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每天给孩子一个成长哲理
11205600000022

第22章 快乐在于内心的坦然(2)

相传,王献之曾要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父亲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中的18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里面,你把18口水缸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心里不服,觉得自己人虽小,字写得却还是不错的,决心显点本事给父亲看看。他便从头练起基本功来,他天天仿照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了2年,才拿去给父亲看。王羲之视而不答,母亲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了。”

儿子又去天天练各种各式的钩,足足练了两年。拿去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开口。母亲说:“有点像银钩了。”

从第5年开始,王献之才天天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4年,才把字捧给父亲看。王羲之看了,这才在一个“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为“太”字,因为儿子这个“大”字架势上紧下松。王献之把自己写的字拿给母亲看。母亲对儿子写的每一张都仔仔细细地察看,看了3天才看完,最后才叹了口气对他说:“你练字练了整8年,现在总算有一点像你父亲了。”王献之这一下惊呆了。原来,母亲指的那一点,恰恰就是父亲在“大”字下面加的一点!

王献之感到很惭愧,悻悻地走出家门。走到城门口,看见一个老婆婆在卖烙饼。老婆婆烙好一张,就用竹筷挑起,顺手一撩,就撩进背后的竹筐里,而且张张都叠得很齐整。王献之见了很惊奇,便上前请教老婆婆:“您头也不回,怎么撩得那么准呢?”老婆婆回答:“这没啥,也不过像王羲之写字,熟练罢了。”这句话使王献之猛然醒悟,大有启发,于是回家继续下苦功练字。

王羲之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有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儿子的身背后,突然间拔他手中的笔,没有拨动,才高兴地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他知道王献之写字有了手劲了,于是悉心教导王献之。

后来,王献之遵照父亲的教导,写光了院内的18缸墨水,终于了解了父亲所说的秘诀所在,成了名震一时的书法家。

成长哲理

我们常羡慕某人有那么高超的本领,而自叹不如。其实,所有的高超的本领或技艺,都是勤奋苦练至熟能生巧的结果。如果我们能付出努力去苦练,我们也会练就一身高超的本领。

不断超越自我

约翰和汤姆是相邻两家的孩子,他俩从小就在一起玩耍。约翰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学什么都是一点就通,他知道自己的优势,自然也颇为骄傲。汤姆的脑子没有约翰的灵光,尽管他很用功,但成绩却难以进入前10名,与约翰相比,他从心里时常流露出一种自卑。然而,他的母亲却总是鼓励他:“如果你总是以他人的成绩来衡量自己,你终生也不过只是一个追逐者。奔驰的骏马尽管在开始的时候总是呼啸在前,但最终抵达目的地的,却往往是充满耐心和毅力的骆驼。”

聪明的约翰自诩是个聪明人,但一生业绩平平,没能成就任何一件大事。而自觉很笨的汤姆却从各个方面充实着自己,一点点地超越着自我,最终成就了非凡的业绩。

约翰愤愤不平,以致郁郁而终。他的灵魂飞到了天堂后,质问上帝:“我的聪明才智远远超过汤姆,我应该比他更伟大才是,可为什么你却让他成为了人间的卓越者呢?”

上帝笑了笑说:“可怜的约翰啊,你至死都没能弄明白:我把每个人送到世上,在他生命的‘褡裢’里都放了同样的东西,只不过我把你的聪明放到‘褡裢’的前面,你因为看到或是触摸到自己的聪明而沾沾自喜,以致误了你的终生!而汤姆的聪明却放在了‘褡裢’的后面,他因看不到自己的聪明,总是在仰头看着前方,所以,他一生都在不自觉地迈步向上、向前!”

成长哲理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禀性和天赋,你只要按照自己的禀赋发展自己,不断地超越心灵的绊马索,你就不会忽略了自己生命中的太阳,而湮没在他人的光辉里。每一个人都应该永远记住这个真理——只有不断超越自我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养鸡人的建议

一个农民养了一群鸡。

有一天,他急急忙忙地跑去对另一个养鸡人说:“我的鸡得了鸡瘟,已经死了一半了,该怎么办啊?”

另一个养鸡人问:“你给它们吃什么呀?”

“大米。”

“你应该给它们吃小麦!”第2天早上,他又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不好了!又有50只鸡病死了!”

“你给它们喝什么了?”

“冷水。”

“唉,你应该给它们喝热水!”

2天之后,他又去向另一个养鸡人讨要建议:“现在我就剩下10只鸡了!”

“你给它们喝的水从哪儿弄来的?”

“从井里呀!”

“你应该给它们喝泉水!”

不久,他又带来了最新消息:“唉,我的最后1只鸡也死了!”

“哎呀呀,”另一个养鸡人叹息道,“这太可惜了。我还有许多很好的建议还没来得及向你提呢!”

成长哲理

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是件好事,这样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但别人的建议只是站在另一个角度去考虑的,并不一定就适合我们。所以,在采纳别人的建议时,一定要慎重,更不要成为别人的试验品。

在异国闯天下

有2个年轻人,一个叫张三,一个叫李四,他们一同搭船到异国闯天下。

他们下了码头后,看着海上的豪华游艇从面前缓缓而过,2人都非常羡慕。

张三对李四说:“如果有一天我也能拥有这么一艘船,那该有多好。”

李四也点头表示同意,并说:“有朝一日,我一定也会拥有这么一艘船!”

吃午饭的时间到了,他们都觉得肚子有些饿了,2人四处看了看,发现有一个快餐车旁围了好多人,生意似乎不错。

张三对李四说:“我们不如也来做快餐的生意吧!”

李四说:“嗯,这主意似乎是不错。可是你看旁边的咖啡厅生意也很好,不如再看看吧!”俩人没有统一意见,于是就此各奔东西了。

握手言别后,张三马上选择一个不错的地点,把所有的钱投资做快餐。他不断努力,经过8年的用心经营,已经拥有了很多家快餐连锁店,积累了一大笔钱财,他为自己买了一艘游艇,实现了他自己的梦想。

这一天,张三驾着游艇出去游玩,发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从远处走了过来,那人竟然是当年与他一起来闯天下的张三。

张三兴奋地问李四:“这8年你都在做些什么?”

李四回答说:“8年间,我一直在为别人打零工,并每时每刻都在想:我到底该做什么呢?”

成长哲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人实现了梦想,而有的人的梦想变成了空想。其实,光有梦想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付诸行动,否则梦想就只能是空想。

宽恕挽救了双方

在一次战争中,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经过一场激战之后,有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这两名战士来自同一个小镇。

俩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安慰。10多天过去了,还没有与部队联系上。

有一天,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艰难度过了几天。也许是战争使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的原因,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过任何动物。他们仅剩下一点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

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又一次与敌人相遇,经过再一次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

就在他们以为已经安全时,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只是伤在肩膀上。后面的战士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当天晚上,那个没受伤的战士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他们熬不过这一关了,尽管饥饿难忍,可他们谁也没动身边的鹿肉。天知道他们是怎么过的那一夜。第2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30年后,那位曾受伤的战士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当时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我怎么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我开枪?但当晚我就宽容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我也知道他想为了他的母亲而活下来。此后30年,我假装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我宽恕了他。可以说,是宽恕挽救了我们。”

成长哲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受到来自别人的各种伤害,甚至是致命的伤害。这时,如果心中对对方充满仇恨,将会使双方都受到伤害;如果宽恕了对方,就等于挽救了双方。

最高长官的自信和乐观

在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各个城邦之间经常发生残酷的战争。其中有一次战争,雅典城邦被敌对的城邦围困了半年之久。

这个时候,雅典最高长官命令负责军粮的官员认真计算一下他们还有多少粮食,雅典还能支撑多久。没有多长时间,官员惊慌失措地来报,我们的粮食仅仅还够支撑1周的时间,1周以后全城的人就会被饿死。

最先听到这个消息的一些官员也惊慌失措起来,他们纷纷向长官进言,与其被围困饿死,还不如开城投降,保住一城百姓的性命。

这个时候,最高长官站了起来,他的脸上充满了自信和乐观。他说,我们还有1周的粮食可以支持,太好了,难道我们不能利用这一周突围吗?敌人的军粮就能够一周用吗?难道一周我们还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吗?

是啊,还有1周呢,1周,也许敌人就会坚持不住了,我们就会不战而胜了。

正如最高长官预测的那样,到了他们的粮食还能够支撑3天时间的时候,围城的敌人开始撤退了,原因是他们的军粮已经用尽了,雅典人靠信心和希望战胜了敌人。

成长哲理

在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从一个角度去看,是死路一条,而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则是充满希望的阳光大道。

只有一只手的油漆匠

一次机器故障导致工作中的比尔右眼被击伤,抢救后还是没有保住,医生摘除了他的右眼球。原本十分乐观的比尔,却因为这次事故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讨厌上街,因为总是有许多人看他,看他的眼睛。

他的病假一再被延长,他的妻子负担起了家庭的所有开支,而且还要在晚上做其他兼职,她很爱这个家,爱着自己的丈夫。

妻子认为丈夫心中的自卑总有一天会消除的,那只是时间问题。但糟糕的是,比尔的左眼的视力也受到了影响。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比尔问妻子谁在他家的院子里踢球时,苔丝吃惊地看着自己的丈夫和正在踢球的儿子。

以前,儿子即使在更远的地方踢球,他也能看出来。妻子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走到丈夫的身边,轻轻抱住他的头。

比尔知道了结果,并说:“亲爱的,我已经意识到以后会发生什么。”妻子的泪就流下来了。其实这种后果已在妻子的意料之中了,只是她怕丈夫受不了这种打击,请求医生不要告诉他。

妻子知道比尔很快就见不到光明了,她想为丈夫多留下点能看到的美丽。她每天把自己和儿子打扮得漂漂亮亮,还经常去美容院,在比尔面前,不论她心里多么悲伤,她总是努力微笑。这是妻子在比尔能看到的时候让他看到的。

一天,比尔说:“亲爱的,我发现你新买的套裙怎么那么旧呢?”

苔丝冷静地说:“是吗?”她奔到一个不在比尔的视线内的角落里,哭了。因为她那件套裙的颜色在太阳底下是那么的绚丽夺目。妻子想,我还能为丈夫留下什么呢?

妻子想把家具和墙壁粉刷一遍,并请了一个油漆匠,她想让比尔的心中记住这里永远是一个新家。

油漆匠每天快乐的工作着,一边干活还一边吹着口哨。1个星期把所有的家具和墙壁刷好了,他也了解了比尔的情况。

油漆匠对比尔说:“对不起,我干得很慢。”

比尔说:“你每天都那么开心,我也为此感到快乐。”

算工钱的时候,油漆匠少算了100美元。妻子和比尔说:“你少算了工钱。”

油漆匠说:“我已经多拿了,一个等待失明的人还那么平静,你告诉了我什么叫勇气。”

但比尔却坚持要多给油漆匠100美元,比尔说:“你也多给了我一份,你令我知道了原来残疾人也可以自食其力生活得很快乐。”

原来,油漆匠只有一只手。

成长哲理

在遭遇挫折和不幸时,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更不要自暴自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都可以生活得很快乐。

以德报怨

一位老人,为了让儿子们多一些人生历练,便对他的3个儿子说:“你们3人出门去,3个月回来,把旅途中最得意的1件事告诉我。我要看你们哪一个所做的事最让人敬佩。”他的3个儿子听完后,就动身出发了。

3个月到了,3个人都回来了,老人就问他们每人所做的最得意的事。

长子说:“有个人把一袋珠宝存放在我这里,他并不知道有多少颗宝石,假如我拿他几个,他也不知道。等到后来他向我要时,我原封不动地归还他。”

老人听了之后说:“这是你应该做的事,若是你暗中拿他几颗,你想你会变成什么样的人?”长子听了,觉得这话有道理,便退了下去。

次子接着说:“有一天我看见一个小孩落入水里,我救他起来,他的家人要送我厚礼,我没有接受。”

老人说:“这也是你应该做的事,如果你见死不救,你心里过得去吗?”次子听了,也没话说。

最小的儿子说:“有一天我看见一个病人昏倒在危险的山路上,一个翻身就可能摔死。我走向前一看,竟然是我的仇敌,过去我几次想报复他,都没有机会,这回我要弄死他,可说是不费吹灰之力,但是我不愿意暗地里害他,我把他叫醒,并且送他回家。”

老人不等他说完,就十分赞赏地说道:“你的两个哥哥做的也是符合良心的事,不过你所做的是以德报怨,这就更难得了。”

成长哲理

做该做的事,是不昧良心,但做到原来不易做到的善事,则更能彰显人性的光芒。尤其能做到以德报怨,宽恕仇敌并能适时援助对方时,可以称得上是难能可贵。

狐狸分馅饼

小熊杰克和小熊尼克在路边发现了一大块美味的馅饼。

“这是我先拿到的,所以是我的!”杰克对尼克说。

“不对,我先发现的,应该是我的!”尼克不服地嚷道。

“不,是我先拿到的,拿过来!”

“才不给!”

“放手啊!”

“才不放手!”

它们互不退让,都紧抓着食物不放。

这时候,有一只过路的狐狸停住了脚,用两只闪亮的眼睛看了看它们,然后硬闯入杰克和尼克的中间。

“孩子们,你们在吵什么?”

“嗯,狐狸大婶,请您评理,他想抢走我先发现的食物。”

“不对,这是我先发现的!”

“我知道了,知道了!大婶会好好地把食物分成两半的,不要在吵了,去拿秤来!”

狐狸将食物分成两半,并且用秤量了起来。

“咦,右边的比较重。”狐狸说着就把右边的一半咬下了一小口。

“啊!这次变成左边比较重了!”接着狐狸又咬了一口左边的食物。

“这样右边又太轻了!”于是又咬了一下右边的。

两只小熊眼睁睁地看着秤上的食物,慢慢地变成了豆粒般大小。

“实在没办法啦,就让大婶吃光吧!”

结果,狐狸把食物吃的一干二净,最后还说:“啊!真好吃,再见了!”

杰克对尼克垂头丧气地说:“多么狡猾的狐狸呀!我们两个如果不吵架,好好的把那食物分开来吃该多好啊!”

从此以后,它们再也不吵架了。

成长哲理

对待事情,不要太过计较,要懂得相互谦让。如果一个人对什么都要斤斤计较,就很可能会失去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一个人学会了谦让,往往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