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八字合婚:中国传统婚配预测方法
11207900000011

第11章 阴阳学说的起源及其基本原理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是比易学文化还要古老的文化,他对易理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是研究命理学及其八字合婚的思维武器。必须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生克制化的规律。

《易经》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种学说将世界的变化归于阴、阳这一矛盾对立统一的变化。阴阳不是固定的,它们会随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互相转化。阴中包含着阳的成分,条件成熟可化为阴。阳中带有阴,一定条件下又可化成阴。因此阴阳又可分为阳中之阳、阴中之阴、阴中之阳、阳中之阴等四种,由此不断分化并转变而生成世界万物。

阴阳的最初含义是很朴素的,仅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其含义逐渐延伸至晴与雨、寒与热、天与地、日与月、静与动、男与女、气与形等。至《周易》,阴阳已上升为哲学范畴,概指自然界一切具有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并用以阐释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故有“一阴一阳之谓道”之说。

阴阳的对立统一

阴阳的对立是指阴阳作为一个统一体的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如春夏阳气上升且盛,抑制了寒凉之气,因而春夏温热;秋冬阴气上升且盛,抑制了温热之气,因而秋冬寒冷。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斗争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故阴与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联系。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又如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和血两者的关系,气属阳,血属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是互根互用的。人体的阴津损伤,会累及阳气也伤;阳气损伤,会累及阴津也伤,也是基于阴阳互根互用的原理。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导致阴阳之间互根互用的关系破坏,就会引起“孤阴不长,独阳不生。”

阴阳的消长平衡

消有消减衰弱之义,长有增加盛大之意。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不是静止或绝对平衡,而是指在一定限度内的“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相对平衡。比如四时气候的变化,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

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相互转化是指对立的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向转化。如“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是基于这种理论。又如某些急性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突然地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阳气暴脱的危象,这种病证变化,即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