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委屈成就伟大:商界精英给年轻人的12个忠告
11206200000001

第1章 谁都有委屈,看得开才能活得痛快

在这个充满温暖又不乏狂风暴雨的世界上,没有谁能够始终无忧无虑地走过漫漫一生。不管多么强大、多么幸运的人,在深邃、深沉的生活面前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委屈。

委屈到底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明明自己是对的,却受到了指责、怒骂或是嘲笑,此外就是没有做错任何事,却生来就活在困苦里,总是难以翻身。

委屈面前人人平等,世上谁人无委屈呢?谁都会有受委屈的时候。一些人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干最累最烦琐的工作,尽管这样还是处处遭人白眼,被人看不起。而另一些人虽然拥有大把金钱,但站得越高,欲望越多,他们为了赚取更多的钱,整日在外面忙碌,今天在中国,明天便飞去了非洲谈生意,这就使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陪在亲人身边,这何尝不是一种委屈?

当被人误会时会委屈,当朋友和自己不再那么亲近时会委屈,当付出努力却没有得到收获时会委屈,当无法满足身边人的期望而被埋怨时会感到委屈,当一直活在众人羡慕目光中的自己突然沦为孤家寡人的时候也会感到委屈。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委屈,上天对自己不公平,不妨来看看这篇寓言故事。

寺庙里运来一块巨大的大理石,经过雕刻工匠们的加工后,它被切割成大大小小好几块。工匠们挑出了最大的一块,将其雕塑成佛像,使其享受人间香火,受人们的顶礼膜拜。而那些小块的大理石被简单切割后,铺在了佛像前面,供香客们行走、踩踏。

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被铺成台阶的大理石终于忍不住内心的委屈,对着佛像抱怨道:“真是太不公平了,我们都是石头,为什么天天有人给你上香、膜拜你,而我们却日日受众人踩踏。”佛像说:“当初工匠们只动了6刀,就让你变成了台阶;而我却是在忍受千刀万剐后才变成佛像的。”

所谓“天本公平,不公是人心”,每个人付出的努力不同,作出的牺牲不同,收获自然也不同。任何人想要站在一定的高位上,都要付出代价,谁也别指望天上会无端地掉馅儿饼。

也许你会说,委屈已经让人十分难受了,谁还去管付出和收获的问题,那些劝说自己把委屈当动力的人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诚然,委屈让人心里很不舒服,但如果把心放宽一点儿,压在心中的委屈就会变小。想要让委屈不再那么折磨人,最有效的方法不是还击,而是要把心放宽,凡事看开一点。

一场重要的长跑比赛就要开始了,有好几十个选手参加,他们都是从几千万人中选出来的,各个都绝对是高手。然而,比赛只给前3名颁奖,这就使比赛变得格外激烈。

比赛中,一名选手以一步之差落在了后面,成为第4名,他为此受到了比倒数第1名还要多的责难。众人纷纷嘲笑道:“真是个倒霉的家伙,跑成这个样子,跟倒数第一有什么区别?”

一般人听到这样的嘲笑多半会感到委屈,凭什么身为前几名的自己会被说成是倒数第一名。但这名选手却若无其事地笑着说:“我虽然没有得奖,但是在所有没得奖的选手中,我是第一名。”他说得多好,谁说跑第4名跟跑倒数第一没有区别?

这名运动员最让人感动的就是他豁达的心态,这种心态远比拿奖要珍贵得多。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一个心胸宽广、赢得起也输得起的人,势必会在将来的赛场上取得世人瞩目的成绩。

凡事看开一些、坚强一些,委屈就会变成一个契机。历史上,很多性格坚定、抱负远大的人都会在受尽委屈后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司马迁在《汉书》中写道:“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修列《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著《说难》、《孤愤》、《诗》300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对周文王、孔子、屈原等人是心怀敬意的,这些人受尽了委屈,却并没有在委屈中埋没自己,他们通过著书立说来抒发怨愤,并以此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和价值。作为平凡人的我们,或许终其一生也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我们至少可以把委屈看作是一个激励自己蜕变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