹膏,上海就是金箍棒奶癣膏了,这个产品也推荐给在国外的朋友用过,效果还可以。患奶癣的宝宝严禁接种牛痘,以免引起全身性反应。另外,如果用治疗“癣”的药物来治疗婴儿湿疹,病情会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