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11205800000123

第123章 医生的“心情”让我们忧心忡忡

44 .82%的医师想放弃医师职业;

91 .9%的医师认为自己付出与报酬不相符;

62 .4%的医师不愿意子女报考医学院校;

7 .44%的医师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良好”;

2009年4月25日,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公布了中国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中的几个关键数据。虽没有让人倒吸一口凉气,但也是心生感慨。

感慨一:诚如《围城》所云,婚姻也罢,职业也罢,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当许多人都羡慕医生这个职业的时候,医生们自己并没有太高的职业荣誉感。同理,从事其他职业的或许也有近半的人想换个工作;超过半数的人不希望“子承父业”。与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理想相反,几乎一半的人们是干一行,怨一行。这种心态于社会无益。

感慨二:有关执业环境的自我评价如此之低或许出乎多数人的意料。问题出在哪里?报告云:被调查者普遍感到执业时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认为医疗纠纷问题是影响执业环境的主要因素。相比较其他行业来说,医生的执业环境是不是如此恶劣?我有所保留。但有关执业环境良好的认同如此之低,我觉得得需要警惕。悲伤者愈悲伤;快乐时更快乐。当这种“恶劣环境论”成为一种共识时,它一定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感慨三:几乎所有的医师都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报酬不相符。人比人,气死人。不知道医生们的这种投入产出比是拿什么作参照的?医生们说收入不及老师。老师们的评价或许正好相反。“这山望那山高”,同样也是围城心理。只是,当超过九成的医师都觉得自己太辛苦而报酬太低时,开药拿回扣、主刀拿红包、走穴挣外快等潜规则或许就更肥沃的生长土壤。

我有不少医生朋友,我很敬重医生这个职业,但这份调查报告采集到的医生“心情”让我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