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从头到脚谈养生
11209700000001

第1章 分中医的魅力:医道即生存之道

第一章走进神秘而精彩的中医世界

中医养生之道就流淌在我们的血液和骨髓里

说起中医养生之道,很多人感觉离自己的生活非常远,因为我们现在接触的多是西医,连中药都很少吃,中医养生之道就更显得陌生了。其实,中医之道在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每个中国人的血液和骨髓里,我们对此已经熟悉到了视而不见的程度,就像谁也不会注意到自己每天路过的地方,小草在悄悄地生长。

之所以说中医养生之道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和骨髓里,就是因为我们祖祖辈辈的生活都受着中医之道的影响。大家都知道春天多吃荠菜和香椿芽对身体好,可这是为什么呢?按照中医的观点,阳气乃生命之本,春季正是阳气生发的季节,荠菜性平温补,能养阳气,又是在春季生长,符合春天的生发之机,所以春天吃荠菜对身体好。另外,按照中医理论,凡是向上的、生发的东西都是阳性的,而香椿芽长在椿树的枝头,又在早春就开始生长,这表明它自身有很强的生长力,代表着蓬勃向上的一种状态,也能激发身体中阳气的生发。可见,我们祖辈传承下来的一些生活习惯中都暗含着中医养生的精妙。

从处世风格来说,中国人奉行中庸之道。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中庸之道能成为一个国家人民的共同个性?为什么我们骨子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随大流”的观念?当然原因有很多种,地理上的、人情上的、经济文化上的,这里只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

《黄帝内经》中讲道:“中央生湿,湿生土……其虫倮。”“倮虫”,就是人,即没有毛的动物。人为倮虫,五行属土,而出生于中央,集合了东西南北土的特点,又把土散向东西南北,处于中间又无处不在,这就是土的本性。而人就是五行属土的一种动物,所以人身上同样有土的特点,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中庸。

人体内部运行同样讲究中庸,人体中的气血分阴阳,血为阴之体,气为阳之用;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现在,“中庸”这个词有时候带有贬义的色彩,其实这是把中庸之道理解得过于狭隘了。中国人讲究的中庸不是“和事老”,而是谋求一种平衡与和谐,这也正是中医的魅力所在。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互相制衡,一物降一物,有因必有果,只有身体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时,人才是健康的,如果哪一方的力量占了上风,不受制约,人就会生病。

所以说,不管是平时的生活习惯还是更深的精神层面,中医之道始终在影响着我们。只是,大多时候我们过度关注身外之物,而忽视了对自身的关注,中医之道就是在太多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中被忽略了。

扁鹊三兄弟治病启示:亡羊补牢不都防患于未然

据说,扁鹊弟兄三人均为一时名医,尤以扁鹊最负盛誉。某日扁鹊为魏王针灸,魏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医术最高明?”扁鹊答道:“长兄最高,我最差。”魏王诧异。扁鹊道:“我长兄治病于病发之前,一般人不知他是在为人铲除病源、防患于未然,所以他医术虽高,名气却不易传开;而我是治疗于病情发作和严重之后,人们能看到我为患者把脉开方、敷药刺穴、割肉疗伤,我也确实让不少病人化险为夷,大家就以为我的医术比长兄高明。”

由此可见,扁鹊认为能够及早消除疾病的隐患,使身体免受疾病的侵害,才称得上是医术高明。这种思想也就是中医所倡导的“治未病”。在《黄帝内经》的最后有一句:“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如果“病已成而后药之,乱以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疾病已经产生才去用药治疗,就像是口渴了才去掘井,战斗已经开始了才去铸造武器一样,不是太晚了吗?遗憾的是,现在大多数医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做“渴而穿井,斗而铸锥”这样的事。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精髓,就是在疾病发生以前就做好预防,不让疾病有伤害身体的机会。比如中医说冬季应该收藏体内的阳气,在养生方面应该注意保暖,早卧晚起,好好休息,这就是教人们如何保养身体、预防疾病。如果你在冬天还总是熬夜、吃寒凉的东西,就养不住阳气,那么第二年或者甚至是更晚的时间,你的身体就很可能出问题,这就是没有遵循治未病的结果。其实,我们现在经常说的“防患于未然”与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是一致的,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保持健康,亡羊补牢都不是最理想的状态,只有把所有的危险都想在前面,制定好预防措施,才会万无一失。中医治病的思想可以应用到国家的治理上,这同样也是“上医治国”的体现。

中医“治未病”还体现在一个方面,就是在疾病的潜伏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使人体恢复真正的健康。相对而言,如今的医疗水平却只停留在应付“已病”的人群。可以用这样的比喻来说明“治未病”和“治已病”的区别:治未病就像是洪水暴发之前筑堤坝,采取应对泄洪的各项防护措施;而治已病就像在洪水泛滥以后再去堵窟窿一样,按下葫芦浮起瓢,根本没有更多精力谈预防。很多人就是由于不注意预防,结果导致疾病缠身,疲于奔命,因此,我们只有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才会充满自信与快乐。这也是中医治未病的最大意义。

中医治病就是要调动人体的自愈力

在中医看来,人体是一个完整的小天地,它自成一套系统,有自己的硬件设施、故障诊断系统和自我修复系统等。自愈力就是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切菜的时候,不小心把手划了一个小口,运行到此处的血液就会溢出。由于血液运行出现局部中断,就有更多的血液运行于此,由此促使伤口附近细胞迅速增生,直至伤口愈合。增生的细胞会在伤口愈合处留下一个疤痕。整个过程不需要任何药物,这就是人体自愈能力的一个最直观的表现。

其实人体的自愈力恰好体现了中医治病的一个指导思想:三分病、七分养。中医不主张过分依赖药物,因为药物不过是依赖某一方面的偏性来调动人体的元气,来帮助身体恢复健康。但是,人体的元气是有限的,如果总是透支,总有一天会没有了。而我们要活下去,依靠的就是体内的元气,元气没有了,再好的药也没用了。所以,生病了不用慌张,人体有自愈的能力,我们可以充分地相信它,用自愈力把疾病打败。

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体有了自愈力,我们就可以完全放心了,生病了不找医生、不吃药、不打针,而且该吃冷饮吃冷饮,该熬夜熬夜,如果这样的话,病怕是永远都好不了。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应该配合人体自愈力开展工作,每天按时吃饭,早睡早起,适当地锻炼,保持愉悦的心情,这样才能保证体内的元气充足,只要元气充足了,病很快就会好的。

当然,自愈力的作用也不是绝对的,我们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依赖人体自愈力解决问题。自愈力和免疫力有关,当免疫细胞抵挡不住病毒时,就需要借助药物,不过最好的药物是食物。一般情况下,通过营养素的补充,可以对抗大多数疾病。中医就是通过倡导顺时养生、补养气血、食疗等科学的养生方法来增强人体免疫力,在疾病尚未到来之时就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让疾病无孔可入。面对已经染病的情况,中医通过疏通经络、刺激穴位等自然方法调动身体的自愈功能来对抗疾病。

然而,在现代医疗中,人们对医药过于信任和依赖。由于人体在自我修复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咳嗽、发热、呕吐等,人们为了消除这些症状带来的不适感,就会用药物粗暴地干涉,这样,人体的自愈能力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因为症状消失了,人们反而认为是这些药物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于是在下一次疾病来袭的时候,他们还是在第一时间求助于药物。在这种恶性循环中,身体的自愈力就会越来越差,直到失去作用。

中医思维的关键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对于“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理解是中医辩证思维和治病方法的一个关键点。医生根据病人的症状以及自己对医学的理解和经验,用推理的方法寻求疾病的根本原因,再就病因拟定治疗的方法。

中医治病讲的是“证”,所谓“证”,是指一种综合状态,是人的生理上所出现的失衡状态。不要小看这个字,阴阳表里、虚实内外都在里面了。关于华佗有个很著名的故事:两个人都是头疼,症状也一模一样,但是华佗却给这两个人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一个用泻法,一个用汗法。他所依据的就是这两个人的“证”,一个内实,一个外实,内实用泻法,外实用汗法,“同病异治”,这就是中医思维的一个关键点。

“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是相对的。比如有的是高血压,有的是失眠,有的是发烧,但是只要他们的“证”是一样的,就完全可以开同样的药方,采用相同的方法治疗。

这与西医是有很大不同的,因为在西医看来,感冒就用感冒药,高血压就用降压药,而不管感冒是由伤风引起的还是病毒引起的,高血压是由肥胖还是压力过大导致的。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观的体现,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体现。我们不仅在哲学上讲究看问题要全面、要透彻,要看到问题的根本和事物之间的区别,还要把这种思维方式用在中医上,用来指导医生治病救人的行为。

从头到脚,我们都需要中医智慧的养护

中国人有句俗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用来形容医术非常差的医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整体观。而在医术高明的中医看来,人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身体的各器官以及意识状态都不是孤立的,所以在治疗疾病方面也要有整体的观念,不能看到头疼就从头去治,而不管头疼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方法。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摸脉象。有人还依此四法给医生划分了等级:望而知之,谓之神——神医;闻而知之,谓之圣——圣医;问而知之,谓之工——专家;切而知之,谓之巧——普通。由此看来,我们现在的医生多处于第三等级,只是简单地询问一下情况,便开始给病人开药,他们已经没有耐心去细致地观察病人的气色和听病人的声息,很多时候他们只是借助器械让病人去做各项检查。所以说,现在的医生都有点“中西结合”的味道,真正的中医已经很少了,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再是个别现象。

其实,真正的中医是根据患者的症状,通过仔细观察,依据医术和长期积累的经验,找出疾病的真正根源。例如,当我们喝温度低的冰水时,如果喝得很急,常常会造成脸部侧面的直到太阳穴的线状部位疼痛。从中医的观点来看,那条疼痛的线就是胃的经络。这种疼痛表明喝冰水太急时会伤到胃,也就是说,这种疼痛实际上是胃的疾病。胃的经络分布的位置就是从头到脚左右对称的很长的两条线,如果在这条经络的头部出现疼痛,中医会认定是胃的疾病,因而可能在胃经脚部的穴位进行针灸。

中医还强调身心互动,即人的身体和意识是密切相关的。人体患病是身体和心灵的双向选择,人体祛病也是人身体和心灵的双向选择,因为身心是互相影响的。

总之,中医是讲究整体的,身体的某处出现病痛,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只关注疼痛的部位,对其他部位也要做相应的检查,因为此处的疾病可能是其他部位的病变引起的。所以说,我们从头到脚、从身体到内心,都需要中医的养护。很多时候,器械得来的数据不能代表我们的真实感受,而多多研习中医养生智慧,细心呵护我们的身体,才是健康生活的正确选择。

第二章唯有养生,我们才可以长命百岁

人应该活到多少岁

关于人的寿命问题,自古众说不一。古人相信人可以长生不老,为了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他们炼仙丹、找仙药,尝试了各种方法,最终都没有成功。其实,长生不老只是人们的一种愿望,人作为一种自然界的生物,不可能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并接受了人固有一死的观念,但另一个问题随之又出现了:人究竟应该活到多少岁才是正常的寿命呢?

关于这个问题,历代都有不同论述。在我国,彭祖被视为长寿的象征。传说彭祖生于夏代,至商末时活了800岁;到《黄帝内经》时,认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也就是人能够活到一百岁;大哲学家王充也说“百岁之寿,盖人民之正数也。犹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尚书》中却提出“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即活到120岁,才能叫做活到了应该活动的岁数;同意这一看法的还有晋代著名养生家嵇康,嵇康也认为,“上寿”可达百二十,“古今所同”。从上面的论述可以得出:中医认为人的寿命应该是100~120岁左右。

现代医学也从不同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解答的方式虽各不相同,但结论基本一致,目前一般认为人的自然寿命应为120岁左右。常见的推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生长期测算法,哺乳动物的最高寿命相当于其生长期的5~7倍。人的生长期为20~25年,因此人的自然寿命应当为100~175岁。

二是性成熟期测算法。哺乳动物的最高寿命相当于性成熟期的8~10倍,人在13~15岁左右性成熟,因此人的自然寿命应为110~150岁。

三是细胞分裂次数与分裂周期测算法。即哺乳动物寿命是其细胞分裂次数与分裂周期的乘积。人体细胞自胚胎开始分裂50次以上,分裂周期平均为2.4年,因此人的自然寿命应为120岁左右。

总结上述结论,人的寿命至少应该在100岁左右,但是我们现在的人均寿命仅为70岁左右,与自然寿限差了30年,是什么夺走了我们本应好好活在世上的这30年时间呢?这个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我们生存的根本就是元气

中医学中有这样的说法:“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这里的“气”是指人体的元气,元气充足免疫力就强,就能战胜疾病;如果人体元气不足或虚弱,就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或免疫力去战胜疾病;而元气耗尽,人就会死亡。“元气”,亦称“元气”,是由父母之精所化生,由后天水谷精气和自然清气结合而成的阴气与阳气。

之所以说元气是我们生存的根本,是因为“气聚则生”,人先天的元气是父母给的,如果不吃不喝的话,这些先天带来的元气只够维持7天的生命。要想活下去,就要保住先天的精气,就要吃东西、呼吸自然之气。《黄帝内经》中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元气是从天得来的,这里的天是指父母。所以说,母肥则子壮,如果打算生孩子,一定要先把夫妻双方的身体都调养好,给孩子一个比较充足的元气,要知道怀胎十月可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

元气虽然是先天带来的父母之精气,再加上后天的水谷之气、呼吸之气、自然之气来补充,但元气毕竟是有限的,有一个定数。人活着的这些年就是不断耗散这些元气的过程,元气足的时候,人的免疫力就比较强,身体也比较健康,随着元气慢慢耗散,人的免疫力开始下降,疾病上身来,有一天元气耗尽了,也就是生命结束的时候。总之,人就是靠元气活着的,元气没了,人也就死了。

总之,父母身体都很好的孩子,将来身体也会比较好,免疫力也比较强,不容易得病,但这并不代表他就可以长寿,因为还有一个后天保养的问题。如果他总是倚仗先天的那点元气,尽情地透支,寿命也不会很长。而有的孩子父母身体不是很好,先天元气没有那么充足,这样的人虽然自小免疫力低、体弱多病,但如果他知道自己先天条件不好,很注意养生,懂得养护自己的元气,也可能长寿。因此,父母的先天精气会影响孩子的身体状况,而至于能否长寿,还是要看他本人能不能好好养护体内的元气。元气是我们生存的根本,希望大家珍惜父母赐给我们的生命力,好好养护元气,不过度透支,这才是长寿的根本所在。

如皋老人为什么能够健康长寿

如皋是江苏省南通市下辖的一个普通地级市,也是我国的长寿之乡。比较特殊的是,如皋的地理位置并不像其他长寿之乡一样远离城市文明,隐藏在崇山峻岭之中,而是地处长江三角洲城市圈内,与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比邻而居,接近苏杭等旅游胜地,自然环境非常一般。但是,在如皋的145万人口中,百岁以上的老人有200余人,90~99岁的老人有4000多人,80~89岁的老人已经超过40000,超过国际公认的长寿之乡标准(每百万人口中有75位百岁老人)一倍多。

那么,在并无优势的自然环境下,如皋老人健康长寿的原因是什么呢?从总结如皋老人的养生经验来看,他们健康长寿的根本原因还是得益于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饮食方面,如皋老人每餐都吃得很清淡,早晚都喝大米粥或者玉米糁粥,外加包子等主食;中午就是米饭加三菜一汤,青菜、萝卜、豆腐是主打。如皋人都相信“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他们每顿饭只吃八分饱,喜欢吃应季的新鲜蔬菜,不吃反季的大棚菜,而且从不挑食。

如皋人的饮食传统可以归纳为“两粥一饭”,这种饮食观念中,最有益于身体健康的部分是早晚的这两顿粥。食粥养生在我国有很久远的历史,粥在古代称“糜”,厚职称“檀”,薄职称“酏”。宋代诗人陆游就有一首《食粥》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这首诗就在说食粥可以养生长寿。

早晨喝粥还有调节肠胃的作用。经过一夜的运化,早晨胃基本处于排空的状态,需要水分和营养的补充,此时喝点温软滋润的粥正好迎合了胃的需要,可以补益胃气。胃是我们的后天之本,喝粥可以养胃,把胃养好了,离长寿就近了一大步。

在起居方面,如皋老人一直保持着古老的生活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午还会小憩一会儿,总之要保证每天8个小时的睡眠。早晨醒来,先搓脸搓耳朵,等神智彻底清醒了再起床;洗漱后会用手指梳头,按摩头皮,晚上临睡前要用热水泡脚。他们还会在天气好的时候去散步、晒太阳、甩手、踮脚,或者和孙辈一起放风筝;不出去的时候,他们就会在家里静坐半小时,或者读书、看报、写字,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

这些事情看起来都非常平常,但是只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下来,即使以前身体有什么病症,也能慢慢地调养过来。如皋很多百岁老人就是靠着这样简单的生活方式养好了很多疾病,而且一直快乐健康地生活着。所以说,大家不要把养生看成是一种非常深奥复杂的事情,只要能够像如皋的老人那样清淡饮食,早晚喝粥、中午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适当娱乐,健康长寿就不是难事。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

饮食法地道,居处法天道

与古人相比,现代人似乎变得更容易生病了,科学技术的发达似乎并没有将人类的疾病控制在一个理想的状态下,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通过研究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很容易得出结论:大多数疾病都是由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的。与古人相比,现代人少了很多禁忌,没有不敢去的地方,没有不敢吃的东西,很多人觉得这是一种进步,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实际上是一种倒退。因为人们对于自然、对于天地缺少了应有的敬畏之心,这就为很多疾病的入侵打开了缺口。

那么,怎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呢?《黄帝内经》给出了最朴实也最根本的答案:饮食法地道,居处法天道。

饮食法地道,“地道”就是节气,也就是说我们平时吃东西要遵照节气规律去吃,尽量吃应季食品,这才是正确的饮食观念。可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饮食上的季节观念似乎越来越淡薄了,冬天也可以坐在暖暖的屋子里吃冷饮、吃西瓜,其实这些做法都违背了饮食法地道的原则。西瓜性寒,本应在炎热的夏季食用,以平衡阴阳、中和暑热,若在冬季食用,就给本来寒冷的环境更增添了几分寒意,对身体造成伤害。现在很多女孩有痛经的毛病,很大一部分就是饮食上不注意造成的。

居处法天道,“天道”指日夜。居处法天道就是指人的起居应该顺应天地运转的自然规律,天亮就起床,让人体自身的阳气与天地的阳气一起生发。经常赖床的人会有这样的感觉,虽然早晨比平时多睡了一会儿,但是起床后并没有精神抖擞,反而不如早起的时候舒服,这就是由于赖床使体内阳气没有生发起来的缘故。同样,天黑了就应该睡觉,不要贪恋夜生活,不要经常熬夜,这样才能使阳气潜藏起来,以阴养阳。这就是居处法天道。

另外,我们现在几乎没有季节概念,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过着一种恒温的生活,没有机会出汗,也没机会感受寒冷,结果衍生出一些富贵病,可以说是生活条件提高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现在很多城市人会趁着节假日的时候往乡下跑,去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绿色田野,在农家院住上两天,整个身心就会感觉很放松、很舒服。这就是人们在长期远离自然以后的一种本能。

《黄帝内经》是一部济世的经典之作,里面倡导的一些养生思想都是最基本、最朴实的,与生活条件好坏、钱多钱少关系不大,反而是提倡人们过最简单的、清净自足的生活,按照天地自然的规律去生活,这就是养生之道的真谛。

“零存”健康,“整取”长寿,带病延年

在临床医疗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例子,有人得了癌症,医生已经下达了病危通知,说他最多只剩几个月的寿命,多数人知道这个消息就已经痛不欲生了,每天精神委靡,非常消极,这样的人一般存活的时间比医生说的还要短。但是也有的人不这样,人家想:反正就剩那么几个月,人早晚不得死的嘛,我辛苦了大半辈子,现在该我享受享受了,于是,该吃吃,该喝喝,还到处游山玩水。这样的人一般存活的时间都会长一点,还有的甚至复查的时候病就好了,不但没有印证医生的预言,反而优哉游哉地活到了七八十岁,管这一现象叫“医疗史上的奇迹”。而在中医看来,这根本不是什么奇迹,而是中医养生“带病延年”的功劳。

“带病延年”一语,古已有之,系清代医学家王孟英之言,出于《王孟英医案》。书中认为:患了慢性病——痼疾——很难治愈,只能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病情,所以王孟英用“带病延年”安慰患者。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从来不缺少带病延年的例子,就像一个医生曾经说过的:“对每个40岁以上的人,我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出至少四种病。”这种说法绝不夸张,但是现代人在40多岁就去世的毕竟是少数,这就意味着大部分人都要带着这四种以上的疾病再活上几十年,这就是“带病延年”。也有人通过对数百名年逾百岁的老人做调查,得出了出人意料的答案:“带病者往往是长寿者。”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带病者知道自己身体上的弱点,因此奉行“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经常学习养生知识,善于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比如做健身锻炼,他们不会像“无病者”那样自恃强壮而一曝十寒,而是持之以恒地进行适当的锻炼。他们深知人就像一部机器,机器由着性子使用,很快就会散了架。要想机器运转好、寿命长,必须用心维持。

又如饮食调养,带病者因没有“本钱”放纵自己,常吃得谨慎、科学,不敢像强壮者那样敞开肚皮无所顾忌,不管是否合理,只是胡吃海塞,因而不会导致体内垃圾堆积、脂肪过剩。带病延年者胜在时有远虑,对于身体,他们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长期坚持下来,这些“零存”的健康就成为“整取”的长寿了。

另外,带病者一般体质不好,这使他们领悟到了“巧者有余、拙者不足”的道理,因而善于以“巧”取胜。他们一般不争强好胜,不做力不从心的事。一遇冷热气候,“病身最觉风霜早”,他们能及时防范,因而活得从容、仔细、不急不躁,这样,能量代谢便相对缓慢,自然为延长寿命节约了能源,使有限的生命得以“细水长流”。

所以说,疾病来袭时不要害怕、哭泣,这样的话,你首先被自己打倒了,只要与疾病和平共处,然后腾出时间慢慢调养自己的身体,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你身体里的正气就自动把疾病的这股邪气打得落荒而逃了。退一步讲,即使疾病一直存在,只要它不肆意干涉你的生活,能够安然地带病延年也不失为一种境界。

养生,带你走出“亚健康”的沼泽地

曾经看到一项调查数据,说现在真正健康的人只有5%,而处于亚健康的人多达75%,这个数据很直观地反映出现代人所面临的健康困境——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的特征,看看有几条已经符合你符合的在这里打钩

1心情抑郁、情绪不稳、易怒、焦虑或紧张、恐惧

2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视力下降

3肥胖、便秘

4经前综合征、痛经

5容易疲劳

6头晕、头胀、头痛

亚健康是在生理上或心理上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是一种似病未病的中间过程。如果你经常失眠、乏力、精神委靡,可能你正处于亚健康状态。对于亚健康的预防并没有特效药物,只能通过调整生活习惯等途径慢慢改善。中医学认为引起亚健康的主要原因有:逆天违时,动静失宜,饮食不节,误医妄药等。与此相对应,亚健康的防治也应从这几方面入手,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这些方面的精彩阐述,可以作为现代中医养生的指导思想。

1.天人合一

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影响着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而只有体内阳气充足,人体才有能力抵御疾病的侵袭,所以,人体必须适应大自然的阴阳消长变化,才能维持生命活动,否则,就会引发疾病,甚至危及生命。《黄帝内经》就提出了一年四季阳气“生”、“长”、“收”、“藏”的养生方法,以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来抗御外邪的侵袭,预防疾病的发生。

2.协调阴阳

阴为阳之基,阳为阴之用。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精与阳气是处在不停地相互消长而又相互制约的状态中。阴精与阳气如果因某种原因出现一方的偏盛或偏衰,即成为病理状态。《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因此,顺应阴阳消长规律养生,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

《内经》还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至”,保养阳气和补益阴精,这是中医养生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万物的生死,人的生长壮老,都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的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所以,“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养生必须养阳。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但善养生者,又必须宝其精。阴精是生命的基础,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灵枢·经脉篇》指出:“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3.调摄精神

注重调摄精神,是促进人类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之一。精神意志活动,是五脏精气活动的体现,但反过来,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又能控制自己的精神和脏腑的活动,正如《内经·灵枢·本藏》说:“意志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御”、“收”、“适”、“和”,都有主动的含义,所以,充分发挥人的意志作用,重视精神的调养,是养生防病、预防早衰的重要原则。精神意志调摄的方法,有两个具体内容,一是养意志,二是调情志。摄养意志是为了增强脏腑气血的活动能力,调和情志则在于排除干扰脏腑气血活动的精神因素。

4.饮食有节

《内经》十分重视饮食调理,认为饮食是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饮食调理得当,不仅可以保持人体的正常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以治疗某些疾病;饮食不足或调理不当,则可诱发某些疾病。因此,《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食饮有节”的养生方法,维护脾胃化源,其内容包括节饮食、忌偏嗜、适寒温诸方面。《素问·藏气法时论》中强调饮食要全面配伍,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5.起居有常

这是指生活起居要有一定规律,主要包括睡眠、劳伤、性生活等几个方面。古人观察到,日月江河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天行有常”,人要长寿,就要“法则大地,像似日月”,因此人的生活作息也要保持一定的规律,春夏秋冬的起床时间都要有所不同,这样才能“生气不竭”。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这几种劳伤都是由于做某件事情过度导致的,比如现在有些孩子一天到晚看电视,时间长了,视力就会出问题,这就属于劳伤。

《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就是说,人如果不注意节欲,就会耗散人体真精,早早地就衰老了。所以,养生也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欲念。

6.运动形体

形体好比是生命活动的宅宇,它内含精、气、神,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形体又是人抗御外邪的重要屏障,人的皮毛肌肤、血脉筋骨、脏腑组织等均有抗邪抵外的功能。因此,养生防病须重视形体的调摄。运动形体能防止精气郁滞,还能增强脾胃机能,有助于气血的化身。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在几千年前的中医典籍中就已经有了对抗亚健康的全套方法,但是直到现在,人们还在遭受亚健康的困扰,而西医对此束手无策。因此,要走出亚健康还要我们回过头去,带着一种虔敬的心情重新研读中医典籍,体会中医养生的智慧,唯有如此,很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第三章从头到脚,系统探究人体自身的奥秘

《黄帝内经》的启示:向内看,做自己的药师佛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目录学著作,其中记载,古代的医经有七部,第一部就是《黄帝内经》,第二部是《黄帝外经》,还有《白氏内经》、《白氏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和《旁经》等,但是现在传世的只剩下《黄帝内经》。

既然有《黄帝内经》,又有《黄帝外经》,那么内容和外经有什么区别呢?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外经,只有从内经来理解。有人说内经是讲内科的,提出这种观点的人肯定是不了解《黄帝内经》,也不了解中医。真正的中医不会分科,因为在中医看来,天地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各部分也都是息息相关的,不可能完全分开来看,现在医院分的科都是西医的分法。

如果认真研读《黄帝内经》就会知道,这是一部讲内求的书。《黄帝内经》里面只有13个药方,它并不倡导有病就赶快吃药,求助于药物,而是告诉我们要把重点放在预防上,怎么能够根本不生病,而不是有病了怎么去对付。所以,它讲内求,向内看,回归人体自身,教你认识自己的五脏六腑,了解这些脏器是怎么运行的,都有什么功能,看气血是怎么流通的。我们在生活中要遵循脏腑气血运行的规律,不要干扰它们的活动,这样才能健康长寿。生命掌握在自己手里,健康长寿都是要靠自求才能实现,这就是养生的要义所在。如皋的老人们没有一个是靠着四处求医问药长命百岁的,他们能够长寿都是通过顺应自然、颐养身心求来的,这就是内求。

但是,世代以来,能够潜心内求的人总是极少数,很多时候人们还是愿意相信存在神奇的灵丹妙药,吃上一粒便可长生不老,结果,中国历史上有二十多位皇帝因吃所谓的“灵丹仙药”致死。也正因为这样,西医的发展才能如此迅猛,因为内求需要很大的意志力,需要一种敏锐的感受和领悟,而相比之下,用眼睛向外看就简单得多,借助医疗器械得出一个数据,就知道自己是不是生病了,哪怕是需要很多烦琐的检查,要吃苦口的药物,这也比内求要省事得多。

也有人会说:内求,什么是内求?这太虚了,没有什么标准,没有什么界定,怎样就是内求呢?而且现代人都追求效率,内求看不到即时的效果,还不如病了就来点药,马上就不难受了,多有效多快啊。更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中医也很浮躁,病人找他,他根本就不望闻问切,而是简单地问两句,就直接开药,完全偏离了中医的轨道。

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静下心来,真正地静下来,思考一下中医;思考一下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灾难、瘟疫,为什么没有灭亡,为什么能够一直延续下来;思考一下在西医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人们是怎样看病治病的。明白了这些,我们才能懂得内求对自己,甚至对整个国家有多么重要。

人体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灵体

在认识自身的道路上,人类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滞过。为什么人类要认识自己会这么艰难?这是因为人体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灵体,它有感觉、会倾诉,有意志、懂调节,它的精密程度是最先进的科学仪器都无法比拟的。

这样说,很多人似乎不太理解,为什么说人体充满智慧呢?拿时下“最流行”的亚健康来说吧,现代人生活压力比较大,身体经常处于透支状态,很多人经常会感觉疲劳、乏力、全身酸痛,有时还会失眠、郁闷,去医院检查,得出的数据却一切正常,可是不舒服的感觉还是真实地存在,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就是身体的智慧之处。亚健康就是身体在以一种平和的方式告诉你该休息了,不要再继续透支下去。有的时候,身体会根据你的自身情况进行适当调节,使整个内部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比如体检的时候,医生可能会告诉你,你血压高,正常的高压应该是120,你这都140了。但是你自己却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如果听了医生的话,把血压降下去了,反而开始不舒服。这就是你的身体已经适应了血压高的环境,各个部位的运转都很协调,血压降下来以后,打乱了这种协调状态,身体还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自然就会不舒服。所以说,很多时候,你应该听从自己的身体,是不是生病了,你的身体自己就会有一个判断,然后会将它的判断以某种形式传达给你。

在电视里,我们还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节:一个人受到了某种刺激,昏迷不醒,医生就会对他的家人或者朋友说:“是他自己不想醒来,他对这个世界有所抗拒,你们要帮他恢复信心。”这种生病也是身体的一种选择,因为这种昏迷的状态可能会让身体感觉放松,没有以前的压力,而且还会得到很多的关爱,因此,身体就选择一直不想醒来。

所以说,人体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灵体,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尊重它的感受,不要总以为生病就是身体出错了,其实这是它在进行内部调节;不要总是用冰冷的器械和苦涩的药物来粗暴地干涉它的工作,顺其自然就是最好的。

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

拿破仑有句名言是“人的性格即命运”,他是从精神的层面来理解,认为一个人的性格会决定他怎样为人处世,而他为人处世的方法会影响到他的前途命运。比如一个人很懦弱,天性就喜欢一个人待着,这样的人肯定做不了大领导,因为你让他上台讲话他都会紧张得不行。

但是,按照中医的观点,这句话应该变成: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因为,人的性格其实是由他的身体结构决定的。一个人如果肩膀很宽大、胸膛很宽厚,那他十有八九就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一般的小事不会放在心上,这样的人通常目光会放得比较长远,成事的可能性比较大。这就是身体结构决定命运。

以前,中国有很多看相的人,这些人就是根据一个人的体貌特征来预测他的生活、事业等。在这里谈这些,并非在宣扬封建迷信,而是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相面也不是全无道理的。因为人的头发、面色、眼睛、嘴唇等的状况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人体潜藏的疾病,这都是看相可以看出来的。只要看相的人稍微懂一点中医,就能知道这个人的身体存在着什么问题,会影响他哪一部分的功能,将来会得什么病,并由此推断出对他的生活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比如,看电视时,我们经常看到算命先生说:“你印堂发黑,近日必有祸端。”其实,印堂发黑并不是什么凶兆,而是肾气大伤的表现。肾气大伤是一种很严重的病,现代医学认为是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导致的,实际就是经常过度透支造成身体极度衰弱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人往往会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涣散,做什么事都会感觉力不从心,工作、家庭上很容易出现不顺心的事,正好就应了相面先生的“祸端”一说。其实,是身体出了问题。

所以我们说,决定人命运的其实是他的身体结构。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先把身体养好了,才有能力去谈学习、事业、家庭,如果你连自己的身体都经营不好,总是病恹恹的,站一会儿就累得不行了,哪还有什么精力去做别的事呢?还是那句话,有个好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身心逆规律而行的现代人,怎能不生病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觉,虽然现在的医学技术发达了,但是现代人似乎更爱生病了,每次去医院都要排队,在家里也会备一些常用药,而以前的人们生活条件没有现在好,每天要不停地劳作,却很少生病,更没有现在普遍存在的亚健康,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说,我们现代人的体质还不如以前的人们吗?

其实,不少人已经意识到了,现代人之所以容易得病,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违背了正常的生活规律。《黄帝内经》中说:“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现在的人不遵循自身和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以酒为浆”,嗜酒为命,而酒很容易让人丧失理性,大量或经常饮酒,就会使肝脏发生酒精中毒而致发炎、肿大,影响生殖、泌尿系统健康。

“以妄为常”,意思是说,现在的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胡乱地作息和生活,完全不按照自然规律行事,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觉,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该结婚的时候不结婚,非要等到困极才睡、饿极了才吃、年岁大了才结婚,所有这些违背人体、自然规律的做法都是非常损耗人体能源的,从而导致疾病和过早衰老。

“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意思是说,人喝醉之后行房,尽情纵欲,耗散阴精,而阴精又是难成易亏的,若房事不节制,精液输出过多,就会导致物质短缺,“肾阴虚”便由此而致。所以,房事养生的要诀在于得其节宣之和,既不能纵欲,又不能禁欲,真正做到静心节欲以养阴,顺天时避虚而保精。

“不知持满,不时御神”,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人不知足,总是追求身外之物,而且穷追不舍,最后闹得身心疲惫,烦恼多多。其实人体是很自足的,人的幸福也很简单,只要吃的、喝的、住的满足人体的需要,就会获得健康和快乐,何必苦苦追求身外之物。如果因此失去了原本的健康和乐趣,那更是得不偿失。

但是,现代人有几个没有违背这些最基本的规律呢?我们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再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有的人甚至是夜夜笙歌、天天沉醉,这样的生活状态,身体每天都在超负荷运转着,又怎么会不生病呢?

是什么决定了人的生育能力

我们都知道,人到了一定年龄就没有生育能力了。《黄帝内经》中也论述过这个问题,黄帝问岐伯:“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耶?将天数然也?”意思是:人老了就没有生殖能力了,是人的精力不够,还是自然规律的限制呢?

其实,决定人生育能力的是肾脏。肾脏掌管全身精气,它接受五脏的精气而贮藏起来,只有在五脏精气旺盛时,肾脏才有多余的精气外泄;如果五脏的精气衰败,筋骨得不到濡养而松弛,人就会鬓发变白,身体感觉沉重,行走不稳,同时丧失生育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女子从14岁月经来潮就具备生育能力了,而到了49岁时,任脉空虚,太冲脉气血衰少,月经停止,就丧失生殖能力了;男子16岁时,肾气旺盛,精气充满,开始具备生育能力,而56岁时,肝脏精气衰退,精气衰少,肾脏衰退,形体疲惫,开始丧失生育能力。

不过,生活中也有一些人年纪很大了,早过了理论上可以生育的年龄,却还能生儿育女,似乎与上面的观点相矛盾,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女子超过49岁,男子超过56岁之后,先天、后天的精气是慢慢衰竭的,不会一下全部丧失掉。只要遵循养生之道,注意养护人的元气,使气血畅通,肾脏精气有余,人就不会失去生育能力。

所以说,年龄并非生育能力的决定因素,现在不是经常有一些年纪轻轻的女孩子因为过度减肥导致子宫萎缩,不能生育了吗?只要懂得养生之道,好好养护我们的身体,保证肾脏的精气充足,就能延缓衰老,生育下一代。

为什么女人比男人老得快,却比男人长寿

调查数据显示,女人比男人衰老得更快,但是比男人更长寿,这是为什么呢?《黄帝内经》中提出:女子代表阴,女子的生命节律以七为一个阶段性;男子代表阳,其生命节律以八为一个阶段性。

《内经》中说道:“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齿”,牙齿骨之余,是北方肾的表现,代表收藏。“发”是头发,是肝气的表现,代表生发之机。所以头发的长短和生机是有关的。“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二七就是女子十四岁的时候,开始有月经,太冲脉盛,乳房开始发育,这个时候就有了怀孕生子的能力。到三七二十一岁的时候,女子的肾气已经长足了,生发之机也到了顶点,应该嫁人了。到四七二十八岁的时候,女子的各方面身体要素都达到了一个顶点,所以古人提倡女子在20岁左右结婚,就是让她在28岁之前要生一胎,我们现在经常讲最佳生育年龄是在23到28岁之间,就是这个道理。“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就是从35岁起,女人就开始长皱纹了。到六七四十二的时候,就开始有白头发了。七七四十九时就闭经了,生育功能也丧失了。从这段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女人从35岁就开始衰老了。

而男人呢,他的生命节律是以八岁为一个周期,从八岁才开始发育,到十六岁的时候青春期才开始,“能有子”。到三八二十四岁的时候,是男子弱冠的年龄,就是刚成年,这个时候身体还比较弱,不适合结婚行房。男子最适合结婚的年纪是在四八三十二岁的时候,这时他的身体达到一个顶点,才真正成熟,所以古人提倡男人三十而娶。

西方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孩子继承的是母亲的智力、父亲的意志力。意志力是做事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人即使不是很聪明,如果意志力坚定,也可能会成功。我们中国也有“三十而立”的说法,就是说男人只有过了三十岁,经历了一定的磨炼,才能真正独立,而且男人到了三十岁不管是身体的发育还是意志力的磨砺都进入了成熟时期,这时娶妻生子是最合适的。

四八三十二这个生命节奏过了,就是五八四十岁,这时男人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到六八四十八岁时开始真正衰老,到八八六十四岁的时候真正进入老年。

男性女性

发育 8岁 7岁

有生育能力 16岁 14岁

适合生育 32岁 28岁

衰老 40岁 35岁

进入老年 64岁 49岁

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男人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比女人晚了5年,到正式进入老年时,男人和女人之间已经有了15年的差距,所以女人比男人老得快。但是很多数据显示女人比男人长寿,为什么呢?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女人每个月都会来月经,可以排毒,而男人没有这项生理功能,就缺少了一个排毒的途径。另外,男人的社会角色决定了他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不像女人比较柔弱,难过的时候想哭就哭了,这是一种很好的宣泄,女人不这样还会被认为没有女人味。相反的,“男儿有泪不轻弹”,男人的情绪有时候得不到很好的宣泄,就会在身体内累积成为毒素。还有,男人损耗的是精,女人损耗的是血,我们说过精是可以变现成很多东西的,损耗掉了很难补养。从心理方面来说,女人更善于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在男人看来,女人很爱唠叨,其实这也是一种宣泄方式。通过对人倾诉或者唠叨,她的心理毒素就排除了,而男人之间多是谈公事,很少像女人一样聚在一起谈论自己的生活,这也是男人不如女人长寿的一个原因。所以,从生理特点、社会角色和心理等各方面来说,女人虽然比男人更容易显老,但女人比男人更长寿。

中医给现代人的养生方: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黄帝内经》也提出了养生方法的总原则:“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所谓“法于阴阳”,就是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四季的变化而适当增减衣被等。所谓“和于术数”,就是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如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不过度劳累等。

用现在的观点来看,“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其实就是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注意休息,不要透支精力,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远离亚健康。但是,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面临着很多挑战。因为现代人,特别是城市人的生活压力都很大,要供房供车,即使不买房买车,也要辛苦地工作以避免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所以经常要加班、熬夜、应酬。还有,现代人都很喜欢夜生活,很晚了也不睡觉,还在上网、K歌、蹦迪,觉得不这样就不够刺激,不这样就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所以说,想要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主要还是要靠自己调节,虽然实施起来会有困难,但只要一直坚持,就会看到好的结果。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介绍一下何为“阴阳”。经常听到人们说“阴盛阳衰”或者“阴阳调和”,但是真正了解阴阳的人却很少。其实,阴阳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是事物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它是自然界的规律,世界万物的纲领,事物变化的根源,事物产生、消灭的根本。阴阳是处处存在的,凡是明亮的、兴奋的、强壮的、热的、运动的、上面的、外面的事物,都是“阳”;而凡是属于阴暗的、沮丧的、衰弱的、冷的、静的、下面的、里面的事物则都是“阴”。

中医学上认为:“阴”代表储存的能源,具体到形上包括血、津液、骨、肉,性别中的雌性等;而“阳”则代表能源的消耗,是可以通过人体表面看到的生命活力,无形的气、卫、火,性别中的雄性等。“阳”的这种生命活力靠的是内在因素的推动,即“阴”的存储。

在我们国家,西北的温度要较东南低得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差别呢?《黄帝内经·素问》中说:“西北方阴也,东南方阳也。”阳就是用,就是释放;阴就是体,就是收藏。从地域上讲,整个西北方向以收藏为主,整个东南方向以释放为主,所以就产生了温度上的差异。

“阴阳”的收藏也相当于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是吸收和释放的过程。阴的收藏是合成代谢,而阳却是分解代谢,总结起来就是“阴成形”、“阳化气”。比如我们吃的食物就是属“阴”,食物进入体内就会被消化吸收,供养生命活动的需求,这就是“阴成形”的过程,是一个同化外界物质的向内的过程。而人吃饱后会感觉精力充沛,整个人显得很有活力、很精神,做事的时候思维也比较敏捷,这就是“阳化气”的过程,即消耗体内有形物质而释放能量的过程。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阴是阳的前提,人体只有注意养收、养藏,即养阴,才能有更多的能量供给人体的生命活动。所以,在人的生命中,一定要注意养阴惜阴,这样,生命才能更健康、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