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每天给孩子一个成长哲理
11205600000015

第15章 带着希望出发(1)

希望是我们前进路上的一面旗帜,能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和勇气,指引着我们去克服千辛万苦。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都需要背着希望赶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穿越人生中的沙漠。

欲取之,必先予之

一天,一位烫着卷发、美丽动人的妇人来到艾诗蒂的美容厅。她衣装雅致,引起了对美有着特殊爱好的艾诗蒂的注意。

艾诗蒂称赞她衣服漂亮,并询问她的衣服购自何处。

谁知这位妇人眼也不抬,冷冷地说:“告诉你又有何用?难道你穿得起这样的衣服吗?”

艾诗蒂满脸通红,默默地走开了。谁知正是这位妇人,改变了艾诗蒂一生。

艾诗蒂决定开创化妆品事业初期,她既没有资金打广告,产品也没有打入大型商场。

但她有一个女人的直觉:在适当的时候,把试制的化妆品样品作为礼物送人,其推销效果会更好。

机会终于来了。

当她得知纽约最豪华的第五街萨克斯百货公司的助理采购员姆斯小姐,由于汽车事故而使脸上留下难看的瘢痕时,艾诗蒂主动把自己生产的雪花膏给她送去。几个星期后,这位小姐脸上的疤基本消失了。

没几天,萨克斯公司的化妆品采购员主动找上门来,向艾诗蒂订购了一笔货。

艾诗蒂回忆说:“当时我高兴地大声高呼:机会终于来了。”

在一次舞会上,艾诗蒂认识了当时纽约美容业的名家海达娜?鲁宾斯坦夫人。

在仔细端详了这位夫人之后,艾诗蒂很有礼貌但也很直率地对她说:“很荣幸能认识你。你长得很漂亮,也很可爱,但是如果你的脖子上再擦上一点雅诗兰黛粉饼,那就更美了!”说完,艾诗蒂随即赠送了一盒雅诗兰黛化妆品给海达娜?鲁宾斯坦夫人。

就这样,或赠送,或邮寄,或在慈善活动时免费派发,或随购买的商品一并给予顾客。艾诗蒂因此赢得了成千上万的顾客。

成长哲理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随时做好准备,要去把握每一个机会,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成功,并且也要清楚“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

老鼠会吃人

有一个樵夫上山砍柴,在山洞边休息的时候,看到一群老鼠正啃噬着一具尸体。

他惊慌地跑下山,遇到路上的人就说:“我看到一群老鼠在吃人。”

路上的人惊慌地跑下山,沿路告诉别人:“有一只老鼠会吃人。”

有的人觉得“有一只老鼠会吃人”没有什么说服力,于是表现出惊慌的样子说:“有一只老鼠像老虎,会吃人。”

这句话逐渐蔓延到乡村与城市,人人自危地告诉孩子:“某某森林有一只老鼠大得像老虎,经常出来吃人。”

这个消息后来传入城里,许多电视和报纸纷纷报道:“在某某森林,出现了一群像老虎那么大的老鼠。据传已经有不少人遇害,至于有多少人遇害,警方正在查证中;至于老鼠为何会长得像老虎,有关单位正在调查研究;是否与20年前的核能外泄有关,许多专家都建议在事实真相尚未查清之前,民众不宜前往那片森林……”

从此,再也没有人去过那一片风景秀美的森林,因为真相永远被掩盖了。

成长哲理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喜欢无中生有、造谣生事,把一些原本很简单的事情搞得十分复杂。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且莫让那些虚假的东西混淆了我们的视听。

人人都知道的一个道理

在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个手艺人,虽然才四十几岁,但是却骨瘦如柴,形容枯槁,医生诊断他患了肝癌末期。

临死之前,他把年仅16岁的儿子找来,嘱咐道:“你要好好读书,不要像我,年轻时不努力,现在没有什么成就。我年轻时好勇斗狠,日夜颠倒,烟酒都来,正值壮年就得了绝症。你要谨记在心,不要再走我的老路。我没读什么书,没什么大道理可以教你,但你要记住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这句话传下去。”

说完,他咽下最后一口气,16岁的儿子却懵懵懂懂地站立在一旁。

儿子长大后,经常上城里酒家、赌场闹事。有一次与客人起冲突,因出手过重而闹出人命,被捕坐牢。出狱后,人事全非,他发觉不能再走老路,但是却无一技之长,无法找个正当的工作,只好下定决心,回到乡下,靠做一些杂工维生。

由于他年轻时无法体会父亲交代的遗言,耽误了终身大事,年近四十才成婚。虽然年事渐长,逐渐能体会父亲临终前交代的话,但似乎为时已晚。他的体力一天不如一天,一年不如一年,面对着无法撑持起来的家,心里有着无限的忏悔与悲伤。

有个夜晚,他喝了点酒,带着几分醉意,把16岁的儿子叫到跟前。他先是一愣:这不就是当年16岁的我吗?父亲临终前交代遗言的景象在脑海中显现,他有些自责地喃喃自语:“我怎么没把那句话听进去啊!”说着,眼泪直滴脸颊。

儿子站在面前,懂事地安慰着:“爸爸,您喝醉了,早点休息吧!”

“我没有醉,我要把你爷爷交代我的话告诉你,你要牢牢记住。”

“爸爸!什么话这么慎重呀!”

“当年你爷爷临终时交代我不可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我没听进去,也没听懂。结果我费尽一生才体会出这一句话的道理,但为时已晚。”

“这句话不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吗?”

“是啊。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努力从年轻时就努力奋发向上。一定要年轻时就学好,不然老了就像我一样一无是处。你一定要认真对待这句话。希望你好好做人,将来儿孙都能成才,不必再把这句话当遗言交代了。”

不久,他就去世了。

儿子终于牢牢地记住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这句话,没有步他爷爷和爸爸的后尘。后来,他成了一位远近闻名的木匠,还娶了一位温柔美丽的新娘,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成长哲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这句话,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但越是为人们所熟知的道理,人们越难遵循。不管我们现在有多大,我们都应该努力,不要等到老时再后悔自己虚度了一生的年华。

“马中之尊”

斑马埃里克在一次逃避狮子的袭击中,本能地向后一踢,恰好踢中狮子的额头,狮子应声倒地,一会儿功夫就命归西天了。于是群马就认为埃里克是上帝派来保护马群的天马。在大家的推崇下,埃里克成了斑马群的领袖。狮子们也都不敢贸然前去找埃里克的麻烦。

一年后,埃里克在幸福安逸中发福了。庞大的体形配上油光发亮的毛皮,让大家一眼就知道它是“马中之尊”,加上慢悠悠的走路姿态,十足的领袖身份。

一天,一头流浪的狮子来到了这里,见到斑马群它垂涎三尺。它搜觅了一下,见弱者不少,但不是骨瘦如柴,就是小如羔羊,实在不能满足自己的胃口。正犹豫不决时,它的眼睛突然一亮,一匹体态臃肿、油光发亮,走路胜似闲庭信步的斑马钻进了它的视野。凭它的判断,这匹马虽不年迈,但绝对没有奔跑力。想到这里,这头流浪狮子喜出望外,于是一纵身向那匹它看好的斑马扑去。

埃里克也已发现这头狮子向它袭来,除了加快速度夺路逃窜之外,它还使出了曾经踢死一头狮子的历史经验,抬后腿频频向狮子踢去,可这头狮子狡猾地一偏头躲过去了,并趁斑马放慢了速度之际,一口咬断了它的喉管。众斑马见它们的领袖被一头很一般的狮子未费多大力气地捕获了,个个停止奔跑瞪起惊奇的眼睛。

成长哲理

偶然的绝妙成功算不了什么,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地苦练本领,才能夯实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否则,偶然的绝妙成功或许就是将来永远的失败。

带着希望出发

骆驼妈妈领着一群小骆驼在渺无人烟的沙漠中跋涉,它们已在沙漠中走了好多天,因此都急切盼望着快点见到沙漠边缘那一抹绿色。

热辣辣的太阳把沙子晒得滚烫,虽然骆驼是沙漠之舟,但如果长时间地缺水,它们依然会渴死。水源是骆驼们穿越沙漠的信心和源泉,甚至是苦苦搜寻的求生目标。

这时,骆驼妈妈从背上解下一只水桶,对大家说:“只剩这一桶水了,我们要等到最后一刻再喝,不然我们都会没命的。”

骆驼们继续着艰难的行程,那桶水成了它们唯一的希望,看着沉沉的水桶,每只骆驼心中都有了一种对生命的渴望。

但天气太炎热了,有的骆驼实在支撑不住了。

“妈妈,让我喝口水吧。”一只小骆驼乞求着。

“不行,这水要等到最艰难的时候才能喝,你现在还可以坚持一下。”骆驼妈妈生气地说。

就这样,骆驼妈妈坚决地回绝着一只只想喝水的小骆驼。

在一个大家再也难以支撑下去的黄昏,小骆驼们发现它们的妈妈不见了,只有那只水桶孤零零地立在前面的沙漠里,沙地上写着一行字:我不行了,你们带上这桶水走吧,要记住在走出沙漠之前,谁也不能喝这桶水,这是我最后的命令。

骆驼妈妈为了大家的生存,把仅有的一桶水留了下来,每只小骆驼都抑制着内心的巨大悲痛出发了。那只沉甸甸的水桶在骆驼背上轮流传递着,但谁也不舍得打开喝一口,因为它们明白这是骆驼妈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

终于,小骆驼们一步步挣脱了死亡线,顽强地穿越了茫茫沙漠,并且找到了水源。它们为能够活下来喜极而泣的时候,突然想到了骆驼妈妈留下的那桶水。

一个小骆驼打开桶盖,它们看到里面盛着的却只是一桶沙子。

成长哲理

希望是我们前进路上的一面旗帜,能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和勇气,指引着我们去克服千辛万苦。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都需要背着希望赶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穿越人生中的沙漠。

真正的满足

一个男子坐在一堆金子上,伸出双手,向每一个过路人乞讨着什么。

幽谷老人走了过来,男子向他伸出双手。

“孩子,你已经拥有了那么多的金子,难道你还要乞求什么吗?”幽谷老人问。

“唉!虽然我拥有如此多的金子,但是我仍然不满足,我乞求更多的金子,我还乞求爱情、荣誉、成功。”男子说。

幽谷老人从口袋里掏出他需要的爱情、荣誉和成功,送给了他。

一个月之后,幽谷老人又从这里经过,那男子仍然坐在一堆黄金上,向路人伸着双手。

“孩子,你所求的都已经有了,难道你还不满足么?”

“唉,虽然我得到了那么多东西,但是我还是不满足,我还需要快乐和刺激。”男子说。

幽谷老人把快乐和刺激也给了他。

一个月后,幽谷老人从这里路过,见那男人仍然坐在那堆金子上,向路人伸着双手,尽管有爱情、荣誉、成功、快乐和刺激陪伴着他。

“孩子,你已经拥有了你所希望拥有的,难道你还要乞求什么吗?”

“唉!尽管我拥有了比别人多得多的东西,但我仍然不能感到满足,老人家,请你把满足赐给我吧!”男子说。

幽谷老人笑道:“你需要满足么?孩子,那么,请你从现在开始学着付出吧。”

一个月后,幽谷老人又从此地经过,只见这男子站在路边,他身边的金了已经所剩下不多了,他正把它们施舍给路人。

他把金子给了衣食无着的穷人,把爱情给了需要爱的人,把荣誉和成功给了惨败者,把快乐给了忧愁的人,把刺激给了麻木不仁的人。现在,他几乎一无所有了。

看着人们接过他施舍的东西,满含感激而去,男子笑了。

“孩子,现在,你感到满足了么?”幽谷老人问。

“满足了!满足了!”男子笑着说,“原来,满足藏在付出的怀抱里啊。当我一味乞求时,得到了这个,又想得到那个,永远不知什么叫满足;当我付出时,我为我自己人格的完美而自豪,而满足,为我对人类有所奉献而自豪,而满足,为人们向我投来的感激的目光而自豪,而满足。谢谢您,幽谷老人,您终于让我知道了什么叫满足。”

成长哲理

满足是一种幸福的感觉,也是一种成功的感觉。当一个人只知道索取时,他的欲望是无边的,他自然不会有满足感;当一个人学会付出时,他才会感到满足,因为满足藏在付出的怀抱里。

给勤奋的人以荣誉

有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哈德良皇帝是一个贤明的皇帝。有一天,他看见一个老者正在勤奋地种植无花果树。

他问老者:“你想享受你劳动带来的果实吗?”

老者说:“假使我活不到吃无花果的时候,也没什么,我的子孙们将会吃到,也许上帝会特赦我。”

“请记住,老人家,如果你得到了上帝的特赦,吃到这树的果实,那你一定告诉我。”哈德良皇帝说。

时间过得很快,果树在老者的有生之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老者十分高兴,装了满满一篮子无花果来见哈德良皇帝。

老者说道:“我就是你看见过的那个种无花果树的老头儿,这些果实是我劳动的成果。”

哈德良皇帝让他坐在金椅子上,把他的篮子装满了黄金。

皇帝的仆人反对说:“您为何给一个老头那么多荣幸誉啊?”

哈德良皇帝却说:“上帝给勤奋的人以荣誉,难道我就不能做同样的事吗?”

成长哲理

对于勤奋的人,上帝总是给他最高的荣誉和奖赏;对于那些懒惰的人,上帝不会给他们任何的礼物。懒惰的人一生无所事事,他们的一生也必将是一无所获。

自毁前程

一只历经坎坷的老猫,在猫际社会中悟出了一系列如何成为猫上猫的哲理警训,经过它的策划与教诲,很多猫都出类拔萃地有了建树。

一只黑猫找到老猫,它想超过所有被老猫点拨过的猫。

老猫想了想说:“要想超过它们,除非你变成身披凤羽的猫王,只有这样你才能一统猫界,独自为尊。”

黑猫大悦,忙问:“如何才能身披凤羽而成猫王?”

老猫告诉它,只要向南山的凤凰仙子送上厚礼,凤凰仙子自然会赐你一身五彩缤纷的凤羽。

黑猫害怕老猫再把这个成为猫上猫的方法传授给别的猫,它两拳就将老猫打死。

老猫临死时说:“你会后悔的,只知道成功的方向是远远不够的。”

黑猫准备了999只老鼠,送到了南山。只食五谷从不杀生的凤凰仙子大怒:“我只收亲手耕耘而获的五谷!”她当即赐给黑猫一身象征奸诈险恶的鹰的羽毛,只给它留了一只猫头。

此时黑猫十分后悔,它后悔没有留着老猫为自己成为猫王做更详细的指导。

凤凰仙子看出了黑猫的心思,她说:“毁掉助你攀升的梯子,注定了你要从攀升中跌落。打死老猫的那一刻,你就已经自毁了前程。”

成长哲理

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者都是一些心胸狭窄、急功近利的人。这种人都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报应。一个人只有时刻怀揣着一颗善良、感恩的心,他才能生活得快乐,才能得到更多的东西。

洗盘子要洗7遍

有一个在日本的某国留学生,为赚取学费在课余时间为日本餐馆洗盘子。

日本的餐饮业有一个不成文的行规,即餐馆的盘子必须用水洗上7遍。由于洗盘子的工作是按件计酬的,这位留学生一天累下来,也得不了多少工钱。于是他计上心头,以后洗盘子时便少洗2遍。果然,劳动效率大大提高,他因此受到老板的器重,工钱自然也迅速增加。

一起洗盘子赚学费的日本学生向他请教技巧。他毫不隐讳地说:“你看,洗了7遍的盘子和洗了5遍的有什么区别吗?少洗2次嘛。”日本学生却渐渐疏远了他。

日本人看人有2个预先推定:一个,你是无罪的;另一个,你是诚实的。所以,餐馆老板只是偶尔抽查一下盘子清洗的情况。